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Rimowa可能有一種迷思,就是非鋁鎂合金不買,儘管價格上面相較於其他材質來說貴上3~5千元,跟Rimowa買其他材質如PC材質的商品就好像是去王品牛排點上一份可麗餅、叫擅長會計的同事做電腦MIS工作或是拿個貝瑞塔手槍去當狙擊手一般奇怪。這可能是無釐頭的比喻,但無論如何這對我個人來說是一種迷思,還請各位高抬貴手,見怪不怪了。
這一款在台灣沒有賣,最起碼我驅車前往台北仁愛店以及敦南旗艦店後,是沒有找著的,而是我在日本找到了。
我分析對於我帶MacBook Air出門的最低限需求就是:
1.MacBook Air本體;
2.充電器;
3.合約書、公司DM(紙類);
4.iPhone及iPad;
5.錢包及名片及一些雜物。
這大概是我國內要做簡報所需求的「最基本需求」了。
所以這一款苗條的Rimowa手提箱符合我最低的需求,也就是在假設不考慮其他多餘的設備後得到的需求規劃。
首先來看看Rimowa手提箱公事包的外觀。





外頭的三位鎖,比較有趣的是開關不在上頭而是在旁邊,原因我猜想應該上頭太窄了,所以大概放在旁邊比較合適一些,比例也好看些。

上頭有掛鉤可以將Rimowa的背帶放上去背着做事交通都方便些。

推開了旁邊的卡筍後,“咖差”的響起了一聲開箱的聲音。

裡面的樣子很單純,而隨裡頭付的一些Paper文件及保證書之類的商品。

口袋不多只有一個,倒是可以放置我的Adaper了及一些線材。
至於旁邊那個雞肋的口袋基本上放不了什麼東西,所以只能放名片之類的東西。

放下了我的11吋MacBook Air的空間,非常的Fit合身。

上面再疊上一個New iPad,基本上New iPad是我的電子瀏覽器及上網工具,跟真正要工作的MacBook Air衝突地方並不是很大。有時候網路查資料用iPad比開機弄MacBook Air來說方便太多了。

全部的東西都放上去後的結果就變成這樣啦。
MacBook Air我是不打算用保護套,不過iPad是會使用潛水布套來保護螢幕及避免跟MacBook Air金屬部分互相刮傷。
另外iPhone的位置其實不太會放在那邊,因為iPhone通常是拿來放在西裝外套上的,比較方便講話,最後的電線外露也是為了要表現放進去了變壓器而不是真的一定要外露的。
最後面的那個PRADA銀色小包是我的名片夾。

Rimowa的「手提箱」基本上都不是很能塞,因為沒人敢塞3C塞的這麼滿,我只有用行李箱的時候才敢硬塞,因為行李箱塞進去的通常不是很貴重的,就算是塞爆食品也比Mac塞壞來的不會心疼。
這就是我的最低限度MacBook Air攜帶需求,所以我買了這個Rimowa手提箱。
那您的最低限度MacBook 攜帶需求是什麼呢?不妨也一起跟大家分享看看喔!
=========================================================
謝謝各位網友給予評分及回應,您的評分鼓勵及互動留言也是我繼續寫文分享的最大動力,感激不盡。
個人淺見,歡迎來信或在板上留言回應討論,但切勿無禮謾罵,謝謝。
本文章同步收錄在本人的部落格跟臉書中,也歡迎跳轉觀賞其他文章加入粉絲按讚及留言指教。
因有些文章需符合Mobile01規範,故不一定全文收錄至01中,或是將該文略為精簡過後再刊載在Mobile01上,不便之處請各位多多包涵。
注意 : 以上皆為AKS的蘋果生活使用體悟以及趨勢猜測,蘋果未來實際的行銷走勢,也請不要用於投資或是其他方式上面,本人對於文章中所提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讀者若因此受文章任何一部分進而投資某些產業所受到任何形式上之盈虧請讀者自行負責。本人一概不負您所有損失的責任。
文章內文所提到的商品,形式,外觀,品牌,功能,LOGO,皆屬於原廠商所有,AKS僅就使用心得做分享,不代表AKS替該商品做背書或代言,文章僅供各位讀者對於選購該商品前之選購參考。
文章內文及照片若為本人攝影或製作者版權所有,歡迎各位網友轉寄連結分享,但是請勿擅自更改或是編修,並且請標明文章出處以及主要連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