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花器:就耐寒系睡蓮來說,花器的直徑與深度最好在30cm*30cm以上。
我能找到的只能做成40cm*30cm!耐酸鹼的化學桶全高約60CM,切對半後上半部的蓋子用矽利康黏住防滲水。如此可以一桶做兩盆!
2.介質:適量的土壤以及適量的海沙!土壤除培養土外隨便啥土都可以,因培養土質輕會浮在水面上;海沙須先用淡水洗過、浸泡,除鹽分及雜質。
為了避免藻類氾濫,原則上是盡量以貧瘠的介質為優先選擇,肥分則仰賴底肥。
3.睡蓮塊根;將所有老根及舊葉全部去除,細白的幼根及幼葉可留,並將多餘的芽點摘除。

4.底肥:用5號夾鏈袋裝顆粒狀的有機開花肥到八分滿,加入少許水分以便密封後空氣排出;在肥料包其中一側以牙籤戳3~5孔。
若肥料裝太滿,加水潤濕後會膨脹撐開夾鏈袋,所以八分滿就好。
開工:
1.首先將底肥放置在花器底部,有戳孔的那面向下。

2.加底土至約10cm高,再灌入少許水分。讓底土間隙的空氣排出,同時輕壓抹平,力道勿過度以免肥料袋爆開!
3.將蓮花塊根平置於土面,尾端靠桶邊,芽點端向著桶中心。
耐寒系為橫向走莖生長,靠桶邊目的為延緩撞盆時間。
細根平均攤開於土面上,可有效縮短恢復期。

4.加上海沙或河沙,沙量的控制以芽點微露為原則。過度露出則易增生側芽影響生長,過低則芽點受日不足。

5.加水至滿溢,去除水面雜質。
6.完成。
~~~~~~~~~~~~~~~~~~~~~~~~~~~~~~~~~~~~~~~~~~~~~~~~~~~~~~~~~~~~~
同步發表於自己的部落格
以上做法及相關知識,除網拍蓮花賣家的簡易教學外,還有參考:
網路花壇 ayo0123 大大發表的文章
以及全台最熱心的養蓮達人 阿呆 大大的部落格
補上幾張自家現有的三種子母蓮圖片!
熱帶系子母蓮~黑美人


熱帶系子母蓮~粉紅
這種半開的狀態,真是迷人。



熱帶系子母蓮~紫色


睡蓮...被定位為懶人植物。
因為只要別讓水乾掉就好了!可免再施肥,若是講究點的一年翻盆一次即可。
像開花性超好的黑美人,整年都會開花。自己那一盆最多一次有三朵同時開(一株)!
(不是所有睡蓮都能夠冬天開花喔!)
種睡蓮最重要的關鍵! 日照 每天至少要4~5小時,越多越好。室內不能種!
悠閒賞花的清新脫俗,聞花的優雅清香,餵餵小魚! 何嘗不是種享受!(小魚必養,為免孳生蚊蟲)
~~~~~~~~~~~~~~~~~~~補充說明~~~~~~~~~~~~~~~~
先跟之前看過小弟這篇文章的大大們說聲抱歉!
由於前幾周拜讀了養蓮達人阿呆大大的文章,推翻了小弟"養蓮需用黏質土的迷思"。
而且在這批觀音蓮滿月的時候,更是清楚的瞭解了沙養的好處,因此重新移植了幾盆。
也就是因為一開始的小盆換大盆,再加上這次領悟後更改種植方式的重新移植。
所以追蹤觀察變的不客觀!故不再追蹤報導。請見諒!但以後會補上這批觀音蓮的開花照。
滿月後純土植的火蛋白石,爆藻阿....

重新沙養兩周後的科羅拉多

差很多吧!!雖然一樣會長藻類,不過這樣的清澈度。看了就是神清氣爽!


~~~~~~~~~~~~~~~~~~~~真不好意思,再分一段~~~~~~~~~~~~~~~~~~~~~~~~~~~~~
由於工作關係,只有禮拜天能賞到自己種的蓮花,前陣子爬文發現有"切花"這玩意兒!其實也就是瓶插啦。
所以就興起了帶蓮花去上班的念頭,本來就很單純的拿個空酒瓶,加水,插花帶去公司。
後來看著空蕩蕩的瓶子,在電視上看過生態瓶的畫面立刻浮現。
想起舖在古早味水缸底的貝殼砂,跟還剩百來隻的黑殼蝦,還有蓮盆裡的水蘊草......
當然就來個 指揮艇 ~ 子和!!!
瓶子洗乾淨
砂到進去
裝些蓮花盆裡的水
截下一段水蘊草,最底部用一小小段焊錫用的錫條夾住,投入瓶中
挑隻喜歡的小小蝦,噗通!
旋上蓋子。
噹啷

就這樣,小小生態瓶就完成了!
一開始當然怕牠意外往生,所以就還不敢大肆宣揚。牠就這麼靜靜的待在我的辦公桌上,還脫了幾次殼!
幾天後連水蘊草都長根,很快的一星期過去了。期間沒換水、沒受日照、沒餵食、瓶蓋也沒開過。
結論:這麼做是可行的!
後來又做了幾個送人,回應還不賴。畢竟樂趣還是建立在惰性,免換水、免餵食就贏了!


圓型的瓶身,有踢打的效果。


謝謝觀賞!
實驗結果活最久的近三周,目前依然健在。最快投胎的約五天!
蝦體質、日光燈照射時數、水質....很多因素都有可能會影響。
~~~~~~~~~~~開花嘍!~~~~~~~~~~~~~~
7/8 科羅拉多 花苞探頭!

7/17 開花! 花很大一朵,首花就很美。不知道還會不會越開越好看!




7/14 瑪格莉特 花苞探頭!

7/18 開花! 來花超快的。前夜花苞才到水的一半高,一早就出水面了!
此時早上六點...





可能是首花所以小小一朵!

這位大小姐,才快中午就準備闔上了!

目前進度2/5!(蓮花真冷門....還是自己寫的太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