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選項反而讓人無所適從,裹足不前
但相信只要把握幾個原則還是有方向可循

一、高畫素不是一切
多數人普遍認為數位相機畫素越高越好
事實上,畫素越高對解析度有幫助是對的
也就是畫素高的照片在電腦上越能放大觀看
除有利於裁切外也能列印出更大張的照片,但高畫素並非沒有缺點
由於各類型數位相機的感光元件(CCD或CMOS)大小不同
同樣畫素,感光元件大的數位相機可用ISO通常會比較比感光元件小的數位相機高
例如同樣1000萬畫素,消費型數位相機ISO 800的照片已經有明顯雜訊
感光元件較大的數位單眼可能到ISO 6400才會雜訊明顯
若單純將數位相機其畫素由1000萬提升到2000萬
除照片變大,檔案變肥外對畫質可說全無幫助,還平白犧牲了高ISO可用性
所以高畫素不等於高畫質,講白話就是「影像可放大」不等於「影像清晰」
是不是覺得最近消費型數位相機很少在訴求畫素提升到多高又多高了呢?
因為消費型數位相機感光元件就是那麼小塊,除非感光元件或影像處理器技術有重大提升
否則畫素破千萬之後要與畫質間取得平衡點已經越來越困難了
所以現在消費型數位相機都主打24mm廣角、高倍率變焦或特殊影像效果
不再像之前那樣加速提高畫素來砸自己腳了
而影響畫質的因素很多
鏡頭、感光元件、影響處理器、使用光圈,連你的手持穩定度也會影響到畫質
因此除非你有大圖輸出的需求,否則不要認為畫素高的機種一定是最好的
二、你需要的是哪一種數位相機?
(一)消費型數位相機(DC):輕便易用(即傻瓜相機),畫質因感光元件過小而有其瓶頸。
(二)類單眼:體積跟DC相同或稍大,有主打大光圈或高倍率光學變焦兩種類型,獨立按鈕較多使其與
單眼一樣方便調整各項參數,微型單眼出現前常被視使用單眼前的練功機種,其實有些類單眼感光
元件跟只比DC稍大甚至相同,但因為鏡頭及影像處理器較好,所以畫質普遍比DC優秀。
(三)微型單眼(EVIL):顧名思義,是比一般單眼還小的單眼,因無反光鏡使其體積能與類單眼差不多甚至更小,最
大特點除體積外就是感光原件跟中低階單眼相同且可以交換鏡頭,是取單眼與DC兩者優點結合而成的產
品,畫質不遜於中低階數位單眼且方便攜帶。
(四)數位單眼(DSLR):鏡頭選擇最多樣,擴充性最強,入門與高階機身的差異主要是在機身強度、操控性、對焦性
能及片幅差異,畫質優秀但不適合隨身攜帶。
(五)再上去其實還有數位中片幅,但那是比較商業用途的產品,價格異常高昂,一般人知道就好。
三、你的預算是多少?
(一)類單眼售價約1萬五-2萬5
(二)微型單眼加套裝鏡頭約2萬-3萬
(三)數位單眼入門機身加套裝鏡頭約2萬5至3萬5
價差不可謂不大,所以問題又回到你需要哪一種數位相機的入門機種呢?
需要跟想要有時很大的差異喔!
四、入門機種推薦
(一)類單眼:Canon S95或G12、Nikon P7000、OLYMPUS XZ-1、Panasonic LX5、RICOH GRD3、
Samsung EX-1
(二)微型單眼:OLYMPUS E-PL2或E-P2、SONY NEX-3或NEX-5、Panasonic GF-2
(三)數位單眼:Canon 550D或600D、Nikon D3100或D5100、PENTAX K-R、SONY α33或α55
這裡就類單眼→數位單眼推薦幾款普遍獲得不錯的評價的入門機種給大家參考
不過因為新機持續推陳出新,現在的明星產品隨時都可能被淘汰
所以當作參考即可,如果別的廠牌或型號有特別吸引你的地方
就遵循自己心中的想法吧(有時考慮太多還不如自己喜歡就好)
五、結語
由於有網友在「花博半日遊II」那篇提出了這個問題
我想,這也是大部分想要從DC進階的人的共同疑問吧!
因此寫了這一篇,希望對有這方面疑問的朋友或多或少有所幫助
總之,多比較,選擇適合自己需求及預算的相機才是最重要的
祝大家早日購得理想的相機,並享受記錄回憶的樂趣囉^^
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