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消息] Lytro新技術 可拍攝後自由改變相片焦點

[外電消息] Lytro新技術 可拍攝後自由改變相片焦點

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新創公司Lytro表示,使用其突破性技術的相機將可大幅改變傳統的拍照方式,而在實際應用上,這表示拍照者無須在按快門前便對好焦,焦點可在拍照後再進行調整,無須擔心照片失焦或模糊的問題。

Lytro表示,他們利用一種感測器來捕捉所謂的亮場(light field),而亮場基本上就是從各個方向進入相機的光線。這項新技術是在主鏡頭與影像感測器之間放置很多微小鏡頭,這些鏡頭會測量進入光線的總量以及光線方向。而這種技術有傳統照相技術所沒有的優勢,其中一個就是拍照前無須對焦。

因此以後拍攝坐不住的孩童或行動中的動物將會比較容易。拍照者無須手動對焦或等後自動對焦,並且希望光線會集中在拍攝對象上;拍照者將可隨時連續拍照。當這些照片被傳送至電腦或手機上,便能重新調整影像焦點,或讓前景或背景事物變得模糊或清楚。

此外,Lytro表示,這項技術也可讓拍照者無須借助補光燈便可在光線微弱的環境下拍照,使用者也能以單一鏡頭拍出令人讚嘆的3D影像。但要觀看拍攝的全3D影像,仍須要能夠顯示3D影像的螢幕、手機、電腦或電視。

Lytro表示他們決定進入相機事業,而不是將這項技術授權給相機製造商,也希望可以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可瞄準便按快門的傻瓜相機。Lytro說價格將會很合理,但沒有進一步說明。

投資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表示,這項突破性技術會讓傳統的數位相機消失。但重點是Lytro可以在多短的時間內將這項技術帶到消費市場。

若想一窺改變相片焦點的效果,大家可從以下網頁連結所附的影片(約1:09處)中得知,另外,若想試試以滑鼠改變相片影像焦點,影片下方的潛水夫照片,或之下的貓咪、水滴、滑板等照片,可讓大家試試。只要在相片任一處點擊,便可逐漸改變影像焦點。

來源:All Things D
對焦可以事後調整
曝光可以後製補償
構圖可以裁切
那以後拍照可以閉眼睛了
未來攝影比賽比的是後製功力
怎麼印象中Adobe好像也發表過類似的技術??
還是我的錯覺
感覺是個跨世代的技術,今年下半年將會上市,好期待喔!
不過現在的單眼相機又會何去何從?
等實機出現再說

現在相機市場 都被日本給掌握住 c n s家

沒什麼可以 選擇 賣的貴 全幅機器 出的賣

慢慢玩弄 消費著 出的慢 賣的貴 市場在給你區別 相機廠家 精明得很

可惜沒有 其他國家 出來相機可以和日系拼 就連sigma相機 也不行 電子性能 抄差的

說真的 用sigma的三層感應器 相機拍 又慢又龜速
不如 我自己用底片相機還比他好
可以到 http://www.lytro.com/ 玩範例啊
感覺挺神的!
以後就不怕對不到焦了
我看對那些婚攝的應該最有用處 XD
不得不說...

這種東西真的上市會打的現在不思進取的兩間龍頭滿地找牙...爽

不再需要甚麼多快的對焦系統 攜帶各式各樣鏡頭(和應用的現行光學原理完全不一樣了)

每個人都能輕鬆寫意的拍照 拍出好照片不再是甚麼專業攝影師才能辦得到的了

就算是隻猴子 只要會拿相機喀嚓就行



但我覺得應該也有一群人仍會固守現代的相機系統就是了... I don't care

就像以前底片機換成數位式一樣...分成兩大陣營互相叫囂 但市場會證明一切

愛分陣營就去分吧 吵贏了? 人家公司又不會發行股票給你



拍照本來就該輕鬆寫意 我寧願當猴子...
Lytro 的董事裡有一個adobe的人,而adobe的技術與lytro的技術似乎一樣:用一群小鏡片放在感光晶片前面。所以有可能都是來自lytro 的CEO,Ren Ng.

他是史丹福電腦系博士,博士論文就是這個技術。可在此download: http://www.lytro.com/renng-thesis.pdf
乍看之下很神,有點像3D全像術的神,我急急地把他的論文掃讀了一遍,恍然大悟:原來理論上不難理解,(相較之下全像術就難了,那是一個諾貝爾獎的題目)。有關於 plenotics, 之前已經有相當的理論進展,他的主要貢獻是小徑片陣列,與一套演算法。他把CAT scan的一些傅立葉變換的工具界來使用。

一般的感光器只能記錄二維影像,他想辦法讓感光器紀錄4維:原先的二維,加上光線進入的角度。這個角度是由光線進入光圈的某一點來代表,所以也是二維的資料。照相時光圈是固定的,也不用對焦。完全用數學計算取代機械動作。也許之後連變焦鏡也可以省了,只要使用數學,廣角與望遠鏡頭隨你選。當然,這不是說機械與鏡片光學不重要。

假如能在電腦上refocus,其實也能調整景深,如將所有的影像對焦,也該能透過一些數學變換,算出左右兩眼的不同角度,進而得到3d影像。



我比較好奇,
他是用不同焦距連拍好幾張(檔案會大), 還是將感光器一個畫面切成好幾塊(畫素變小),
還是用軟體改造?

以現在的DSC , 如果把焦距放到無限遠, 使用全景深,
再靠後製軟體不曉得會不會有同樣效果.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