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目前正在使用的 NAS 是 DS213air (WD Red 2TB * 2, RAID 1)
AP 則是 ASUS RT-N66U (刷 Tomato-Shibby K26RT-AC v128)

由於 NAS 的容量即將滿載, 而且實在受不了 DS213air 的處理與傳輸速度
所以萌生整組換新的念頭

預算 4~50k (含硬碟)
需求是大量的相片和影片儲存(轉檔可有可無)
能讓我放個跑 HTTP Server 的 VM 更好 (很簡單的 PHP 網站和小型 DB 而已, 純做實驗、學術研究用)
但我現在被 RAID 以及他們之間的實用性所困擾

============================

先說我做完功課後想出的幾個方案:

1. DS1515+:
a. 先買三顆硬碟 (WD Re 3TB * 3) 做 RAID5, 日後再添購 RAM 和 SSD 做 Read/Write Cache
b. 放棄 SSD Cache, 用 RAID5 + Hot Spare (WD Re 3TB * 5, 下同)
c. 放棄 SSD Cache 和 HotSpare, 用 RAID6 或 SHR
d. 呈 b 或 c, 但僅使用 4 顆 HDD, 再加裝一顆 SSD 當 Read-Only Cache

2. DS415+:
a. 先買兩顆硬碟 (WD Re 4TB * 2) 做 RAID1, 日後再添購 RAM 和 SSD 做 Read/Write Cache
b. 放棄 SSD Cache, 用 RAID5 + Hot Spare (WD Re 3TB * 4, 下同)
c. 放棄 SSD Cache 和 HotSpare, 用 RAID6 或 SHR

3. DS415play:
a. 用 RAID5 + Hot Spare (WD Re 3TB * 4, 下同)
b. 用 RAID6 或 SHR

1a 有最好的效能, 但安全性最差, 空間利用率也很差
2a 效能尚可, 夠安全, 但空間利用率最差
1b 和 2b 算是犧牲一點存取效能但能獲得更高的安全性, 空間利用率最佳 (只要不同時壞兩顆)
1c 和 2c 空間利用率尚可, 安全性最佳, 但是寫入效能差, recovery time 長
1d 方案其實個人覺得有點多餘, 除非日後能支援單顆 SSD 做雙向 cache
只是剛好手邊有空的 SSD 可用所以才想到可以這樣運用
至於 3 則是完全不同取向 (家用、DLNA)

============================

問題來了
1. RAID5 真的如網友說的很容易掛嗎?
2. RAID6 的寫入速度慢是慢到什麼程度?
3. Hot Spare 是否有其必要?
4. SSD Cache 會帶來多大的速度提升? 網路環境是否需要提升為 10G?
5. 你們會怎麼選擇?


以上, 還請各位提供意見
zrcheng1991 wrote:
手上目前正在使用的...(恕刪)


我會選選1.D方案的SHR
網路速度的問題如果你沒有考慮link-aggregation 那你的速度頂多就100MB/S就是極限了 ((剩下的問題都是多餘的

PS1:如果骨幹網路升級了 終端設備速度也要跟著上才有用
PS2:Synology NAS只有切LUN給ESXI掛的功能,如果你是要ESXI的功能要QNAP
PS3:RAID 6 的寫入速度約 RAID 5 的 60% ~ 75%,如果是我會選RAID 5,+Spare 或是再買一台小NAS做第二備份
1. RAID5 真的如網友說的很容易掛嗎?
A:我只能說人品了,我自己是有遇過,所以我都是各廠牌各型號都買,至少減少同時掛的機會,不過還是一句,多多備份....
2. RAID6 的寫入速度慢是慢到什麼程度?
A:其實用那麼久我覺得普普,沒去注意,也真的感覺不出來....我自己就是用 RAID6還用兩組...
3. Hot Spare 是否有其必要?
A:看你自己需求,我是覺得如果要用,買個DX213來做會比較好..
4. SSD Cache 會帶來多大的速度提升? 網路環境是否需要提升為 10G?
A:如果不是真的需要很快的存取速度是不需要的,10G現在我認為還碰不得也是浪費錢,以家用環境是不需要的,除非你是影音剪輯工作者,才有可能需要,你要跑到10G你知道硬碟要很多很多顆.....
5. 你們會怎麼選擇?
我會選擇先買DS1515+用4顆硬碟組RAID6或RAID10加上1顆Hot Spare,備份用 DS213air掛硬碟抽取盒透過區網Cloud Station和Cloud Station Client來備份,在去學校Google Apps教育版申請帳號設定同步即可,本地和異地備份也都有了....如果有經費再加買DS1515+來弄HA....

zrcheng1991 wrote:
手上目前正在使用的...(恕刪)
1515+ 和 415+ 都可以考慮。
至於採用何種 RAID 方式,依照我個人看法,我寧可將重要資料和『另外一台』NAS進行 同步備份。
備份若採用 定時 進行的話,另一台還可以讓他 關機,要備份前 5 分鐘才把他喚醒就可,萬一資料或機器有問題,隨時可將備用機器拿來上線使用。

現在硬碟越來越大,當其中一個硬碟出問題時,想把他換下來重建資料的風險越來越高......與其承擔重建的風險,不如改用 同步備分 的方式來處理。無論使用共用資料夾同步,或是利用 Cloud station 來同步,都可達到類似 RAID1 的動作。

a19560714 wrote:
1515+ 和 41...(恕刪)
聽大家一解說怕怕的,我DS414,現在兩顆4T RAID1,原本打算之後再加兩顆4T作RAID5,現在看來之後是不是要作RAID6。
old.ghost wrote:
聽大家一解說怕怕的,...(恕刪)


會不會怕要自己親自碰過才知道XD

基本上玩了NAS 五年多

各大廠牌都玩過 RAID5 陣列毀損也碰過兩次

從此之後就再也不用RAID5了

還好raid crash 都有坳到原廠ssh進來救...

T_T


RAID5不建議的原因

1.raid rebuild時間過程 隨著容量越大 時間越長 少則7-8小時 多則1-2天
過程中得保佑其他硬碟不再這時間掛點

2.很多外在或硬體問題可能會造成硬碟跳脫陣列 (不一定是真的硬碟壞掉)
此時又回到原因1...

3.即使真的陣列毀損了 資料分散在各硬碟 要尋求第三方廠商救援資料 困難度及價格非常之高....


小弟後來4BAY的NAS 都採用 兩組RAID1 至於有人會問說為何不用RAID10或者其他..

答案就只是想要讓NAS很單純!!...真的NAS壞掉了或者硬碟壞掉了

把硬碟拔到桌上型電腦裝些TOOL就能看到EXT4的格式 又或者用VM裝台Ubuntu也可以

檔案救援不是難事

NAS再升級更換硬碟容量非常簡單 所以並不擔心 分成兩個磁碟區會造成可用空間分配不均的問題


貓老闆
我是覺得1TB以上的硬碟要做RAID 5、6,重建成功的機率太低,而且一般家庭需要備份的資料也不多,1TB*4 RAID 6,就夠重要的資料擺放,其他影片就不重要,不須放在RAID內,使用單科大容量硬碟擺放,硬碟壞了就算了,網路上再下載就好。

1TB重建時間大約10小時左右還可以接受,組RAID應該是要以小容量多顆硬碟,比較安全。

除非硬碟的速度有重大突破,不然我頂多只能接受2TB的硬碟 組RAID 6。
raid 5 的重建過程中, 一是非常久, 二是只要有一丁點的小錯發生, 所有的資料就都沒了。
出事後...沒錯是可以花大錢救回部份, 但不如直接花小錢建RAID 1.

如果你的資料真的很重要, 只有RAID 1是比較安全的. RAID 5, 6都不用考慮.

kahnmao wrote:
會不會怕要自己親自碰...(恕刪)
原來沒有考慮過做兩組RAID1,不過你分析的很有道理。第一RAID1可以把硬碟接到電腦上備份,第二組第二個RAID1也不用考慮容量問題,等以後硬碟價格下降了,再搞兩顆6T或8T作RAID1.

zrcheng1991 wrote:
手上目前正在使用的...(恕刪)


小弟寫的應該算是廢話. 基本上到底怎麼的組態比較適合, 是有相當多的考量條件.

你的預算, 你的總資料量, 總資料量中重要及不重要的檔案所佔百分比, 傳輸效能的要求.

例如朋友在有限的預算下, 需要一個蠻大的單一儲存空間, 那麼可能 RAID1 無法滿足空間的需求, 那麼用 5bay nas 組 RAID5 是比較能符合所需, 再佐以重要檔案備份至第二台 NAS, 也運作了相當久一段時間了.

而小弟也有 5bay NAS, 但所需空間並不大, 就只組了二個 RAID1, 相對安全性會高些.

上面只是個案, 說明因每個案例不同, 所以並無何種方案絕對是最佳的, 必須考量自身的需求.
FB: Pctine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