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很多人都不想買電動機車,因為沒有遍佈充電站。
但我為了在公司可以充電一事,跟我公司大樓的管委會提..
結果給我兩個方案:
1.我提供投幣式設備,充電另外算
2.大樓弄電動機車車位,夏季電費為1度六塊,就以每月400塊電費+100塊清潔費來計算..
我提供某大在01的充電計算方式給大樓管委會卻不採納 -.-
我的機車為48V40AH 使用48V 3A充電器,經我5個月在家充電計算..去公司一趟大概花不到1度電..
所以我在公司一各月的電費應該是6*30+100塊清潔費,大約280-300這是我能接受範圍..
500塊我省下來,下一棵電池組鋰三元超大顆電池來用就好了。
別以為我很笨不會精算,還會呆呆的給大樓管委會500充電費,若給500當初就不需換電動機車,我去騎汽油機車省事,我汽油機車每各月才8xx汽油費用,改騎電動機車,每各月電費為130左右,800-130=670 若再扣掉公司充電費用500=170,哪代表我的電池的本都沒存下來
所以政府應該有下列方式鼓勵大樓或住家建設充電站
1.大樓電動機車充電的需要獨立電表,充電電價應該是為鼓勵環保優惠收費
2.各地方政府,應該減少補助電動機車,需要全額補助大樓或住家建設防水投幣式充電設備
3.應該規定充電基本費用,每小時幾元
4.應該開放給台電在市區有路邊機車停車位的電線桿上有防水投幣式充電柱
我使用電動機車五各月記錄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ccc?key=0AgIZl4u30zE_dHI5NjJ4emNKWTYwNGRMZ2xpakVNd3c#gid=0
hcmhcm wrote:為何很多人都不想買電動機車,因為沒有遍佈
看了hcmhcm兄的記錄了,你的電動機車的使用經歷真是洋洋灑灑的一大篇,不知道你這台車若不算電費之外的成本,從買車到改裝控制器與線路.....到增購充電設備,修理壞掉的開關接頭,總共花了多少CoCo?能給還沒買電動機車或電動自行車的人參考一下。
Rico兄說的好,因為公司不提供充電插座, 我選了大容量電池的車,在管委會同意後,也在大樓地下室的機車停車位旁,由水電師父 從我家的電表拉個電源箱出來,裡面裝上斷電器和電源插座,車騎回家就充電,完全不用看人臉色。
想說服公司內這麼多沒騎乘需求或對環保毫無所謂的人,這是很艱難的一件事,所以我選擇不要去說服他們,自己來建置我家的電動機車環境,像是hcmhcm兄這樣子若要靠別人的認同或投票同意後才能在公司將電動機車充電,這不知道要花他多少時間和多少心力,到頭來的結果還不能盡如人意,看著真的讓人氣餒不已。
hcmhcm wrote:
為何很多人都不想買電...(恕刪)
就事論事我覺得管委會作法並沒錯...
(1). 管委會需對全部住戶(公司)負責,並不能只針對個案考慮.若只收成本價,還要負責維護暨管理(萬一電動機車停車格被其他用戶佔用),並管委會而言,這算吃力不討好的苦差事(圖利特定人事).而且萬一管委會建置充電站後,充電站承租戶因故而不續租.投入的成本由誰吸收?因此,管委會必需站在絕對不虧本甚至有利可圖之立場下,才可能同意此事.
樓主或許可以考慮請貴公司投資(負擔)充電站之建置費用.扣除工業局補助,應該只需1萬多元.老闆博美名,管委會坐享其成,而樓主則可順利解決充電問題.
(2). 針對樓主的建議,個人看法如下:
1.大樓電動機車充電的需要獨立電表,充電電價應該是為鼓勵環保優惠收費
--萬一所謂的獨立電錶,被挪為他用.誰來負責??而且充電電費對比機車加油費用,已非常便宜.實際誘因非常有限.
2.各地方政府,應該減少補助電動機車,需要全額補助大樓或住家建設防水投幣式充電設備
--若沒電動機車,何來充電站需求?為了照顧我們這些既有電動機車使用者?當初我可是我可是為了領政府2萬1仟元多的補助(工業局8000+縣市政府10000+貨物稅3300元)才會買電動機車的.政府補助的金額差不多可以設一座充電站了.若政府在我家大樓設一個充電站,但電動機車不補助.那我應該會買一台電動腳踏車而非電動機車.
3.應該規定充電基本費用,每小時幾元
--看法如同第一項.
4.應該開放給台電在市區有路邊機車停車位的電線桿上有防水投幣式充電柱
--若台電無法靠充電柱賺錢.應該不可能想建置吧!充電賺的錢應該不夠支付維護管理費用!!
但個人倒是認同應該學習桃園縣的補助方式.當電動機車普及率逐漸拉高的時侯.開始在主要公共場所建置電動機車專用停車位暨充電站.然後開放管委會來申請補助免費建置電動機車充電站.依一定比例同時開放補助電動機車暨公共場所及管委會充電站.如此才能雞生蛋,蛋生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