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有一台機器, 馬達上的皮帶輪直徑4英吋, 用三條B60的皮帶, 驅動齒輪箱上直徑13英吋皮帶輪. 兩個皮帶輪之間的間距是21公分. 齒輪箱上的皮帶輪根據用碼錶目測大約是160RPM
因為扭力不足, 馬達會拖不動而跳停, 想增加機器的扭力. 但我不知道扭力換算的公式要如何計算
如果把齒輪箱上那顆皮帶輪換成直徑15吋, 16吋,17吋,18吋.........這樣扭力可以增加多少百分比?
被驅動端如果換上18吋的, 馬達端是否也要換成5英吋的? 不然怕皮帶咬合面太小,會打滑
或者是皮帶規格應該要升到A級的皮帶? 或是改用四條皮帶驅動?
這個公式我知道電機工程類的書上會有, 但我不是本科系的,不曉得要去哪裡找
請電機賢人為我解惑好嗎? 感謝
honwen2157 wrote:
你為什麼不換一顆轉矩大一點的馬達
...(恕刪)
因為原本放置馬達的地方受到尺寸的限制, 怕換大顆一點的馬達會塞不進去那個洞裡
我在Yahoo知識+有找到計算扭力的公式, 請電機賢人看看我這樣算法對不對
扭力T=施力F X 半徑R
假設馬達出力為一, 原設計皮帶盤直徑13英吋, 半徑6.5英吋, 扭力=1X6.5=6.5
換16吋皮帶盤, 半徑8吋, 1X8=8
換18吋皮帶盤, 半徑9吋 1X9=9
扭力從6.5上升到8, 上升23%
扭力從6.5上升到9, 上升38%
接著計算RPM值
原設計13吋, 圓周40.8408吋, 160轉, 得馬達行程每分鐘6534.528吋
換18吋皮帶盤, 圓周56.5488吋, RPM 115.55轉, 降低為72%
crab69 wrote:
扭力T=施力F X 半徑R
假設馬達出力為一, 原設計皮帶盤直徑13英吋, 半徑6.5英吋, 扭力=1X6.5=6.5
換16吋皮帶盤, 半徑8吋, 1X8=8
換18吋皮帶盤, 半徑9吋 1X9=9
扭力從6.5上升到8, 上升23%
扭力從6.5上升到9, 上升38%
接著計算RPM值
原設計13吋, 圓周40.8408吋, 160轉, 得馬達行程每分鐘6534.528吋
換18吋皮帶盤, 圓周56.5488吋, RPM 115.55轉, 降低為72%...(恕刪)
沒錯啊
這不是高中物理嗎?
問題是你換成16或18吋皮帶盤後,皮帶的鬆緊度能適合嗎?
各位大大 如果對圖示有興趣,請參考『1977 她的眼睛像月亮』http://www.youtube.com/watch?v=YgCiXDLIj6Q
crab69 wrote:
扭力T=施力F X 半徑R
假設馬達出力為一, 原設計皮帶盤直徑13英吋, 半徑6.5英吋, 扭力=1X6.5=6.5
換16吋皮帶盤, 半徑8吋, 1X8=8
換18吋皮帶盤, 半徑9吋 1X9=9
扭力從6.5上升到8, 上升23%
扭力從6.5上升到9, 上升38%
接著計算RPM值
原設計13吋, 圓周40.8408吋, 160轉, 得馬達行程每分鐘6534.528吋
換18吋皮帶盤, 圓周56.5488吋, RPM 115.55轉, 降低為72%
T=Fxr
扭力為定值(同一顆馬達),r變大, F變小
固定輸出扭力,皮帶的拉力F隨著皮帶輪直徑變換
你描述的條件好像是銑床的塔型皮帶座嗎?
至於RPM如果是同一個軸心,應該轉速都一樣,輪徑不同,線性移動速度則不同
不知道這是不是你要的,因為條件我不是很完全理解
yukiko wrote:
沒錯啊
這不是高中物理嗎?
問題是你換成16或18吋皮帶盤後,皮帶的鬆緊度能適合嗎?
...(恕刪)
高中物理有嗎?可在這裡並沒有人寫出來, 我是在yahoo 知識+找到的
還有人叫我去問神奇海螺呢

換皮帶盤後, 當然皮帶是一定會跟著換的
laurance0622 wrote:
T=Fxr
扭力為定值(同一顆馬達),r變大, F變小
固定輸出扭力,皮帶的拉力F隨著皮帶輪直徑變換
你描述的條件好像是銑床的塔型皮帶座嗎?
至於RPM如果是同一個軸心,應該轉速都一樣,輪徑不同,線性移動速度則不同
不知道這是不是你要的,因為條件我不是很完全理解
.(恕刪)
不是銑床, 是馬達透過皮帶,驅動皮帶盤,再經過齒輪箱變速,把轉速降低到每分鐘40轉左右
因為齒輪箱後的負載太重, 反饋回皮帶盤,再反饋到馬達,造成馬達揹不動,電流超過負載就跳停了
我沒有要計算線性移動的速度,是要算RPM會降低多少百分比, 所以用圓周去反推
關閉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