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無效 笨蛋! 問題在社經生育率持續走低,不外是經濟、社會兩大面向出了問題。從房價、所得分配、托育環境到教育制度、產業結構,每一個看似與生育沒有直接關係的議題,其實都和民眾息息相關,它直接、間接影響到國人生育的意願和能力。 不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就算推出一百個青年安心成家、輕鬆生子方案,總統親自出馬替每一個國人證婚,也不可能提高國人婚育的意願。不解決教改的問題,讓父母在十月懷胎之後,還要再忍受十八年的煎熬,到底是要怎樣催生?台灣低生育率的成因,並非民眾主觀上不願意生,而是客觀的外在條件,導致民眾不敢生,甚至是不能生。但目前政府的主要作為,卻是以金錢作誘餌,希望以幾千元的蠅頭小利,提高民眾的生育意願;卻不敢去面對民眾不敢生、不能生背後的原因和問題,這種頭痛醫腳、腳痛醫頭的方式,從一開始就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