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戴眼鏡也十幾年了
從沒有配過戴起來不舒服的眼鏡
這陣子在版上看了許多手工膠框
於是也心動了
不過不知道自己戴得習不習慣或是喜不喜歡樣式
於是我決定先在認識朋友的好友的店,配了一付膠框的眼鏡來試試
故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那時我的手邊有2付眼鏡
1付看遠(第一付)、1付看電腦用的(第二付);
不過我自己都不確定這兩付的近視度數和散光度數
而且都是在不同店家配的
我很喜歡第二付配戴的感覺
於是,我的膠框(第三付)我就選擇了要配第二付的度數,可以先放在家裡看電腦的時候使用
拿到這個第三付眼鏡後,當然很高興啦
可是我怎麼戴,總覺得第三付眼鏡的左眼,怎麼看都不清楚
似乎是散光角度不對或是度數不太夠的感覺,連看LCD都覺得字有一點點鬼影的感覺
右眼倒是還好
可是店家是直接拿我第二付眼鏡去量度數的
理論上這樣應該不會出什麼錯
我又找了另一個店家(知名度還蠻高的店家)
把我的三付眼鏡也都一同帶去,店老闆幫我驗了度數
我列一下我這三付的近視度數和散光度數
第一付(看遠用)
R:500度 散光125 180
L:550度 散光200 180
第二付(看近用)
R:400度 散光125 170
L:450度 散光200 170
第三付(看近用)
R:400度 散光125 170
L:450度 散光125 170
第1付配1年多了,其實看遠也挺舒服的,不過可能當時配的鏡片較差,所以成像沒有第2付好
這裡面第2付配戴的程度是最舒服的
原先我預期第3付戴起來的感覺要完全和第2付一樣
無奈朋友的店家可能左眼的散光配錯了度數
以前我總以為驗光配鏡沒什麼know how
靠儀器的成份高
可是這回我倒真的嚇到了
連拿到儀器驗,說要配一模一樣的都會出錯
礙於又是朋友的店面,所以我也不好意思再爭辨什麼
我想再配的是第四付看遠用的
於是新找的店家再次重新幫我量度數
量出來的建議是
第四付(看遠用)
R:500度 散光125 170
L:550度 散光250 170
我想請教版上有經驗的朋友們
1.驗光的度數誤差在多大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2.散光角度170和180、是合理的誤差;或是應該一定會是其中一個是絕對正確的?
3.會不會我的第三付戴起來不舒服不是度數的問題,而且鏡片與鏡框的配置不當造成的?
4.直接拿鏡片請眼鏡行照配,單驗鏡片就會有誤差的機率有多大呢?
如果配第三付的店家會驗錯、那我要配第四付的店家驗的會不會也有錯呢?
5.如果取得最適合自己的度數而不要依賴店家的儀器或是經驗法則來加減度數?
眼科醫生的驗光真的會有比眼鏡行好嗎?可是身為外行人的我們,怎麼判斷哪些是好眼鏡行?
6.如果是日系手工框的話,如果不是在賣家的店配鏡片的話,手工框的裝配是否有特殊的儀器
或是技術;裝配不當是否會造成配戴不清楚呢?
7.如果為了求放心,框和鏡片在同一個店家配,如果拿到成品戴還是覺得有問題,可以要求重換
鏡片嗎?4000-6000之間的1.6以上的hoya或是柯達散光片,要求不適合重換合理嗎?柯達
和hoya的鏡片,如果不分產地的話,品質和價格有所謂的優劣之分嗎?(以合理的售價來討論)
因為這邊也是逸品的版
那我來寫一下跟逸品有相關的內文好了
在作了這麼多功課之後
日系的手工框真的戴起來感覺很棒呀
很適合亞洲人的臉型
我特別喜歡的是tsetse的和spec escape、當然達人級的正義作品也都好棒
想問一下,日系的非手工框,有沒有什麼品牌戴起來也有這麼好的伏貼程度?
手工框雖然很棒,不過很想知道有沒有夢幻逸品等級以下、又是專為亞洲人設計的稍平價框
因為第四付的鏡片我也還在猶豫中,當然可以的話,還是想衝手工框
只是希望可以知道是不是在手工框之外,也有不錯的日系膠框的選擇(特別是適合亞洲人臉型的)
我覺得自己變得有點無所適從了
網路上的資訊其實也多
但是店家通常都是好壞評都有
也許自己的眼睛對這種些微的差距還蠻敏感的
希望大家可以分享一下經驗
我在台南市成大這附近
當然有好的店家也歡迎版友推薦囉
謝謝大家讀完我落落長的文章
也請大家不吝給我建議
ANS:這要看每個人對清晰度的要求,基本上正負25度是可以接受的,超過就太誇張
2.散光角度170和180、是合理的誤差;或是應該一定會是其中一個是絕對正確的?
ANS:大部分的人,170和180是感覺不出差異的
除非散光很深,或本身對視力及清晰度很敏感
3.會不會我的第三付戴起來不舒服不是度數的問題,而且鏡片與鏡框的配置不當造成的?
ANS:差了75度,當然看不清楚!!度數佔了90%以上的關係
4.直接拿鏡片請眼鏡行照配,單驗鏡片就會有誤差的機率有多大呢?
ANS:依驗光師的經驗長短來定這比例的
如果配第三付的店家會驗錯、那我要配第四付的店家驗的會不會也有錯呢?
ANS:世事無絕對,一切都是機率問題
5.如果取得最適合自己的度數而不要依賴店家的儀器或是經驗法則來加減度數?
ANS:如果你第一付就看的清楚,那就照第一付的度數就好
戴上你的第一付眼鏡,各單遮一眼,來交差比對,看你左眼是不是真的加深
(記得要觀察左眼鏡片是不是比右眼刮傷嚴重?這也是攸關清晰度)
要是真的加深就可以採用第四付的度數
還有,雖然是同樣的度數,但新鏡片就是會比舊鏡片清楚
眼科醫生的驗光真的會有比眼鏡行好嗎?可是身為外行人的我們,怎麼判斷哪些是好眼鏡行?
ANS:基本上,眼科醫生驗過無數的病人視力,肯定會比眼鏡行裡那些二十幾歲的驗光師好
但是,我更相信配過無數鏡片的老驗光師會比眼科醫生來的更適當,因為他會為你考量很多
6.如果是日系手工框的話,如果不是在賣家的店配鏡片的話,手工框的裝配是否有特殊的儀器
或是技術;裝配不當是否會造成配戴不清楚呢?
ANS:手工框並沒有比較特別,就算18K金的框,拿到任何一家眼鏡行都可以幫你換鏡片
裝配不當,當然就會看不清楚,甚至會頭暈
7.如果為了求放心,框和鏡片在同一個店家配,如果拿到成品戴還是覺得有問題,可以要求重換
鏡片嗎?4000-6000之間的1.6以上的hoya或是柯達散光片,要求不適合重換合理嗎?柯達
和hoya的鏡片,如果不分產地的話,品質和價格有所謂的優劣之分嗎?(以合理的售價來討論)
ANS:就算這片鏡片要一萬元,他配錯就是要負責
賣出高價鏡片,當然驗光師跟磨片師自己就要小心,沒有理由要客戶承擔風險
(除非你是一丁點小問題就要回店大小聲的客人)
至於鏡片的品牌我個人向來都不太在乎,除非是訂製片,不然,我真的覺得品質差不多
(我在眼鏡行工作過,如果有錯誤,請各位前輩指教)
上個星期公司健康檢查, 突然發現視力降為0.4
趕緊在假日去配一付新的眼鏡順道換個新鏡架
沒想到驗光後告訴我原來的眼鏡度數太高了, 現在左右各減125度!?
這是我開始老花的跡象嗎!?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
好了, 不管如何還是配了付新眼鏡, 昨晚去取件,
試戴了一下覺得頭有點昏, 以為是新鏡片不適應的關係
結果試戴了昨天一晚發現不對勁, 試著自己檢查左右眼各自的狀況, 發現右眼居然是模糊且疊影
今天趕緊拿回去重新檢查驗光, 做後發現驗光度數相同, 可是角度可能有問題
所以就留下來重新換鏡片囉
唉 這一家還是我同事介紹的(說他在那配好幾年了), 看來技術有待考驗...
不過價錢倒是還可以, 純鈦半框鏡架加鏡片共3千
希望這次拿回來不會讓我再頭昏了! 否則列為拒絕往來戶!
carlos_chang wrote:
還有一點疑問
為啥眼鏡行總是把定價定很高
才再跟你說可以半價給你
這種感覺實在不好說
好像去買眼鏡總要很努力殺價
當然店家也怕被殺的很厲害所以價位都標很高
這是Carlos去眼鏡行最不能接受情況
因為不太會殺價..總是有點被殺的感覺.....(恕刪)
因為每家店的風格不一樣,有些客人只聽折扣數為標準,實際上沒有便宜到
1.提高定價打高折扣,客戶聽到折扣認為賺到
2.定價公道,折扣數小,一定被客戶罵不老實,價格好硬喔!
因為很多客戶連鏡框和鏡片都還沒選,就先問老闆你們打幾折,老闆回答折扣數太少,
客戶一定連罵帶走的離開,到處說是黑店爛店(連成交價格都不知道)
所以老實的店家生意不會太多,都是很清閒在做,反正會吹噓的店家是一般客戶最愛,
因為人性都是貪,但往往吃虧都不知道!!!因為商品林林總總,什麼價格都有,材質也不一樣,
例如BMW 和 MARCH 都是車,一樣可以環島,但價格差那麼多???但兩種車都有他的客戶!!
就是每個人的需求和預算都不一樣,買眼鏡也一樣,有人理性和不理性,有人要求光學成像度,
有人能戴能看就好,一樣米養百樣人!!
1.驗光的度數誤差在多大算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ANS:這要看每個人對清晰度的要求,基本上正負25度是可以接受的,超過就太誇張
=> 度數要看是怎麼驗出來的,年紀愈小,調節力愈強,有可能差了幾百度視力都可達1.0。
所以不可用「絕對度數差」來評量度數是否「誇張」。而是要看得清楚的「最大正、最小負」為基準,然後往負的方向移動一段範圍應該都可以接受,尤其是小朋友的配鏡考量更多,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範圍。所以,即使眼科醫師配給你的度數與驗光值差了一百度,都無法斷定哪一個度是正確的。
2.散光角度170和180、是合理的誤差;或是應該一定會是其中一個是絕對正確的?
ANS:大部分的人,170和180是感覺不出差異的
除非散光很深,或本身對視力及清晰度很敏感
=> 即使軸度驗出來是170,一般還是會配180 … 一方面很難比較出來,二方面,其實還是配180多數人會覺得比較舒服。
眼科醫生的驗光真的會有比眼鏡行好嗎?可是身為外行人的我們,怎麼判斷哪些是好眼鏡行?
ANS:基本上,眼科醫生驗過無數的病人視力,肯定會比眼鏡行裡那些二十幾歲的驗光師好
但是,我更相信配過無數鏡片的老驗光師會比眼科醫生來的更適當,因為他會為你考量很多
=> 年輕的眼科醫師(比如小弟我),配鏡經驗不見得高明。但許多老眼科醫師的光學可是嚇嚇叫,乃至於懂得許多連驗光師都不見得知道的小技巧。當然,術業有專攻,眼科醫師會多一些眼生理及眼病理上的臨床思考,但在配鏡上的細節的確是驗光師會比較專門。兩者無法直接交互取代。
眼鏡戴很多年了 每次都去眼鏡行驗光
漸漸也會產生疑問 這樣驗光準嗎?!
上次去某家眼鏡行驗光 因為之前配戴的眼鏡也已經大3-5年了
很久沒換了 想說配隱形眼鏡重新驗光好了
結果發現驗光來的度數 預期應該不會和原本眼鏡差太多
頂多加深度數吧 但是結果恰巧兩眼相反
舉裡來說
之前配戴的眼鏡 左500 散光100 右400 散光 0 也帶好幾年了 都很適應 沒有問題
居然驗出來是 右400 散光50 左500 散光0
當場覺得奇怪 那時試戴的眼鏡也覺得好像有點怪怪的 但是總覺得或許之前配錯了
度數不對 也不太以為意 就配了一副隱形眼鏡 但是那副新隱形眼鏡
白天戴起來還OK 但是晚上幾乎都看不清楚 尤其有時晚上要開車 感覺視力比以前
戴眼鏡還差 雖然眼鏡行老闆也說 戴隱形眼鏡會和戴眼鏡有差
但是沒想到差真多 漸漸我開始想到會不會是度數有問題
後來火大 花了500 跑去馬偕醫院掛眼科 擺明就是要驗光
當場演出來的結果 其實和之前眼鏡的差不多才對.....

我還不太相信 因為那時是晚上去驗光 醫生說你眼睛已經用一天
現在來驗眼壓很高 瞳孔肌肉已經調整焦距使用一天了
會有視差 大約50度 不相信當場點一是散瞳劑 再驗 這樣應該最準
於是當場點了散瞳劑 當場等一段時間 再驗 果然和之前眼鏡的度數差不多才對
所以顯見眼鏡行的驗光是有問題的 當場請醫生開證明
回去找老闆 還有點不好意思 感覺對老闆的專業有質疑
但是眼睛是自己的 也付錢了 才剛配1周不到
後來貼錢換了鏡片 果然清晰度就變好了 也變舒服了
所以 對於目前眼鏡行的驗光 或許也有很準的 但是現在開始相信
以後都只會去醫院驗光甚至配鏡了
因為眼鏡戴上去 一要很久都不會想換.....
為了自己的眼睛 還是找專業的來吧
想想也是 在國外 配眼鏡都要有醫生的處方簽
所以或許因為這樣吧 國外的配鏡都很貴
台灣的相對配鏡便宜很多 但是準不準可能要使用者自己來顧吧...

總覺得老闆說要讓眼睛去適應眼鏡這樣概念有點怪 但是那應該也是開始一兩天吧
小弟還是覺得怪 應該是眼鏡去適應眼睛吧 眼睛應該比眼鏡還重要吧
配眼鏡是用來幫助眼睛看得更清楚 況且眼鏡配戴不舒服 不清 要換很快
眼睛要換........那就....


對於樓主配出來的度數 小弟比較好奇的是
遠鏡度數差距有到100度嗎
度數誤差在50度以內應該可以接受 散光度數應該也這樣吧
但是近視差距100度不會太大嗎!?
這樣要是一下看遠 一下看近
換眼鏡的話 應該很容易頭暈吧?!

這樣更換眼鏡的話 瞳孔要不停調整 眼壓也會升高
可能容易頭暈或覺得頭痛吧?!

建議先找個大一點的眼科診所或醫院驗光看看吧...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