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進口或國產車大部份經銷商代理商都用原物料 人力成本 匯率 等等藉口搪塞但車商好像都是荷包滿滿有的廠牌代理商維修零件費還可以一次調降50%因為最近考慮購入新款歐系進口車A 雙B VW中擇其一從加入WTO後 所有汽車售價大部份都是一直調漲諸位先進誰能告知箇中秘密為何?感恩
應該說利潤越來越少任何一種理由藉口 只能說 市場 飽和之後 如何維持固定利潤當然 原物料 是有在漲 只是並不會那麼多您說 德系車嗎我舉例子我的德國福特FOCUS1.6(西班牙產)當初車價定68萬跟 VW GOLF1.6 AUDI A3 M-B A160 BMW MINI差多少錢 這個差異就是利潤還有所謂的品牌價值因為 台灣人 喜歡 所以 越賣越貴如果當初 是 義系 法系 大賣 狀況又不一樣了
只有去年金融風暴災情最嚴重時因台灣市場需求大減 國產N牌T小車於台中曾有不少人最低以二十多最高三十出頭即可購入而再更早原物料向下修正時也從未見進口車商調整車價 反而是逐年調漲加入WTO後 部份進口車車價只有在隔年稍做修正或是持平雖當時有公佈關稅逐年調整的內容從那時之後就再也從見政府公佈最新狀況 或是車商明白表示關稅減少調整如何關稅的調降空間 絕對多於匯率和原物料的價差 因為你可從海外市場的車價變動可以得知加上之前購車貨物稅補助想請問諸位先進 為何如此多購車消費者都不會爭取權益 任由車商剝削?也不見公平會或是其它單位為消費者把關?
ADM2007168 wrote:關稅的調降空間 絕對多於匯率和原物料的價差 因為你可從海外市場的車價變動可以得知...(恕刪) 這段論述的依據為何? 如只想以民粹觀點來這裡取暖, 還有啥好討論的?買不起歐洲1A2B廠牌, 去買吉利熊貓車也不錯, 畢竟這是一種生活品質的選擇, 請量力而為!
ADM2007168 wrote:也不見公平會或是其它單位為消費者把關?...(恕刪) 最近也有在看進口車, 後來自己算一算, 自己進口加關稅加驗車..等等, 還比總代理便宜許多就有在想, 是不是自己進口算了...我一向覺的, 合理的利潤, 是該讓廠商賺, 人家也要養家活口的. 但太誇張的價錢, 難道在台灣都朿手無策嗎?只能能靠消費者消極的"不購買"來抵制, 而無法有其他的積極做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