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我快嚇死了....
轉自http://www.facebook.com/notes/weng-chien-cheng/%E4%BE%86%E5%AF%AB%E5%80%8B%E5%8D%83%E5%8F%A4%E5%A5%87%E8%BE%B1-%E7%82%BA%E4%BB%80%E9%BA%BC%E5%B2%B3%E9%A3%9B%E8%A6%81%E6%80%92%E9%AB%AE%E8%A1%9D%E5%86%A0/411388672220085
文 / 夜夜魔
最近看金陵十三釵,上網找史料,意外翻出了宋朝的大八卦。這是以前念書時歷史課本沒提過的,在台灣幾乎找不到進一步資料,林北是去大陸的網路上才搜索出來的。
所以我偏要寫出來。
以下進入主題。
岳飛寫的「滿江紅」,裡面有一句「怒髮衝冠」,為什麼他會氣成那樣?為什麼南宋遍地都是熱血入伍、誓殺金狗的英雄好漢?
為什麼南宋的死老頭朱熹要帶頭,鼓吹「餓死事小、失節事大」,讓「貞操」的觀念深入民族的靈魂,影響後世數百年?
西元1126年,金兵攻陷宋朝首都,擄走宋徽宗、宋欽宗兩父子,以及所有的皇室宗親、金銀財寶,還有無數平民百姓,在北方囚禁折磨了十餘年;這就是靖康國難-----課本裡是這樣寫的。
然而岳飛的滿江紅裡,寫著靖康「恥」,而不是靖康「難」,因為真相實在太難看。
當金兵圍攻的時候,宋家父子和朝臣為了保存政權,低聲下氣和金兵議和,議和就算了,偏偏人家開出來的價碼,宋朝根本付不出來。
錢不夠怎麼辦?金兵說:用女人來換錢,而且明碼標價。
以下是史料中記載的價碼(瀏覽即可,不用細讀):「以帝姬、王妃一人準金一千錠,宗姬一人準金五百錠,族姬一人準金二百錠,宗婦一人準銀五百錠,族婦一人準銀二百錠,貴戚女一人準銀一百錠,任聽帥府選擇。」
皇帝居然同意了,強迫大臣送出家中歌妓近百人,然後刮地三尺到處找錢,結果還是湊不出來,只好拿著名冊一一點名,把皇帝宗室婦女約五千人也送出去。
結果還是不夠,你猜怎麼樣?以瘦金體書法聞名後世的宋徽宗,親自率領龐大家族裡的所有女人出城,包括皇妃、公主、後宮各種嬪妃,以及他的兄弟、兒子的妻子(王妃),還有數不清的各類宮女。
然後金兵拿著名冊全城搜索,躲起來的拖出來,只有一歲的也拉出來,順便把宋朝首都裡的平民美女們拉出一大票,根據史料,總計約11,635名婦女,其中皇帝宗室約六千人。
以下又是算術了(瀏覽即可,不用細讀):
「金人選定嬪妃83人,王妃24人,帝姬、公主22人,其中皇帝妃折錢加倍,共折合金13萬4千錠;嬪禦98人、王妾28人、宗姬52人、禦女78人、近支宗姬195人,共折合金22萬5千5百錠;族姬1241人,共折合金24萬8千200錠;宮女479人、采女604人、宗婦2091人,共折合白銀158萬7千錠;族婦2007人、歌女1314人,折合白銀66萬4千2百錠;貴戚、官民女3319人,折合白銀33萬1千9百錠。以上婦女共折合金60萬7千7百錠、白銀258萬3千1百錠。
即便如此,除去已經繳納的金銀數目,北宋政府還欠金人“金三十四萬二千七百八十錠、銀八十七萬一千三百錠”。」
這上萬名宋朝婦女,連同宋徽宗、欽宗在內,分成七批被押返北方,這一走歷時一年半才返回金國都城(在今天的黑龍江)。一年半!現代人搭飛機超過10小時都哇哇叫了。
而在這一路上,上萬名宋朝王妃、公主、宮女等等,被野蠻的金兵當成畜生一樣對待,當她們抵達金國首都時,只剩一半,其餘都在路上自殺、餓死、病死、被折磨死了。
而當她們抵達之後,被根據職銜和姿色,分別送給金國的皇帝、大臣、將領之類的,其餘都送進了各地軍營或洗衣院(金國的官方妓院),隨著年老色衰或身體虛弱,其中有許多人被下放到民間,讓金國的下層百姓用很便宜的價錢就可以買回家。
史料上記載,他們在面見金國皇帝的時候,被強迫全體裸露上半身,僅批著白裘,宋徽宗和皇后因為身分不同,允許他們倆再穿一件內衣。參拜之後當晚,宋欽宗的皇后就自殺了,金國故意表揚她的「貞烈」,嘲諷其他人的忍辱偷生。
這些人中的大部分,都自殺、病死、被折磨死或老死在金國,一輩子沒再返回南方。
有一人後來被釋放了,那個人就是南宋皇帝宋高宗的母親韋氏。她被擄走時已經快四十歲了,仍被迫進入洗衣院,史料上甚至推測她曾被迫嫁給金兵將領。作為南宋皇帝的母親,卻在北方受此凌辱,可見當時南宋朝廷有多抓狂了。
種種殘酷的事蹟我就不說了,這麼屈辱的事情,應該獨步古今中外。
所以岳飛氣成那樣,才不只因為皇帝被人擄了,而是宗室婦女全部被幹走,而且是皇帝親手奉上,那可是宋朝漢民族的奇恥大辱。
這也是為什麼從南宋開始,那個老色鬼朱熹帶頭鼓吹守節,那些男人都希望,以後女人碰到這種事情,應該自殺才對,不然男人們實在太沒面子。
以上,中國的正史隻字未提,一般推測是因為太過恥辱;但民間有很多人書寫流傳,後世才有真相考證。大家可以搜尋維基百科的靖康之「恥」和「靖康稗史箋證」,後者是至今公認記載此事最權威的著作,由宋人確庵、耐庵兩人陸續編纂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