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這台LIVA迷你電腦之前,先附上一張規格表給大家做個參考。

精英LIVA迷你電腦外觀與規格介紹 |
精英這次推出的LIVA迷你電腦外盒設計是採用橘黑的配色,並且在外盒圖示上也可以看到這款LIVA是搭載了Intel Bay Trail-M的整合晶片。

在外盒的側邊主要是這款小電腦的重點規格以及隨附的配件圖示。從規格的標示也可以看到,這款LIVA電腦將會有32GB以及64GB兩種版本,而這次借測的產品,則是32GB的容量規格。

打開外盒後,則會先看到一張寫著這款LIVA小電腦名稱的說明。

掀開上層的標語說明,底下就是這款LIVA的各個組裝零件以及配件。而配件裡面,則有提供了一張電腦組裝說明、一本使用手冊以及驅動軟體光碟。不過,在驅動光碟裡面的驅動程式,目前只有提供Windows 8.1的版本,至於Windows 7以及Linux的版本之後才會陸續更新。另外一個比較有趣的地方,就是這款小電腦其實並沒有光碟機,若是要安裝驅動程式還是得加裝外接式的光碟機,或是到官方網站下載。

這款LIVA小電腦出貨的時候,也會隨附一張具備無線網路和藍牙傳輸功能的擴充卡以及兩個訊號天線板。

隨附的無線網路擴充卡是AzureWave推出的AW-NB136NF,並採用M.2規格作為傳輸介面。

配件中提供的電源變壓器。

隨附的變壓器電源接頭是可更換的設計,正式上市的時候,會提供適合台灣以及歐規兩種電源接頭。

隨附變壓器的供電規格則是5V、3A,所以也可以大概瞭解到這款小電腦的總耗電量會控制在15瓦以內。

而從變壓器的連接埠便能知道這款LIVA小電腦的供電接頭是採用Micro USB的規格。

這款LIVA小電腦在出貨的時候,並不是整機裝好,而是分裝的設計,讓使用者可以自己DIY組裝。所以除了剛剛的幾個配件之外,主機板以及機身上下外殼都是分別包裝,在實際使用之前,需要稍微的組裝一下。

主機板的部分也是另外用靜電袋包著。

實際拿出主機板放在手上比一下之後,可以更清楚看出這款LIVA裡面搭配的主機板體積相當輕巧。

在主機板背後的I/O埠則是提供了一組USB2.0、一組USB3.0以及一組RJ45網路傳輸埠。影音輸出的部分則是各提供了一組HDMI與D-Sub輸出端子。至於左邊小小的Micro USB埠則是這款LIVA的供電接頭。

主機板的另一側則是設置了一個電源按鍵以及3.5mm的音源輸出孔。

這款LIVA小電腦是無風扇的設計,主要是靠主機板上搭配的橘色散熱片來加強晶片散熱。拆卸的時候,只要鬆開兩個固定螺絲就可以取下。而在散熱片上除了針對Bay Trail晶片散熱之外,在儲存顆粒以及硬碟的位置上也有附上導熱片來加強散熱效果。

在這款LIVA小電腦中所搭載的Bay Trail晶片,已經有整合了Intel Celeron N2806雙核心處理器以及Intel HD Graphics繪圖晶片,並且在主機板上大部分的傳輸埠功能,也都是透過這顆晶片來控制。

在儲存規格的部分,這款主機板上已經有直接內嵌了一顆SanDisk 的eMMC儲存記憶體顆粒,容量為32GB。

這款電腦的快取記憶體也是直接在主機板前後各嵌入了兩顆海力士推出的H5TC4G63AFR DDR3L記憶體顆粒,總容量為2GB。

音效規格方面,這款LIVA主機板上則是搭載了一顆Realtek推出的ALC282晶片,可提供2聲道音效輸出。

主機板的背面也佈滿的供電元件、記憶體顆粒以及M.2擴充插槽。而且為了節省空間,BIOS的電池則是直接黏在主機板背後。

在背面上則是設置了一個M.2的擴充埠,不過,雖然是M.2的設計,但因為傳輸規格以及防呆設計的關係,這個擴充埠並不能加裝硬碟,只能夠用來安裝隨附的無線網路卡。

至於有線網路的規格方面,則是搭載了一顆Realtek推出的RTL8111G晶片,可支援至Gigabit的頻寬。

接著就來實際組裝一下這款LIVA小電腦囉!安裝的時候,建議可以先將配件提供的訊號天線板黏貼到外殼上。其實在外殼上也已經有設計的天線板的黏貼位置,使用者只要對照貼上就可以。

要把主機板放到外殼之前,可以先將無線網路卡安裝固定好。

主機板的固定方式主要是利用兩邊的卡榫來固定,不用再另外鎖螺絲。要放上另一片外蓋之前,記得要先把訊號天線接在無線網路卡。


接著拿底座的外殼跟上蓋合體,用手按壓就可以完成安裝囉!

電腦安裝完成後的模樣。在機身的前方面板則是電源開關以及音源輸出孔的位置。

後方則是各個I/O埠的位置。

在機身上下前後左右面都是採用柵欄式的孔洞設計,讓機身有比較好的散熱效果。

機身底部的四個角落則是有墊高的腳座設計,不過在腳座的底部若是可以直接加上橡膠墊來止滑會更好一點。

完成安裝後也實際量側了一下機身重量,大概是190公克左右,確實是相當輕巧。

各項硬體效能測試 |
瞭解這款LIVA小電腦的硬體規格與外觀設計之後,接著當然還是要來看看實際的效能表現囉!這次主要會針對處理器、繪圖晶片、記憶體、硬碟、整體效能、晶片溫度、耗電量以及實際影音播放等項目進行測試。因為這款LIVA目前只有提供給Windows 8.1作業系統的驅動程式,所以這次的各項測試也都是在64位元的Windows 8.1專業板的環境完成。
處理器效能測試
從CPUz軟體的各項硬體資訊可以看到這款LIVA電腦上搭載的是Intel Celeron N2806處理器,內建有1MB的快取記憶體。其標準預設運作時脈為1.6GHz,並會依照系統狀況,最高可自動增頻至2GHz。記憶體規格是低電壓版本的DDR3-1066,總容量為2GB。主機板的部分則是精英針對這款LIVA所設計的BAT-MINI特規主機板。至於繪圖晶片的部分,則是整合式的Intel HD Graphics,內建4個繪圖核心,且最高運作時脈可達到756MHz,並可支援雙螢幕輸出以及Intel Wireless Display無線輸出功能。

在CINEBENCH R15軟體測試中,處理器單核心與多核心效能分別為30cb和54cb。OpenGL項目測試則是4.62fps。

使用Nuclearus Multi Core v2.0軟體測試時,總分結果為3801分。

在WinRAR解壓縮軟體的基準測試結果為939KB/s。

使用wPrime軟體測試時,在32MB選項的測試結果為116.06秒,在1024M選項的測試結果為3452.926秒。

記憶體效能測試
實際使用AIDA64軟體的記憶體測試時,記憶體讀取速度為5947MB/s、寫入速度為4171MB/s、複製速度為5268MB/s、延遲時間為116.0ns。

繪圖晶片效能測試
在3DMark 11 Entry項目的測試結果總分為E373分。

實際使用快打旋風四遊戲的測試工具測試時,每秒平均張數結果為13.47FPS、總分為5579分。

硬碟效能測試
使用ATTO Benchmark軟體測試時,在測試檔案長度為8192KB的結果,讀取效能約可達到134MB/s、寫入效能大約為43MB/s。

實際開啟CrystalDiskMark軟體並選擇隨機模式測試時,循序讀寫效能分別為132.1MB/s和43.64MB/s;512K項目的讀取與寫入效能分別為121.8MB/s和26.87MB/s;4K項目的讀取與寫入效能分別為12.91MB/s和4.775MB/s。4K QD32項目的讀取與寫入效能分別為12.69MB/s和4.841MB/s

PCMark軟體系統效能測試
實際跑完PCMark 7軟體之後,測試結果總分為1918分。

在PCMark 8的HOME項目測試結果總分為1019分。

在PCMark 8的Creative項目測試結果總分為758分。

在PCMark 8的Work項目測試結果總分為1137分。

影音播放測試
實際播放Full HD解析度的電影預告片時,CPU使用率則會達到60~70%,且播放流暢度也都還算是不錯。

不過實際播放4K影片時,CPU使用率則會標到100%,而且畫面延遲相當明顯。

溫度測試
開啟AIDA64軟體中的穩定度測試項目燒機約20分鐘左右,CPU的溫度大約會控制在62度上下。

耗電量測試
在待機狀態時,系統總耗電量則大約會控制在4瓦左右。

一樣開啟AIDA64軟體中的穩定度測試項目持續燒機時,系統總耗電則會控制在10瓦以內。

測試總結
實際測試之後,雖然從各項數據來看,這款電腦的效能跟一般桌上型電腦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差距,但要應付一般上網、簡單文書或是看Full HD的影片之類的用途,其實也算是夠用。更特別的一點,就是這款電腦的耗電量表現,即便是系統滿載的狀態時,也大概只有10瓦以內的耗電,幾乎是一般電腦1/5~1/10,算是相當省電的小電腦。而且因為機身的供電接頭使採用micro USB的規格,所以實際拿行動電源接上的時候,一樣也可以開啟電腦正常運作。不過,若是真的要拿行動電源供電的話,電流輸出規格至少要2A以上會比較穩定一點。
這款電腦省電歸省電,有幾個地方還是比較可惜。第一個就是這款LIVA電腦也許是為了要節省機身的空間,所設置的USB傳輸埠數量僅有兩組而已,若是使用一般的滑鼠鍵盤,基本上也就沒有其它空間可以接上硬碟或是隨身碟,像是要安裝作業系統的時候,就只能夠先用滑鼠或是鍵盤來設定安裝步驟,不然就是要使用可以同時連結鍵鼠的無線接收器,這樣才有辦法接上USB隨身碟安裝系統。算是使用上比較不方便的一點,建議之後若是有新版本推出可以在機身的前面多加個1個或兩個USB傳輸埠會更方便一點。
另外一點,就是32GB的儲存空間,實在是有點不夠用,因為光是安裝完作業系統而已,硬碟就只剩下16GB左右的空間可以使用,要是再加上一些必備的文書軟體、播放軟體或是Windows市集的小遊戲,容量很快就會不夠用,要是有檔案較大的資料需要存取,就只能利用外接硬碟或是隨身碟。看來還是得要64GB以上的容量規格才會比較好應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