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隨身機的需求是24mm廣角+180度翻轉螢幕+自動鏡頭蓋+可單手開機操作
兩個月前,唯一符合這些條件的是Canon G1X M2
身為一個C粉,我也在第一時間入手,雖然有一些奇怪的限制,但基本使用上還算滿意
沒想到才過了一個多月,RX100 M3就發表惹
同樣滿足四個條件,但重量只有G1X M2的一半左右
而且RX100系列對我來說最厲害的還是在它的薄度
買個腰包就可以很輕鬆的攜帶,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
而G1X M2則一定要另外拿一個包包來裝,
若是想要一台任何場合我都會想帶出門的相機,那還是非RX100 M3莫屬
當然RX100 M3還是有一些缺點,但這些都不足以抵消重量和攜帶便利所帶來的優勢
經過了一番思考,最後還是出掉G1X M2,預購了RX100 M3啦~

我是直接上官網預購,到貨速度相當快!




到了三代鏡頭終於升級為廣角24mm了,拍大景更有張力,也是我想敗的主因之一


薄度只比二代多了2.7mm


一個腰包就能輕鬆攜帶,這是G1X M2所難以企及的


另一個亮點當然就是改良的螢幕,可以180度翻轉,方便自拍




背面,按鍵跟二代差不多,只有右下的按鍵從"?"改成"C"


閃燈改到機頂正上方,一樣有跳閃功能,不過出力仍舊不高,室內打跳燈有點吃力


這樣薄的機身,sony硬是塞了EVF進去,實在相當厲害,不愧是外星科技


感測器在EVF旁邊,眼睛靠上去就會自動切換

之前沒用過有EVF的相機,所以沒得比較
基本上看起來滿明亮的,相機參數會顯示在EVF的上下方
快速移動相機的話,會有一點殘影(在室內)
之後再去室外實測看效果如何

相機到貨之前就迫不及待的跑去買週邊,必買之一就是握把貼了
用過RX100系列的人相信都對它滑溜的機身是又愛又恨
只是我買了AG-R1回家後,才發現原來有AG-R2,會跟RX100M3一起上市=.=
不過買都買了,就貼看看
感覺密合度有稍微差一點,不過不會很明顯,基本上我會建議大家等AG-R2上市再買,應該會比較密合


操作界面有一些更動,像Fn鍵按下後,從轉盤變成下列的12個格子,更能一目了然,我覺得不錯


鏡頭表現:
看到網路上的實拍,廣角+大光圈+近拍,邊緣有點色散的感覺,自已來實測看看
原圖:24mm端


由上往下,光圏分別為1.8/2.8/4,100%裁圖

看起來確實縮光圏畫質會改善,比較銳利,但f1.8的表現也不差了,視為可用光圏我想沒什麼問題

RX100M3的近拍是廣角端5cm,望遠端30cm,來實測一下放大率:

在廣角端約可拍進9.1cm的長度,RX100M3的CMOS長度為13.2mm,
所以放大率為13.2mm除以9.1cm=0.14,不算太好(G1X M2為0.23)
不過RX100M3還可以靠高畫素的優勢去做裁切來補救一下~


望遠端,放大率又更低了
所以如果要拿RX100M3來近拍,想把物體放大還是選擇廣角端會比較好

初步玩了一個晚上,講幾個缺點:
1.望遠端最大光圈迅速變小
這個缺點我在RX100就發現到了,M3還是有這個問題
拉到等效35mm左右最大光圏就變f2.8了
不過厚度這麼薄,這點也不用太苛求了

2.錄影時的變焦速度依然很慢,這點也是從M1到M3都沒有改善,有點可惜

最後先簡單來幾張實拍,之後會再陸續補上
人像發色的部份,先套用zbb3219大大的設定來拍看看
窗戶的自然光,感覺不錯,f1.8全開畫質不差


室內黃光下,有用自訂白平衡,人像膚色就比較不討喜,這張也可以順便看一下70mm端f2.8的散景表現

ISO是1250,縮圖還不錯,點大圖油畫感還是頗明顯,1吋CMOS的表現差不多就是醬了
然後sony的室內膚色一直是我比較苦手的地方,之後再來想辦法克服

這張一樣是70mm f2.8,散景表現個人覺得只能算so so


24mm拍景,有用HDR


70mm拍景,有用HDR


本文同步發表在我的部落格

--06.14新增----------------------------------
先講一下EVF戶外的使用感想
由於EVF是突出相機的,在大太陽下,兩邊會漏光,所以還是稍覺刺眼
用左手幫忙再擋一下光會比較好
基本上戶外還是比直接用LCD取景來的方便

再補一些實拍:
風景的部份都有用HDR










來看一下24mm v.s 28mm的差別,在同一個地方手持拍的
這張是28mm


這張是24mm,廣角的張力就比較明顯


玩具相機效果~


人像:
標準 -1 +0 +2, AWB M1


自然光,淡色 -2 +1 +0, AWB M1


室內黃光,淡色 -2 +1 +0 自訂白平衡(2500k,M3),比用vivid來的討喜一些


百貨公司的黃光,標準 -1 +0 +2, 2900K,M1

自然光下的人像發色滿ok的,但室內人像發色還在適應中,仍然不如canon那樣合我的味口
然後RX100M3的RAW檔,我常用的修圖軟體(mac的aperture)尚不支援,
只好再慢慢嘗試一下不同的參數設定了~

Dowchia wrote:
我對隨身機的需求是2...(恕刪)
ISO是1250,縮圖還不錯,點大圖油畫感還是頗明顯,1吋CMOS的表現差不多就是醬了
然後sony的室內膚色一直是我比較苦手的地方,之後再來想辦法克服


感謝分享,這是我一直苦手的地方

室內膚色真的....又黃又黑~~


我克服的方法是室內換富士或者CASIO拍攝
要微調SONY實在有點困難
已搬至 Yuxian BLOG,標題 + yuxian 就可以搜尋到。

yuxian wrote:
室內膚色真的....又黃又黑)


室內拍照開內閃應該會好一點,內閃出力不大應該不傷眼,

一般DC不開閃燈室內膚色應該都比開閃燈要黃一些.
yuxian wrote:
感謝分享,這是我一直苦手的地方
室內膚色真的....又黃又黑~~

握手...
我目前室內主要還是會用C家單眼在拍
RX100M3是輕裝帶小孩出門才會用,在室內拍的機會不大
現在打算來研究M3的raw檔看看~
Dowchia wrote:
我對隨身機的需求是2...人像發色的部份,先套用zbb3219大大的設定來拍看看...(恕刪)

好圖 好文 賞心悅目~

膚色的部分,除了zbb3219大大的設定,
另一篇l111210大分享利用調整機身參數的方式(直出jpg)去模擬Fujifilm非常實用

我在a6000, a7, a7R應用過,除膚色表現外,l111210大提到"臉上的陰影會...變成「較深的膚色」明暗的過渡也較柔和"的效果也相當顯著,不妨參考看看~

筆記如下:
先將白平衡設定為:AWB M1 or M1A1 EV+0.3~0.7
拍人用「淡色 -2 +1or+2 +0」
l111210大:拍人 「淡色 -2 +1or+2 +0」 直出jpg實拍圖 (1)
l111210大:拍人 「淡色 -2 +1or+2 +0」 直出jpg實拍圖 (2)
如要更「粉」,極度不真實的夢幻感(不太建議拍人)
「肖像 -1 +3 +0」
l111210大:更「粉」,極度不真實的夢幻感 「肖像 -1 +3 +0」 直出jpg實拍圖


以上是jpg直出設定,
raw檔的話,
等adobe更新camera raw後,
會盡速為大家製作轉換檔 :)
"VIVID -1 -1 +3 白平衡偏移M1"
這組設定的優點是光線充足的條件下的結果會很亮麗
但畢竟是VIVID模式,先天飽合對比就很高
在室內光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反而會加重色調的怪異感

個人習慣用"STD -1 +0 +2 AWB偏移M1"
很少跑出高飽合高濃度的黃黑皮膚

感謝分享,這台相機真的很不錯




Dowchia wrote:
同樣滿足四個條件,但重量只有G1X M2的一半左右...(恕刪)
aNYthing wrote:
膚色的部分,除了zbb3219大大的設定,
另一篇l111210大分享利用調整機身參數的方式(直出jpg)去模擬Fujifilm非常實用


zakkwang wrote:
在室內光線條件不好的情況下反而會加重色調的怪異感
個人習慣用"STD -1 +0 +2 AWB偏移M1"

感謝兩位的分享,小弟再來試試看

也請教一下在室內黃光下,你們會用自訂白平衡嗎?,還是AWB?
我覺得膚色好不好看白平衡的設定還是滿關鍵的
個人用習慣canon的DPP,以往室內都不管白平衡的,拍raw後續再進DPP去調
sony發色跟C家不一樣,要再適應一下~
請問D大
你的鏡頭蓋在關機時可以緊閉嗎?
昨天收到後發現5次有3次沒辦法緊閉
要用手撥回去!
這樣正常嗎?
謝謝!
感謝分享^^
想請教m3白平衡方面可以自訂色溫(k數)嗎?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