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近竹北東興國小、興隆國小一連串討論的問題提出一些看法

Dear All:或許所提出的看法有些天馬行空,在某些人眼裡覺得搞不懂狀況,但還是想寫一下我的看法。
也請各位不吝賜教。首先,我是有出席6/15號早上在縣政府前抗議的民眾,我不是這兩校的家長,我更不是住竹北,所以我的出席只是為了聲援這些家長。
對於最近一連串的文章,漸漸讓我有一種『會吵的小孩有糖吃』的感覺。但還是很能理解那些家長心急如焚,對於教育環境現況的不滿。確實在高速公路以東的學校來說,建校的速度遠遠不及蓋大樓跟遷入人口的速度,所以興建學校是當務之急。只是縣府居然在還沒有校舍的情況下,就開始招收學生,這只是讓那些學生有名無實罷了。在新竹13個鄉鎮來說,能夠就讀竹北的學校真的很幸福,就如同某些網友說的,素質比較平均。那也是因為政府跟建商大力開發這邊的環境,讓許多人覺得住在這邊很舒服。我住在竹東市區,也很羨慕。但漸漸卻發現,這邊真的太過於擁擠了。擁擠的程度除了上下班塞車之外,連上學都有困難。前面的敘述說起來有點廢話,那就進入主題。

對於竹北的教育資源來說其實除了校舍之外的問題,其他都遠遠勝過其他12個鄉鎮,所以這要怪主政者,只為了博取選民認同。身為客家人的我,真的感覺客家人只會悶悶的在抱怨,但每每到了選舉,只是被騙,只需要用一些米粉跟走路工就可以得到選票,所以真的要多跟興隆跟東興的家長學習,要勇敢出來吵,這樣主政者才會用心去做。對於教育方面的問題,先讓東興跟興隆打頭陣來給縣政府教訓,之後換竹東的教育環境給縣政府一些教育,先點到這裡,只希望竹東的事情爆發出來之後,這裡的人們可以像雙興的家長一樣,為了自己子女的未來去爭取,而非不斷的遷就教育環境。

在國中能力不能分班的情況下,越區就讀的學生越來越多,從原本的鄰近的學區演變成現在越鄉鎮市學區就讀,竹北周遭的鄉鎮市一定會有越區就讀的學生,我的親戚也是其中之一,他也只是一個擔心自己子女未來的家長,所以他選擇從新埔每天開車在子女到竹北就讀,然後去竹科上班。但這樣的行為真的不可取,會這樣也是因為教育環境差太多了。其他像是湖口、新豐、芎林甚至關西竹東都有些小朋友是越區到竹北就讀,
原本只是為了就讀國中,但現在已經蔓延到連國小都是了。所以越區就讀的問題,縣政府一定要解決。

對於校舍不足是不睜的事實,以下網只是竹北國中小學學生人數,這還不包含雙興這兩間國小
http://form.nc.hcc.edu.tw/schdata/show.php?opt=4&county=1&school=12
其中特殊班就有22班了,而且這些特殊班都是位在學生多的學校,如果能夠讓這些教室空出來,
我想應該可以在容納五百人以上的學生(容內量計算:22*30=660人),這些學生縣府應該讓他們在101年學年的時候,就遷移到已經落成的新竹特殊教育學校。這學校就在東興國小旁邊,光明六路上,而且整個主體都已經完工,我想趁這兩個月的時間趕工應該可以讓特教學生前往就讀。

竹北現在已經出現無國小就讀的窘況了,相信一兩年後就會出現無國中就讀窘況。很多人都說是那些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去六家國中就讀,才會有這個問題。但六家國中本身也是有很大的問題,所以誰願意讓自己的小孩去冒險就讀三年非常精華的國中生涯呢。建校的困難還是卡在經費,倘若兩年後雙興都蓋好了,但國中的問題一樣還是會浮現,那我的建議是讓縣府直接去蓋一所國中跟一所國小,這所國中不會排擠六家國中,而是直接合併六家國中。講明白點就是讓六家國中直接遷到高鐵重劃區的文中一用地,而現在六家國中的校舍,則是降格為東興國小的校舍,至於興隆國小則是原地興建。這樣只要興建一所國中,一所國小,就可以解決目前以及未來會遇到的問題。這或許是我天馬行空的想法,但我覺得這樣六家國中可以洗刷污名,也可以作為六家,雙興國小就讀國中的選擇。

對於縣長說他太晚進縣政府,我是覺得他不如不要進縣政府。他也不第一次作民意代表,從省議員,國大代表,到現在縣長,只少30年有了吧。如果還搞不清楚狀況,真的國民黨在103年選舉要好好思考是否要換人參選。

我是在園區上班,有一天我在家理幫忙的時候,有個客戶莫名其妙跟我說非常討厭在園區上班的人,我也感到一頭霧水,最近我的想法開始讓我感覺到新竹縣已經變成一個貧富差距很大的地方,資源也是差距非常的大,生活的年齡層也是差異很大,就連建設也是差異很大。我想未來的社會問題會更多,新竹縣某些人的意識抬頭了,但付出的行為卻沒有變多。

很多竹北人都在抱怨竹北只有房價貴,但什麼都沒有。其實縣政府可以解決經費的問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調高土地公告現值。從鄭縣長時期,就一直被中央以不願意調高公告現值而刪除了很多補助經費,到了這一任縣長,也還是一樣,原因為何,大家心知肚明。我看到竹北的某些議員跟寶山的議員也很關心雙興國中校舍的問題,但更關心公告現值的問題,之前寶山的議員直接就希望縣府不要提高公告現值,以免造成房地產不景氣,連帶影響其他產業。但各位網友,你們相信嗎?!
最後還是很羨慕竹北有那麼多關心竹北建設的議員跟民代。比較竹東來說,真的是好太多了。
文章有點長,希望各位不要看的太辛苦才好。Best Regards
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希望新竹縣的人可以告訴我答案。
問題是假設目前有蓋兩間學校的經費的話,應該要把經費都拿到竹北蓋學校,讓越來越多學童越區就讀好?
還是應該把經費拿去改善教育資源不足的學校,讓那些學生不要越區就讀?
我的想法是如果在竹北蓋兩所新學校,那只會造成越來越多學童越區就讀,
而比較落後的地區則是剩下一些弱勢的學生。
教育資源嚴重分配不均,貧富差距在新竹縣也日益擴大。為了小孩的教育,不只小學、國中,你看過哪個
地方的幼稚園竟然入學要用搶的,今年六月報名明年的新生,竟然已經後補了,也只有在竹北了。


看看新竹縣其他人口數不多的農業鄉鎮,真是天方夜譚呀,竹北市拼命的蓋房子,小孩拼命的生,學校追不上小孩就學的速度,其他偏鄉的學校則是因為學生人數不足準備被合併裁廢的下場,再加上12年國教的實施,我看未來的教育也完蛋了,自求多福...


"問題是假設目前有蓋兩間學校的經費的話,應該要把經費都拿到竹北蓋學校,讓越來越多學童越區就讀好?
還是應該把經費拿去改善教育資源不足的學校,讓那些學生不要越區就讀?"


那可能要先問你們這些越區就讀的家長, 是那些教育資源不足 ?? 非得讓你們
越區就讀 ? 師生比過高 ? 教室太少 ?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619/60788.htm , 這裡有個全校就一個畢業生的
新聞, 他的教育資源夠多了吧!! 只是那區青壯人口外移嚴重,小孩自然就少,最後不得不廢校!!

你可以去看看新竹縣的人口統計報告, 91~96年 竹北增加 2萬8千人,扣掉竹北,整個新竹
縣人口是少1萬多人的, 96~101 這五年竹北又增加了2 萬5 千人,整個新竹有 新豐 竹南
等松林,xxx 重畫區加持,人口勉強沒變負數!也只多了約兩千人.., 沒辦法大部份的人還是
想上班近一點! 不然關埔區的房價 就不會那麼誇張了!

以十興來說,學生多到爆炸, 小學生連運動場地都不夠,是那裡教育資源多了? 非得讓
那些家長才小學生就越區就讀? 唯一想到的是 這區家長可能比較會注意小孩子學業,引
起同儕的壓力吧! 我部門的主管在湖口也想把他小孩弄到新豐的小學去,原因是 附近的
小學很多 外配的小孩,那些家長經濟上比較弱勢,對小孩的管教自然比較鬆散, 這種就跟孟母三遷一樣, 是還境的問題,無關教育資源了!! 到是現在的竹北,連上課的教室都生不出來,才真的是嚴重的教育資源不足!!







您的問題很廣,針對其中三點我簡單提出一些看法請大家一起思考看看:

1. 會吵的小孩有糖吃:這就是人性。但吵的沒有道理,也不見得能得到糖果。原本這種地區性的教育問題並不期待會被大家重視,這次抗議能夠發酵,我認為主因在於縣府的誠信,執行應變能力及傲慢的態度赤裸裸地被公開檢視。

2. 城鄉差距:有限的資源如何做適當的分配,這是普遍性的問題,不只在教育議題上。齊頭式的平等絕對不是真的的公平,相同的資源要照顧多數人還是少數人結果顯而易見。當然像國民義務教育等民生基本議題,照顧社會弱勢一定還是得做,相信大家也會支持。

3. 越區就讀的迷思:大家往城市學校擠,所謂缺乏教育資源,完全是硬體設施的問題嗎? 會不會是看到多數老師不願待在偏遠地區,家長希望小孩有更均質的同儕?

hayato567 wrote:
Dear All:或...(恕刪)
感謝 hayato567 這麼關心新竹縣教育的問題.

同意以上幾位發言朋友的意見, 越區就讀不只是大家覺得新學校硬體設備比較好、教育資源比較充足這麼簡單而已, 學生之間同儕影響的風氣問題恐怕才是真正讓大家選擇讓小孩越區就讀的主要考量.

當然把原本教育資源不足的學校弄得更好可以改善越區就讀的問題, 但在一個人口數高度成長、出生率居高不下的區域, 放著該蓋的學校不蓋, 只會想著如何擠出校舍安置學生也不是辦法.

我去過離新竹高鐵站不遠的某個國小參觀, 淳樸而小巧的校園本該讓人放心, 但校舍老舊, 連要補強校舍防震係數不夠的經費縣政府都遲遲不撥下來. 問了裡面的老師這裡學生會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老師也很誠實的說, 這個學校的孩子很單純, 品德秩序也不錯, 但學生有一部份是出自隔代教養的家庭, 有教養上的問題, 而且學校學生不多, 跟大城市的學校競爭力的確是不能相比. 身為家長的我除了不放心老舊的校舍, 更擔心的是家裡不屬於這種類型家庭型態成長的小孩, 在這樣的環境裡反而會格格不入不能適應.

教育的城鄉差距是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中央政府不處理好手邊的問題還在弄什麼 12 年國教, 唉.......這就不只是新竹縣會遇到的問題了.......


"教育的城鄉差距是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是中央政府不處理好手邊的問題還在弄什麼 12 年國教, 唉.......這就不只是新竹縣會遇到的問題了......."

其實政府只要做好基礎建設就好,剩下的最好還是交給市場機制比較好,硬管太多事,雖最初立意良好,只可惜違背市場機制的結果,看到的結局是通常都很慘

1. 二十年前,大學窄門很難考!由吳京開始廣設大學,結果是七分就可上大學,後面的少子化慢慢發酵,一堆大學招生不足,很多都快關門大吉

2.聯考壓力很大,廢大學聯招.改多元入學方案.結果是一個班上有很多班長,副班長,彰化基督教醫院要志工,一堆家長前一天就開始漏夜排隊,為的是可以加分

3.每個都要吵城鄉差距,結果一個小小台灣,18座機場,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42701

4. 全民健保,由政府來分配醫生該拿多少給付,結果一堆人沒事整天逛醫院,醫師方面則是2010年高醫牙醫入學方數超越高雄醫學系,內外婦兒四大皆空,今年新竹國泰生小孩,五月開始總量管制,搞到有人前一天就開始去排隊,台大則是重症課連開都開不起來,再過個十年線上老醫師慢慢退了,可能各大醫院開刀也要開始搞總量管制! 政府方面則是年年想辦法由人民挖錢,因為健保快破產了!

忘記是不是美國 第一任總統 傑佛迅 講的話 "最好的政府,就是做最少事的政府"
資源有限,萬能政府跟馬克思理想的共產世界一樣,本來就是個遙不可及的神話

我覺得縣府當務之急是...要克服當前越區就讀的風氣,每天在新埔都會看到一堆家長載著求學中的子女往竹北跑,或者說鄰居之中,不乏稍有能力者,就將子女往竹北送,弄到我都意志力不堅的想跟著潮流走,
再者,相較於竹北市其餘12鄉鎮的教育資源真的是不足,光硬體就差很大,以兒女現讀的小學而言,pu跑道是水泥路面加上暗紅色的地毯,非一般坊間橡膠材質,其實對腳部是傷很大的,而且那塊地毯己經補了許多次,反觀竹北市的光明國才十年的純種pu跑道,縣府就幫他們編預算舖新的,,校舍也是,因學校有約1500坪的土地是向民間租的,若要蓋新校舍,需地主同意或徵收取得土地,唯縣府只允許我們用公告地價加4成去和地主談,這種價碼若地主是縣府長官或我們,我想我們也不會同意,所以校舍就延用民國60年左右建的,只是外牆有拉過皮,勉強可以見人,再來據學校告知,營養午餐及各項業務費的計算也是大學校較優...凡此種種.叫我怎麼唸得下去,
一樣繳稅結果(環境)差很大,....
1.有限資源分配問題,本來就一直存在著,不是竹縣才有(台北辦花博的經費,不知道可以蓋幾間小學)
縣府未來應該還是會將較多的資源focus在竹北市
盼能創造較好的環境(投資or居住),才能有較多的商家,住家,進而增加稅收
2.學校的選擇不全然端看硬體設施,師資與學風才是很多家長注重的




資源怎麼來?
說到底還是錢的問題,地方政府主要稅收來源,不外房屋稅、地價稅、土地增值稅以及汽車牌照稅。這次校舍不斷流標不外乎是錢的問題,要如何把餅做大,就如同第一篇文章說的,提高土地公告現值跟地價。這樣新竹縣才能夠有足夠的資源去解決各方面的問題。

回覆usefulannann:
你所舉的新北市雙溪區的例子很難跟竹北目前的狀況比較,因為雙溪總人口不到一萬人,而且周圍的行政區也屬於少數人口的地方,交通也不便。相較於竹北跟周圍的鄉鎮來說,不管是人數跟交通都大大優於雙溪這個例子。政府的功能或許如上面網友說的『最好的政府,就是做最少事的政府』,但這也僅止於人民有自理能力。但現在的情況似乎不是這樣,主政者只在乎作秀跟選票,不會在乎教育是怎麼回事。弱勢家庭的小孩確實是許多家長越區就讀的原因,這是一直存在的問題。所以政府就不做任何的事情了嗎?我想政府如果也放棄的話,那未來的社會問題,誰會負責呢?政客會負責嗎?不會,反正縣長錢賺飽了,就換人做。但未來弱勢學生變成問題人物,去飆車、酒後殺人,強暴婦女等等這些社會問題,最後還是受害的可能是各位努力栽培的小孩。

當然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那些弱勢家庭的家長有的真的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圖傷悲』。但小孩是無辜的,他們沒有選擇機去選擇自己想要出生在哪種家庭,如果可以選擇,我想沒有小孩會想出生在弱勢的家庭裡。所以我想政府有義務必須去解決教育資源還有環境的問題。再者,政府不應該努力去創造天才,而是讓每個人都有能夠在社會找到自己的位子。

有網友說到齊頭式的平等絕對不是真的的公平這句話確實是這樣,對於有能力或是家庭經濟較好的小孩來說,政府其實不用花太多資源就可以讓小孩很有成就了,但弱勢卻不一樣,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在扶植每個人而不是讓教育環境不錯的小孩都很聰明。

孟母三遷是連家都搬了,但越區就讀只是走後門的方式,不想花錢買竹北的房子,卻想要享受竹北的教育環境,這是不可取的行為。這不單只有竹北有這種問題,以前的竹東也是一樣。經費確實應該平均分配給每位小朋友,如果資源是人多,資源就多的地方去的話,那我覺得縣政府應該要在竹北規劃國民住宅給那些弱勢的家庭居住,讓他們的小孩可以在教育環境下受教,也可以有家庭經濟不錯的同儕拉一把。但...這有可以能實現嗎?我想就算政府願意,住在竹北多數的家長也不願意,就如同之前台北市興建國宅給弱勢家庭居住,但周遭的居民強烈反對是一樣的,或許這就是人性。

最後,我還是覺得現在台灣的教育應該往下延伸才對,教育部不斷去補助那些公私立大學,卻不去讓教育往下延伸,減輕家長負擔來提升生育率的話,最後那些私立大學最終還是面臨關門的結果。政府一直都在做殺雞取卵的行為,最後只會讓讓生育率越來越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