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的乾坤 - SONY RX100

一、快問快答




◎RX100可說是今年相當受矚目的小相機,有什麼初步印象呢?


RX100的收納體積很小巧,整體的反應也相當快,確實是很讓人印象深刻的小相機。

雖然不是可換鏡頭的機種,但第一印象反而有種「欸,好像一台小型的NEX呢!」




◎疑,怎麼會這樣說?


NEX有的東西跟功能,除了換鏡頭跟介面不同以外,RX100幾乎都有了。

像是全景模式、高速的連拍、多框ISO還有諸多的濾鏡跟色彩模式,RX100都有了。而且我有時候還覺得或許對一般人來講,RX100可能更適合平時使用。




◎為什麼跟NEX系列比起來,RX100更適合一般人在平常使用呢?


由於1”感光元件比起APS-C對焦時所要處理的資料量比較少,所以RX100的對焦比起NEX系統要來快上不少(即便是NEX-5R跟NEX-6的混合式對焦)

加上體積更加便於攜帶,介面、外型也跟WX系列相仿,確實是給一般人日常使用很棒的選擇。




◎有什麼對RX100印象深刻的地方呢?


快速的對焦非常讓我滿意。

我也挺喜歡鏡頭前緣的控制環,由於是無段的旋鈕,所以可以很順暢快速的調整。以前使用XZ-1也有類似的設計,不過轉動的時候會有喀喀喀的段數聲音,那樣的好處是可以清楚的知道每一個調整,壞處就是動作稍微不俐落一點。

我喜歡無段的設計多一些。




◎還有其他對RX100的好印象嗎?


其實RX100的1”感光原件搭配廣角端F1.8的光圈,在近拍上也蠻不錯的,而且高ISO能力也比一般小相機來的好,我覺得使用比較大的1”感光原件,這也確實是第一點可以拿出來提到的優點。

剛剛提到的功能強大,與NEX系列相仿,我想是可以提出來說的部份,在這個體積能有這樣的性能,確實是很棒的搭配。

噢對了這顆Zeiss鏡頭相當不錯!我覺得畫質蠻好的。

另外濾鏡數量也非常多,甚至比NEX還要來的多,這也是RX100有趣的地方。



◎既然有好印象,有沒有哪裡覺得RX100或許可以改進或者是不適應的地方呢?

我覺得最大的困擾,還是在於變焦後光圈的下降速度比較快。

比起XZ-2、EX2F、LX7、X10那樣的機器,到最望遠端約莫70-100mm都還能有個F2.8左右,RX100望遠端來到了F4.9,差不多小了一級半,也把1”感光原件的優勢補回去了。




◎既然提起XZ-2、EX2F、LX7、X10這些相機,要不要順便提一下跟RX100的比對?


其實是想問EX2F跟RX100該買哪一台吧?哈。


◎欸~不是這樣啦!?(如果可以比較是更好的啦!)


好啦回歸正題。

RX100定價是21800,EX2F是16980,它們都對得起它們的價格,也確實是不同走向的相機。這個價差很值得討論哪,相差約五千塊,剛好非常尷尬。

如果你的預算有超過兩萬,我想你應該考慮的是需不需要翻轉螢幕,對焦段的考量(常拍廣角一點還是望遠端),評估過後我想選擇RX100沒什麼問題。

但如果預算比較緊一點,我覺得選擇17000這個價位區間的EX2F、XZ-2、LX7也沒什麼不好,拍起來的感覺跟畫質也不會差很多。

沒有所謂比較高單價的相機就比較好這回事,不過會賣這麼貴的小相機,我們還是得了解到底該不該花這個錢去買。




◎那麼這次的文章主題會怎麼進行呢?


其實這回跟我妹去日本旅行,RX100都是楊小妹旅行一路拍攝的相機,所以這回的範例照片絕大部分都是楊小妹拍的。

我想應該超級有參考價值,因為楊小妹對相機沒有很熟悉,我都讓他直接用P mode跟一堆自動模式去拍攝,針對「一般人的使用情況」應該是很不錯的參考。

我也商請了lscott幫我拍了些濾鏡的照片,系列文章內也可以來介紹這個部分。


◎文章大概會是怎麼樣的走向呢?


大概會是個五篇的文章吧。除了原本就有的快問快答、intro跟二三事以外,想拿一篇來探討這顆Zeiss鏡頭,最後則是Prologue。




◎那麼RX100跟SONY自家的NEX相比呢?


這很有討論的空間。

無反光鏡的體積雖比一般單眼相機小,但仍舊有一定體積,比起RX100接近小傻瓜的體積還是大上不少,如果你只想有一台看起來跟以前用的小傻瓜差不多的機器(看起來也差不多),但骨子裡功能強悍許多,預算也負擔得起,或許可以考慮RX100。

但如果你還想要針對特定用途添購鏡頭,比方說微距、超廣角、望遠鏡頭跟大光圈,那就得選擇NEX了。

無反光鏡的NEX介於DC跟DSLR之間,同樣擁有擴充空間,但體積比數位單眼小得多;而RX100則是在DC小小的身軀裡面集合了許多科技,方便攜帶,容易使用,畫質也比一般DC好。




◎簡單總結RX100呢?


科技的進步讓我難以想像會有這樣的相機出現,雖然不管是XZ-2、EX2F、LX7跟RX100來說都值得這個稱號。

不過RX100徹底顛覆我的是:它具有較大片幅1”的感光元件,還能做的這麼小,這麼快,也沒什麼大缺點,讓我一掃過去那些用大片幅DC的緩慢印象(像GXR、Sigma DP系列、Leica X系列、Fujifilm X100)

用這句話來形容絕對沒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本文靜態連結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文章關鍵字
二、intro

看過了RX100的快問快答,我們按照慣例來看看RX100的介紹吧!



體積上是個RX100很搶眼的亮點。平時關機的時候,跟SONY的WX系列外觀跟體積都蠻接近的,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體積相當適合收納跟攜帶。



不過開機的時候,RX100的鏡頭也會伸出,伸出的時候長度就比較長一些。



我覺得這倒是蠻有意思的設計,通常片幅越大的鏡頭體積會越大,而RX100在需要攜帶的時候盡可能縮小體積,在使用的時候才讓它回復原有的大小,那是很不錯的設計。

我很佩服這個設計。



我拿我的手當比例尺蠻多次了,不過這次你應該可以看到確確實實RX100就跟一般DC一樣,很難想像這樣大小的相機,塞了1"的感光元件。



RX100在這個體積之下,也搭配了一顆菜斯鏡頭Zeiss Vario-Sonnar的鏡頭。鏡頭旁也隱藏了一個控制轉環,無段的設計也讓調整參數變的相當方便。



這顆鏡頭涵蓋了等效28-100mm的部份,是很適當的日常跟旅行焦段。

在廣角端最大光圈的部份也很理想,有著F1.8的規格,搭配1"的感光元件使用也很不錯。我們在稍後的文章在來驗證這顆鏡頭的畫質吧!



RX100大部分的模式都透過上面這個轉盤來操作。RX100擁有很多功能跟NEX系列一樣的功能,比方像全景模式。另外在一般使用上它也擁有更容易使用的「高級自動模式」(那個有+的相機圖案),因應進階一點的熟悉使用者也有「MR模式」,能夠自己儲存自己想要的模式。



RX100因為體積的關係,所以其實右手握持的地方會稍微滑手一點。國外有廠商推出黏貼的握把,如果有滑手困擾的人或許可以參考看看。

另外,加上皮套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RX100基本上背面的配置相當簡潔,3吋的螢幕構成了背面主要的元件。



這個三吋的螢幕,採用White magic的技術,擁有122萬像素,在精細度跟預覽的呈現上都沒話說。



RX100的按鈕數目不算多,不過利用方向鈕也把適時的做出幾個重要的自定義功能,FN按鈕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可以自定一些常用的功能如:ISO、濾鏡、白平衡。

而方向鈕周邊的轉輪一樣可以調整參數,搭配鏡頭旁的轉環,也讓RX100即便是小型的體積仍舊有很好的操作。

另外有沒有發現RX100沒有小花按鈕呢?RX100的近拍是自動偵測的,所以不需要手動開啟小花模式。



RX100沒有額外的充電器(原廠後來有單獨販售),所以充電的話跟智慧型手機一樣,都是透過micro-USB來充電。



這部份我倒是覺得還好,不會因為旅充就覺得怪怪的。

在電力部分,RX100大致上在使用上的時候,一天三百張不包含錄影沒什麼問題。



RX100的握持會蠻集中在右手的,所以在使用的時候我會利用左手來扶助相機增加一點穩定性。



左手除了增加穩定外,也需要這樣轉動鏡頭轉環,方便快速的調整參數。



不過就實際使用來說,男生的右手要很注意,因為確實設計上比較光滑,有可能滑手。除了購買國外的黏貼握把以外,我想加個皮套也是不錯的選擇。



簡單看過外觀的介紹後,我們來看一下一段短片:SONY RX100第一印象。



下一篇文章,RX100的二三事!



本文靜態連結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三、RX100的二三事

看過了RX100的外觀介紹,我們來一探RX100的究竟吧!



[ISO測試]

首先還是先從RX100的ISO測試來看。

從ISO最低到ISO800,在雜訊、偽色部分的表現都相當良好;ISO1600跟ISO3200略有下滑,不過依舊在很不錯的範圍,日常使用的話,ISO3200還是個很可以使用的數值。

ISO6400的部份,彩度因為雜訊處理的關係略微下降,字體也因為雜訊抹除稍稍有些地方被抹不見,不過乾淨度還算不賴,在很微光的環境來看,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不過我們可以來看看RX100的多框消除,在ISO6400的情況,大約還有接近ISO1600跟ISO3200之間的雜訊表現,若是遇上真的非常陰暗的環境,或者需要在室內Zoom in拉近鏡頭(這時候光圈會變得比較小,進光量降低也需要提昇ISO增加快門速度),我們可以使用多框消除雜訊這個選項。



[對焦速度]

RX100的對焦速度是相當讓人滿意的,基本上沒什麼對焦失誤的狀況,而且速度也相當理想。

在微距近拍的部分要稍微注意一下,RX100不需要開啟小花模式,它會自動偵測距離調整,所以不需要擔心。

在快門遲滯的反應也蠻優異,不過因為快門全按壓比較淺,有時候按的用力一些會誤觸,這部份的話使用要稍稍留意一下。




[拍攝介面雙滾輪使用]

RX100的雙滾輪介面在快速調整上蠻方便使用的,另外加上FN按鈕,也可以把常用的選項放進來使用。







[選單部分]

RX100的選單非常明確,幾個選項也都蠻容易理解的。

如果有使用的疑問的話,也可以透過SONY RX100線上的說明來幫助了解(非常詳細,必看!)

[關於濾鏡]

RX100內建的相當多的濾鏡效果,大致上包含了:玩具照相機, 普普風, 色調分離, 懷舊相片, 柔和過曝效果, 部分色彩, 高對比度單色, 柔焦, HDR 繪畫, 豐富色調單色, 縮樣, 水彩, 插圖

網路上已經相當多定向的測試了,這邊我就只分享一下自己常用的幾種濾鏡。

普普風:會增強照片的飽和跟對比度,讓照片有類似普普風格的效果。
縮樣:其實就是常見的模型效果,在高處的拍攝比較容易獲得明顯的效果。



我相當喜歡懷舊風格,雖然各廠的濾鏡效果現在都蠻成熟的,不過這個懷舊風格讓我覺得是RX100裡面相當吸引人的效果,尤其是在遍佈老街的日本,一些街道的老房子都挺適合使用的。



高對比的黑白效果也不錯,增強了黑白照片的對比,帶有比較強烈的滄桑感。



「部分色彩」則是抽色效果,這部份的話可以根據顏色做調整,藍、綠、黃、紅都可以來使用。



HDR繪畫效果倒有些像筆刷處理過的照片,有些像強硬的油畫。



玩具效果則是加上類似針孔相機的暗角,就像是玩具底片相機拍出來的效果。



柔焦效果就跟一般的柔焦鏡一樣,作為夢幻的人像照片或者輕柔的花卉寫真都很合適。



除了懷舊風格以外,柔和過曝也是我相當喜歡的,照片裡面多了些輕柔的風格,清清爽爽的,非常舒服得照片色調。



最後一個則是水彩與插畫效果。

這是RX100這次新增的濾鏡,相當特別,也在網路上很受歡迎,有點能把照片轉變成漫畫的感覺。



看完了這篇的二三事,我想我們也對RX100了解更進一步了,不過你還想要了解更多嗎?

我建議可以參考這個香港SONY STYLE的頁面,介紹的非常仔細,拍攝效果也相當優秀,很值得參考 <strike>保證你看完就想買了...</strike>

下一篇我們來談談RX100的鏡頭表現吧!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你好,卡爾蔡斯]



我們這篇文章來看看關於RX100的鏡頭表現,不過我們不談艱深的鏡頭MTF測試圖,我們用實際拍攝的照片來驗證這顆鏡頭。

SONY已經廣泛的在各種數位相機還有一些單眼相機的鏡頭使用Carl Zeiss的鏡頭,不管如何,在RX100掛上Zeiss的部份也確實可圈可點,這沒有任何疑問。



RX100搭配的這個鏡頭其實有相當好的銳利度,光看縮圖就可以感受出來。



下面這兩張圖片是裁切過後的照片,左邊是中心部分,右邊是最右邊的邊緣。

中心非常銳利,最周邊的話略有衰減。

我的想法是RX100身為一台隨身DC,在百分百的檢視狀況下並不多,洗成A0或者A1大小的情況也相當少,所以這樣的邊緣衰減是可以接受的,尤其考慮到RX100非常精巧細緻的體積。



不過在一般情況下,最容易遇到的狀況則是近拍。

RX100在廣角端擁有5cm的近拍,不過當你使用最近對焦距離拍照的時候,容易出現光暈的情況。一般說來,縮一點光圈,可以避免這樣的情況。



另外一個避免的方法是稍稍遠一點點近拍,大概6-7cm就可以了,不用退的非常遠。



你會發現到只是一兩公分的差距,同樣都是開放光圈F1.8的表現差異就不小了,這是我們在使用RX100的時候需要稍微注意的特性。



在機身的色調處理部分,在一般光線與陰影交界的地方,RX100的自動白平衡處理傾向有稍微偏冷一點點,感覺稍微理性一些,但很適合在街道上的描寫。



在耀光跟鬼影的表現部分,RX100表現的可圈可點,耀光鬼影都非常輕微。



甚至是逆光造成的對比與解像力下降,RX100也沒有類似的狀況。我們可以見到清水舞台依稀可見細節,遠處的京都市區建築物依然可以清晰可見。



對於玻璃反光與金屬的材質感展現,也確實相當優秀,從啤酒瓶跟帥氣的南海Rapid beta車頭可以看出。





在散景表現上,望遠端比起一般小DC有一些淺景深。我沒有放上人像的部份,主要是因為被拍的都是我,既然不上相那就別放了吧!

DPRivew有做一些淺景深效果的等效表格,有興趣跟入門單眼還有其他高階DC比較可以參考看看。



在星芒部分,RX100的星芒是收縮的星芒,有點光源的部份倒是還不錯。



裁切的部份明顯一點,大家可以看看。另外右邊那一張是光圈比較大的時候拍的,星芒稍微發散一點。(F3.2)



或許是歸功於鏡頭的表現相當好,我覺得對於一些光影的描寫,RX100這顆Zeiss鏡頭也相當可圈可點。





在色彩的表現也相當ok,藍天也好,或者是朱紅的鳥居小吊飾也好,都能展現出濃郁的照片。





我們靜心來看看RX100搭配的這顆Zeiss鏡頭,其實也正是整台相機的重心所在。

很多人都認為RX100的賣點是1"的感光元件,認為感光元件一吋大一吋強,大片幅的相機畫質自然就好。



這不是那麼絕對的事情。

當你沒有一個優秀的前端所支持,空有一個美好的後端有什麼用呢?



RX100在小相機裡面,有相當優秀的片幅支撐,但也靠著這顆很不錯的Zeiss鏡頭搭配,兩者相輔相成才有RX100我們看到的表現。



我非常喜歡小相機,一有機會也自然在許多小相機裡面裡穿梭。



很多人都認為小相機跟交換鏡頭比起來,樂趣顯得少了很多,但我卻不這麼想。



小相機儘管不能交換鏡頭,但每一個針對機器本身設計且最佳化的鏡頭,依舊擁有鮮明的個性。一更換相機,每個廠牌不同的操作邏輯與鏡頭性能都在在呈現出來。



小相機的樂趣是什麼呢?RX100的樂趣是什麼呢?

那麼,用一篇文章來探究一台小相機的鏡頭特性,樂趣又是什麼呢?



或許,正是那樣專注在單一顆鏡頭的觀察跟體驗,帶給小相機無比的樂趣。

這正是特別把RX100的Zeiss鏡頭獨立出來一個篇章的原因。



生活觀察的哲學。

Zeiss之所以為Zeiss。



也該是來對RX100收尾的時候了。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The photo of possibility.]



2012年是很有意思的一年,這一年的無光光鏡系統更加百家爭鳴,所有廠商都使出渾身解數,不管是WIFI也好,不管是速度也好,更或是更平價功能更好的相機都出現了。



但在此同時,有些更有意思的相機在這年也更加大鳴大放,是什麼相機呢?

是大光圈的隨身高階相機。



其中最讓人覺得意外而且驚喜的,莫過於SONY RX100。



我們從頭再一次看看RX100有些什麼地方吸引我們。



體積非常讓人喜愛,雖然塞了較大的感光元件,但體積維持一般傻瓜相機的大小。

擁有1”的感光元件,然後又這麼精緻的小型相機,只有它。



或許也不能不提到它三位一體的Zeiss鏡頭:28-100mm的便利焦段、廣角端有F1.8的大光圈、銳利的成像。



SONY優秀的電子性能也就這麼放在這台相機裡面,飛快的對焦速度跟極為短暫的快門遲滯、內藏NEX的諸多功能。



當然操作性也沒擱下,鏡頭旁的轉環也很適切的反映出靈活的操作,自定義Fn也讓我們能快速的選擇選項。



我記得我們講過這件事情了。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RX100在我們挑選高階數位相機的時候,一直都是我們的口袋名單之一,不管是在PTT的DC_Shopping還是諸多相機討論區都是。



其實網路也很多建議直接提到,如果預算夠的話,RX100確實是擁有獨一無二的魅力,卻然是首選。



不過,我從未對相機下過這樣篤定的結語。



不這麼做的理由跟我喜愛RX100的理由一樣:我是因為喜歡這台相機而使用它,而不是因為它是別人講的「首選」而使用它。



羅馬哲學家 - 西塞羅曾說過人類每個世紀都一直犯的六個錯誤。



相信個人利益是藉由摧毀別人來取得;擔心不能改變或修正的事情;因為我們無法達成,就堅持一件事不可能;拒絕排除不重要的個人偏好;忽視心智的發展及改進;企圖強迫別人有和我們一樣的想法及生活方式。



我喜歡小相機,有很大部分跟這六個錯誤有些關連。



很多人擔心小相機的是什麼?不能換鏡頭,正如六個錯誤裡面的『擔心不能改變或修正的事情』



也擔心小相機是不是綁手綁腳,覺得小相機怎麼可能做到單眼相機能做到的事情。『因為我們無法達成,就堅持一件事不可能』



可是覺得小相機不能改變鏡頭,覺得小相機無法做到單眼相機可以做到的事情又如何呢?

有些照片就是因為不是單眼相機,所以唯獨有小相機才做的到,那是日常的信手拈來。



小型相機看起來限制多多,但樂趣跟拍下驚艷瞬間卻總是在隨身攜帶的時候。

更何況,RX100的諸多優點已然拉近與入門單眼相機的距離。



我通常不為一台相機下購不購買的篤定結語是為什麼?

因為我無法強迫你跟我有一樣的想法,我無法把我的武斷強加在你身上。更多的時候,我希望能帶著你想,而不是幫你決定,或者假裝客觀讓你決定。



使用小相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因為它如此普遍的存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個環節看起來如此相像,但換成不同人拍總是不一樣。



一樣的是相機,不一樣的卻是每個人的生活。



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重要作家瑪麗‧艾凡斯這樣說著:「成為你可能成為的人永遠不會太晚。」



拿著你手上的RX100探索世界,拍下每一張可能的照片也永遠不會太晚。



每個人心裡應該都有一本「可能性之書」(The Book of Possibility)吧?



每一個生活的眼光,每一個街角的溫暖,每一個有人相伴的日子。



而RX100所拍下的每一個瞬間,每一個包含無限可能的照片。



終會造就這本可能性之書。

無限可能。



全文索引:
掌上的乾坤- SONY RX100(一)快問快答
掌上的乾坤- SONY RX100(二)intro
掌上的乾坤- SONY RX100(三)關於RX100的二三事
掌上的乾坤- SONY RX100(四)Carl Zeiss
掌上的乾坤- SONY RX100(五)Epilogue
euyoung's soliloquy - http://euyoung.blogspot.com/

cybercat wrote:
一、快問快答<...(恕刪)


真不錯
看的都想買了~
0931779549 wrote:
真不錯看的都想買了~...(恕刪)


的確以現行的隨身機設定來說

RX100真的是各項需求都恰到好處

還不錯的畫質+適中的體積+還不錯的高ISO+方便的操作性+適當的價位

其中最後一項或許很多人會覺得RX100賣太貴坦白說我剛買的時候也是忍痛買下的

還分了6期付款上個月剛結清款項

但是這六個月的期間讓我體會到RX100的價位跟他所帶來的各項性能與方便性來看

真的就是剛好而以,真要說物超所值當然太勉強但是要說物有所值絕對沒問題的!

這台相機真的值得買啦!!不管是什麼品牌的類單眼出到第幾代提供多大的光圈

只要片幅沒改以近2年的感光元件技術來看都是不可能超越RX100
Jep最近把用了多年的G9 換成 RX100,大光圈加上內建的濾鏡增添了照片的故事性,很有內涵的一台相機,謝謝樓主的分享。
樓主真的是很用心、很熱忱,
這真是一篇很精彩、很完整的分享文章,
看了真的很想去買一台來用,
可是我還是忍下來了,
期待傳說中的 RX10 能有更驚人的表現。
這麼新奇又好玩的玩意兒,連小弟都忍不住買了一台

感謝大大的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