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件國防研發的成果~40公厘榴彈機槍遙控槍塔系統曝光

又一件國防研發的成果,從外觀來看有點滿聳的...端功能看來還算不錯,實用性 應該用在城市巷戰比較多

大家來討論一下 配備能模組化是否意味著 可能跟變形金剛一樣 會變身...隨任務不同而將不同武器系統掛載

如40公厘T91榴彈槍 掛載變身~105公厘低後座力戰車砲系統 成為輕型戰車

或是掛載 防空飛彈就變成機動型防空炮車@@ 這實在太神奇了

新聞內文如下

國軍「迅馳專案」首批量產14輛雲豹八輪甲車即將在今年底完成,其中配備的模組化武器及射控系統也陸續曝光,繼105公厘低後座力戰車砲塔在2007年台北國際航太展亮相後,由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二○二廠研製的40公厘榴彈機槍遙控槍塔系統也在11日對外展示性能,軍方說,這項新式武器裝備也已經小批量產14套,年底將組裝完畢,成為雲豹甲車的制敵利器。

國防部今天安排媒體前往軍備局生產製造中心二○二廠參觀未來雲豹甲車所配備的武器系統,廠長王自剛少將並安排40公厘榴彈機槍遙控槍塔系統實地射擊,以說明軍方自主研製「新一代輪型戰車武器系統」所具備的高機動、自動化、輕量化及低成本等特性。

依照目前已知的軍方規劃,雲豹甲車武器射控系統將可望包括40公厘榴彈機槍遙控槍塔系統、105公厘低後座力戰車砲系統、20公厘機砲、7.62公厘T74排用機槍、120公厘後膛裝填迫砲系統或天劍防空飛彈;在衍生車型部分,未來將有人員運輸車、突擊車、迫砲車、防空飛彈車或救護、救濟、工程、核生化偵測、電戰等型。

雲豹甲車目前已經安裝105公厘低後座力戰車砲塔,該型武器採用新式砲口制退器、長制退行程制退復進機,整合新式光電射控、電控伺服驅動及穩定系統,軍備局今天指出,其中配備有熱像瞄準具,辨証距離2000公尺以上;護目型雷射測距儀,有效範圍為200到7990公尺,誤差正負10公尺;有效射程為2000公尺。

40公厘榴彈機槍遙控槍塔系統今天首度公開露面,根據軍方的資料顯示,在武器系統方面,包括40公厘T91榴彈槍,射速每分鐘300發,有效射程1500公尺;以及7.62公厘T74同軸機槍,射速每分鐘400發,有效射程1100公尺。

該槍塔系統在觀測系統上配備了冷卻式熱像瞄準具、CCD攝影機,具有全天候作戰能力,此外,觸控式顯像螢幕上設計中文化介面,也適合單人操作。

軍方說,除了安裝在雲豹甲車之外,40公厘榴彈機槍遙控槍塔系統同樣也可配’裝於其中多種載具。

軍備局在今天的武器裝備陳列中還展示了即將量產的40公厘/L70T92防空快砲系統,主要特色在於採拖曳式運輸設計,可由國軍現行5噸卡車拖曳,具自動水平校正,全砲可於5分鐘完成放列。

40公厘/L70T92防空快砲系統有效射距為4000公尺,彈艙容量101發,射擊速率為每分鐘330發,彈藥種類則是包括高爆曳光彈與高爆鋼散彈。
今天出來的這個東西,簡單來說,就像是MK19加上web cam+伺服馬達的感覺
如果,這真的是雲豹的主要武裝,那,他可真是同一世代的步兵戰鬥車當中,
火力最迷妳的一款=3=ll


停權計數:3次
又有新武器啦~~不錯喔~~~
像T91就很不錯了~~~
不過希望在發展新武器當中~~也要發展一下NBC的防護吧~~~
T3-75也該換了吧~~參考一下其他國家的裝備^^
不要在這發有關國防的資訊
小弟之前瀏覽中國的某個介紹軍事的網站
就把台灣某個論壇的軍事版整個原封不動包括網友回覆整串摳到他那一篇文章裡
標題就改成台灣xxx軍事研發
之前有01網友聊憲兵幾梯幾梯的回憶
那中國論壇的網友居然也整篇包括網友回覆整串摳下
標題改成台灣人民對憲兵的看法
頗有蒐集軍情的味道
難道這就是他們的網軍
說不定這篇討論也會整個被盜去
這種東東心裡知道就好
不必大肆宣揚
否則這樣算不算散播國防機密
u9207008 wrote:
不要在這發有關國防的...(恕刪)

起碼到目前為止,這個討論串裡的資料全都是轉載的公開消息,就算這裡不貼,他們也能從其它地方那些新聞媒體的網站找到
所以您多慮了

不過如果不是公開消息,那確實要小心一點,免得不小心說溜嘴

至於說整篇copy過去貼,那個大部份還是不懂得尊重人家的智慧財產權的大陸老百姓幹的事,真正在搜集情資的才不會把它貼出來,而是會拿去寫報告做業績XD

配備能模組化是否意味著 可能跟變形金剛一樣 會變身...隨任務不同而將不同武器系統掛載

差不多,是能依照不同的配備而適用於不同的任務,不過一般來說並不會有同一支部隊備有好幾種不同配備的情況,而只是配備其中一種,因為需要更換的可能不只是那門砲而已,再說不同配備所需要的編裝也不會一樣,總不能把全陸軍都訓練成特種部隊無所不能嘛
這種模組化就和車廠的共用底盤一樣,是為了節省車體的開發成本與簡化後勤系統

其實在戰車上早就有這種概念了,只是後來才出現像食人魚啦Stryker啦這麼大規模的模組化設計(簡直是要用一個底盤取代掉所有的輪甲),在下服役時連上的老舊砲車,當年也是用原有的戰車底盤換個砲塔而成的
Live long, and prosper!!
還是那句老話
這類話題心裡知道就好
不必大肆宣揚
不要像電視台記者有新的研發
或是空軍飛行表演,漢光x號演習就要大幅報導
之前還星光部隊裡面有xxx人
看了真的快吐血了
雖然大眾有知的權利
但是關於國防機密的一環還是要小心謹慎點
u9207008 wrote:
還是那句老話這類話題...(恕刪)

這麼說在下也同意
但是謹慎過度也不好,搞到大家都不懂,連國軍倒底精實還豬頭都看不出來的話,就沒有人去監督國軍了

至於什麼飛行表演啦漢光演習啦,那可是國軍作秀的大好機會,當然要好好地給它報一報啦XD
尤其(對媒體來說)國軍出糗的畫面更不能漏掉XDDD
其實那些新聞稿大多也都是軍方給的,然後記者再不懂裝懂加油添醋一下,真正拿得到或看得出端倪的記者大多也知道什麼能寫什麼不能寫

嗯...好吧,出包的應該也不是沒有OTL
所以搞不清楚什麼能說什麼不能說的話,全部都不說是比較保險一點

湯姆克蘭西當年寫出獵殺紅色十月後也讓美軍很緊張以為有人洩密,結果人家也只是拿公開資料整理整理就拼湊出真實面貌......不過如果是上面這篇新聞,其實還真找不到什麼有價值的東西,那個搖控槍塔是今年航太國防展就擺出來了的,只是沒有那麼大力宣傳的樣子,那時大家的注意力都在105mm低膛壓砲上
Live long, and prosper!!
fr142666 wrote:
又一件國防研發的成果...(恕刪)



研發那麼多武器阿是有沒有零件阿??
台灣還要重北輕南多久???
有好的武器固然很好!但是如果維修和保養都不確實的話....
那東西還是@#$%^
但只能拿來看和拿來保養的的話....那更慘!
目前國軍很多武器都是如此....太好太新的都不準動!!!
真是怪阿!!!
Keep Going...
小貓 wrote:
今天出來的這個東西,...(恕刪)

步兵戰鬥車的火力不上不下的,反而是浪費
說要反裝甲不如直接裝 TOW OR JAVERIN
因應任務的模組化設計
基本人員殺傷裝備,40榴彈槍就夠了

雲豹的裝甲可能太厚重,導致他無法裝上所有想裝的東西。
也因此有諸多構型,這個方向是對的。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