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從事汽車銷售業務的新人請進,更歡迎中生代業務加入討論。

最近剛離開了這份汽車銷售工作

我先前是在某國產品牌內擔任業務代表一職
從民國89年加入汽車業後 到現在已經有了11年的時間

剛開始加入汽車銷售業務工作
是因為對汽車 有種莫名的熱愛 更因為自認很了解汽車
所以加入了這份行業

剛開始接觸業務工作,非常的辛苦
或許是因為我完全沒有業務經驗
所以可以說是處處碰壁

不過呢 ? 為了生存 只好不斷的學習
平常學長為了要幫客戶拉車服務時
我總是第一個自願幫忙參加的
環境髒亂 我更是主動幫忙打掃
記得有次男生廁所的大便池
因為堵塞了,導致所有的排泄物全部都浮上來
其他同事看到了不是裝作沒看到
就是故意不去清理
只有我;自動自發去做了,也因為這樣所以其他資深同事
很喜歡我的態度、都會主動敎導我 該如何賣車 ! 達成業績。

當學長接待客戶時 我也會躲起來偷聽
有次學長甚至還主動詢問客戶說
我是新進同仁 可以一起坐在商談桌旁聆聽學習嗎 ?

於是我每日不斷地歸零 重新學習 吸收新知識 以及銷售技巧
改善自我的態度 保持良好的形象 面對客戶
並且不斷地開發客戶

於是業績始終一帆風順

就這樣短短的幾年時間之內
我成為了所內的TOP SALES

可是呢 ? 我始終還是一個活在金字塔最基層的員工
尤其是近年來金融風暴影響 加上 雙卡效應
社會的不景氣立即反現出來
加上資訊透明化 消費者越來越精打細算

曾經我賣了一台一百多萬的車
我朋友問了我一句話說:XXX 你這台車賺多少錢阿 ?
我回答他:我這台車才賺2000元不到、而且我還要扣稅
我朋友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哪有可能
既是朋友就該坦承相對,別再用生意人那套了
這就是業務員的心酸...

更心酸的還在背後,什麼是主管呢 ?
我的看法就是 踩著業務員的頭 往上爬的 就是主管
汽車營業所的模式 其實和 傳直銷 以及 保險業 非常相近
也就是說;當一個業務員賣一台車後、不只業務員有獎金
連單位主管也是有獎金的,而現今消費資訊透明化的關係
消費者往往會經過再三諮詢且貨比三家的方式

所以往往最後的成交價、通常都是成本價
更甚是賠本價、一些同行 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

所以有時主管掛業績給你、為了PLP 求人和
即使是賠錢、大部分業務也都是照單全收
因此;甘苦到業務 爽到主管 更爽到公司的營業高層主管 副理 協理

看著近日一些年輕學子 仍不斷的想挑戰汽車業務、這份看似百萬年薪的工作
我只想告訴你們 這很難 非常難

而且公司高層絕對不會認為你有今日的銷售成就
完全是因為你個人
而是因為公司的產品優勢,所以你才能達成目標
即使你要離職 公司也是認為仍然可以
再另外培養 教育一位新人
你對公司而言 只是一位隨時可被取代的商品

奉勸年輕學子們 別再將你的年輕歲月 投注在汽車銷售業務上了

改日再補充


=======================================================================

PS 沒錯 而且賣車需要墊錢,累計台數獎金。下面三樓已經補充了





真是詳盡的說明!
因為快退伍了,正有把汽車銷售考慮進去
看來要三思!
p.s.再這說這好嗎@@
我也是個離開車界的業務 看到版大的文章 感觸很深
賣車是會賠錢的 很多人永遠的不會相信

我剛開始去賣車的時候也是半信半疑 等到自己遇到了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真的
試想 一台車為什麼 到處問 到處比 永遠都會問到比較低的價格
因為主管都想要業績 所以都會想要賠錢出售 都會叫業務員簽這張單

但是一定有人會說 賠錢可以不要賣啊 (連我爸也這樣跟我說)

但或許是 業績壓力 或許是 人和壓力 所謂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有時候真的是不簽單不行啊

賣車就像賣股票一樣 是有賺有賠的 重點是看你怎麼跟人談
有時候一台可以賺到 五萬(有時候遇到不懂行情的老人家這些人也不會上網比價)
但是 有時候賣五台可能連一萬也賺不到(因為現在資訊真的太透明了)
很多業務 都有遇過好運 永遠都在賭 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好運降臨 等到大魚(簡單的說就是盤子)
但是 好運 這種東西真的會一直出現嗎? 我真的不認為~

台灣的車界真的爛掉了~~因為他不是個正成長的行業
一般來說 業績越好 收入越多 這就是所謂的 正成長(EX:房仲,保險)
可是賣車卻不是 有時候業績越好 負擔反而越重
怎麼說呢? 打個比方 我曾經賣一台車賺一萬塊 但是後來賣兩台車結果都賠掉了

車界還有一個很致命的問題 就是獎金 業務要先墊
這也是讓我覺得車界很爛的一個原則
因為賣車的時候 有一種獎金較做 累台獎金 比如說 一台2000 二台5000 三台8000 五台10000
這種是月底結算的 但是很多客人 買車到交車都不會等到一個月啊
可是公司規定領車一定要把所有款項繳清 客人才可以領車啊
可是還沒有月底 又不知道業務員到底賣幾台 獎金怎麼發呢??????
答案是 業務員先墊 公司下個月在匯進業務員的戶頭 但是往往獎金每次都折給客人了沒有賺錢就算了
這個月賣個三台 還要自己先墊錢8000 等公司下個月匯進來
我還印象很深刻 我大學剛畢業 戶頭沒有什麼錢 可是客人要交車 我還是打破家裡豬公 才解決的!

所以除非你很會理財 不然這樣墊來墊去的 很難做財務規劃
所以很多業務員常常會搞不清楚 自己怎麼手頭老是這麼緊?
而且 有時候 我們會跟騙客人說這個月沒有辦法交車 都是因為我們沒有錢墊了

這是我第一次在01打這麼多的字 因為真的太有感觸了
台灣的車界真的爛掉了 這是根本制度的爛
奉勸各位想投入業界的年輕人 真的要三思 不要再浪費時間了
一定有人會說 哪個業務誰?很會賺錢啊...等等
這我不否認 因為不管什麼行業 一定會有怪物等級的業代
但怪物應該不多 所以才會被稱為怪物吧!!!

說那些賣車不會賠錢的人 自己有做過再說 老是有人說 做生意會賠錢 打死我才不信
我每次跟客人說我賠錢 這張單我不想做 客人死都不信 但是 這是合理的
因為客人永遠都不知道業務員的底牌 所以都會不相信業代
但想想 買房子的時候 應該聽不到業務會說 賣這個價格 我會賠錢吧!
頂多就是屋主不同意買方的出價罷了
後來我賣車給我表哥(我從小給他帶大跟親兄弟一樣親的表哥)他也不相信我會賠錢 真的是哭笑不得!!

所以 車商 永遠都在賺錢 而 業代永遠都會幫公司出錢成交(賠錢)
這也是為什麼 汽車業務流動率 那麼高的原因
也是為什麼 鹽X太的L牌 賣車要不二價的原因 目的是希望 穩住市場 留住人才
我們同行有一陣子都很羨慕L牌的業務 因為不二價的關係 都不用賠錢 賣越多賺越多
可是現在L牌的車 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這麼好賣~~

最後再來說個 售後服務
很多人都不喜歡自己的業務 或老是說業務服務很差 但前提是 你有讓業務賺錢嗎?
因為業務賣車給每個人賺的都不一樣 有些人多 有些人少
比較有良心的業務是 一視同仁 對賺多賺少的都一樣好
比較大小眼的業務是 只對賺錢的好
比較沒天良的業務是 對兩者都不好 應為自己太懶
而我呢? 我是比較沒大腦的業務 最笨的那種 濫好人(我不是誇我自己 我也沒賣車了)

曾經有客人撞車我幫她牽回場內修因為他要上班 因為修很多次我總共來來回回4次 有了100公里吧
但是那台車 我當初賣他的時候賠了5千
很多時候做這種沒賺錢的服務 都是希望打好關係 想說客人會介紹客人
結果有一天好不容易有客人介紹CASE給我了 跑了大老遠去簽約 還做火車一個小時多 結果賠了7千

哈哈

最後看看自己打完這些文章 覺得還蠻有趣的
也很好奇自己 當初到底為什麼要去賣車啊? 當初為什麼做得下去啊?
我想應該跟很多大大一樣 是喜歡車子吧! 還有一個剛出社會年輕人的一種熱誠吧!
但是

熱愛是美好的 現實是殘酷的

喜歡護士系列! 不代表一定跟護士在一起會比較快樂 對吧!

以上文章 給想要入車界年輕人的分享 謝謝!
我也賣過2年多的車。的確不好賺。但我覺得能學到經驗
借個引言:

~~可是現在L牌的車 我也不知道有沒有這麼好賣~~<恕刪>

有良心的朋友啊......
謝謝你打這麼多字,把自己的心酸寫出來
讓更多年輕人(或是汽車消費者?)知道新車業代不好幹

L牌好賣嗎?

如果有得賺,那幹嘛一直辦業代招募會?
去問問曾經待過L牌的業代
裡頭的流動率高不高? 待遇好不好?

都一樣啦! 親愛的朋友們!
大老闆都一樣啦!

品質問題都還搞不定,竟然現在又打算要在年底漲價了!
你要第一線的業代怎麼活呢? 聰明的朋友們,您說是吧!?

mememe0830 wrote:
有時候一台可以賺到 五萬(有時候遇到不懂行情的老人家這些人也不會上網比價)
但是 有時候賣五台可能連一萬也賺不到(因為現在資訊真的太透明了)
很多業務 都有遇過好運 永遠都在賭 一直希望自己可以有好運降臨 等到大魚(簡單的說就是盤子)(恕刪)


果然是已經不在業內的才多少會透露點真話出來呀!
一輛車六七八十萬,遇到盤子可以一次噱五萬,嘖嘖嘖,各位業代大哥們,您說身為不景氣社會的受薪階級,能夠不先到處比一比再出手嗎?
文化李敏鎬
好可憐 真的好可憐 果然是可悲客人,好險你不是我客人
cooxyz wrote:
果然是已經不在業內的...(恕刪)


但是現在遇到盤子 比 中樂透還難
就像我寫的 不懂車的老人家 有時候簽好了
大概過兩天 兒子就會拿單來退了

所以有時候簽好單 還要一直祈禱 希望客人不要再去比 或 親戚不要說嘴
還是老話一句
貨比三家不吃虧 共勉之~~~
說來很可悲
跟各位大大分享 我賺賠最高紀錄

賺錢 最多 一萬四
賠錢 最多 一萬三

賠完就離職了~~~~~

或許就像我講的 我心不夠黑吧
遇到盤子我也不太會敲

一萬四我覺得不多
賣保險 如果有70萬的單 應該不止一萬四吧
賣房子 台北市不要說了 新北市的房子成交了 應該也不止一萬四吧

重點是 他們都不用賠錢 哪像汽車業務

出來跑 還要還 (搞得好像賺客人錢會有報應一樣)

nicholaslu11 wrote:
最近剛離開了這份汽車...(恕刪)

嗯,我親戚做到toyota某個營業所所長了

後來也是離職了
後來跑去賣保險
所以賣保險比賣車好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