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初到上海工作, 人生地不熟每天都在找樂子的情況下很幸運地擁有三架AR Drone. 回到Mobile01尋找相關資料的時候發現台灣網友玩AR的人真的很少, 在這分享一些個人使用經驗, 相信對於未來要入手AR四軸直升機的朋友會有些幫助.
AR Drone vs. 傳統四軸飛行器&直升機 :
優點 :
AR有為數不少的感應器幫助飛行器穩定在任何高度/速度/環境下穩定飛行(在 Wifi有效距離50m內), 甚至放開遙控器就可以自動滯空懸停...這也是相對於傳統直升機最大的優勢, 不需要高深的操控技巧就可以享受飛行的快感. 所以售價雖然高昂, 但節省下來的摔機維修費用USD300其實並不貴, 更別說他還有攝影的功能.
缺點 :
也因為他的電子控制嚴謹所以AR作不到傳統直升機的花式動作.,加上SMART PHONE的控制精度無法和專業的遙控器並論, 所以他只能在50M的遙控範圍下穩定的飛行.
AR Drone over-view :
AR內建CPU/超音波高度計/陀螺儀/前攝影機+地面攝影機(這攝影機很重要, 幫助AR計算飛行速度還有滯空穩定性, 所以AR夜晚無法自動懸停, 特容易摔機)/碳纖維馬達支架/高硬度泡棉(比一般的保麗龍硬+耐磨, 質感不差)…構成精練的機體, 在微雨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飛行, 但藏在身軀下方的超音波高度計完全不防水, 萬一落入水中即會故障.
軟件可編程, 高手可以創造自己使用的飛行模式., Apple store裡面亦有高手設計的App可以使用, 自主性不差.
AR Drone 1.0 vs. 2.0 :
2.0主要針對1.0的
1.飛行不穩定
2.容易當機(飛行狀態不良, 須重啟)
3.高度超過6M的控制性不佳(超音波高度計最高偵測範圍6M)
4.VGA攝影機
5.不防水
6.馬達齒輪磨損無法更換
提出了升級…所以非有必要請買2.0版本.
AR Drone 2.0 highlight :
1.HD 解析度, 拍照可儲存在內建的USB Drive, 避免串流手機造成控制延誤(嘿嘿, 這USB Drive可不能亂買, 一定要買”金屬接點有突起”的版本, 所以太先進的USB碟如SanDisk一定無法使用, 請特別注意.,如果連接成功App上會顯示符號並+可錄影時間, (1G可錄影15min, 目前並無傳出有容量限制問題1~32Gb都可使用)).
2.氣壓計避免從窗外飛出突然下墜的失控, 不管在任何高度都能穩定控制
3.新增”絕對控制”功能, 不管機頭朝哪一個方向都不影響控制, 大大減低人腦負擔.
4.主要部件“奈米防水”+馬達電控板防水處理, 可以微雨或者在水面起降(請特別注意水面起降依然有風險在, 或者起落架沒有追加泡棉腳墊都會造成悲劇, 網友請務必多測試後再實飛)
5.馬達帶動螺旋槳的齒輪改為塑膠, 在磨耗後可以更換(我原本以為是為了靜音而設計, 但從二手馬達金屬齒輪嚴重磨損才發現原來是增加壽命的設計)
6.空中翻滾功能, 可以朝一個方向翻滾(這個我覺得有點花俏, 騙騙觀眾還可以)
維修與改裝
*基本上除了新品保固外AR幾乎都是透過更換零件來維修, 整台機體的零件均可以更換.
*購買新品一定要試飛, 如果四個馬達不能”立即同步”一定要要求更換, 避免重下馬達故障禍根(我就是在反斗城買, 想說稍微不同部應該無所謂, 結果有同步問題的那顆馬達果然就在3個月後故障)
*改裝的東西不多, 主要有
1.與性能相關 : 滾珠軸承更換(避免磨損造成飛行不穩定+提高潤滑增加電池15%續航)/國外推出的鈦金屬中軸
2.造型/結構 : 碳纖維外殼罩+補強片(泡棉的材質我還沒有看到有取代產品出現)
對於新購買AR Drone的建議 :
1.剛玩不可避免摔機, 最常壞的就是中軸彎曲>齒輪破損>螺旋槳變形>外殼破裂, 請記得要多備料前二項
2.電池要多備幾顆, 國外論壇推薦Turnigy nano-tech 10C 1300 mah, 充放電效能高不發熱, 且相對便宜.,還有不要買超過2200mah電池避免過重影響飛行效能
3.一台好的平衡充電器可以減省你充電時間並且延長電池的壽命.
4.多看論壇, 上面有很多有用的資訊.,另外國外+Taobao有很多好玩的改裝部品可以購買
有同好再私信交流啊 !! :D
來美國一年前就開始注意到這台, 遲遲沒有下手, 最近看到推出 2.0 有新功能
尤其那氣壓計 還有高畫質的攝影機... 衝了...
入手一周的心得
PRO :
1. 超穩定的飛行狀態. 停旋不需要傷腦筋了. 手指離開 ipod / ipad 即可.
2. 距離真的有 50M ! 很過癮! 戶外飛行才是王道! 穩定的飛行爽度超高!
3. 前進中 " 滾轉 " 挺帥的!
4. 參數可微調! ( 前進後退, 左右旋轉 , 升高降低高度 ) 可以調整出適合每個人的飛行方式!
5. 拜穩定的飛行組態, 低空貼地飛行真的很爽!!!!!
6. 風量挺大的, 可以飛到頭上當高檔電風扇! 好涼啊~
CON :
1. 原廠電池飛行時間室內大約十二分鐘 , 戶外大約十五分鐘
2. 室內飛行加裝防撞保麗龍套件, 有時候撞到牆壁 螺旋槳會打到保麗龍內壁, 會刮下保麗龍...
( 這就只能貼膠帶保護了 )
3. 高畫質錄影 並沒有錄音功能 很可惜
4. 起微風的室外, 對飛行並不理想, 會造成飛行軌跡偏移, 導致撞樹~ 撞牆....
接下來要找地方測試能飛多高? ( 參數最高到 100m ! )
另外請問開版大, 平衡充電器可以拿來充原廠電池嗎?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rJzKEDbZP8
如果是的話
建議找比較專業的四軸飛行器
像這個: (泰世 330X-S)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68&t=1720579&p=1
或是找拍賣"TMF 4軸"
AR我也玩過,說真的就是一台玩具
精度控制不夠好,不夠穩定
泰世330X的載重應該夠綁一台小DC或DV做拍攝用途
目前已入手AR.Drone2.0一段時間了,
感覺330X與AR.Drone2.0的取向略為不同
330X在承載重量以及操控上的確是專業許多,
但以多元娛樂性來說,我想AR.Drone2.0已足夠了。
至於加裝錄影設備的問題
對AR.Drone2.0來說因為載重限制,使得選擇相對較少
例如GoPro HERO2就是國外使用者常用的選擇之一,
Parrot AR Drone & GoPro HD
畫質很不錯,但國內價格已與一台AR.Drone2.0相當
所以才想請教先進們是否有更合適的設備推薦。
關閉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