拋光石英地磚該用溼式還是大理石式呢?
現在泥作是說他用溼式
當然費用較低1700一坪
不過好像大理石式平整性較佳

另外我的地板高低差將近10公分
最高處在地板後方廚房位置
且埋有熱水管
泥作說打底3公分加上地磚水平拉5公分上來就好
擔心有熱水管的地方會不會時間一久熱氣導致膨管
是不是該換大理石式至少5公分打底
但這樣整個樓板又要拉高2公分
怎樣才是平安久遠的作法呢?
不想過幾年就要重作地板了
請教有經驗的高手
我建議是用半乾濕式(杓底)+雙面抹的做法,先將地坪基本土路對水平打底好之後,

在打底水泥未乾前用益膠泥用粗齒杓刀將益膠泥抹到地坪上,

另磁磚背溝納一面也要用益膠泥抹過,再將拋光磚鋪貼至地坪,之後再調整平整度,

此工法就叫做杓底(台語)或鯊魚劍或半乾濕工法,好處是施做完成不會有空心情形發生,

再者雙面抹的附著力會比單面抹還好很多,關於澎管問題是因為熱脹冷縮時,

泥地板與磁磚的膨脹係數不同所引起的,所以你選用的益膠泥樹指成分要較高的,

如果預算夠的話建議可以直接使用磁磚鋪貼專用乳膠,以上建議留給你做參考。
感謝大大回覆
之前有問泥作是不是杓底半乾溼作法
他反而回答說那樣容易膨管
說要溼式才安全
當然我對他的說法存疑才會上來請教大家

另外您提至益膠泥
他是用優泥的益膠泥
不知這個有符合您說的高樹脂嗎?
現在担心的是披覆保溫管的熱度不知會不會導致膨管
如果打底只有3公分的話
底部3公分是夠的,因為磁磚也才1公分上下的厚度,除非你的整體水平及門框高度有所限制,

且抓完水平後,施做地平的土路不夠3cm才會做微傾斜,至於你對益膠泥有所疑慮,且熱

水管問題,建議還是買桶乳膠(泥做專用,一般的樹酯無法與水泥沙結合),混益膠泥

使用,另益膠泥品牌有2間較大的品牌就是櫻王和南星,不過益膠泥的樹酯成份一般都

只有2〜5%只能應對一般工地地坪,所以建議你加乳膠混用,切記,雙面抹及加乳膠,

還有不要讓打底的水泥沙漿乾掉才施工(在還沒乾,且用手指按打底層還按的動的狀態

施工才是標準的半乾濕工法),還有就是四周牆面跟地坪的接面處要用保利龍片(約6mm)

預留6mm的伸縮縫,以後在用踢腳板蓋住縫隙即可。我各人認為已加乳膠施做

,就算是熱水管區域鋪貼磁磚,應該也不會有澎管的問題。

PS:本人是從事磁磚買賣的工作,看過發生問題的案場經驗可能比你現有的工班經驗還多

且因為要幫客戶解決澎管的問題,所以對此區塊有一定成度的研究及了解,

以上提供給你參考。
基本上是硬底還是軟底(乾式跟濕式),
貼璧面的大多是硬底,
地磚(陽台/浴室/樓梯)大部份都是乾式軟底(大面積的磁磚或是石材),
拋光/石英磚(客廳/臥室)大部份都是溼式軟底(大多用30*30或是50*50過大或是過小的都不適用此工法),
大理石法基本上算是厚底乾砂漿工法.......基本上算乾式軟底的做法這做法也是俗稱的燒底(台語),
另外 您的熱水管包覆管部分如果本身夠確實........再加上施作夠確實,
基本上是不會有膨管的.

以上資料 您都可以由以下網址查尋
內政部營建署 建築工程施工綱要規範修訂章節目錄
09310 瓷磚(陶瓷面磚)
09341 舖地磚
09342 石材磚舖貼
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9918&catid=45&Itemid=53

行政院農委會發佈的關於09342 石材磚舖貼的資料
http://doie.coa.gov.tw/upload/publicwork/09342.pdf

以上資料來自於內政部營建署與行政院





clockman wrote:
基本上是硬底還是軟底...(恕刪)


你所說的石材工法是水泥與沙乾拌鋪底後再用土膏水淋溼在水泥沙上面,再放磁磚調整平整度

,未用抹刀,何來芍底說法(台語)?

拋光磚現有尺寸最小片市售正常品為60*60cm,請問你,所指的30*30或50*50是什麼品牌或

什麼年代的資訊?

據我所知,目前9成以上的工地鋪貼30*30以下尺寸地磚都是以濕式軟底工法施作(穿釘鞋)

所以你確定你說的是正確的嗎?



clockman wrote:
基本上是硬底還是軟底...(恕刪)


剛看了一下你po的網址,看過了資料,資料是正確的,除了壁面用磚你說對了,

但你說的其它工法或尺寸怎跟你描述的都有出入呢?

除此之外,我所講的半乾濕(杓底)是以上資料沒有講的一種改良,較後期的工法。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0&t=2836881&last=37106336
這是mobile01網友貼的報價單.......30*30的拋光磚,

另外由於施作時大部份都是先抓平後再將木板擺放在中間,
由中間向後方及旁邊施作......施作完後再確認水平,
下方為小弟家施做的情況......,

現在比較少會穿鐵鞋施作了,
由於需要30*30的地磚部份大部份都是要施做防水材的部份......不管是那一種防水材,
都沒辦法可以承受鐵鞋的穿透力,
另外不好意思 如果手邊資料有錯 再此與您道歉,
小弟是以小弟家施工為準則下去自行監工跟查資料的.
http://www.fixy.com.tw/tag/磁磚施工

這是貼30*30以下大部份工地採用的濕式工法,就是穿釘鞋的這種,

這種打底的土路由於很濕,上面放磁磚,人踩在上面磁磚也會沈下去,

所以才要穿釘鞋,故因為這種小片磁磚吸水率比拋光高(拋光磚吸水率

>0.1%,瓷質>1%,石質>6%)所以用此種工法就可以將磁磚黏固,

市場上因此區塊較少發生問題,至今多數工地鋪貼30*30含以下尺寸,

還是以濕式工法為主。
http://flyjackey.blogspot.tw/2009/10/blog-post_19.html

此為乾式石材工法,市場上鋪貼石材或拋光磚常見的工法,好處平整度調整容易,

施工較半乾濕工法快,但缺點就是施作完成容易部份磚底有空心聲(水泥沙乾拌後

打底再淋土膏水容易讓乾拌的水泥沙裡的空氣往上跑,故鋪貼拋光用此種工法發生

問題較其它工法多。


為何石材鋪貼使用此工法行,而拋光磚就不太行呢?

原因出在石材厚度都介於2〜3公分,非常重,且密度因是天然形成,所以密度較鬆

(吸水率較高),所以用此工法即可將石材黏固,也因為石材太厚,用手指背面去敲

也聽不出底層是否有空心聲,且貼在石材上也較少發生問題,所以至今此工法還適用

於鋪貼石材,但用於鋪設拋光磚,個人認為較不適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