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HTC台灣市場穩居第一 第四季有驚艷新產品推出](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8/mobile01-cc121ef7fa0e5e21ead637c2f08640b5.jpg)
(照片於東京新宿京王廣場飯店拍攝)
★請問這次消費者活動是否有帶動銷售量?
HTC做為一個台灣品牌,除提供全系列產品線外,最重要的是讓全台灣消費者享受最優質的服務與世界級品牌活動,這個服務很難去量化。這次活動有好幾千HTC One M9與HTC One M9+的消費者參與抽獎,就目前iPhone 6占比高的情況下,針對台灣Home market,從台灣做世界級的優質體驗,因此從去年9/2開始做HTC專賣店以來,一直持續希望把優質的品牌和體驗做起來。
★VIP服務有打算在日本做嗎?
我們今天就是在日本做,邀請消費者一起來支持台灣的搖滾天團五月天,到東京殿堂的演出,這是對五月天與品牌的一個里程盃。日本是五月天在亞洲很關鍵的一站,很高興邀請消費者來共襄盛舉,不僅支持HTC品牌,也支持HTC的品牌大使,一起支持好的品牌與形象,是我們的宗旨。
★HTC在7月是銷售第一,但進入十大熱銷榜單的都是Desire系列,您怎麼看?
我們整個在HTC One M9/M9+與HTC One E9+的量是穩定的,以全球的市場來看,如果我們沒有在中高階市場努力,這個市場很快會變一個被切出來的市場,目前iPhone在全球包括美國、日本、大陸等占比非常高,我認為整個高階旗艦手機的發展會漸趨穩定,在大家推陳出新的速度非常快的情況下,高端市場一家獨大的情況慢慢趨於穩定,而我們希望台灣努力中高端市場穩定其占比。
我們除HTC One M9/M9+穩定以外,E9+也十分穩定,雖然沒有進前十名,但前十榜單多是萬元內手機,若看15k-20k的價格帶,HTC產品的比例仍非常好。
五年前曾聽取分析師說智慧型手機的分布,Android、iOS與window分別占15%、80%與5%,如果iPhone6沒有出來,iPhone 5s當時非常接近那個占比,但在iphone 6時有很顯著的提升,帶動換機潮,讓iPhone的占比明顯提升,日本、中國與美國市場都很大,我認為iPhone 6是非常典型的高峰期,iPhone 6s可能無法創造這麼龐大的換機潮。HTC會在各價格帶加強,為可以贏回來的市占努力,從HTC One M7、M8到M9,以及HTC Butterfly到Butterfly 2,同時HTC以品牌提出許多很棒的消費者活動,提供消費者更大、更長久的價值,希望把世界優質品牌的體驗帶給消費者。
★所謂正常合理的中高階市占是多少?
iPhone 6在台灣的占比已經不高了,而iPhone 6s/6s+也已經接近正常的模式。整個市場的占比,從10k從10k以下快速位移,量相對比較大,20k以上主要是iPhone,15k-20k雖然在整個市場的總占比不高,占市場總量相對沒有那麼多,但HTC在其中的占比高,這個價格帶一直是我們的強項。目前iPhone以下大多是中階產品,而我們做為全系列產品品牌,要在各價格帶站穩具領導地位的占有率,讓HTC的消費者覺得我們是台灣出發的優質品牌,而不是只注重中低階價格帶的成長,因為那不會帶動品牌的提升。
現在HTC的占比合理嗎?
我們在5k價格帶是相對少的,但在10k-15k以及15k-20k還算不錯,約占30%左右,而20k以上iPhone就占了約90%,占了整個市場15%,5k占20%,HTC主力競爭市場約占65%。
★目前HTC的主力戰場是哪些價格帶?
5k-10k、10k-15k,以及20k。
★會希望哪個價格帶成為主力戰場嗎?
性價比需求會越來越明顯,HTC做為國際品牌,會持續推出高階產品,希望經由整個Android陣營,拉回一些iOS的占比,使HTC從很小的比例陸續回到合理占比。旗艦機種對品牌很重要,但若以走量來說,5k-10k、10k-15與20k是強量,會維持領導地位,同時看市場價格帶分配往哪裡位移,掌握趨勢,維持中高階的同時在高階機種繼續努力。
5k以下的旗艦機已進入價格的競爭,供大於求且不獲利,所有做低端起量的廠商,都存在庫存、虧本等挑戰,做越多面對的壓力和挑戰越大,下半年的趨勢是若在低價玩,存活必需沒有庫存,許多國際大廠都擔心5K以下手機的庫存。
我們會秉持品牌的價值,有一些接近5k的4G手機,但在這個價格帶不會有很多產品,價格競爭,價格帶競爭從5K開始往上走,爭取合理的成長,把握品牌力,行銷力、通路基礎建設、產品本身,上市時間、營運管控效力等。
★5k-10k的市占合理嗎?
合理,約占總體市場65%的30%,在這個價格帶守住,同時拉高20k的占比。
★對於iPhone即將推出,HTC有什麼策略?
iPhone已自成一格,回到15%的全球占比,iPhone 6s從供應鏈等看來,勢頭沒有像去年那麼絕對的強勢,電信業者也在想有沒有其他的解決方案。HTC在整體不錯的情況下,會把握這樣的機會,產品是我們最好的可用之兵,搭配品牌服務,好的產品會在適當時間發揮,我們在10k-15k這個價格帶的研發實力與產品都相當不錯。
★Cher提到的明星機在台灣的規劃?
在特定的區域會特別重視這個產品,但對台灣消費者好的產品,會在同一時間發表。
★HTC Butterfly 3什麼時候在台上市?
對台灣消費者,好的產品消費者都買的到,我們第四季擁有不錯的產品線,會有很棒的故事,敬請期待,在10k-15k、15-20k與20k以上都有,讓大家了解HTC做為台灣的國際品牌,非常重視台灣消費者,讓他們感受世界優質品牌帶給消費者的尊榮服務。
★第三、四季對HTC RE有什麼規劃?
HTC RE剛榮獲了IDEA國際傑出工業設計大獎。
★請問台灣對於HTC Vive Demo的規劃?
我們有在規劃如何把開發者的生態體系,運用在適合台灣應用的軟體,要有好的應用;我們現在在準備,希望做最好的準備,在生態系統成熟的時候,引進商品的應用。
★HTC RE系列的規劃?
HTC RE是HTC進入時尚消費性品牌很成功的商品,給很多台灣以及全球的消費者去發挖HTC的設計,把設計的理念與元素應用在未來包括智慧型手機、HTC RE系列的產品設計,在設計語言方面有創新與突破。
★會有HTC RE二代嗎?今年有沒有其他穿戴式的規劃?
很多層面都有同時在進行。
★智慧家型應用面的發展,會在今年實現嗎?
不同產業的應用,有不同時間點,我們有好幾個項目在進行,有不同的時間點,整個不管是後續的產品或應用,會在整個生態系統建構完成後在各國陸續上市。
★HTC eStore和實體通路的佔比?
HTC eStore有一些優惠方案,但在HTC專賣店都可以享有,電商只是行銷手段一環。
★HTC論壇是否會和HTC eStore結合?
商品化的現在,品牌和消費者結合會變的很重要,需要和消費者有更緊密的互動,擴大資料庫的消費者數,論壇基本上是在做消費者服務。
★HTC One M系列、E系列與HTC One ME這些規格差不多,為什麼沒有真正5.5吋以上的高階產品?
亞太地區除了日本以外,有對大螢幕的需求,而HTC One E9+整個從中高階切進去,雖然排名沒有進入進十,但量很穩定,有達到它之前預期的目的,5.5吋以上20K以上消費者買iPhone 6s的比例很高,HTC或許無法一口氣吃到20k,但漸漸往上,同時守住有把握的中高階。而apple也是一個因素,在歐美5.5吋手機沒有這麼討喜。
★本來說不打算賣One ME,為什麼後來還是推出了?
今年我們的產品線非常齊全,如果規劃都很完整了,其他消費者看到HTC好的產品,我們放在HTC專賣店與HTC eStore上賣,不會對市場產生混淆。
★HTC One E系列出很多機款,和HTC Desire系列有所重疊?
HTC的產品線會越來越清楚,在各系列中也會有高、中、低之分,不同系列的高和低之間會有一些重疊,其實我們也在思考未來產品週期,現在4-6個月還在賣的產品表示生命週期夠長,我們要隨時確保在各價格帶銷售不錯的情況下,都能維持系列中高、中、低產品穩定。未來會更清楚,HTC Desire分為6、7與8系列,上面是E系列,再上面是HTC One M系列旗艦。
★未來產品線有可能精簡化嗎?
所有廠商都希望像iPhone可以一支賣一年,未來產品線的規劃相對很重要,規劃清楚,擁有合理的生命週期,產品數量之間基本的架構,把生命週期做長做久,品質、認同度、毛利等要不同的思考,不同的處理,才會有機會往apple的模式,要維持一個平衡。
★HTC營運成本縮減,會不會影響北亞區?
今年第三、四季沒有影響,基本上策略要對,資源分配要對,對沒有效率的部分做一些調整,今年6月開始智慧型手機商品化的趨勢有產生衝繫,如果沒有全方位的規劃,這個挑戰是很高的,不只是HTC,每一家都要接受這個考驗,比各家的品牌、口袋、行銷等,國際電商背後資金都很謹慎,阿里巴巴、京東成功的模式已經是高峰了,京東反投資實體通路,結合電商與實體,實體通路逐漸回到正軌,對智慧型手機造成挑戰。
★下半年台灣會推Windows手機嗎?
有好的產品,台灣都會考慮,也看電信業者是否有需要。HTC讓台灣消費者感受到世界優質品牌的服務。
★目前日本的發展?
全球iOS與Android分布,在日本尤其極端,相對智慧型手機市場在SIM lock市場,三大運營商要改變不會那麼快,但他們都在規劃,尤其今年5月政府宣市SIM free的市場,明天電信業者會很積極規劃出SIM free的市場,而DoCoMo在iPhone銷售上沒有另兩家高,也讓日本消費者思考,綁約不一定需要綁那麼高,也會考慮其他Android的好的手機,HTC一定會在SIM free市場伴演重要角色並有所作為,大家很快就會看到,我們做為高端品牌,不會放棄這個市場。
★現在SIM free表現比較好的都在一定價格帶以下,HTC會遵循這個方式嗎?
主要分三個價格帶,分別是50k、25k-30k以及20K日圓以下,但還是要有品牌,尤其在多選擇的情況下,品牌的優勢就會出來,在日本並不是每一個品牌都很容易被接受,今年5月前是一個trial market,SIM free市場約1百多萬支,整體手機市場約3-4千萬支(含功能手機),SIM free市場剛開始,值得觀察,未來5-10年希望做到1千萬支的SIM free市場,我相信市場上是有機會的。
日本零售的門檻很高,不過整個日本的國民所得高,到時候還是消費者決定什麼價格他們願意購買,只要有量,傳統電信業手機,市場往SIM free移動,實體通路還是要做。HTC開始的時間會讓你驚喜。
★SIM free會主打什麼價位?
HTC會產品線有把握,在各個價格帶我們都有可以符合的產品。
-----
最後我要講一下,剛借到One ME的測試機,有問題歡迎提出

![[快訊] HTC台灣市場穩居第一 第四季有驚艷新產品推出](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1508/mobile01-bfde55a3d9e19d8fccb78f24ff25ba5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