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之前曾討論WDR與星芒關係,個人不認同特挑或特調來當作解釋或討論的方式
所以直接把兩台機器放在同台車上錄影比較,最不具爭議性
為了保持影片原汁原味,兩段影片皆不剪過,原檔上傳
請直接從1:30後開始觀看
記得播放時右下角選1080P
索性機器是哪台就不文字說明了,聰明人可從影片中發覺
點影片左上角標題可另開視窗觀賞
1號機 (夜間明暗度2格)
2號機 (全Auto by default)
1號機登場,左上角就一顆大大的星芒了,無聊可算算整段高速公路共出現多少?
突然發覺高速公路的星芒好像飛碟,是為了慶祝成功登入火星嗎?
不過此篇主要探討WDR的機種所使用的鏡頭是否真的會比較容易出現星芒問題
而下一階段,我將研究,星芒的情形在夜間對向來車很多又很靠近的情況下,是否會造成<辨識>障礙
這才是討論目的!
另外,如果星芒數量算完了還睡不著,建議應該算算兩台機器在高速公路上,可辨識車牌的數量各是多少?
這才是行車紀錄器的重點
比較機種將繼續更新,持續交叉比對,此篇這兩台僅剛好一台是原車使用,另一台是剛借到,還有其他兩台WDR機種等待上車錄影測試,所以並非單一或製造品牌比較對立文,請勿模糊閱讀焦點!
最後簡單說明一下星芒造成的幾種原因:
我的車有貼前檔隔熱紙,極光M70
越是銳利的鏡頭,在前擋玻璃角度較傾斜的情況下,越容易出現星芒
直到上周為止,我真的沒看過1號機沒有星芒的,直到A大另外發表了一篇文章才發現他的影片都僅有泡泡罩
於是假日很無聊的在Youtube看了許多(素人影片)XD,發現像貨車(小發財)這種前擋玻璃角度較小(垂直),便比較不容易出現星芒! 另外則是玻璃刮傷嚴重、油膜多,容易透過折射角度而產生! 看過最嚴重的是一台T牌A秀老車,那玻璃應該有很輝煌的戰績,市區錄出來的影片幾乎星芒占滿整個螢幕!
結論,越銳利的鏡頭越敏感
這同樣是比例問題,1號機出現星芒的機率很高,但也並不是全部都會出現,2號機也並不是完全不會出現!
不過在自己實車測試完,對於影片畫質,我個人是不討厭1號機的,且更確定它確實可進入前幾名榜上!
委屈 大家看完這無聊的比較
因為<這是好的開始>,熱身熱身
接下來還會持續發表更多<素人影片>交叉測試文!
PS: 我恨透1號機的腳架設計,機器本體的卡榫位置設計的真的很鳥,3M短腳架不能用,遮陽板夾具也不能用,加上我的車種後視鏡支架太細軟晃動嚴重(加墊片無解),被迫只能使用吸盤腳架,偏偏我又不想在那張貴桑桑的隔熱紙用吸盤,之前已吸壞一張! 真的很無言~
為什麼卡榫位置不做在正上方呢? 閃I/O ?
hortin wrote:
如題~之前曾討論WD...(恕刪)
hortin兄早前說要寫「WDR論文」,在下第一個感覺就是 → 會不會沒有“市場”?能提起大家的閱讀興趣嗎?...囧rz
嗯~ 讓Frank來想像一下‧‧‧ hortin兄恍若自己一個人,握著「追根究底」的聖杯,走在沿途都是行車記錄器公司招牌的空盪大街... 喧囂繁亂的mobile01,是另一個第三象限;於無聲處踽踽獨行於〝WDR研究〞的他,全然身處在寂寞孤單的第八空間! (謎之音:真的嗎?真的會這樣嗎?~~)
- 為什麼要花時間比較?
- 為什麼要做交叉測試?
- 為什麼要浪費昂貴的汽油?
- 為什麼要在馬路上燃燒青春?
- 為什麼要三更半夜分析<素人影片>? (跪求10m_s_m_網站下載密碼..囧)
也許答案只有一個:喚起「關注」,重鑄「知情」!
請恕〝新世代的激情文藝復興少年〞不喜歡採用什麼“1號機、2號機”名稱,明明就是Vico-DS1 vs V747W嘛~ 雖說「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Frank會恐懼什麼?
有關《WDR與光暈之前因後果》,hortin和鴨奇馬二位前輩已進行剖析,在下就不“狗尾續貂”了。根據hortin兄提供的影片,Frank將其合二為一作對比,制作過程對畫質絕無任何修繕,唯影片長度兩者存在明顯“時差”,已作修剪達致同步(DS1時間水印比V747W快3分59秒,只是軟體設定問題)。
[全螢幕播放]
細心比較後,Frank觀點如下:
1. V747W畫面色溫稍微泛黃,畫面暗處呈現多些細節,但噪點亦略微明顯。雖然hortin兄已努力喬整兩者拍攝時鏡頭水平一致,唯相關韌體功能設置(例如EV值)資料欠奉。假設DS1調高EV值,會否可令畫面暗處呈現多些細節及噪點亦隨之增加?
2. 同屬1080P規格,廣角視覺變型兩者處理手法不一,DS1維持桶型效果,V747W作拉長處理;孰優誰劣,視乎用家個人喜好。
3. DS1(100度)與V747W(120度)廣角效果瑕瑜互見,前者可視角度稍窄,但景物變型較輕微;後者可視範圍較寬,但影片中所見,hortin兄愛車中控台上的雜物(例如三輛模型玩具車)反射到前擋風玻璃的問題亦較明顯。畫面可視角度V747W勝,前車牌號識辨DS1優。
※ 擷圖 - 可點擊放大 ※
回文至此是否該暫且歇筆?...再亂寫下去怕把hortin兄佳作的讀者全趕跑了...^.~
Frank_HK wrote:
hortin兄早前說...(恕刪)
唉一古~~~
法兄提早預告我接下來的重點了XD
在說<重點>之前,先來聊聊讓我澄清澄清
1. 不直接公布機種名稱,是我不想讓閱讀者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一看到型號就認為這又是商業打擊文章,而模糊了我希望大家(討論技術)的角度!
2. 兩台機器的設定參數,印象中V747W是依造鴨大之前提供隔熱紙透光度所對應的設定(2格亮度),而DS1我始終都用預設,應為預設的Default是原廠依造行車複雜環境條件當中取平衡值來制定!我明早會再確定一次實際設定結果並補充於1F!
另外關於此題,特別聊一下,在前陣子測試某台未上市機器發現內建(場景模式),這真是一大進步與福音阿! 有人問.....場景模式有啥好驚奇的? 相機功能內相當普遍啊...!
nonono,正因為汽車行駛環境千變萬化,而這些場景模式是廠商用心依造環境變化所設定出建議參數預設給各位使用,例如: 白天模式、夜晚模式、市區模式、高速公路模式...等,多好啊? 不用再EV + -調來調去,回家看完不滿意明天再調,光想想就很累人!
不過光(場景)模式還不夠,建議廠商加入結合(排程設定),不然還得早上出門選白天,晚上回家選夜晚XD
GPS導航都能自動偵測白天或晚上了,紀錄器不行嗎? 如果真沒那麼Smart,那by時間設定排程行不?
希望眾多廠商能將此法善加利用及考量^^
聊得差不多了,回到重點吧~
以星芒開題,接下來想讓大家討論及明白的觀點就是===>凡事有利也有弊
許多大家常看到或被灌輸的一些<不完整>知識及觀念,如:
1.) 廣角真的是越廣越好? 的確,越廣角畫面內能塞下的環境範圍越多,但卻得犧牲距離被拉遠的條件,另外則是廣角容易變形,考驗工程師修正功力!
再描述有感一點,角度廣一點,當左右兩側被擦撞,錄到撞擊的機率不就也大一點嗎?這樣想的確是正確的,但把肇事後續問題考量進去,通常左右兩側遭撞,對方不管汽車或機車逃跑機率非常高,廣角能錄進去但卻因將距離拉遠,反倒犧牲了車牌<辨識率>,甚至還變形遇到晚上場景個人覺得,倒不如廣角(剛好),雖犧牲路到撞擊點的機率,但當對方往前逃跑,卻有很高的機率可將車牌拍下! (個人上週車尾遭撞便是一例)
2.) WDR到底好不好?真能讓車牌不反光?
這答案是<有條件>肯定的,WDR不只能有效抑制過曝、甚至還能將過暗拉升變亮,但前提是突然過亮或突然過暗必須在畫面中超過一定的範圍條件下,WDR才能觸發及發揮其效果!但車牌往往只占畫面中一小塊部分,除非是<惡人>裝HID不裝魚眼,強光大範圍打在前車,車牌就有很高機率受惠於WDR提高辨識率,在行車紀錄器的世界,WDR很難完整發揮他的效果,委屈它了! 但.....絕對不能說WDR就是廢物或無效,僅<機率問題>
但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技術在台灣的行車紀錄器市場,被過度誇大了,如同之前所提觀點:
如果是增加辨識度--->Good (日本、德國)
為了成為打市場的武器--->SOSO (台灣)
為了提高產品售價獲利--->不可取 (對岸山寨或部分公版機)
不難發現,WDR這東西已被鼓吹為賣點,也越來越多廠商跟進,但...卻只是把這東西的硬件或軟件放進去,卻未深入研究如何調校它、發揮它! 進而提高產品售價,讓一堆消費者被強迫從口袋掏出更多的金錢出來!
所以現在問我要不要入手WDR機種的同事或朋友,我會建議他先多看看影片,比較一下有無WDR機種對於<車牌辨識機率>多寡再決定要入手哪一台機器!
V747W的WDR的確有發揮部分的功用,提高車牌過曝機率,不過我想的是4000塊的機種也能達到相同車牌辨識機率,我為什麼要多掏2000買有WDR? 相反,如果V747W降到5K以內,我會提高多付一些金錢的購買意願
最重要的觀點,不是單看一台機器好或滿意,就認定他是無敵或冠軍,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其他不過度宣傳、少廣告、甚至是少積極發文回文的產品,不見得就通通不屑一眼!
更何況,還有很多項目得考量:品質穩定、售後服務...等
以上觀念,將會是我接下來提供多機種比較影片的重點項目!
也希望台灣廠商,積極致力於產品本質技術的精進,而非為了眼前獲利而用掩耳盜鈴手法銷售產品,這樣的心態經過考驗後絕對撐不久的!
辛苦各位花時間閱讀了^^"
hortin wrote:
在行車紀錄器的世界,WDR很難完整發揮他的效果,委屈它了! 但.....絕對不能說WDR就是廢物或無效,僅<機率問題>
V747W的WDR的確有發揮部分的功用
我個人的想法是,這技術在台灣的行車紀錄器市場,被過度誇大了
為了提高產品售價獲利--->不可取 (對岸山寨或部分公版機)
這點頗不認同, 自古以來,產品只要 "真的有" "別人沒有的項目", 就可以喊出不一樣的價錢, 我覺得這根本是常識, 只是在於 : 對方喊出來的價錢, 到底值不值 ? (過高過低), 或是你認為值不值得.
FlexMedia的WDR你說他是 "機率性的WDR", ok沒問題, 但他就是硬比沒有WDR的機子多出了40%機率(假設)有效抑制過曝+將過暗拉升變亮, 這40%還是贏過0%呀.
產品售價想跟一般公板不一樣, 就是要有差異化的點呀, 有差異化自然就能賣比較好的價錢呀, FlexMedia現在做的差異化就是 : 我有40% WDR. 就好比大家都是Android公版界面的手機, 都賣6千, 我差異化作出一個全新介面, 就是可以賣1萬.
既然他的WDR也真的有辦法被啟動, 那我不懂你為什麼一直執著在 : 為了提高產品售價獲利--->不可取 ??
我覺得這只是代表你認為 : 40%的機率性WDR不值5980元而已.
AMDer wrote:
這點頗不認同, 自古...(恕刪)
所以這篇1F文中我有提到,請比較兩部影片在高速公路中,可辨識車牌的數量!
另外樓上也說明,可提高辨識機率沒錯,但如果辨識機率相同或只增加那一點點,為什麼我要多花兩千去買?
更何況車子會動,車牌也會位移,難道沒有WDR就完全沒機會辨識?
另一觀點則是如果它降到5000,我願意<多花>1000(比4K機種更高價格)去買有WDR
所以並不是我不懂有更好的功能就應該提高售價的道理!
全部的關鍵還是在於,WDR被過度誇大,比例一下子說90%,一下子說40%
單台機子的影片,比例能愛怎麼說就怎麼說
兩台機子擺在眼前,比例還能隨興說嗎?
更何況就是這樣的觀念,讓許多入門者<誤>認為沒有WDR就不好
難道把技術吹捧後,再來合理化價格訂很高是值得的?花很多是應該的?
這才是我所謂的~~~為了提高產品售價獲利--->不可取 ??
合不合理的確是我個人觀感,錢怎麼花才值得,也是我個人想法
預算夠的人也可考量多花兩千,或許多買一些<機會>非常值得
但很遺憾,我並不是富二代,所以得多做功課把每塊錢都取得最佳的價值!
今天一整晚我就在努力比較今晚下班路程,比較什麼?有多少大燈直射車牌過曝的畫面? DS1今天一次都沒有,所以我也不知道怎比!接著找大燈直射車牌,比較兩者的文字深淺? 結果還是沒有,我開的是轎車+HID頭燈(有切線),要能照到前方車尾車牌很不容易,只有Solio及麵包車比較有機會!
90%跟40%到底怎麼出來的?
而廠商在吹捧WDR難道不是都用<特挑片>單次去<說明>?
實際真的上路,這些機率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或是,也能拿出有無WDR機種的兩段影片來證明90%以及40%的<次數>機率?
在更直接地說,以我自己開的車而言,WDR目前測試過的兩台機器,能發揮的次數機率,連5%都不到
另一說明,在無光源環境,兩台機器的Noise並沒有明顯差異! V747W也很多,不像以前GV6330時代,能明顯優於其他對手(例如DOD,X霸)很多!
再這樣的綜觀條件下,我真的不願意多花50%預算去買它,但是如果是<後擋>使用,我對V747W的意願度,又不一樣了!
或是當滿街都是WDR,價格差距不大,這時候也會有不一樣的(評價)定義!
之前不是也有人提買車跟油耗的關係?
CVT無段變速箱一度剛出來被說很省油,所以車價得提高幾萬
等大家一窩風買了,北部人開始問,為啥油耗沒省到,反而起步沒力?
車商在來解釋,省油得看環境跟駕駛習慣? 才能有機會達到車商廣告標榜的<最佳油耗數值>
結果就是,買之前得先理解<條件>跟<環境>,但就算理解了,廣告中的數值有誰達到過?
當然光憑一部影片並不能概括全部!
所以持續更新阿~
但我還有自身工作,無法天天隨時更新,請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