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分享之前我煩惱了好久,這篇到底是要發表在哪一個版。算是遙控車,所以分享在遙控與模型?還是算行動裝置周邊配件,分享在PDA版?這台WIFI遙控的Phone飛車必須搭配android系統或是iOS系統的裝置,透過無線網路遙控來玩,說他是手機與行動裝置的配件實在不為過。不過後來考慮了一下,還是分享在遙控與模型版,接著就讓我們實際來體驗一下Phone飛車的魅力吧!

開箱開箱,這個真的是開箱,因為外盒超大一箱,把這箱從798扛回我宿舍真是把我累到半死啊!量了一下外盒,足足有42*24*18公分那麼大。這樣的數字不是很能理解大小嗎?那麼就跟小米手機一代放在一起比比看就知道,這麼大的一個"手機周邊配件"也真的很搞笑啊,哈哈。


盒側的標示,這邊有些比較重要的資料,可以先看一下。

首先是品名、規格。品名有什麼好瞧?來看看吧,WIFI遙控玩具車,這個點出了Phone飛車走的是WIFI的通訊規格,當開啟Phone飛車的電源時,手機搜尋就會找到FoncarXXX這個AP(XXX代表數字),也就是將車子模擬成發射無線訊號的AP,跟行動裝置對應連接上就可以完成連接。另外規格配件這個應該不用多說,用的是1200mAh的鋰電池,官方資料顯示充飽電可以進行30-40分鐘的遊戲體驗。

而要進行遊戲前,也請記得先到對應的市集(iOS裝置請到App Store、Android請到Market上下載)下載應用程式才能遙控Phone飛車來進行遊戲,這個後面會有圖片跟大家分享。

充電方式為USB直充,這點真的就很方便了。以往想買大陸這邊的電器用品或是充電玩具給朋友的時候,老是擔心電源規格的問題。大陸這邊是220V的電壓,如果不是國際規格的產品,帶回台灣充電就很麻煩。但是Phone飛車是USB直充,所以只要有一條mini usb傳輸線跟電腦,到哪都可以充電,電力補給超方便。

前面也提過,Phone飛車可以算是手機行動裝置的配件了,因此要體驗Phone飛車所帶來風馳電掣的快感,必須要有一台android或是iOS的行動裝置才能配合使用。至於裝置的版本限制,iOS裝置需要3.2以上版本,android則需要2.1以上版本,當然裝置也一定要支援WIFI才能使用囉。

盒底的標示,這個只是讓大家看一下製造商資訊,官網由此進入。

打開盒子,裡頭固定相當妥當,我一路從798搖回來都沒問題。而且這樣的包裝我蠻欣賞,簡易的操作說明就直接印製在固定紙板上,雖然還是有簡單的保固與說明文件,但是這樣至少也省去了一部分的紙材,更為環保些。

移掉上方的固定紙板,就可以看到Phone飛車的全貌了。其實在前面提到版友搶先開版的那篇文章中,有高手提到車子的尾翼方向裝反了,我檢查了一下果然我手上這台也是。雖然說不知道裝反會有什麼實質的影響,不過這樣的QC品質真的是比較讓人搖頭些,還好只要鬆開兩個螺絲就可以拆下後重新安裝。

來,正式的拍一下大合照。產品內容包括了Phone飛車一台、mini usb傳輸線一條、說明文件跟操作說明(印在固定紙板上)。

先來看看Phone飛車的外觀吧!因為車子夠大(以前手機遙控只玩過SE的藍牙小車車),所以看起來氣勢十足啊!火紅的外觀,大而霸氣的釘輪,加上前方大型的防撞保險桿,真的還挺像一般市面上買的遙控汽車啊!

外觀檢視直接上影片吧!看一下整台車的外貌。

車身的材質挺有趣的,不像一般硬殼,是很薄的塑膠殼,所以經過一些碰撞或是擠壓也不太容易破掉。直於安全性來說,因為前後都有防撞護欄,兩側又有大型輪胎的設計,所以除非是車底朝天用力往下摔,不然應該不太需要擔心安全問題。事實上除了雷先生發佈會上對於耐用程度打包票,我自己這幾天很努力惡操,的確除了一些刮傷外,沒有重大外觀或是性能上的問題出現,相當勇壯啊!

外殼材質的部份用文字說明很難表達,我們一樣用影片來呈現吧!是很Q軟的一種塑膠材質。

尾翼特寫照片一枚,這是照版友說的重新安裝後的樣子。其實我不懂車子,對於模型也沒有什麼研究,所以這樣裝跟原本人家說裝反的樣子有什麼實際上的差異,說實話我也不太清楚,哈哈。

再來兩張不同角度的車身照片,看一下屁股跟側身的線條吧。


車身上蓋那層輕薄的塑膠殼就是利用三個這種環片的機制固定在車身上,取下也不難,稍微用力就可以拔下來。不過我怕我太暴力拆下來就裝不回去了,還是沒拆,哈哈。

輪子,大型的橡膠輪上邊佈滿針狀凸起,除了提供不錯的越野性能外,也有防撞的功能。不過因為這種越野胎跟地面的接觸面積比較小,加上Phone飛車的動力真的不差,所以如果是在光滑一點的地面材質如磁磚的話,轉彎就容易會有打滑甩尾的情況發生,操控就要一些技巧。

方向控制由前輪來進行,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的遙控。

前輪的避震設計特寫。

後輪也是一樣有避震設計,驅動當然是靠後輪驅動啦。

接著讓Phone飛車翻個身,我們繼續來看看底部的構造。

首先看到的是紅色的雙向開關,撥到ON的話就可以用android與iOS的行動裝置來搜尋無線網路AP進行連接對應的動作。

開關下方透明保護蓋底下就是mini usb的充電線接口,不管是USB線連接電腦,或是使用mini usb的家用電源充電器都可以完成充電的動作,mini usb充電器才目前還是很容易取得,這點不錯。

插上電源充電時會有紅色的燈號亮起,充電完成燈號會自動熄滅。根據官方資料,完成充電約為3.5小時左右,時間有點長,不過考量到USB能供給的電力,的確是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啊!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電池的部份,這個就得要動用到傢伙了。

嗯,電池蓋的螺絲是特殊的三角孔,不是一般常見的十字或是一字孔,所以要準備拆機專用起子組中的三角孔起子頭囉!除了兩個大型的旋轉卡榫手動旋開後,再用三角起子把螺絲鬆開,就可以打開電池槽背蓋了。


電池槽裡頭的樣子,雖然說空間比電池大上很多,但是還好有做固定的支架,電池在裡頭還不會亂跑。

7.4V 1200mAh的鋰電池,官方說明文件上有標註前幾次請使用到完全沒電了再充電,可以保有最大的儲電量。

電池線材接頭的部份,這個設計的有點粗糙,而且我手上這台一開始充電充了一整天燈號都沒有熄滅,開啟也無法搜尋到模擬AP,後來拆開後才發現接頭鬆脫了,只能說做工跟品管還有進步的空間啊!

前輪的下方這邊有個前輪定位的機制,如果說發現手上的Phone飛車前進時會固定偏向同一邊代表前輪的定位跑掉了,從這邊就可以修正回來。

文件的部份,前面說過,簡易的對應方式就直接印刷在包裝厚紙板上,而比較詳細的操作說明、使用方式與對應方式、問題排除等就在紙本說明書這邊有記錄。



傳輸線,這個就是標準的mini usb傳輸線。

開箱的部份到這邊就結束囉,接著我們來看看Phone飛車的操作方式吧!

Phone飛車要操控,前頭說過必須要有android或是iOS的裝置來遙控,所以請到對應的市集去下載軟體,搜尋Foncar或是Phone飛車就可以找到囉。說明裡頭也有敘述怎麼對應連接,下載安裝完後就可以用手上的行動裝置來遙控Phone了,吸睛程度100%提昇!



軟體安裝完畢後,接著當然就是讓手上的行動裝置來連結Phone飛車。接下來的步驟我們繼續分享下去。

首先開啟Phone飛車的電源,然後開啟手上行動裝置的wifi設定介面,搜尋無線AP,接著就可以看到FonCar_XXXX這個AP(XXXX會依照每台車子而不同)。接著只要點擊連結,就可以完成連結的動作了,不需要另外輸入對應密碼。



完成連結後,請啟動剛剛下載安裝的Foncar軟體,進入到操作介面就可以準備開始進行遊戲囉。

剛進來的畫面,主選項有模式、導航、幫助跟開始四大項,畫面很有賽車遊戲的氣氛。

模式是指Phone飛車的操作方式,可以有三種操作的方式可以選擇,第一個是滾球模式,畫面上會有一個方向盤,中間有個滾球可以依照想要移動的方向來推動,把它想成是軌跡球的推動方式就差不多了。

模式一的操作畫面,就是推動方向盤中間的那個紅色滾球來操作Phone飛車前進後退與方向。

第二種操作方式是鍵盤方式,其實就有點像最早的賽車遊戲操控法,有上下左右鍵來操作,上為前進,下是後退,左右代表前輪轉向,所以如果要行進中右轉,就是按住上鍵與右鍵就可以了。

模式二的操作畫面,在螢幕左邊可以看到上下的按鍵,右邊則是左右按鍵,左手控制前後,右手控制左右。

第三種操作方式就是重力感應,這個就跟現在新的賽車遊戲一樣體感操作,手機向前傾前進,手機向後仰就是後退,左右轉代表了左右轉的功能。

模式三的操作畫面,這個就應該不用解釋,玩過城市飛車這類手機遊戲的朋友們應該都很熟悉怎麼操作了。

對應完成連結後的操作模擬,可以看一下手機裝置遙控後車子反饋指令的速度與動作。

三種模式哪一個比較好用?我想這個就是每個人的喜好了。對於我來說,個人比較喜歡模式二。因為Phone飛車的速度真的不慢,加上不曉得是不是WIFI通道的原因,輸入指令後大約會有個一秒的秒差。所以用模式一或是模式三,根據我這個很不會玩賽車遊戲的人來說,老是會暴衝過頭而撞車。還好真的跟雷老總說的一樣,這台Phone飛車真的很堅固耐用,還不致於被我撞到解體,哈哈。

由於一個人要邊操作,邊拿相機錄影真的很困難,我只有在重力操控的時候才有辦法稍微錄製一下操作的過程。可以發現到手機發出指令(朝需要的方向轉動)後,大約要一秒左右車子才會有反應,所以要能夠熟練的操控Phone飛車,這個時間是要稍微適應一下,指令要提前發出。

導航功能,其實就是功能示範的意思,系統內建了三種示範模組,點選進入後啟動,車子就會依照預先設定好的範例來演示。首先是N字型跑法。


再來是直線來回跑法。


最後是矩型繞圈跑法。


不過說實話,因為住家這邊廣場比較寬廣的空間只有磁磚造景的地面,所以真的是摩擦力小一些,我測試做導航示範的時候,因為快速行進間轉向都會甩尾打滑,所以沒一次是完整的照著正確的路線形狀來走,哈哈。
最後幫助的部份就是一些小問題的排解方式。

不過這時候朋友突然提出一個問題來了,既然對應時只要開啟無線網路搜尋到AP就可以連接,然後又不需要輸入密碼,那可以多裝置同時對應嗎?可以的話同時操控要聽誰的?這問題還蠻有趣啊,那就讓我們來測試看看吧!

首先一樣,開啟Phone飛車的電源,先將測試機一號小米手機完成對應的部份,開啟Foncar遙控軟體完成對應的動作。

接下來同樣安裝了Foncar遙控軟體的二號機i9000,開啟WIFI後搜尋AP,還是一樣可以找到Phone飛車模擬出來的無線AP。

試著連結一下.....呃,可以連接上耶!拍張照片證實一下,可以兩支手機都同時連結上Phone飛車模擬出來的無線AP,那操控的話怎麼辦呢?到底要聽誰的?

還好,這點不用擔心,雖然說兩支手機都可以同時連結上Phone飛車模擬出來的無線AP,但是只有先連結上的那款行動裝置開啟的Foncar軟體才能對應上Phone飛車,後來連結上的裝置上軟體會一直顯示正在連結中。而且實際測試,就算第一款裝置段開連結了,第二款連接上的裝置軟體好像還是連不上,得要重開Phone飛車的電源重新連結才能對應上進行操作。

介紹說了那麼多,接著當然還是實際測試一下,來看看這款Phone飛車能帶給行動裝置什麼樣不同的樂趣吧!

前面稍微有提到過,由於我住的這個社區中庭廣場是不規則拼貼材質的地板,因此在這邊玩Phone飛車難度又更加提高了,一轉彎就會上演精采的甩尾戲碼。

打開電源,跟手機對應上後,開啟Foncar的遙控軟體,接著就開始恢復童心,享受Phone飛車提供的刺激與快感吧!

提供幾個試玩的片段,說真的要一手操控,一手拿相機錄影,還要追著車子跑,真的很不容易啊!拍攝出來的畫面中頻頻衝到草皮或是撞車的原因也一定是因為這樣(絕對不是因為我反應慢技術不好)。嗯,沒錯!
試玩片段一

試玩片段二

試玩片段三

這樣試玩片段一上就算測試結束了嗎?當然不能這麼簡單囉,為了測試Phone飛車的實力,我們來幫他加上GPS好好的紀錄他的速度吧!怎麼處理?啊就.....有請Garmin Forerunner 410

找了一下,最適合安裝的地方~就是在尾翼這邊,就直接把410綁在尾翼上吧!

於是第一台被有GPS定位測速記錄的Phone飛車就這麼誕生了!(握拳)

記錄下來的軌跡圖示,平常這一圈我跑步大約是將近八分鐘,而用Phone飛車操作則是將12分鐘左右完成。原因我想,一定不是我技術不好,讓車子東撞西繞圈才會這樣,肯定不是。

整段行程的完整數據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其實....放大看記錄下來的軌跡就知道,怎麼會是這樣鋸齒撞到處亂跑啊!其實是因為我一手操控,加上一手拿相機錄影。而WIFI遙控官方的數據是說20公尺左右有效,所以我只好一邊操控、一邊錄影,還要一邊跑步追上Phone飛車,這個真的很困難啊!請掌聲鼓勵一下。

從時速表也可以看出來,雷先生發佈會的時候告知大家Phone飛車的極速約在時速8公里,這個還稍微小看了這項產品,實際記錄的極速可以到10公里。而圖表中有很多時速瞬間歸零的片段,那個就是因為.....又被我指引去撞車或是撞牆了。

這段對車、對我來說都是殘酷大考驗的影片,也跟大家分享一下。片段中可以看到Phone飛車左衝又撞,甚至爬上一些障礙物也很少被卡住,動力跟堅固我想真的是很不錯,大概就差再....駕駛技術不好,體力也不好吧?

最後測試的是爬坡,當然住家這邊都是平地,比較難有爬坡測試,我們就拿無障礙空間的坡道來稍微測試一下吧!雖然坡度不算陡。

調整好角度,Phone飛車準備出發了。

呃,爬坡測試這塊我一樣用影片來呈現。不過同樣因為操作者技術問題,中間有作弊直接用手轉向,這點請無視,謝謝大家合作。

實際幾天的試玩,Phone飛車真的相當有趣。不只在於動力十足的衝勁,以及堅固耐撞的設計,更重要的是吸睛度十足啊。當我在小區內玩著Phone飛車的時候,住戶們看到車子一開始都不太在意,後來一發現是用手機遙控都頻頻回頭,很多小朋友還來問我能不能借他們試試看。當然除了新鮮有趣之外,Phone飛車也有一般遙控汽車該有的動力,不會因為是手機配件而有種比較虛的感覺。USB充電的設計也很方便,到哪只要有電腦都可以充電來恢復動力。
當然缺點也不是沒有,第一個就是QC的問題,像我手上這台就有尾翼裝反以及電池線鬆脫這兩個缺點。再來WIFI遙控會一大約一秒的秒差,這個需要花點時間去適應,要轉彎記得要提前控制。
基本上Phone飛車我覺得還是一件很值得入手的玩具啦,以行動裝置周邊配件來說它算是大了一點,不過玩起來樂趣十足。尤其是真正可以跟周圍的朋友一起分享、競賽、實際在路上奔馳的快感真的跟螢幕中虛擬的畫面有著很大的差距。玩膩了行動裝置中那些不實際的賽車遊戲嗎?那麼Phone飛車會帶給你不同的體驗樂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