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代理:新禾,TOSHIBA。
主機型號:TOSHIBA E750/E755
主機外基本配件:
1.彩色外裝瓦楞紙盒
2.原廠驅動程式光碟(內含Microsoft Outlook2000、Activesync 3.5、Adobe Acrobat Reader for PocketPC、ATI Presentation Pack、Wireless Projector Utility for PocketPC)
3.原廠說明書
4.快速入門紙卡
5.合成皮硬殼護蓋保護套
6.電源線、變壓器
7.USB底座
8.ArcSoft PhotoBase for PocketPC(E755 Only,這是E750和E755唯一的差別)
在基本配件方面,E755延續E740的脈絡,中規中矩的包裝,該有的一樣不缺;在隨機附贈軟體部分也不如其他機種豐富,沒能給予一般消費者太多驚喜。但值得一書的是所附的ATI Presentation Pack和Wireless Projector Utility卻能充分發揮E755的商務表現能力,讓使用者能整合無線環境,手持PDA直接做無線簡報,顯見E755主打的商務人士市場與企圖心,而E755對於整合簡報的能力相信也會成為商務人士的最愛。

硬體規格
體積:125mm x 79mm x 15mm
重量:190g(含電池)
處理器:Intel PXA 255 400mhz
記憶體:32mb ROM/64mb RAM/32mb NAND Flash available
顯示晶片:ATI Imageon 3200
顯示屏幕:240 x 320 ,3.8吋半透射 TFT LCD
擴充槽:SD(SDIO)/CF II
通訊I/O:內建Wi-Fi、SIR、USB Host(需選購Expansion Pack)、VGA-OUT(需選購Expansion Pack)
電池:可抽換1000mah鋰電池(可選購)
1000mah的可抽換電池:

電池室:裡面印有Wi-Fi的認證標誌

擁有目前市面上最高階CPU、雙插卡、內建Wi-Fi、可抽換電池以及超薄鋁合金機身的E755,190g的重量拿在手中有明顯的沈甸感,雖然體積尚能置入上衣口袋,但不建議這樣做。而其他硬體部分則承續了E740的夢幻級架構,外觀上最顯著的差異就是四大天王按鍵以及方向鍵改為平面磨砂金屬質感,且方向鍵的流暢動作與軟硬適中,想必也是遊戲玩家的一大福音。

當然,既然外觀幾乎沒有太大變動,自然的,原本E740在操作上比較遺憾的問題也照樣被保留了下來:
(1)CF退出卡榫無法以手指輕鬆的推入鎖定,需用Stylus壓入才得遂行。

(2)紅外線置於左下側,不僅容易被底座刮傷表面,主機置入底座後就無法使用紅外線傳輸,且為較低速115k bps的SIR(但內建無線其實也稍稍彌補了這個缺憾)。
(3)Reset孔位於左下側,緊鄰IR,主機置入底座後就無法Soft-Reset,除非將主機拔出或以軟體解決。

(4)非常容易誤觸的錄音按鍵,筆者從一拿到機子把玩到回家的路上,短短一個多小時便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誤觸錄音鍵達7次以上,尤其是當主機放置於原廠附贈的保護套時,每每抽出主機,就非常有可能誤觸按鍵。


在體積上,E755比起HP568或iPAQ-39xx,雖然沒有非常顯著的超薄及輕巧體積,但E755在雙卡機中,已經是非常嬌小的機種了。



此外,在喇叭的部分,也許是未將擋住喇叭孔的貼紙撕開之故,外擴喇叭的音量之小,就筆者的經驗,僅次於Sharp SLC700的微弱音量,此弱點在語音導航之際,若車廂噪聲稍高,語音便非常有可能受到干擾。而耳機的部分,中音人聲渾厚豐沛,然高低音稍嫌不足,聽聽一般品質的mp3雖綽綽有餘,但也許無反完全滿足耳朵尖的玩家胃口。


此外,更換了全新Panel的3.8吋半透射螢幕,也是眾目焦點。既然強調的是視覺感受,筆者自不贅述,照片裡的三位主角由右至左分別為E755、HP Jornada 568、Sharp SLC-700,E755在亮度上顯然不及C700刺眼級的超高亮度,但比起568的反射式螢幕,即使已經開到最亮,擺在E755旁邊仍明顯失色,黯淡且偏黃。
(0417修正,螢幕下方的波狀光影,原以為是水波紋,後來才知道是六個發光點的溢光現象,每部機器都一樣...:$)

待機時間測試
測試條件:背光全開,除了Battery Monitor 2.0外,不執行任何程式。
測試結果:4小時58分整

充電時間(0%~100%):1Hr48mins
附圖可以看到E755優美的放電曲線,不會像ASUS A600或對岸天機210成鋸齒狀不甚穩定的電壓曲線,而以1000mah的可抽換電池而言,相信這樣的結果雖然不足以號稱省電第一,也應可令人滿意了。
在這部分的測試,由於時間不足,機器今天上午要先借給iopiop兄測試,因此有關無線網路開啟時以及其他狀況的待機測試,便要等待後續的評測結果了,敬請期待...^^
待續~
電力及韌體測試
內建軟體介紹
orpheus 於 2003-04-17 03:07 修改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