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一些撞擊測試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QrZDo1aVG8


或許會有酸民開始找影片裡的空車作文章
或許會有酸民說未經過IIHS的測試,所以不予置評
或許會有酸民說OOOO所以XXX

對於撞擊測試,只看影片至少能看到車體變形量和裡面假人的受力情形
實際上它的得分如何這影片當然無法知道

不管如何
對我來說能看到這種影片就夠了


Evan295 wrote:
或許會有酸民開始找影片裡的空車作文章
或許會有酸民說未經過IIHS的測試,所以不予置評
或許會有酸民說OOOO所以XXX



台灣人完全是不給自己的品牌機會

那憑什麼會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1. IIHS和EURO NCAP的撞擊影片是完整的,不像這個影片快閃和剪輯來剪輯去,
讓人看得"目不暇給"

2. 都已經送到國外(上海)去撞了,何不挑戰一下IIHS和EURO NCAP???
讓台灣的品牌發光發熱一下
(更新)
此二機構車輛取得方式為
a.該機構自行購買
b. 車廠自行送測

3. 原來LUXGEN也知道側撞的重要性,還知道要掛上側氣簾去受測
可惜買低階版的人,命就是比較不值錢

4. 側撞時才發現,側氣簾並沒有延伸到A柱,根據IIHS 小區域偏位撞擊測試的結果
頭部遭A柱直擊無誤,希望小改款的能改進




5. LUXGEN至少願意送國外(上海)&公佈"非完整"影片,已經比其他國產組裝車好多了

---------------------------------------------------------------------
6. 補充一問,上海測試中心就是C-NCAP嗎?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1. IIHS和EURO NCAP的撞擊影片是完整的,不像這個影片快閃和剪輯來剪輯去,
讓人看得"目不暇給"

2. 都已經送到國外去撞了,何不挑戰一下IIHS和EURO NCAP???
讓台灣的品牌發光發熱一下

3. 原來LUXGEN也知道側撞的重要性,還知道要掛上側氣簾去受測
可惜買低階版的人,命就是比較不值錢

4. 側撞時才發現,側氣簾並沒有延伸到A柱,根據IIHS 小區域偏位撞擊測試的結果
頭部遭A柱直擊無誤,希望小改款的能改進


5. LUXGEN至少願意送國外&公佈"非完整"影片,已經比其他國產組裝車好多了
===
+1
這兩個機構是購買市售車來測試的,不是廠商送測的
所以,除非在美歐上市,而且還有一定的銷量,不然不會被這兩個機構買來測試。
aaaomc wrote:
2. 都已經送到國外(上海)去撞了,何不挑戰一下IIHS和EURO NCAP???
讓台灣的品牌發光發熱一下
有哪個牌子全車系有側氣廉

會撞A柱 就是沒繫安全帶 前氣囊沒爆

aaaomc wrote:
2. 都已經送到國外去撞了,何不挑戰一下IIHS和EURO NCAP???
讓台灣的品牌發光發熱一下
"

沒想到網路這麼發達的今天
還有人認為這兩個機構是廠商送去測的啊


Freedom0552 wrote:
這兩個機構是購買市售車來測試的,不是廠商送測的
所以,除非在美歐上市,而且還有一定的銷量,不然不會被這兩個機構買來測試。(恕刪)


感謝分享
接受糾正
但廠商還是可以自行送測/補測的
13年8月的新聞
IIHS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於日前發佈了新聞稿,表示Honda自行向他們送測了美規2014年式的Odyssey,以進行正面偏位小區撞擊測驗,而小改款Odyssey也挑戰成功,成為IIHS首款通過偏位小區撞擊測驗的MPV箱型車。
Q: Where do you get the vehicles you crash test and who pays for them?

A: We buy the vehicles we test from dealers just like an ordinary consumer. If the test isn't part of our regular schedule but was specially requested by the manufacturer, then the manufacturer reimburses us. Otherwise, it's paid for out of our crash testing budget.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euclid wrote:
有哪個牌子全車系有側氣廉

會撞A柱 就是沒繫安全帶 前氣囊沒爆(恕刪)


回答您的二個問題

1. 台灣買得到的SUBARU
再上去的高級車款就不提了

2. 您該充實知識了

IIHS表示,在正面偏位小區撞擊測試中,
駕駛座正面氣囊與側面氣簾是極為重要的部份。
由於強大而集中的能量可能摧毀了車側結構,
讓氣囊成了駕駛防護的關鍵。
在正面偏位小區撞擊測試下,
車輛會因慣性逆時鐘旋轉,
駕駛也因慣性往左前方擺動,
駕駛頭部撞擊到A柱與左前方車體結構機率極高,
正面氣囊與側面氣簾必須有足夠的防護面積與適當的配置,
方能提供足夠的防護。
http://feature.u-car.com.tw/22400.html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aaaomc wrote:
回答您的二個問題1....(恕刪)



第一點 我以為只針對國產車品牌

第二點 個人真的沒知識 沒看過相關報導

其實很多討論內容針對性很明顯

相關的質疑在某些品牌就是看不到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