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代的iPhone發表會上賈伯斯做了一次重要但卻被大眾遺忘的預言:此時此刻沒有任何一個製造商有相類似的科技,iPhone將創造全新的領域並領先對手至少五年。
沒錯,最先進的電腦被微縮在我們的手掌之中,並換了個復古的名字「電話」。iPhone在全世界都還無法想像一家電腦公司竟然用一片消費市場前所未見的魔術玻璃改變數十個產業的遊戲規則,賈伯斯親手推動這一切並在最榮耀的時刻謝幕,同時帶走了舞台下群眾的掌聲與激情的歡呼。

2012年,蘋果不只在沒有賈伯斯的世界裡推出iPhone5,更脫離了賈伯斯預言中的五年科技領先優勢。Google,曾經是蘋果合作夥伴的可敬晚輩,竟然決定全面與蘋果競爭,並且使用一種類似於微軟的經營模式,把Android授權給一群強而有力的製造商和一群以賈伯斯的話來說「製造垃圾的傢伙」創造出一堆山寨貨,或是像三星、Moto、Sony、HTC推出平價、實用甚至美觀的裝置,一舉把iPhone在智慧型手機的老大哥地位給擠下頒獎台。
而微軟這個賈伯斯眼中最沒有品味又最強大的宿敵也終於慢慢地跟上腳步,這次和Nokia合作的微軟已經不是當年隨便安裝在拼裝電腦上,讓人覺得品質低劣當機連連的作業系統供應商;Nokia在高階智慧手機的關鍵戰役中卯足全力,不只在工業設計上以北歐的最高水準呈現,充分表述了原創風格,在功能上更是專注於消費者在意的攝影品質,旗下的軟體應用在微軟的支持下也急起直追,而且使用經驗也越來越貼近iPhone水準,在我看來Nokia的Lumia920整體完整度已經夠資格挑戰iPhone。
iPhone上市五年來,智慧型手機產業已經漸漸摸出了一套遊戲規則,那可不是一套蘋果定的規則,而是另一套因應蘋果從2007年開始的強大領先而演化出的戰略──魔術般的iPhone背後的先進科技可不是蘋果自己就能獨立研發、量產更別談一手掌握。一連串的專利戰爭已經讓關注科技創新的愛好者感到無趣,而其引發的效應更讓智慧型手機市場在短期間內產生惡性競爭,各大品牌競相封鎖對手需要的基礎科技,結果只是為了爭奪眼前利益而無利於產品最佳化,沒有一個品牌夠資格精通所有領域的科技和每一項服務,只期望蘋果和Google、三星等Andorid生態系的巨人能用更具智慧的競爭模式分享科技,像汽車產業常見的互利方式交換專利,而非不顧一切地砍斷彼此的生路。

我們很難說iPhone到底是處理器特別快,或是相機特別高畫素,這些在蘋果的產品開發思維中一向不是核心要件。五年來iPhone憑著近乎完美的科技整合,以提供消費者最佳的使用經驗領先群雄,iPhone的使用者都知道「iPhone就是比較好滑」「iPhone就是比較能拍出我想要的照片」「iPhone就是比較順手」「iPhone的Apps品質最好」「iPhone比較吸引人」「iPhone比其他手機都漂亮」「iPhone螢幕最清楚」,這就是蘋果的致勝關鍵。然而在這個iPhone即將更新的時間點,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不同的理由購買Galaxy、One、Razr、Xperia或Lumia,數家主要的硬體製造商都加倍努力用各種方式逼近iPhone的品質,並填補各個價位帶的空缺,即使沒有任何硬體廠商能像蘋果一樣整合晶片與作業系統,也鮮少有廠商能開發自己的應用程式,但是他們的努力依然有所回報,iPhone已經漸漸成為購買頂級智慧型手機的消費者的其中一個選擇。
此時此刻,蘋果勢必得端出一道好菜,而iPhone5確實有本錢繼續傲視群雄。在我心目中iPhone5無疑地是目前市面上最優秀的智慧型手機。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iPhone5被美稱為自iPhone推出以來變革最大的iPhone,卻在整個發表和宣傳過程之中全無驚喜,甚至被我認定為蘋果最差的發表會之一;我的意思是即便蘋果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沒有賈伯斯的情況下推出數以千計的爛產品和隨之而來的爛宣傳,但幾乎沒有一次發表會是敗在低估一件出色的產品上,噢,那些成功的產品和發表肯定都是賈伯斯做的好事。
再也沒有任何一次產品發表會像是這次一樣令我想念賈伯斯。
iPhone5效應的失敗開始於一連串的洩密。各位還記得兩年前iPhone4上市前被蘋果員工遺失在酒吧的原型機嗎?賈伯斯急得跳腳,立刻展開所有可能的手段將流出的iPhone回收,無論如何,媒體在iPhone4上市前透漏了幾乎完成的樣機造型,幫蘋果做了一次或許失控的前情提要,那絕對是賈伯斯不允許的事,只是他也不吝於利用那強大的媒體效應,賈伯斯在發表iPhone4的現場對著台下的媒體說「這就是iPhone4的全新設計,你們如果已經看過了可以叫我下台(觀眾大笑),但是請相信我,你們從未真正看過,這是蘋果有史以來最美的產品。」
iPhone5的洩密根本是另一回事,我們看到的是蘋果已經完全對產品保密這檔事漫不經心,如果連媒體都可以自己透過零件製造商拿到iPhone5的每一件外殼,然後親自拼成一台「流出完成版」的iPhone5,甚至連這次新設計中重要的新式耳機都直接以完成品的形式被媒體披露,如果這種放任的態度是蘋果所默許的前情提要,那麼Cook的團隊真的要好好考慮未來的蘋果究竟該以甚麼形象面對世人,蘋果乾脆取消官方發表會直接在研發完成後直接更新網站不是更省事嗎?反正發表會的演出也是準備不充分,成果不及格。
再者,Cook作為一個好的經營者已經被廣泛肯定,但他畢竟不是個演說表演家,也看不出他對蘋果產品流露出任何感性的熱情,這不打緊,只要Cook能把事情做對,找一位強而有力的產品佈道者,那麼發表會的分工也能獲得可預期的成功,不幸的是,介紹iPhone5出場的行銷副總裁Philip Schiller也不是個煽動者,一連串的功能和技術規格宣讀甚至比Cook在演講中努力表現出的語言張力更無聊,iPhone出場的方式錯誤,簡報的手法無趣,沒有故事性,沒有好的脈絡,每一個時間點都抓的不完美,堪稱失敗中的失敗。iPhone5值得一場更好的秀。
我不禁想,我們不禁想,如果是賈伯斯的場子,iPhone5會多麼戲劇化的成為爆炸性的全新iPhone。

首先讓我們回顧一下過往,iPhone是歷史最悠久的智慧型手機,沒有一家廠商能像蘋果一樣持續精進一個如此完美的產品。從2007年開始iPhone展開了一場革命,時代雜誌將iPhone放上封面,將她稱作「一支電話,永遠改變了所有的電話。」這項石破天驚的發明帶來了全新的使用者經驗,並持續居於領導地位,而蘋果卻不滿足於此,我們持續去蕪存菁,我們持續問自己那些要素才是至關緊要,最能代表iPhone的成功。
當今市場上空前的混亂,那些沒有能力從根本打造一支優秀智慧型手機的廠商忙於在手機中塞入更多功能好讓自己看起來更有特色,糟糕的是沒有一家廠商能真正為使用者著想把硬體和軟體完美的結合,重點是他的多如牛毛的差異根本運作不當;他們亂無章法的改變螢幕的尺寸,我們甚至不知道一個不倫不類的平板電話要怎麼好好地撥打出一通電話,各位,我們談的是手機,蘋果的研發團隊費了非常大的心力堅持住一支手機應有的完美尺寸,當我們的競爭對手開始亂無章法的提升螢幕尺寸只為塞入更多像素,而忽略了應用程式在螢幕上最佳的編排,還造成了裝置的握持困難和收納困難,把一支4.8吋的手機塞入你的牛仔褲口袋,那簡直是瘋了。

蘋果多年來堅持3.5吋的螢幕才是最適合你的手掌還有你的穿著,當iPhone4推出時我們決定要進一步提升螢幕的品質,我們談的是品質而不是尺寸,那應該是透過更鮮豔的色彩和無與倫比的清晰銳利達成,因此我們率先發明了Retina display,目前為止這依舊是業界最精密最清晰的螢幕,然而我們確實希望在螢幕上能有多一點空間好讓我們在玩遊戲時、看電影時、攝影時、甚至是主頁上能有更多的空間能容納內容,在設計iPhone5時,我們進一步檢視iPhone4的螢幕,我們發現在這塊3.5吋的螢幕上是那適當的寬度維持了他的完美比例,無論是單手打簡訊或是放入口袋,我們必須維持iPhone的寬度,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決定讓iPhone長高,或者以橫向來說把iPhone加寬,結果呢,在維持了Retina display 326ppi的精密度之下我們達到了1136x640像素的解析度,那是增加了18%的顯示空間,這意味著我們的主頁能有多一列的空間容納四個清晰生動的圖示。
而我們的企圖還不止於此,研發團隊達成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將螢幕的飽和度比之前提升了44%,在影像產業的人可能了解那等於完整覆蓋了sRGB色域,這意味著iPhone5所呈現出的影像幾乎比真實世界更鮮明,這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螢幕,最佳的色彩與最佳的清晰度,很遺憾我們現場的投影設備無法表現如此優秀的影像,各位一定要親自看看,眼見為憑。

現在讓我們來見識iPhone5。我們端出全新的設計。她美極了。iPhone5是蘋果有史以來最美的產品,任何其他的手機和iPhone5放在一起都相形失色。她是蘋果團隊有史以來面對最大的挑戰,而我們的成果自然相當驚人。
整支手機用高品質的鋁打造,我們用鑽石在整塊鋁上切割出俐落的反光線條,並精密的鑲嵌了陶瓷玻璃、藍寶石水晶等高級材料,就像是訂製珠寶一樣充滿了鮮明的識別性,整支手機以極度精密的工藝完成,足以媲美瑞士製造的高級腕錶;
讓我來舉個例子,當我們在鑲嵌機身上的陶瓷玻璃時,我們發展出一套獨一無二的系統,超高解析度的相機為加工完成的鋁製外殼拍照,每一張照片高達2900萬像素,在此同時系統從725片等待鑲嵌的玻璃片中分析出最密合的一件安裝到鋁殼上,每一支iPhone5都會經過這道程序,確保你的iPhone5是精準且獨一無二的,除了蘋果,再也沒有一家廠商能將這種等級的製造工藝應用在一件消費產品上,這是如此的不可思議,你一定要親手把玩才能了解。

iPhone5是世界上最輕最薄的智慧型手機。
我們在設計全新的Macbook Pro時獲得了啟發,決定將鋁加工成一塊堅固的外殼,這塊外殼同時是支撐內部零件的結構,這麼作讓我們大幅減少材料使用卻保持了機身的堅韌,除此之外我們開發了全新的螢幕科技,讓觸控技術和Retina display整合成一片薄薄的零件,使整個螢幕部分比從前薄了30%。當我們設法更進一步縮小iPhone5的體積時,我們意識到只有更進一步的改進才能達到目標,因此我們發明了全新的連接器,

讓我為各位介紹全新設計的Lightning,她不只非常優雅而且非常耐用,是目前為止最簡單易用的連接器之一,她使用全數位的訊號,可以針對不同裝置調整訊號內容,你可以正插反插就是不可能插錯,我們的合作廠商已經為Lightning推出許多高品質周邊商品,像是Bose、B&O、B&W的音響,如果你想沿用從前的周邊設備也可以,我們準備了轉接頭。
Lightning連接器和最新的一體式螢幕,裝在全新設計的精巧鋁製外殼裡,我們甚至還進一步縮小了sim卡,結果是這個輕巧的組合讓iPhone5比從前薄18%、輕20%、體積減小了12%,讓我再提醒大家一次,這樣輕薄的機身擁有更大更鮮豔的螢幕,簡直不可置信。

iPhone已經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相機,數以萬計的照片透過iPhone的鏡頭記錄,經過精彩的影像軟體編輯、創作後在網路上分享,我們的客戶最喜歡用iPhone4s在各種場合拍照,因此攝影的影像品質是我們堅持的要素,但是該如何把一部完整的iSight相機塞入一台更薄的iPhone機身內呢?
我們的工程團隊達成了一件非常傑出的工作,iPhone5不止保有8百萬像素的主鏡頭和LED閃光燈,更提升了影像的品質,在室內或低光源的環境相機將有更優秀的表現,雜訊減少,影像更清晰,拍照的速度提升40%,你能隨手捕捉更多生活中精采時刻,新的iSight相機好處可不只是拍照,錄影品質更是大幅進步,iSight相機能自動穩定你所拍攝的影片,有效避免手持搖晃,甚至能在錄影的同時拍攝照片,有了iPhone5你幾乎不可能錯過任何重要的時刻;除此之外iPhone首次提供了全景攝影的功能,一如所有蘋果產品,全景攝影不可思議的簡單,只需要緩緩地移動你的手機就能照出專業的240度全景照片,像這張照片裡的舊金山大橋,全景攝影功能自動平衡了整張照片的曝光和色彩,你能想像這幅2800萬畫素的全景相片是一台手機完成的嗎?太厲害了!
iPhone5不僅僅在超薄的機身中提升了iSight相機的品質,事實上我們對FaceTime相機做了大幅度的升級,現在透過FaceTime HD你可以直接透過手機網路做視訊通話,即是在光線昏暗的室內FaceTime HD也能展現更清晰,更高品質的視訊,猶如電話對面的親人與你身處在同一個房間,當然,你也能透過FaceTime HD鏡頭拍攝更清晰的自拍和HD影片。

最後我們要談的是速度。iPhone5搭載的是我們最新研發的A6處理器。我們的工程團隊再一次達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將A6晶片收納在iPhone5超薄的機身內,而且處理速度是上一代A5晶片的兩倍,遊戲玩家肯定愛死它了,這顆強大的晶片讓iPhone5有超乎想像的圖形處理能力,無論是實感賽車中的跑車有更細膩擬真的光影細節,或是3D地圖中栩栩如生的建築,A6處理器都能讓畫面變得難以置信的流暢平順。

網路資料傳輸是iPhone的生命,我們設計iPhone5之初就決定搭載LTE科技,它提供前所未有的下載速度,高達HSDPA的2.5倍。iPhone5同時支援世界上各種主要的網路系統,包括如 HSPA、HSPA+ 與 DC-HSDPA。雙頻 802.11n 無線連結速度高達 150 Mbps更能加速你的 Wi-Fi 體驗。
iPhone5擁有有史以來最快的處理器和網路,而續航力卻不可思議地增加了,A6處理器不只快也是目前為止最有效率的晶片,讓iPhone5能持續使用WiFi上網10小時,或是連續3G通話8小時,這樣的電力表現在iPhone5這支世界上最輕薄的智慧型手機上實現真的是超乎想像的出色。

同樣適合你的手掌和口袋的尺寸;更大更鮮豔更清晰的視網膜螢幕;無與倫比的全新鋁製外觀設計;最輕最薄的機身;全新Lightning連接器;更清晰的iSight相機與FaceTimeHD;比從前快速兩倍的A6晶片;LTE網路;更長的電池續航力;更聰明更人性化的iOS6。 這就是我們最新的iPhone,iPhone5。
There’s one more thing.

我們最在意音樂,音樂一直存在於蘋果的DNA之中,當我們重新設計全新的iPhone時,我們不停問自己「該如何提升iPhone的聲音體驗?」我們決定從耳機著手。拜iPod和iPhone熱銷之賜,蘋果的耳塞式耳機是世界上最多人配戴的耳機,事實上經過幾代的改良蘋果耳機針對我們的音樂類產品最佳化,其表現出的效果已經是同級耳機中最優異的產品,然而我們在這次改進中懷抱了更大的野心,我們名符其實的重新設計了蘋果耳機。
要設計一種能符合成千上萬使用者的耳機非常困難,就像是設計一雙鞋給全世界的人穿,我們決定從耳朵著手,我們花費了很大的心力從數百位測試者取得耳朵的3D掃描,分析出一種全新的形體作為我們設計造型的開端,因此新的EarPods造型完全是取自於人的耳朵,EarPods直接向耳朵內傳送聲音卻不會把耳道封閉,配戴起來前所未有地舒適。
EarPods針對聲音做了傑出的設計,你從未看過任何耳塞式耳機使用類似的設計,耳機上有多個音孔,每一個音孔都具有獨特的功用,背後的音孔輸出中音,下面的音孔提供強勁的低音,空氣得以在耳機的空腔中流通以釋放喇叭的壓力,使低頻的品質更好,聲音經驗對蘋果產品而言至關重要,因此我們設計了最棒的耳機,這無疑問地是科技與藝術的結晶,我希望你們都能親自體驗她有多麼地傑出。
-----------------------------------------------------
看完各位網友熱情討論之後我想再發表一些更客觀的看法。
與其說我自己是蘋果迷不如說我是「某一種類的科技迷」,事實上我買過的VAIO電腦比蘋果產品更多,我總是欣賞設計精湛的科技產品,入迷至深,在我認識的人之中沒有一個像我一樣,用近乎藝術鑑賞的態度衡量科技產品,因此我對蘋果的關注自然極為深入,特別是對已故的賈伯斯先生和現任設計副總裁Jony Ive的追蹤。我以這種形式對蘋果進行深入了解,不難看出我想模仿賈伯斯的語氣(無論我做得好不好)重新介紹一次iPhone5一部分是出自於情感上的因素,另一部分是我清楚知道賈伯斯總是能將蘋果產品的缺點扭曲成優點是多麼難以置信又極其諷刺。
我們都知道,蘋果這次發表iPhone5是從iPhone問世以來面臨最大挑戰的一次,主因當然不是因為賈伯斯沒有為iPhone5做一次出色的開場白(但肯定失色不少),而是因為iPhone問世五年來,在各方面的優勢已經越來越少,回想五年前第一代iPhone上市的時候,賈伯斯幾乎完全沒有強調iPhone一代的布丁雪糕外殼是多麼高級精緻,甚至內建相機也是快速帶過,當年光是一片魔術般的電容式觸控螢幕和iPhone前所未見的使用介面就已經令群眾驚呼連連;這是賈伯斯時代的蘋果特有的能力──在整個產業都無法想像一件新產品的面貌和產生過程之前蘋果已經將它執行完成。
再看到今日的iPhone,蘋果更進一步的在自己的看家本領上下功夫,將工業設計水準推展到另一種極致,這在五年前的iPhone上是不必要的賣點,如今卻成了iPhone和其他智慧型手機保持差距的重要策略之一,因為不管是Andorid或Windows都已經發展出與蘋果相抗衡的使用經驗,在智慧型手機常用的絕大多數主要功能上蘋果根本沒有壓倒性的勝利,因此要吸引新族群加入iPhone的行列不得不祭出最終手段──精緻到極點的外殼設計,讓人拿在手上就想買。
賈伯斯曾說他喜歡銷售消費性產品(而不是賣企業用產品),因為賣產品給群眾很單純,就像投票一樣,支持者一定不會跑票,中間選民一定要用關鍵的手段拉攏,不過賈伯斯的蘋果骨子裡習慣操作族群對立,以此為手段鞏固支持者進而影響中間選民,因此賈伯斯的蘋果總是養了一群強而有力的反對者。庫克如果有辦法拉攏反對者那肯定會讓蘋果變成大贏家。
iPhone得持續精進使用者經驗來鞏固支持者,但可以肯定的是iPhone邁向第五代的必然結果是不宜在這項產品線上做破壞式革新,開發者依賴iPhone五年前規定的許多標準,消費者依賴多年來習慣的使用經驗,iPhone已經是蘋果產品線上固定的一員,像是1997年讓蘋果重返榮耀的iMac,未來的升級將會是固定的處理器更新,和幅度越來越小、頻率越來越低的外觀更新,一切的一切都暗示了蘋果如果真的有賈伯斯留下的錦囊妙計,他們肯定已經如火如荼的在進行全新的項目了。
iPhone5只花了五年的時間就進化到如Macbook Pro一樣成熟的終極狀態,在iPhone上創新必須小心翼翼,正如同iPod一再更新卻可能弄巧成拙;此刻的蘋果應該正在做一次深蹲,準備在下一個全新的產品線上展開一次破壞性創新,建立一個生態系,然後帶領蘋果邁向下一個五年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