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SSD也用TLC了...壽命比電池還低...

近3年前就說過SSD會越來越爛...
越想越覺得SSD是世紀的大騙局
沒想到連intel都出了TLC的540S
看來史上最爛的產品要出現了

根據網路資訊表示
美光的TLC大約能寫100~500次
海力士的TLC(16nm)大約能寫300~500次
intel使用的是海力士的TLC(16nm)+台廠主控

越想越覺得誇張
一般的鋰電池可以充500~800次
可是TLC的SSD只能寫300~500次
也就是天天大量使用(1天寫滿1次)的話
只要300~500天就掛掉了

最可怕的部分在於
intel的保固會看介質耗損指標(e9)
請見3樓
只要e9到達1就不保固
所以顆粒爛不小心寫完
消費者要自負虧損

天底下有這種事...
那有3年保固有屁用...?
就是怕顆粒可寫次數被寫完才看保固的啊
SSD不正是世紀的大騙局嗎(走向TLC之後)?

1TB的SSD寫300TB就掰掰...
那麼以前256G就能寫破2000TB的不就根本神
消費性固態硬碟耐久度實驗,讀寫量可超越 2PB
0_0買SLC的不就好了!
rockmanxza wrote:
近3年前就說過SSD...(恕刪)


假設使用250G的TLC SSD
寫入壽命用最差的300次來算
可寫入250G*300(次)=75000GB 約75TB

如果每天寫入50GB
75000/50=1500天
1500天=4.1年

每天寫入50G最少可以用4年
更何況寫入高過300次應該是沒問題的
實際壽命可能更長
這樣還不夠你用嗎?
傳統硬碟會壞軌還不一定能撐過4年

如果有疑慮的話可以買容量更大的TLC或是MLC
SSD可靠度確實是看TBW,最終抹寫容量(我只是簡單翻譯 有錯請指正)

增加壽命不外乎1.增加每單位抹寫次數,比如換成MLC 2.增加容量

現在發展就是利用翻倍的容量去彌補抹寫次數下降

倘若現在抹寫次數剩1/3,但容量增加3倍,那其實TBW還是一樣
所以之後SSD來到TB級(其實500G等級就滿耐用的),就追上MLC的可靠度,MLC滿多小容量的

其實我覺得用個好幾年是OK的,除非拿來掛BT,但SSD強項本來就不是大量寫入,拿SSD來作他不善常的事
這不是自己找麻煩?

有大量寫入需求最好還是拿HDD,SSD適合放固定大量讀取的資料

而且500G的SSD能寫150T的資料,一天寫100G,也要1500天=4年多
我有掛BT一天也才10來G,很少人一天卯起來載100G吧?
一般人小家庭沒這麼多人拉100M的光纖吧? 網路有沒有這麼快還是個問題


瘋狂玩家的數量應該還是低於一般使用者

所以我覺得一般人買250G以上的TLC搭配HDD,根本不用擔心壽命問題
若是一般文書使用者,寫滿的機會更低

瘋狂玩家也不可能不知道SSD不適合這樣寫,就算真的有速度、耐用需求,也不可能只用一顆SSD,可能會用到RAID0或1或其他方案
也會備份,也不用擔心壽命

就連我看到改用SSD的Server也是好幾顆SSD建立RAID,反正不管哪種碟,備份就對了,壽命其次
除非低到100次左右...那真的還滿可怕的,300~500次其實還OK啦
就我認知,用SSD心中就要默認
SSD是個耗材...
SSD是個耗材...
SSD是個耗材...

既然是個耗材,心中就要有底,它可能隨時隨地會掛,時間到了就要換
rockmanxza wrote:
1TB的SSD寫300TB就掰掰...
那麼以前256G就能寫破2000TB的不就根本神...(恕刪)


而且那所謂的 300TB 還是以整顆空白的去計算的

然而 SSD 買來存資料的,怎麼可能整顆空白的,塞了作業系統和軟體後,剩餘可用空間一定很少。

寫來寫去,都是那些剩餘的可用空間位址,一直再重複寫入。並不是全部的空間位址。

有資料的地方,應該不會去動到,因為如果資料移去別的位址,這樣不也是在增加寫入量嗎。


******************************

不過我覺的 TLC 的也不是說就騙錢的,而是看應用。

比如:存影片、照片,也只有放進去才會寫一次而已,之後都讀取。

假如 TLC SSD 可以便宜到接近硬碟的單位容量價錢(大前提),買 TLC SSD 來存 影片/照片,也是不錯的主意。

因為硬碟開著比較耗電(NAS 24H 都不關的),有噪音,又硬碟雖沒寫入量壽命,卻有時間壽命,馬達也許5年後就掛了。

而 SSD 只有寫入損壽命,讀取並不損壽命,理論上存滿資料後,都不要再去寫入,應該可以撐用很久。省電+無噪音+無廢熱。


可問題就是:目前市面上的廠商,很多都把 TLC 當 MLC 的價錢在賣.....

而且有些還不標示的,到底用 MLC 還是 TLC 也沒說明。這不是一個好現象。

應該是要有很明顯的價錢區分,標示也要清楚,然後消費者依照自己用途,去選購。系統用的買較貴的 MLC,存資料(很少在更動)買便宜 TLC。

j155697 wrote:
假設使用250G的TLC SSD
寫入壽命用最差的300次來算
可寫入250G*300(次)=75000GB 約75TB

如果每天寫入50GB
75000/50=1500天
1500天=4.1年

每天寫入50G最少可以用4年
更何況寫入高過300次應該是沒問題的
實際壽命可能更長
這樣還不夠你用嗎?
傳統硬碟會壞軌還不一定能撐過4年

如果有疑慮的話可以買容量更大的TLC或是MLC
...(恕刪)


這只是純就寫入次數來看而已, 但TLC不只是只有寫入次數的問題, 其他問題更多啊...超恐怖的...
rockmanxza wrote:
近3年前就說過SSD...(恕刪)


你想偏了, 就往牛角尖鑽~~

1.有些人平常電腦只有上上網, 看看youtube, 打打office, 他買TLC其實很OK
2.有些人存了一大堆女優,生撮,航空版.韓劇,美劇,mp3, 基本上是這輩子都不想砍掉. 當成寶貝珍藏著. 他也可以買TLC
3.有些人覺得大容量會越來越便宜, 可是電腦只能放一台兩台的空間, 而且現在捨不得花大錢去買大容量SSD, 可是TLC快快用壞後, 大容量也降價了, 這樣常常可以買新的

不過, 現在TLC還太貴, 我覺得256GB賣990, 比較剛好. c/p值才能比較接近MLC

至於Hynix的Nand, 那看看就好. 實在不值得花錢買. 效能實在有夠差. 我會選擇Toshiba.
vspebrian wrote:
...不過, 現在TLC還太貴, 我覺得256GB賣990, 比較剛好. c/p值才能比較接近MLC...(恕刪)


你人真是太好了
我覺得TLC=1T=TWD 3000
才是夠CP值
rockmanxza wrote:
近3年前就說過SSD...(恕刪)

我最近也買了一顆240G TLC的SSD ,
原來用的120G MLC的,每天使用5小時左右,已超過3年了,
但是累計寫入才接近5TB而已,
照這種用法,新買的SSD可以用超過十年,
其實SSD除了顆粒本身,其他部分也是可能會壞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