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咖啡達人很多,自己烘焙、磨豆的高手很多,台灣喝咖啡的風氣也很興盛,整個咖啡產業蓬勃,但釀啤酒好像就一直無法成氣候,先前在這邊有許多前輩分享自釀啤酒的心得,讓小弟收穫不少,像是下面這篇:

[分享]自釀小麥啤酒製造過程

幾乎可以說是我的啟蒙老師,讓我一頭栽進自釀啤酒的領域。

不過看過幾位網友分享的自釀啤酒,幾乎都是使用國外的 Homebrew kit ,這種套件組的好處就是方便、門檻不高,成功率幾乎是 100%,但是缺點是因為台灣少人玩,所以幾乎沒有人進這些套件組,就算有也非常少量,能選擇的風味不多。

在玩過幾次 Coopers 的套件後,我開始興起進階的 All Grain 釀酒,其實仔細在 Google 找資料時,發現台灣還是有一小部份的人在玩 All Grain,所謂 All Grain 就是從大麥芽糖化麥汁開始,其樂趣除了完全 DIY 以外,更可以從各類大麥芽的比例調整,來釀造出不同風味的啤酒。

在決定玩 All grain 後,我開始思考每個環結,需要準備什麼材料? 會遇到什麼困難? 這也成了我下班抒壓的新樂趣,確定每一樣東西都可以在台灣買到後,接下來開始模擬會遇到的問題,其中最困擾的就是台灣的氣候。

台灣的夏天太熱了,完全不適合啤酒發酵,為了克服這問題,我困擾了很久,因為我發酵桶是 25 公升的容量,基本上一般冰箱是根本塞不下的,我一開始想到的是紅酒櫃,因為紅酒櫃可以恆溫在 10℃~18℃,但是成本太粗了,對於我這個業餘新手負担太大,後來在另一位網友的指點下,找到了國外 Son of fermentation chiller 的作法。

Son of Fermentation

我依照上面的原理,做了自己的 Son of fermentation chiller

左邊是放冰塊的隔間,中間隔間在最下方有通道。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正面空間,預計放發酵桶。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在正面挖二個洞,加上一個 12V 的風扇,讓空氣從左邊的洞進去,經過冰塊冷卻後,從右邊的洞讓風扇抽出來,中間是機械式溫度開關,到達預設的溫度後,風扇停止,減少空氣流動,延長冰塊融化時間。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到時發酵桶放進去後,為了不讓溫度流失,因此是完全密封的,所以我多裝了一顆 LED 和溫度計,讓我知道裡面的溫度和風扇運轉情況。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做完 Son of Fermentation 後,接下來就開始開工了。

其實網路上的資料雖然不多,但應該足夠我抄了,所以我就順著收集來的資料開始,首先先從糖化麥汁開始,廠商提供的比例是 1:5,1kg 的大麥芽加 5L 的水,這一包是 3kg,所以我先準備 15L 的水,加熱到 55℃,然後倒入預先碾碎的大麥芽。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然後開始攪拌,千萬別讓麥芽黏鍋,溫度要控制好,持續一段時間,期間若有糖度計可以觀察變化。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大約 30mins 後,再加溫至 65℃,持續一小時,讓澱粉分解成麥芽糖,最後再加溫至 75℃,保持 30 分,最後得到的糖度是 12 ~13度左右。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糖化完畢後,再過濾掉麥殼,就可以得到麥汁。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然後再去煮啤酒花,啤酒花有分苦味型啤酒花和香味型啤酒花,許多 Homebrew 玩家都有自己喜歡的配方,基本上至少都會加一次的苦味啤酒花,有人會分批加多次,我還是新手,沒那麼多變化,先乖乖的依照人家的標準玩過一次再說。

我先加入 15g 的苦味啤酒花,然後加到麥汁去煮沸一小時。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最後加入香味型啤酒花,再煮 5 分鐘,然後關火悶 5 分鐘。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然後用豆漿濾布濾掉啤酒花的渣。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剩下的麥汁就是我們要發酵的麥汁了,因為剛煮完啤酒花,因此我們準備一鍋冰水,準備冷卻用。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然後將麥汁連鍋一起放入冰水中冷卻,請注意不要被污染到,釀啤酒最怕不乾淨,所以請蓋好鍋蓋。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順便倒出一小杯麥汁冷卻,準備給酵母菌發酵用。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將酵母菌倒入麥汁中,等待發酵。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冷卻完的麥汁倒入發酵桶,和酵母菌一起放入 Son of Fermentation 冷卻,三小時後,酵母菌開始冒泡了,我把酵母菌倒入發酵桶中,然後繼續放在 Son of fermentation 中發酵,溫度控制在 15℃~18℃ 左右。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努力在外面貼上偽裝,希望老婆不要發現我的啤酒,哈哈哈~~~
我的第一次 All Grain 釀啤酒初體驗

接下來等 10 天後發酵的成果了,希望十天後,這篇有東西可以接下去,不要變醋。

若是我沒來寫裝瓶心得,那就是~~~

不要問,很可怕......
好期待@@
不知道到時會跑出來什的是?

聽說生啤很好喝很好喝很好喝

這樣一回到家就可以喝了


ps看了好一陣子文章,
話說最近覺的藍色麒麟罐的還蠻好喝的,我喝第二瓶開始會像喝蜂蜜水 小七特價時都在喝,現在已經結束很久了,旁邊喝著台啤,才想說推薦它好喝,哈。
自從開始發酵後,每天下班後倒出 100 c.c.量比重變成每天最期待的事了,下面這張是剛裝入發酵桶的比重,約 1.042,這支是啤酒專用的比重計,上面標示的 5% Alcohol 是發酵後的預估酒棈濃度。


量完後的麥汁當然就喝下肚,每天品嚐那 100 c.c.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從一開始喝起來甜甜的麥汁,到慢慢有汽泡和酒精味產生,到最後開始有濃濃的啤酒香,其中的變化非常吸引人,這也是 DIY 的樂趣吧。

昨天晚上量的比重已經非常接近完成了,預計週末來裝瓶。今天週末,老婆帶著二個小鬼頭出門採買,少了小朋友在旁邊好奇的圍觀,做起事來也方便,因此二話不說,動工。

這是今天量的比重,1.002。


顏色還不錯看。


裝瓶其實很快,但是前置作業很累人,沒錯,就是洗瓶子。先把瓶子內外刷洗乾淨。


要裝 10 公升左右,這些應該夠了,我喜歡用金色三麥這種瓶子,瓶蓋可重覆蓋回,環保又方便。


煮一大鍋水,等水開了後再丟進去煮瓶子。


其它網友好像都是用化學藥劑消毒,但是我比較偏愛這種古老的方法,雖然很麻煩,有時還會被燙得哇哇叫,但是安心很多,不用怕藥劑殘留。

倒置瓶子瀝水後,等瓶子降溫,不然瓶子太燙,馬上裝瓶的話,酵母應該會死一堆,我們還要靠那些殘留的酵母來幫我們產生細緻綿密的泡沫,所以急不得。

發酵桶出來見客囉,桶身很明顯看到每天喝 100 c.c.的痕跡。


裝上導管。


在還沒裝酒前,先在瓶內倒入砂糖,這是提供給酵母二次發酵的糖份,讓酵母產生二氧化碳,因為我們把瓶子封起來,瓶內的壓力大,二氧化碳就融入酒中,等到開瓶時,就是我們要的啤酒泡沫。

每 100 c.c. 加入 1g 的糖,金色三麥的瓶子是 1000 c.c.,加 10g。


事先倒入瓶子中。


拔掉水封,開工。


記得不要裝太滿,不然壓力過大。


容量估算錯誤,趕緊又去洗了幾支 350 c.c. 的瓶子,這次洗一般玻璃瓶,要用壓瓶器。


扳手下壓就可以蓋上瓶蓋。


總共裝了這麼多瓶,1000c.c.*8瓶, 350c.c.*5瓶, 330 c.c.*4 瓶。


桶底的酵母,聽說是營養保健聖品,有點苦,有人說可以收集起來下回再釀時使用,但我們這種久久玩一次的業餘人士,呃~~~還是餵馬桶大人好了。


剩下一點點,絕不浪費,倒進杯子,當場喝掉,味道還真不錯,大成功,完全沒苦味。


裝瓶後再放進 SoF,繼續第二次發酵,預計放十天。


設定溫度 15℃~18℃。


終於做完了,從七月開始收集資料、材料,然後做 SoF、修改電路,到現在成品終於出來了,突然有種失落感,接下來要再玩什麼呢 ??

下回來加一些深色的焦糖麥芽,來試試看重口味的啤酒好了。
期待您做出ALE, 要做出這一個,才夠味。

可以的話,就弄點自然產生的荔枝與蜂蜜風味,入口時沒有太多明顯的氣味,只有刺激舌蕾的氣泡,但是入喉後的驚豔,那種塞滿牙縫的ALE風味,哇。。。。。。。救命呀!!!!!

您太棒了。

ohjoe wrote:
期待您做出ALE, ...(恕刪)


請教一下, Ale 啤酒常喝,但是台灣不曉得要去哪兒弄 Ale 的酵母菌。

老實說,我也不曉得我用的酵母菌是 Lager 還是 Ale,哈哈哈~~~

在台灣,買得到啤酒酵母菌就要偷笑了。

其實,您的問題,讓我害躁了。

我一直計畫要自己釀酒,不過這是『多年來』的計畫。上網查了不少資料,卻遲遲沒有開始過。

您已經有這麼好得內容分享了,您問我,讓我有點歹勢。


我想台灣不好找吧,我自己沒有找過,不過國外的網站應該不難找。

您當初使用的材料,包裝要是還留著,應該可以判斷吧。不過我猜,larger 的機率或許蠻高的。猜得啦。

謝謝,分享。真男人的。
包裝上沒寫,只有編號,不過我猜應該不是 Lager,因為他發酵溫度可以到 20℃

Lager 的發酵溫度在 10℃ 以下,而且發酵的時間在二週以上,我的才花一週的時間就完成了,應該不是 Lager。

這樣看來,我買到的酵母菌應該是 Ale 的。

一杯醉 wrote:
包裝上沒寫,只有編號...(恕刪)


Google上可能可以查的到編號。我也猜是ale酵母。

我同事一直慫恿我做all grain,但我想到要步驟這麼多就打退堂鼓。加上女兒出生,已經一年沒homebrew了。看到這篇又激起我的homebrew魂!周末買材料。
哦,可以到20度呀,那就非常有可能是Ale了,我的口水呀!!!!

我不懂釀造,但是我喜歡Pale Ale, 尤其是APA~

20~21 度左右 (60F ~70F)的會不會比較偏德國方面的ale酵母?

網路上找來一張酵母特性的分佈圖




本圖來源how to brew

jetcat wrote:
Google上可能可...(恕刪)


快快快,等您分享。
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 有害健康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