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配備

CPU:Intel I3-2100
MB:ASRock Z68 Pro3
RAM:金士頓 4G
SSD:OCZ AGILITY 3 60G SATA3
VGA:INTEL 內顯
POWER:僑威 450W 銅牌

測試平台
WIN7 專業版

測試軟體
AS SSD Benchmark 1.5.3784.37609
ATTODiskBenchmark V2.46
CrystalDiskMark 3.01

繼上次Solid3 60G 測試的數值想哭後
這次換今天到手的AGILITY 60G
這是這顆的賣點
最大讀取 525MB/s 最大寫入 475MB/s 4KB (Aligned): 50,000 IOPS

小弟沒辦法拆開看晶片組 抱歉啦 各位大大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今天的配備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正面照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沒錯 就是只有這些 沒有轉接架...= =a (有聽到某個聲音說 環保..環保...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不能拆的照

系統安裝完 (從分割完硬碟後按下開始到看到桌面
時間為8分半)全程約30分 包含WIN7及驅動更新 比SOLID 3快約1分鐘
當然是有安裝IRST AHCI模式 原生SATA3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AS SSD Benchmark 1.5.3784.37609
||= =a 這中間必定是有甚麼誤會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口=? 說好的50K IOPS呢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快樂的 ATTODiskBenchmark V2.46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說好不能打那三個英文字的 CrystalDiskMark 3.01
OCZ AGILITY 3 SSD 60G 簡易開箱測試

該怎麼說呢...數字上是有進步..不過我的想法是
除了數字上的問題 使用上開機時間差不到兩秒
我上網/玩遊戲/單機版 說真的 沒有差別
唯一讓我不能說的那三個英文字的就是數字啦
當然啦 數字要漂亮 就是不要當系統"跌"
過幾天我再來測試兩顆當副碟的效能吧

題外話
我們回顧Kao01大買的那個威剛S511 『完整釋放 突破瓶頸』請看VCR
一樣都是安裝系統當C碟
你看看 你看看 這個SOLID3 AGILITY3
我不想說他了....
謝謝收看
文章關鍵字
williamsoncie wrote:
這次的配備CPU:I...(恕刪)

主控都是SF-2281,Flash顆粒好像2顆也都一樣
差別就只剩"韌體",Agility3的比Solid3的好一點

既然變動不大,跑出來這樣的效能不意外,不過控制器看來還有改善空間

是說,既然都換貨了,怎不直接換美光M4 64G就好?效能更好,還可退價差
美光M4+1.....價格 效能
都是最佳的選擇啊
google了一下,Vertex3跟S511用25nm intel NAND,每通道200MB/s。
AGILITY 3跟Solid 3用25nm美光asynchronous NAND,每通道50MB/s。

sleepydbc wrote:
google了一下,...(恕刪)

原來真正杯具的地方是顆粒
Solid3,Agility3用的是Micron 29F64G08CBAAA(async flash)顆粒
S511採用Intel 29F64G08AAMEI顆粒,不過不了解這顆的詳細資料,待有人補充~

sun88990 wrote:
原來真正杯具的地方是...(恕刪)


Micron MT29F64G08CBAAA
Intel JS29F64G08AAME1

這兩顆都是25nm Async MLC

OCZ Agility應該是用Sync MLC
OCZ Solid應該是用Async MLC

OCZ自己沒搞錯吧 @@
williamsoncie wrote:
這次的配備CPU:I...(恕刪)


昨天剛入手
數據有點出入

接SATA2



q8400 oc 3.2g
2g ddr400*2
msi p45 neo3 v2
9800gt
看來很悲劇阿

原價屋賣很便宜原本還很想買說

可以請樓上大大測試原生Sata3嗎?

不知道有沒有人敢破保固拆開來看...

白牌事件..

sleepydbc wrote:
google了一下,Vertex3跟S511用25nm intel NAND,每通道200MB/s。
AGILITY 3跟Solid 3用25nm美光asynchronous NAND,每通道50MB/s。


原本討論Solid 3樓,因樓主發文沒有正名,蓋樓正夯時整棟被管理員移走了,只好轉到這篇來。

====
(2012.07.21)搞了快一天,簡單測一下,把結果貼出來給大家參考。

因為技嘉的H77板子前兩天送修了,手邊剩一台2010 13" MBP,和一台8年的P4-3.0G舊電腦(主機板GA-8IG1000MK,Windows XP SP3,兩個SATA1),

這棵SSD買來一開始就先以全新無資料的狀態丟到P4-3.0G上面跑,SATA1的環境,結果如圖


然後裝到2010 13" MBP,先安裝Win8測了一下,數字好不到哪,但想說Win8環境下有幾個驅動沒有啟動,所以就算了,改回OSX Lion 10.7.4,畢竟MBP是標準MAC筆電,該有的驅動都有(例如AHCI),跑了一下OSX環境下的BlackMagic
(一般的說法是`,這軟體差不多等於Win環境下的AS SSD,SF主控的數字都不會達到理想值)



後來再改灌Windows 7,系統碟跑分結果如圖。須強調的是這台2010 13" MBP用BootCamp跑Windows7,依然沒有AHCI,裝置管理員看到的是PCI-IDE雙通道,所以理論上讀寫速度會比OSX低。



(2012.07.22)最後改灌回OSX 10.7.4,該裝的程式裝一裝,空間30GB,用了一個早上,開始感覺偶爾有些卡卡喀的,
果然...開始掉速了...



不同的電腦(而且差了六年),不同的Windows版本,但跑起來差異不算大。推估扣除空資料與系統碟的影響,這棵在SATA1與SATA2的用AS SSD測出來的寫入表現,看起來竟然都差不多,Win/OSX/SATA1/SATA2這些差異,都不影響寫入速度70MB左右,只比原來用的7200轉快10MB,所以這問題...

原廠包裝盒上寫著讀寫是500MB/450MB,原價屋也這麼寫,我想說就算這是理想值好了,打個折再丟到SATA2上,應該也有讀寫接近200MB的實力,否則就跟文宣差多了。不過目前看起來似乎不是這麼回事。

最後就等H77板子修回來之後,用原生的SATA3 + AHCI驅動來跑跑看,再來跟大家報告。

雖然跑分沒有想像中那樣(說真的...與期望值差很多),但用起來差異感受還是滿大的。心得是...如果家裡有「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舊電腦,捨不得用太好的SSD,這棵倒是不錯的選擇,因為才1290。

williamsoncie wrote:
這次的配備CPU:I...(恕刪)


一分錢一分貨,一顆2000元的SSD也不好苛求跟更高價的美光來比,我來買一顆新的Agility 4來試試倒底有沒有進步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