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泰國水災對硬碟可謂影響深遠,水災前各家省電版本硬碟,每GB單價已經摜破 NTD$1.4,(上次買的 5K3000 3TB 最低只要價 NTD$3999,還可以無息分期),怎知一舉翻漲兩倍以上,7200RPM 效能版更上看萬元...

本來打算等2012第一季過後再來看硬碟,怎知人算不如天算,RAID1 上的兩顆硬碟接連兩禮拜 S.M.A.R.T. 都出現狀況,雖然 NAS 仍是顯示「正常」,但心裡總是有疙瘩揮之不去。

參考市面上幾款型號,這時間點的價格都是隨商人哄抬價格,沒個基準,很多省電版叫價不見得比效能版低,HGST又因為三年保,身價更是水漲船高,評估幾天的心得:這尷尬的時機,與其花額外錢買以前平價的省電版,不如直攻最新款高效能版,至少價格/效能比..比較能說服自己出手。

各家最新單碟 1TB 款式陸陸續續發表,容量 3TB 在市面上已經可以買到的應該只有 Seagate Barracuda。Seagate Barracuda 型號 ST3000DM001 採 SATAⅢ 規格,為最新單碟1TB機種,只要三片即可輕鬆達成 3TB 容量,最大容量應該可上看 5TB (五片)。考慮過程中曾有考慮過是否轉買外接款晶鑽版(三年保固)來拆?! 想想,外接款的無法無痛拆解,等於一拆就沒保固...那是買縮水的內接款二年保固吧~

常常有人問,NAS 怎麼線上升級容量,趁這次更換新硬碟,把過程稍為紀錄一下,給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01.PCHome 24H的效率很快,不過郵局的品質不是很滿意(角落有凹...):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2.僅用一片簡單的泡泡袋保護,心裡還蠻驚的: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3.Seagate 縮水的兩年保固,還取消台灣區RMA (買的實在很不甘):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4.驗明正身,大大的 3000GB 容量標示 (亞銳士代理):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5.直接開腸剖肚,Synology DS410,便宜好用的 4BAY 機種: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6.抽取 RAID1 的其中一顆 HDD (Slot#2):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7.Seagate 省電版 LP 2TB: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8.常被攻擊的塑膠製TRAY (我個人是沒特別喜惡,安慰自己就當吸震考量好了):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09.Seagate Barracuda 3TB 兩兄弟: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0.金手指全新無使用痕跡: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1.左邊為效能版(Barracuda)7200RPM,右邊為省電版(LP)5900RPM,耗電標示差了一倍有: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2.新舊交替,來個 01 傳統疊疊樂吧~ (若是搞成"跌跌樂"就哭死了):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3.簡單幾個動作即更換完成其中一顆,來準備開機升級: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4.這次還沒動手拆機換 HDD 前的硬碟狀態:
編號1+2組成儲存空間1(RAID1),保資料
編號3+4組成儲存空間2(RAID0),求速度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5.更換完第一顆 Seagate Barracuda 3TB: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換第一顆 HDD 的 DSM 畫面忘記截圖,因操作方式都一樣,以下畫面大部分是第二顆操作為主)

16.更換完重新開機,系統就會提示儲存空間1為「堪用」: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7.別緊張,接著點選 [儲存空間]→[管理]: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8.系統提示 USER 選擇新(尚未使用)硬碟: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19.會抹除新硬碟上所有資料,請謹慎確認: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20.最後一步再次確認所有參數,(如果是更換第一顆硬碟,這邊的容量仍是維持2TB,並無變動,而若是已更換到第二顆硬碟,此時就可以看到變化,兩顆新換上的 3TB,系統(DSM3.2)會自動擴充容量,無須使用者費心):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21.執行「套用」後,系統修復中:
(換第一顆/編號2時的 DSM 畫面)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換第二顆/編號1時的 DSM 畫面)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 漫長的重建 (近 2TB 每顆大概需要 5HR 左右) .....

(更換完第一顆硬碟並完成修復後,關機拆裝,再重複步驟13~21,目標對象換成第二顆硬碟即可)

22.噹!噹! 順利完成,RAID1已輕鬆無痛升級成功!! (但荷包很痛):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23.兩顆 ST3000DM001 HDD 正式服役: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24.換下的 Seagate LP 兩兄弟,這一年多辛苦你們了:
[分享] Synology RAID 容量升級實錄 (with Seagate 3TB ST3000DM001)


至於新款單碟 1TB 的耐用度,等一年後再報告囉~
感謝分享. 剛才 check 了一下. PCHome 賣的 Seagate 3TB HD, 一顆要 $6499 耶! 真的是粗本.
FB: Pctine
npc wrote :
14.這次還沒動手拆機換 HDD 前的硬碟狀態:
編號1+2組成儲存空間1(RAID1),保資料
編號3+4組成儲存空間2(RAID0),求速度


多謝詳細分享介紹
五分奉上不過想請教這個第14點
您這次換的是1,2組成的RAID1
那您的RAID0空間2有保護機制嗎?
to pctine 兄:
也算是被迫阿,RAID1 兩顆都在"該"了....不過想想 7200RPM 3TB 水患前/後算是漲價幅度最少的,就比較能接受啦。

to rexone777 兄:
儲存空間2(RAID0)是拿來跑 BT 跟網路影像應用之類,可允許部分損失,沒有real time備份需求,不過我其他地方有設置第二台小 NAS (DS111),定期會抄上頭資料備份,當作週備份&異地備份。
Metrostar Ghia-Limited 225/45/R17   power by MMC!
請問裝Synology RAID會很難嗎 不好意思我是大外行

shlao wrote:
請問裝Synolog...(恕刪)


不會很困難. 官網 FAQ 你可以參考看看.
FB: Pctine
請問一下
我的是209+II 1.5T Raid1
第二顆硬碟Smart異常
想只換第二顆就好
更換順序應該如何?

看Synology官網只找到增大容量的方法
都是先換第一顆 在換第二顆

好怕我只換一顆
結果最後兩顆裡面變成空白的
Jack Here!
juslet wrote:
請問一下
我的是209+II 1.5T Raid1
第二顆硬碟Smart異常
想只換第二顆就好
更換順序應該如何?...(恕刪)


一樣拿新硬碟直接替換第2顆即可,DSM系統再執行「修復」動作,不過要有心理準備,資料量多的話,時間動輒10幾個小時吧。

當然,如果不放心追求萬分謹慎,就先額外備份一份吧。
Metrostar Ghia-Limited 225/45/R17   power by MMC!

應該用兩顆不同廠牌的硬碟, 比較有保障吧.
相同批號的, 要壞一起掛 ...

npc wrote:
一樣拿新硬碟直接替換...(恕刪)


所謂的[修復]是否為,將沒有壞的硬碟中的資料copy到新的硬碟?
真怕沒有壞的硬碟資料不見呢~~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