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推薦他人使用STP(遮蔽型雙絞線)線材來佈線了

下列相關"銅纜網路線"是我陸續發的,給大家參考參考
銅纜網路線與AWG線徑標示有直接關係嗎?網路線是越粗就是好嗎?
白話:銅纜網路線之 實心導線(solid conductors) & 絞線(stranded conductors)
您還自己打網路線水晶頭嗎?您懷疑過性能嗎?其實有更好的方法

"STP有點像已滅絕的恐龍,它在美國國內已很少使用"
上述這句話節錄自 資料通訊與佈線設計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使用,是本很好的翻譯書,搜尋拍賣可找到二手書(有些學校拿這本當教材使用,學生畢業後就....),此書在台灣是2006年初版(原作者完成著作年代更早),現在已經是2010了,君可見STP是多早就被視為恐龍啊!

總之!不要被STP"遮蔽"這兩個自給蒙蔽了。

我來做些簡單說明,希望大家可以看得懂,並可釐清大家的觀念,減少積非成是、似是而非、....等。

有關 有遮蔽stp 與 無遮蔽 utp 的疑問,我先引用 zman 的文。
zman wrote:
整個ANSI/TIA/EIA-568-B的標準其實是整合了非常多標準修編而成,這些標準包含了下述所列:
 TSB-67
 TSB-72
 TSB-75
 TIA/EIA-568-A-1
 TIA/EIA-568-A-2
 TIA/EIA-568-A-3
 TIA/EIA-568-A-4
 TIA/EIA-568-A-5
 TIA/EIA/IS-729

以下是我們認為跟以往的標準比較明顯的改變
1.標準被切割成為三個主要部分
2.已經完整包含了CAT.5e/CAT.6的效能規格
3.50/125多模光纖被新增到水平佈線子系統中承認且建議的線材列表
4.在滿足特定效能要求的前提下,允許使用不列在標準內的新一代小型光纖接頭,例如MT-RJ,LC
5.Telecommunication Closet (TC)改名為Telecommunication Room (TR),對於這個名詞有人翻譯作通信間
6.遮蔽式雙絞線(STP-A)從水平佈線子系統中承認且建議的線材列表被刪除(之前的狀態為:標準承認這種線材,但是不建議在新的佈線系統中使用)。
7.同軸電纜成為不被標準承認的線材。

stp 因為施工上需有一定的謹慎度,常常某一環節小失誤上影響到大環節,因此才會淡出於"標準"。

stp在很多特殊環境下(馬達場、醫院等)是很好的傳遞媒介,但因為施工上、維護上有其難度,所以幾乎被光纖所取代,因為光纖幾乎不用擔心電的干擾。

zman 寫這些文章時的標準是 依據568-b 內容,最新已經是568-c( zman上課有說)。
從568-a、568-b、568-c 一直演進中,較不適用的媒介陸續會被淘汰(就是刪除)

ps.下列給大家解釋何謂ANSI TIA EIA
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ANSI)於1918年在美國成立。該組織的主要任務是美國國內的國家標準的協調、正規化和採納工作。ANSI還在ISO技術會議上代表美國。

電訊工業協會(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TIA)是一個由ANSI授權的單獨的組織。並附屬於
電子工業協會(EIA)。

TIA最著名的活動是開發用於當今的結構化佈線系統的設計與安裝的佈線標準,並支援未來廣泛的應用及滿足高速的要求。

依照我找到的最新標準
Cabling Standards
The '568-C Family of Standards: An Update and an Overview

其中
ANSI/TIA-568-C.1:
Category 6A has been added as a recognized media

850nm laser-optimized 50/125µm optical fiber is recommended if multimode optical fiber is used for backbone cabling

Category 5, 150 Ohm STP, and 50 Ohm and 75 Ohm coaxial cabling have been removed from the list of recognized media

中文意思就是:
第一項:cat 6a 正式列入為認可媒介。
第二項:是有關光纖與本主題無關,就不做翻譯&說明
第三項:cat5,150歐姆 stp(遮蔽型繳線)、及 50歐姆&75歐姆 銅軸纜線(RG,常用於有線電視線路上),從建議媒介列表中刪除。


參考網址如下,即可看到ANSI/TIA-568-C.1內原文說明
http://www.siemon.com/us/standards/09-06-10-update-568-c.asp

或是google搜尋ANSI TIA-568-C.1,也可找到相關內容與報導(有簡、繁體中文或英文),因這項在業界算是大事情,尤其CAT.6A被認可(有關在銅纜上跑10g),有了標準、有了檢測依據對於可通過認證的生產廠商當然是利多,與其生產cat5e上的微薄利潤,較新cat.6a 當然有利潤多了。

下列補充:(想知道的可自行搜尋拜讀細節,我手上有pdf檔,常常每個標準都是百頁起跳,看得很辛苦)
ANSI/TIA-568-C 平衡雙絞線電信佈線和組件標準

新標準ANSI/TIA-568-C系列合併了ANSI/TIA-568-B.1,ANSI/TIA-568-B.2,ANSI/TIA-568-B.3, ANSI/TIA-568-B系列的附錄,同時進行了必要的更新和修改。新的標準分為以下四部份:

TIA-568-C.0 用戶建築物通用佈線標準, published 2009

TIA-568-C.1 商業樓宇電信佈線標準, published 2009

TIA -568-C.2 佈線標準 第二部分:平衡雙絞線電信佈線和連接硬體標準, published 2009

TIA-568-C.3 光纖佈線和連接硬體標準, published 2008, errata issued in October, 2008

標準內所建議的cabling(佈線)的media(媒介、或材料)選擇有:雙絞線、光纖、等等,從ANSI/TIA 568A、568B、568C 系列,隨著科技進步、材質的進步,對於建議的media(媒介、或材料)當然也會擇優者入標準內。
而 stp(遮蔽型) 就是從media(媒介、或材料)建議列中刪除了,也就不建議大家使用了。(當然如果有人硬要使用也是可以的,畢竟還是有廠商生產,還是可以購得)但我想大家都喜歡擇優使用吧!

cat.5、cat5.e、cat.6、cat.6a 表示著銅纜傳遞從1000(1G)、10G的越來越穩定演進,日後如有新的媒介材料可以更穩定、更好施工,當然就會陸續收錄進ANSI/TIA 568系列。

ANSI/TIA-568-C.0;ANSI/TIA-568-C.1;ANSI/TIA-568-C.3的文件網址如下,可以自行下載觀看
TIA 網站 http://www.tiaonline.org/standards,在“search standards”處輸入“568”即可,但.....需要支付美金不等。

總之,遮蔽是好東西、遮蔽無罪,但難在整體施工,越大的遮蔽系統中只要施工不慎有個"細縫"、或是沒有接地,那真的就好笑了,因為那會是大天線(北部有個美麗山上學校的實例)
但施作度要做到達成100%遮蔽是有一定難度,及如果沒有經檢測儀器佐證,是很難知道到底整體遮蔽效果如何。
個人認為如果有天stp(遮蔽)施工能夠簡單且確實(達到完全遮蔽),這可能需要施工工具上、測報儀器上能通俗便宜,讓多數人簡單使用,如此應可有機會列入ANSI/TIA-568建議名單內,但那時候如果光纖也是通俗簡單可施工....,我想擇優選之時....我是喜歡光纖啦!(別忘了光纖也是持續進步中)
現階段fluke測報儀器6位數新台幣起跳,需定期校正外,還要會使用各項參數、變數輸入搭配,如此才會準確,手上有fluke dtx-1800的網友們能否借我摸摸玩玩順便教我。

另外小弟去日本時候,因為日本網路速度較台灣佳,周邊的線材配件已經是cat.7。
cat.7以上的線都是STP、ScTP、SFTP,好粗一條,如果是整箱solid cat.7是又硬又粗,如果走壁內6分管應是塞不進幾條,算是很不好佈線的。

cat.7 尚未收錄進ANSI/TIA-568標準,在同樣的施工成本,廠商們會轉採更穩定的光纖為材料了,ANSI/TIA-568內光纖的標準是一直進步中,光纖線材持續降價中(周邊還太貴)。

生產廠商為了在cat.6a以上跑更高Mhz(cat.6 約250 Mhz~cat.7a據說有廠商跑到1200 Mhz以上),cat.7以上遮蔽是一定的要的。
不過沒有整體考量下,無法宣洩遮蔽的量,遮蔽就變成了疑問,所以阿日本行cat.7的線我只是看看,因為我無法確定我家裡的接地效果。

上述內容如果有誤,望請先進們指正,或補充。
從這篇討論內容,我再拉出來開此篇
62chaokai wrote:
"STP有點像已滅絕...(恕刪)


謝謝樓主很詳細的介紹,我來代替大家問兩個問題。

第一:STP的屏蔽設計,是為了防止外來的干擾,而不是怕網路線本身輻射出的電磁波傷害人體是嗎?

第二:另外一般的網路線,對外輻射的電磁波強度是高還是低呢?會不會影響其他的3C周邊?

小弟想要釐清"電磁干擾"與"傷害人體"這兩點。
在我的理解中,各種設備與元件的電磁干擾問題很重要,如了距離的因素外,訊號傳到容易受到干擾。
因此我們有專門的規範,標準來降低設備間的電磁干擾問題。
如果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是否應該擔心這些設備的電磁干擾,會影響到我們。
irsjx2vxo3ne3k84dr1dz4,r4pe8bez3/4ne3bq4bew2j92gea jx4hq me-2d8 e3hy4hi2ty k84!
也來參一腳

看完以上 我的問題也與 derliang 類似, 想確定下遮蔽的用意是:
1. 防止干擾其他電器產品
2. 對人體有壞
3. 讓線材本身能跑的應該達到的速度

請問是 1+3 還是只有3? 2應該是微量, 類似手機對人體的意思對嗎

另外 以下是我的認知 麻煩指點是否有誤:
1. 因為是越高 mhz 越有干擾這問題, cat5e 基本上不會是問題 但 cat6, cat6a 或以上遮蔽就會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且因為遮蔽不好弄 所以若要跑 1Gb TX 或 10Gb 才會建議也可考慮光纖 這樣對嗎
2. 所以 若只是單純的 1Gb (500mb RX/TX), 在單條線長30m/50m內 用 cat5e/cat6 都沒差別 只是 cat6 會較不好施工?


對了 原本的討論在這
chrisintaipei wrote:
也來參一腳 看完以上...(恕刪)


一般業界的意思 大多不是為了電磁波是否危害人體...(應該說幾乎不考慮)

而是在一定的範圍下 不要造成干擾... (不管是防止自己干擾別人 還是別人干擾到自己)
尤其是在於高頻狀態之下 是否可以維持一定的水準

不只在網路線 在晶片 在主機介面傳輸 在SATA 6G 在USB 3.0 都面臨相同的問題

就如同樓主說的 spec規範都是幾百頁全英文...其目的一定不是探討是否對人體有害XD

工程師只追求一個目標而已...如何讓產品越好 成本越下降 公司獲利更高而已
derliang wrote:
.....
第一:STP的屏蔽設計,是為了防止外來的干擾,而不是怕網路線本身輻射出的電磁波傷害人體是嗎?
第二:另外一般的網路線,對外輻射的電磁波強度是高還是低呢?會不會影響其他的3C周邊?

小弟想要釐清"電磁干擾"與"傷害人體"這兩點。
在我的理解中,各種設備與元件的電磁干擾問題很重要,如了距離的因素外,訊號傳到容易受到干擾。
因此我們有專門的規範,標準來降低設備間的電磁干擾問題。
如果我們不是機器人,我們是否應該擔心這些設備的電磁干擾,會影響到我們。...

嗯,了解大家的疑問?
ANSI EIA TIA 包含的標準可多了,別忘了美國人、加拿大人、......也都知道您說的那些煩惱,我們怕死他們也怕死,網路線是全世界人都在用。勿憂啦!聽我道來

大廠牌的產品為了行銷各國,各項產品都需符合標準且通過各國安規認證的,例如:符合ISO、美國UL安全認證、加拿大CSA認證、等。
有空時,看看您公司或家中網路線上的文字印刷應可看到一堆資訊其中應該包含安規認證,或是上網到此廠牌的網站,較有責任的公司應該會有規格、測試、認證、安裝方法等....。

但請小心自從銅價大漲價之後,市面上有仿冒品,仿冒到外觀無法辨識。

重點還是在產品本身,網路線可以用很久,買到的如果沒有標示、或是標示不實...暫用是無妨,但差沒很多錢還是對自己好些買好線啦。
別忘了前幾個月的黑心電纜線嗎?上頭印刷喇叭線字樣,因為便宜一堆包商、水電等購入施工,同樣狀況也會發生在網路線上,畢竟一樣採銅為材料。
chrisintaipei wrote:
1. 因為是越高 mhz 越有干擾這問題, cat5e 基本上不會是問題 但 cat6, cat6a 或以上遮蔽就會是需要考量的問題 且...(恕刪)

您的問題如果要詳細解釋,應該又是一大篇,到時又會有網友說"看不懂了",建議參考zman資料,內有很多寶,看不懂時候可以pm給我,我再來解釋給您聽,看時候請從舊往新看(先看年代久遠的),否則會看不懂。

越高的Mhz下cross talk 現象會越明顯,簡單說明囉。

先解釋個名詞cross talk,中文上稱呼:串音、串擾;舉個例:年紀稍長的人應該有經驗,明明我與友人講電話,怎會隱約聽到還有其他人在電話中聊天,這種現象就是cross talk 的一種,別人的訊號跑進來您的訊號中。

以電話為例來分析給大家懂,為何會聽到別人家的訊號:
a.別人家的電話線有問題,串過來我家了(別人家太強攻破我家)
b.我家的電話線有問題,輕意被別人的信號串入(我家太弱,輕易被干擾)

如果大家線路都很正常,適當訊號大小,大家即可相安無事。但一旦有人訊號出問題在其周圍的就會被干擾了(就是cross tlak),較近、較弱的首當其衝,此時如果我家有遮蔽就較不怕,為何說較不怕,因需看城堡夠不夠堅實,敵人越強,城池就需越強,敵人會從城池弱點處進攻,城池有細縫、太單薄都會可能被攻克。

上述這例子正好說明 STP (遮蔽型雙絞線)的狀況,越大的 STP 系統越難照顧,材料疏失、施工不慎、維護不慎...等等。

如果大家採用一樣的標準,一樣訊號大小、一樣路寬、一樣速度等有秩序,這世界多美好。

舉例:正常的狀況就是您走您的獨木橋,我走我的陽關道(其實應該是獨木橋,要同材質,舉例請包含),各不干擾。但通常都會有多狀況,例如我的獨木橋搖搖欲墜了,我就會想從您的陽關道過啊。
分析:
我的橋不好(買到劣質品、雜牌貨、仿冒品...等)
我的橋被破壞了(網路線被長期輾壓、被強力拉扯、被不當彎折)

希望這些舉例可以幫助各位看懂,再怎樣舉例都有不足,姑且看看。

現階段各樣式線材都有STP(cat.5e、cat.6、cat.6a、cat.7),但ANSI/TIA-568c 都不包含STP,即使cat.6a 一樣可以採 UTP 方式施工,cat.6a 線 stp與 utp 粗細是不同。
chrisintaipei wrote:
因為遮蔽不好弄 所以若要跑 1Gb TX 或 10Gb 才會建議也可考慮光纖 這樣對嗎
...(恕刪)

這是整體考量的,如果您只是三、四條線,預算考量下就採utp cat.5e、cat.6 都可以,跑1G沒問題啦!(前提當然是各項材料符合標準且電腦推得動)。
stp(遮蔽)還是忘了吧。
如果您是公司行號、工廠,佈線超過數百條的,除了施工成本外也請計算維護成本,這時utp cat.6、光纖都可。看銀兩,如果很多很多,告訴我,我會幫您花在國際大廠上美輪美奐的佈線。線路正常使用下可超過20年以上,算是合算的投資。

至於跑10g,cat.6(至多55米)、cat.6a(100米)、光纖(數公里以上)以上都是選項。
chrisintaipei wrote:
所以 若只是單純的 1Gb (500mb RX/TX), 在單條線長30m/50m內 用 cat5e/cat6 都沒差別 只是 cat6 會較不好施工?...(恕刪)

實際例子,好的線(國際大廠)100米時測報OK,不良的線衰減狀況程度各有不同,沒有測試下無法通則告訴您幾米內OK。

cat.6線比cat.5e 粗,施工上當然cat.5e較簡單,但cat.6 的線規格較高表現較優。以一樣通過認證的cat.5e 、cat.6 來說,cat.6 需通過較多項目、符合較高的規格認證,測報上cat.6測試的項目也較cat.5e 多。
我個人是較喜歡cat.6。
台灣生產纜線的上市上櫃廠商不少,有些公司網站內的網路線可以看到規格、安規、通過的認證等,如果預算不足無法購買國際大廠的(須防仿冒品),也請支持國產好廠商(誰是壞廠商?不要問我),國內有些好廠商有幫國外大廠代工,產地就標示made in taiwan。
kaworu.liu wrote:
...工程師只追求一個目標而已...如何讓產品越好 成本越下降 公司獲利更高而已...(恕刪)

好的公司可以透由各種方式(大量生廠、技術、科技、專利、研發、...)讓產品成本降低,且一樣通過各式各樣的認證。

我舉個通例:
銅線直徑通常以美國線規AWG(American Wire Guage)為單位。AWG值越小線徑越粗,不要搞錯。
粗導線具有更好的物理強度與更低的電阻,然而導線越粗,製作電纜需要的銅就越多,這會導致電纜更重、更難以安裝、價格(成本)也越高。

電纜設計的挑戰性在於儘可能使用小直徑的導線,同時保證在必要的電壓與頻率下達到導線的最大容量、最好穩定值。

早期cat.5線23~24AWG,現在cat.5e 線採用24AWG即可。
隨著科技進步,銅的純度不斷提高,導電性能越來越好。所以通信電纜設計的規範自動放棄了對導線實際直徑的要求。
真正重要的是性能而非導線直徑,特別是以阻抗歐姆值。

所以!以後不要單純看線上的AWG,莫名的線上標示23AWG,大品牌有認證的線標示24AWG,您相信誰?

黑心線除了標示不符外,回收銅、再生銅、包心銅.....手法可多了,這些都無法從外觀得知。

大型公司的銅是有簽長期供貨契約(如同台電之前新聞:高價煤礦長期供貨契約,慘遭國內輿論撻伐),當缺銅時、或銅價大漲時,這些大廠商是不需擔心。
下列是有關黑心電纜線的影片,網路線的材料也有銅、PVC,剛好可以參考,原理是類似的。


不好意思

有個疑問請教一下

我查了一下

網路線上常用的遮蔽層有2種材質

第1種是鋁箔遮蔽(FTP)

第2種是鋁箔遮蔽+銅編織網遮蔽(STP)

文中意思大概是說

"如果沒有做好接地,遮蔽反而會變成像天線一樣"

那請問一下

有鋁箔遮蔽的FTP線,但沒有做接地

也是會像STP線一樣,變成像天線一樣嗎?

還是鋁箔遮蔽的特性跟銅編織網遮蔽不一樣呢?


這篇超專業,小弟最近剛好在深入研究電纜相關美國ansi法規
73-532/95-658等
快搞亂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