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 Cat.6 水晶頭裡面8條線,是不是應該是分成兩層,成為上4下4交錯式排列如圖;
Cat.6 網路接頭
還是也可以是平平排成一線,像 Cat.5一樣?也就是 Cat.6 和 Cat.5 水晶頭有無不同?

因為兩年前為了建立家裡的 GB Lan,買了一些 Cat.6 專用三件式接頭來自己壓,
Cat.6 網路接頭
是雙層交錯排列的。

今年有需要增加線路,又去網路上買了一些 Cat.6頭來玩,特地多買了幾種,沒想到拿到的三種,有兩種是排成一線。我以為這些應該是 Cat.5e以下用的,但賣方很肯定他們的規格沒錯。

第一種:
Cat.6 網路接頭
第二種:
Cat.6 網路接頭
Cat.6 網路接頭

而我一向以為Cat.6 接頭應該是線孔是上、下二排,各4線, Cat.5E 以下是一排而已, 如這個網頁所述。
(........連結恕刪)
所以有點傻眼。

因為弟非資訊相關人員,網路上查了一會兒也沒有確定的資訊,想請問各位大德的意見。這種排成一線的頭,是 Cat.5 嗎?對速度和穩定度有無影響?

另外想問的是,三件式接頭中,那個雙口呂字形的小零件作用是什麼?可以不裝嗎?還是裝了有什麼好處?
因為照某個接頭製造商的說法:
(........連結恕刪)
網路線切開的長度越短越好。他的接頭 (就是上圖最後一種) 就沒有這個零件,也可以裝。

感謝回答!
文章關鍵字
Cat 5, 5E 6
在 TIA/EIA 568-B.2 的標準裡
只是"測試結果"的等級差異而已.
每個等級要測的項目的頻率範圍都不一樣.
等級愈高的, 測的項目愈多, 測的頻率範圍愈廣.愈高
測試項目舉例來說包括:
衰減, 近端串音, 遠端串音, 信號雜訊比, 總合近端串音, 總合遠端串音, 總合信號雜訊比

例如其中一個測試項目叫:近端串音Near End Cross Talk (串音愈小愈好)
Cat 5 ,50Mhz時可能 5dB 就及格了
Cat 5e ,50Mhz時可能要4dB才會及格
Cat 6 ,50Mhz時可能要 3dB才會及格

在這樣的標準下, RJ45頭, 只有外觀有標準.
內部構造,看各家的設計不同, 有上下的, 有左右的,有二件式的,
有三件式的.有帶IC板的. 有一排的,有二排的, 有三排的
只要測試結果符合 TIA/EIA 標準都可以

當然,
每一對"絞線", 退絞 的長度愈短愈好... 這個跟水晶頭的設計有關
網路線的材質, 粗細, 包覆材, 十字隔離, 金屬隔進, 4對線的不同絞率,
也都跟測量結果是否合格, 其至測試結果離合格值有有多少空間(MARGIN)都有關係.

到了 CAT 7 (for 10G BASE-T), 相鄰纜線的 A.NEXT (外部近端串音), 都要測量.

目前最具公信力的測量儀器叫: Fluke DTX-1800(可測到CAT 7)
各大佈線廠商, 纜線製造商, 大型網路管理員
應該都會有, 佈線後, 用儀器一條一條測試,儲存,產出測試報告(一條線一張),做為驗收/付款依據

至於纜線品質要選 AMP, IBM ACS, Krone, Simons, 3M, Nexans, Commscope, Hubbell
就隨您高興了. (上述品牌比為國際大廠/進口品牌)

希望上述資訊, 對您有幫助.
哇!真是太感謝 gcnet 兄專業又詳盡的解說,簡直是教科書等級的!
謝謝您願意為了我這個門外漢打了這麼大一篇,萬分感激!

所以我只要選擇自己覺得最好壓製的頭就可以了。因為看來,接頭的設計和做出來的效果並沒有直接相關,也沒有文獻對接頭內的設計做嚴格規範。主要是壓出來的結果還是要以最後測量值為準,而看來壓製的功力可能比接頭的設計影響更大! gcnet 兄以為然否?
brahms wrote:
哇!真是太感謝 gc...(恕刪)


兩件式的 你要先將線材套在小片的裡面再塞進去壓
(小片那個很容易弄丟...要注意收納)

工具記得買好一點就好了

至於Fluke 我想一般人不需要了 上面說的儀器差不多快半台汽車了
雖然說儀器幾十萬是很稀鬆平常的
GOOGLE了一些文章, 有興趣可以讀讀看
http://www.tcrc.edu.tw/data2/seminar100/20111012.pdf
http://www.lcjh.ntpc.edu.tw/office/Academic/info/manage/LT_CAT.6.pdf
http://www.ezfiber.com.tw/products/amp/plan/plan13.pdf
http://www.ezcabling.com.tw/product/ibm/file/file06.pdf
http://www.ezfiber.com.tw/products/avaya/plan/plan01.pdf

一條好的網路線, 有幾個重點:
1.材料: 水晶頭, 資訊插座, 網路線 (同一品牌,同一規格比較好)
2.工具: 好的壓線鉗, 好的剝線鉗, 好的斜口鉗
3.製作人: 正確的纜線知識與正確的規劃/設計/管理/佈線/壓線/打線技巧

跟做一盤好吃的菜一樣...
上好的材料, 遇到對的鍋具, 不對的火候 還是很難吃...

因為小弟以前有賣過 FLUKE , Agilent , Ideal 纜線測試儀器,
遊走各大纜線品牌原廠, 代工工廠, 佈線廠商, 佈線工程客戶, 職訓局 與 各大專院校相關課程之間.
所以怎麼壓, 怎麼佈, 怎麼打, 用那一家的頭, 那一家的線, 長度多少, 跳接幾次, 溫度多少, 濕度多少,
彎曲幾次, 插拔幾次, 用幾年, 曬幾年, 埋幾年, 穿PVC管,穿金屬管, 距離110V, 220V的電力線多遠...
AWG 22, 23, 24的線, 渡多少的金, 是2叉的頭還是3叉的頭, UTP, STP, ScTP...
有接地, 沒接地, 用350元的壓線鉗, 用1500的壓線鉗...

測試報告數值會差多少還小有一點瞭解
(因為纜線易得, 儀器難求, 每套儀器真的都是一台國產車的錢)

各大原廠都定期有在辦佈線訓練班(順便推銷他家線纜線產品), 如果有機會的話, 可以去報名參加看看...
原廠講師會教你很"經驗"的東西與"技巧", 順便練習 "實作", 課堂上通常都會放儀器..
讓你實作完, 再看看測試報告數據是多少...
我會買第二種有金屬屏蔽的接頭,應該比上下兩層的效果更好。
gcnet wrote:
Cat 5, 5E ...(恕刪)


gcnet兄,很有用的資訊,提供的pdf資料也很讚,感謝了。
很好的資訊,業務上用的到,記錄一下.
brahms wrote:
請問 Cat.6 水...(恕刪)
不好意思借用版面發問一下,
因為家裡目前正要裝潢,
建商有留網路孔在電視牆牆壁,我在弱電箱看線材是有標示cat 6,
因為機櫃會放得比較遠必須從牆壁再拉網路線到機櫃裏頭,
這樣拉線是怎樣做比較好?
直接在牆壁差一條cat 6網路線到機櫃,
還是請水電從網路孔重新拉線過去?
另外如果水電帶的線沒有標示的話,要如何知道是cat6規格呢?

對網路設備不太了解,電視牆又即將封版
再麻煩各位前輩不吝指教 感恩!
brahms wrote:
請問 Cat.6 水(恕刪)


台灣,現在的cat6a, 水晶頭都是網路上賣的都是平,有賣的上下,發現設計非常不良品質!

實際效果不大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