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2/7028678.shtml
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以生活圈 人口 不影響大多數人 建議

A-板橋 中和 新莊 三重 新店 土城 永和 汐止 蘆洲 樹林 -- 10 ---(不動10區
B-深坑 瑞芳 貢寮 平溪 雙溪 坪林 石碇 ------------------ 7 ---(東區 或 風景區
C-淡水 三芝 石門 金山 萬里 ---------------------------- 5 ---(北區 或 北海區
D-林口 五股 泰山 八里 --------------------------------- 4 ---(西區 或 自取
E-三峽 鶯歌 ------------------------------------------- 2 ---(三鶯 區
F-烏來 ------------------------------------------------ 1 ---(烏來區

原新北市---------------------------------------------29區

重劃後A(10區)+B+C+D+E+F------------------15區



以這樣區分或小改變增加城市競爭性 新北市加油 不久要破400萬人了

不知道 台南 台中 高雄 怎樣重劃 倒是 桃園縣升格桃園市 就這樣分13區最簡單



文章關鍵字

kingqk wrote:
以這樣區分或小改變增加城市競爭性


不就炒房地產而已~

都比北市高了~

再怎麼搞~還能高到哪去??
新北市擬調行政區 未來每區30萬人口為原則

2012年02月27日 03:26

原文網址: 新北市擬調行政區 未來每區30萬人口為原則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227/27798.htm#ixzz1sOXukYcH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新北市由於各區域發展略有差距、人口分佈不均等問題,再加上行政區劃分源自日治時代,已不合時宜。自升格後,行政院要求,未來一區人口規模以20萬至30萬人為原則,包括板橋、新莊等人口規模大的區,可能面臨一分為二,行政區域重劃勢在必行。

新北市幅員遼闊,土地約是台北市的8倍,城鄉風貌與生活形態差距極大。以人口數為例,板橋區有55萬人口,面積為板橋區14倍的烏來區,僅5000餘人。市府分析,行政區域調整是依據當時時空環境需要適度調整,可以強化地方治理能量,也提升區域及國家整體的競爭力。

新北市的行政區域劃分,大多承襲日治時代制度,現今早已不合時宜。新北市府表示,為因應未來空間改造,這次規劃案,是台北縣升格為新北市後,首度面臨行政區域重新調整,可望讓人口數較接近合理規模。

新北市府委託中國地方自治學會規劃,計畫主持人是銘傳大學教授紀俊臣;市府民政局已在蘆洲、板橋等地舉辦3場公聽會,聽取地方基層、民代意見。依規劃調整方案的草案,以人口數、面積及生活圈等因素,提出5種方案,大方向區分為都會區、非都會區及烏來原住民聚落區。

變動最小的為第一方案,將現有的29區調整為22區,在不影響民眾生活習慣的原則下,盡可能不分割行政區;因此原台北縣人口規模較多、都市化程度較高的縣轄市,都維持原轄區。此外,鶯歌、三峽、五股、泰山與林口因人口數已接近10萬人,因此維持原轄區;其他行政區,綜合考量生活圈與人口數,透過合併擴大人口規模。

變動最大的是第五方案,結合選區劃分,以立法委員選區規劃,新北市縮減成為13區。受衝擊較大的,人口55萬的板橋區及人口40萬的新莊區,基於生活圈考量,除維持原轄區域方案,也有分割為2區的規劃,以追求人口規模均等化。

現在新北市人口密度最高的永和區,當年也是從中和分家出來,依據新北市府委託規劃的行政區劃調整方案草案,41萬人的中和區與23萬人的永和區,因生活圈接近,還是需要調整區界,使人口規模較接近合理規模。另外,三重區與蘆洲區也有類似區界調整的必要。

市府表示,現階段行政區劃立法工作仍由中央推動中,地方政府辦公聽會主要是蒐集基層與民代相關問題及意見,作為未來的參考。

原文網址: 新北市擬調行政區 未來每區30萬人口為原則 | ETtoday地方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227/27798.htm#ixzz1sOXg2nAb
最好還要加入地形的因素~
比如:河川/橋樑/山...
舉例:
板橋市在大漢溪左邊那塊~就畫給樹林吧~
[浮州橋過去就算樹林吧~樹林火車站前方溪北路一邊是樹林,一邊是板橋,真奇怪~]
二重地區全部~就畫給新莊吧~
[重新橋過去就算新莊~二重算新莊應該對二重比較好~因為三重長久都是忽略二重的發展~]
五股更寮地區~就畫給三重or蘆洲吧~
[二重疏洪道&淡水河這塊區域~就是三重&蘆洲~怎麼有個更寮算是五股~也很奇怪~]
...
我覺得升格直轄市後
整個直轄市當作一體
區的功能已經被弱化了
區只剩下寄信時地址的一部分
重劃行政區除了勞民傷財看不出有多大的功用

kingqk wrote:
http://udn...(恕刪)

如果不把板橋與新莊切開的話,那有變與沒變有差嗎?
應該把溪崑地區劃到樹林區
亞東技術學院對面劃到土城區

迴龍劃到樹林
新莊中山路以北劃到五股區
三鶯合併
另外中和莒光路以南劃到土城
等....


kingqk wrote:
http://udn...(恕刪)


個人認為重劃現在沒有立即的需要

但是門牌要再換,郵件混亂的問題會立即發生

等和台北市合併後再考量即可

------------------------

還有,中和莒光路是老路了

它和國光路同輩,比德光路還老

要它劃給土城一定有居民會反彈

本來在中和住的好好的,怎麼一下就變成看守所區

這個政府是在幹什麼
溪北路一邊是板橋,另一邊還是板橋...
fsvbzq wrote:
舉例:
板橋市在大漢溪左邊那塊~就畫給樹林吧~
[浮州橋過去就算樹林吧~樹林火車站前方溪北路一邊是樹林,一邊是板橋,真奇怪~](恕刪)
免責聲明: 以上言論為玩笑話,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雖然說各鄉鎮市升格為區 但重劃實際得參考歷史背景及人口多寡
尤其是鄉鎮邊界若被劃入他區 情感上難分捨
像我建議的舉例 北海區(北區)淡水英專路XX號 北區三芝中山路一段XX號 北區金山中正路XX號

路名也不必變 多寫一個北而已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
新北市北區淡水英專路

新北市雙溪區東榮街
新北市東區雙溪東榮街 OR
新北市風景區雙溪東榮街-------如此還讓外地人知道此區有風景區


有人曾說雙和合併就好拉 但從沒想過重複路名至少數十條 諸如:中正路 永和路 中和路..且人口密集一更動影響極大

『 真搞不懂 台灣這麼小 行政區早年劃這麼細 像原台南縣有31鄉鎮市 有必要稀釋行政資源嗎
還好也升直轄市 你是哪裡人 我是台南人 沒人會說我是下營人吧 下營在哪
當我知道這地名時 是因為滷味~~離題了

地廣人稀的地方應該跟附近鄉鎮整併 這樣才有效率 像對岸以前東北有N省現在是東三省
南韓2倍於台灣人口只有16個行政區 台灣在台中台南高雄還未合併前約23.24個行政區

台北市太小,新北市太大,北北若合併又形成超大投票票倉,一市獨大的政治隱憂!?
個人認為,以上都不是很好


最好是能先考慮北北重劃(台北市與新北市重新分配轄區),能形成均衡同等的雙子城,同時再做二市的行政區重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