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它補充新增:
叢林獸魂 布蕭丸出流興O型兩天兩夜
1982 電池錫箔紙生火法
這是自己 30 多年前玩出來的,2010 年首次發佈於 Youtube。


2005 年首度半公開。

2005~2006 年間 Make 的柴火爐。
2006 散客柴火爐子
2006 [創意實驗] 組合柴火爐
2006 [創意實驗] 罐桶柴火爐
2006 [創意實驗] 馬達柴火爐
白米飯煮法,可參閱十年多前個人用汽化爐、柴火和酒精爐的文章記錄。
2005 [實驗] 生米煮成熟飯
2005 柴火煮飯或生火煮飯的技巧
2006 酒精爐食譜--蒸奶蛋甜. 煎烤肉片. 生米煮白飯.
2016 本文 有準備的露宿和柴火飯,追蹤獵人的腳步(陷井)。#20
2016 本文 野外食譜與無具野炊。#22
非典型登山與無具野炊#32
血藤取水與筆筒樹等之髓心#40
奠儀回禮濾水器#42
天然遮蔽所#44
煹火排列與天然引火物#46
潮濕天氣之後的升火狀況變數大#47
--------------------
2016 年失蹤與死亡山難整理
元旦連假 主因:失溫。(裝備、經驗、風險評估和心智狀況。)
嘉明湖劉先生
春節連假 主因:墜落。(裝備、經驗和風險評估。)
南投玉山體大生
228 連假 主因:墜落。(裝備、風險評估和判斷應變經驗。)
南投竹墓山區莊先生
318-320 週五 主因:迷途。(裝備、電力、風險評估和心智狀況。)
南投守關山林先生
清明兒童連假 主因:墜落。
志佳陽司界蘭溪李先生(包含一隨行犬)
北二無明台中登山隊伍梁先生吳先生兩人
4/11 週一 主因:失蹤。
台中武陵四秀謝先生
416 週六 主因:墜落。
花蓮錐麓斷崖古道黃先生
--------------------
最近的一些山難,有感而發,其中有團體登山某隊員,因
入夜又心生恐懼,臉色發白打電話向前方一公里嚮導求救
,後來嚮導直接報案救援。
有人提該隊員已經有高山症狀況,有人説已經算有登山經
驗,卻落單而心生恐懼(紅衣女孩?)。
無論如何,所有爬山的人應該接受夜間獨處訓練,不一定
要像一夜同時走松羅湖和加羅湖的那傻蛋一樣,但至少在
可聯絡狀況下試試面對內在恐懼,體驗落單或迷途後的心
理適應或應變。
另一失蹤個案,目前仍不清楚狀況,但「永遠不要拋棄你
的背包」,甚至認為一會兒會回頭而丟包。吃過這種虧嗎
?多吃幾次一定會將這句話奉為圭臬。
(除非遇到毒蛇或毒峰,目前想得到的狀況。)
中級山和高山,有些時候雖可按既定行程,但仍可能中途產生變化,攜足可緊急過夜裝備,不僅實際有幫助,也有心理安定功能,不要因為既往的平安順利效應而暫放裝備。裝備可以精簡,但以可防潮遮風緊急露宿為最低原則,另外就是水和糖果乾糧一些些。
幾年前認識的山友山難往生,就在思考一些生命議題,也
因緣際會處於半封山狀態,今年的兩起死亡山難也給自己
一些思維。
背包或行囊內到底應該要有哪些裝備以應變災難或災害呢
?或許大家可以漸漸建立出自己的自救或自保系列。
前陣子山友熱衷生火,包含潮溼狀況如何生火等狀況,另
外本地某戶外團體舉辦山中的那鍋飯競賽,原則上還是以
文明火而非開放火源方式煮食,一開始有人誤會以為要用
柴火煮飯來比賽,於是自己就復習多年前的流浪漢遊戲。
剛好下雨,順手就帶了米丶調味料、鋸子、小山刀等,來
到一疑似外星人登陸的坡面下(上週發現陡坡上有撞山燃
燒痕跡,然後趨近探險,真的有噴落枯萎的斷裂樹枝,附
近又有各種聲響。),而且附近還有不知多久以前的竹叢
,很多山蘇可食用,所以這次決定這個外星人登陸地點,
進行準災難自保作業。幸運的話還可以和異形戰士進行一
場叢林生存戰。

雖然現在爐子很輕便,但多學會生火技術也是不錯的。
25g 爐頭不用 400 元,加上 205g 以內瓦斯罐,超輕巧。
酒精爐對於兩天以上的行程比較沒有優勢,唯一就是單純
且可備援(當火種)。

精密無聊計算:酒精爐含底板與遮風板 30g,酒精膏1cc約1g。一日兩餐保守核算60g。Base 90g。30+60*天數。
瓦斯爐,爐頭 25g,爐罐 95g,基本就 120g,最多瓦斯充填 110g。每日兩餐算 40g。120+40*天數。
1D: 90 vs. 160
1.5D: 120 vs. 180
2D: 150 vs. 200
2.5D: 180 vs. 220
3D: 210 vs. 240
3.5D: 240 vs. 260
4D: 270 vs. 280
......
不過考量酒精體積,應該以 1.5 日考量,120CC酒精體積可能快要和瓦斯罐打平。但太多因素,比如瓦斯燃燒效率好且快速,但酒精爐若需要篝火,是比較方便。
露宿系統。
最近發展了 40~55g 的極輕量化吹氣睡墊,放背心口袋即可。
優吧?最重要,成本幾乎是零。


用藥水瓶或飯店沐浴乳洗髮精的小瓶子,帶個 30CC 酒精膏,輔助生火技巧或雨天可備用。
起火物丶引火物和燃燒物準備。

酒精膏或火種還是帶著預備比較心安。

篝火排列。

很快就生起火了。此次沒有用酒精膏生火,直接天然引火物起火。




法寶出現了,其實可用天然物隔絕地面。(兩顆約 20 g)

這樣。

這樣屁股蛋一邊一片,窩著獸居,再避免潮濕失溫,即可安然渡過一夜。

如果要比較全面(躺著睡),最好有 5~6 顆 45~55g,屁股蛋X2,腰上方x1,背偏下方x2,頭殼x1,彼此距離約姆指小指張開距離。腳要屈膝。
一顆可裝水 210cc,所以可以充當一公升多的水袋。
五包安裝法(約45g)

頭枕一包,間距先以手掌張開指寬。

也可以平躺姿勢調整如此。

玩過 Slackline 的人,可以採用這種小龍女睡姿。手掌貼於另一邊腋下以求保暖。

六包固定間距法,採用資源回收再利用之束繩和橡皮筋。

使用過程可調整。最重要通常是屁股蛋,再來頭枕,然後腰背部。

六包收納總重 55g,史上最輕量化之吹氣睡墊,旋蓋開關和吹氣,安裝一顆平均時間 5 秒。故 30 秒快速安裝完畢。

當然真正急難,就地取材,運用身邊的東西,讓自己不失溫最重要,盡量隔絕地面傳導,避免大氣中的風雨雪等等。
有準備「布」直接用最快速,「火」有現成的最好。刀火布繩順序看狀況。
七八公升超小背包也可以山野露宿(天氣沒有很惡劣),

短期的狀況,糧食與飲用水不是最重要的。

這樣獸居窩著可以度過的。

獸居。

獸居外觀。

雪地也可以,最好用露宿袋。

輕量化的極致取決於人的極限。

接下來潮溼天氣生火和無具烹煮。
找竹子,可遇不可求,淺山地帶曾有人文活動的地帶可能會有竹叢,不然就災難之後,如電影「移動迷宮」中的焦土,城市毀滅之後的都市叢林,會有很多資源可取材的。(這部份個人年少時希望的原始技藝技術學校成立時,再好好整理。)

鋸子比山刀方便。

節理方向處理(避免鋭角方向逆向硬砍)。

多切幾日份量。

打洞用鋸子橫鋸,山刀直劈。



建立遮蔽所,有天然遮蔽所最好,有些有動物(糞便等),注意一下,不然就天然物搭配建立。

葉子拉一拉綁一綁,集中密集。

刀火布繩之布!




比較乾的柴火燃燒物可在岩壁丶岩穴或樹下找到。

刀火布繩之火!
準備好。

垃圾廢紙(可樂包裝紙 1/3 量就成功起火,約兩分鐘即可確認生火成功與否。)


進入昧火就放心。


遮蔽所+篝火

米罐。(玻璃容器比較好,不過塑膠容器或塑膠袋取得容易。)

竹筒邊緣支架缺口,用刀子砍劈缺口。

像這樣架著。

米水入。

封口加熱。

支架這樣。

插花,8年沒再使用的輕量小背包,二十多年前郊山標準小背包,應該有些年紀的人都背過?無背負系統。
這背包上過一日半聖稜,兩日南湖,布蕭丸出和平北,寒溪翠峰湖等等。
因為超強,所以之前修補和補丁,原來以前是用廢棄傘布補丁,還有註冊商標咧。「狗皮膏 TM」

本文大為隨興,不太有計畫,剛好拿到這狗皮膏小背包,故以此為記。
標題就【狗皮膏 災難自保學 & 野外求生學】。
本來想就用多年前的【流浪漢 災難自保學 & 野外求生學】,但女生呢?流浪女?

內側。(銀膠面故意向外)

這雨鞋有小縫,經腳踏車內胎補丁失效,剪成短筒雨鞋輕量化!

初期也可直接放在開放火源中,增快加熱速度。

之後火別太大,悶是重點。

濕材根。

末稍燒。

濕材根

末稍燒

熟成。

流口水。

臨時隨手拿的肉鬆,放了至少七年以上,有可能十年(之前研究柴火飯是 2005~2006)。


加些調味料。

遮雨布要定期排水喔,不然會有大螞蟥或大水蛭出現,當然也可當取用水源。

竹筒底部燒烤狀況。

好吃。

好吃。

超好吃。

右駕。

左駕。

儀表。

自製天然挖勺還是不夠用(挖飯),山刀側砍劈,Wow!

加調味料。

另一邊。

敞篷車。

遮蔽所。

遮蔽所與竹筒飯支架。

遮蔽所。bye。

對了!是男人就一定要作的一件事,熄滅火源且注意安全,避免被 Alien 發現。


--3/10 編補增加--雨中潮濕木材起火撇步
nobodyreason wrote:
好厲害100分,還有一開頭還在想40g 的極輕量化吹氣睡墊是什麼東東,結果答案出人意料XD
感覺野外求生,晴天跟雨天的難度差了好幾倍,包括生火 找營地 保暖 行動...等都變得異常困難。
天氣真的是最重要考驗,但是災難自保與野外求生,無法選天氣,真的天氣不好,避免再受潮比生火重要,
所以最低限度就是擁有一套乾的貼身衣褲襪,即使寒流來身體濕,換上乾的貼身衣褲襪差很多喔,
另外如果自己不會顫抖,已經濕掉的外衣穿上去不會影響貼身衣褲狀況,可以套在外頭,透過體溫蒸散水汽,
如果把外衣暴露在霧雨或潮濕空氣中,等你想穿時,穿上去反而痛苦,所以在身體狀況許可下,擰一擰就套上身體囉。
自己曾經體力負荷過度在雪地下找營地,也曾經在寒流中在完全無人煙無山徑的山區入夜迫降樹洞森林的箭竹頭堆,
身體早就濕透,搭起 PE 雨布後換上內衣褲,雨中生火,大概持續不到一個小時,後來根本就不想生火,休息卡實在。
這幾天大雨,特地執行給大家參考。有錄影檔,雨聲很大很急,但是升火也要在遮雨之下,旺火之後,滴些雨都還沒關係。
好濕。懶得翻草找乾材,不然身體會更濕。

蒐集。

篝火,含鎂的打火石起火棒雨天反而不好用喔,還是瓦斯打火機最好。(Exif 沒轉正)

打火機個人還是選用打火石款式,電子防風的都沒有比較原始直接。當然要用姆指轉火之前,姆指先往自己身上乾的衣褲擦乾一下嘿。
先倒些酒精膏,不要全倒。基本上準備或預備使用 30 CC 酒精膏為最低限度。火生不起來,再多也沒用。
中途加酒精膏請注意安全,保持距離或者在旁邊先倒在木頭上再移進去,最怕最後快空瓶,火又燒上來會閃爆瓶內酒精氣體。

這樣悶烤燃燒。

火起來囉。


指頭粗的折開,裡面還有可能是乾的。

雨中燃燒。

昧火雨中不會馬上熄,至少可以超過五分鐘以上。


另外如果地形或天候狀況不允許,可以考慮攜帶營火棒,22 公分左右,前段 6cm,下方一字各 3.5cm 左右,底部 2cm,一個小時概算六公分,大概三個小時(通常不到三小時),若每夜燃一個半小時,兩天準備一支。濕了也很好點喔。 必要時就當火種。 一枝 49 元。
有回冬天從寒溪走到太平山再太加縱走,兩夜雨中都用這營火棒。但沒有事先撿木頭所以頂多就附近撿小枝順便燒。但有營火棒,要不要再生火就不是那麼必要了。


只是這種濕天氣燒濕木頭會很可憐,衣服全都是煙味,比天氣好時燒柴火慘烈,總是要大哭一場,為了示範,只好大哭一場。
不然本來很優雅在旁邊喝咖啡配蛋糕的。
Exif 又沒轉正。鐵盒裝不同口味濾掛式咖啡。


薄鐵皮鍋比鈦更輕,口徑採用 8 或 9CM 即可,瓦斯罐丟入鍋內的設計並沒有比較好。分開還是比較衛生乾淨的。

至於我的瓦斯罐為何生鏽?用了七年了(誤!找到照片,至少十年以上。),本來也沒生鏽,上上個月去冰凍松羅湖,放在南勢溪邊的雪上頭煮食,下來忘了拿出來。
基本上不會爆炸的。漏氣時,頂多噴火快處理,不要加熱裡面瓦斯繼續增加壓力就好的。
目前最輕的鈦爐頭免 400 元,一定要買一個來用,雖然不缺瓦斯爐頭。

享受呢。

最近翻到十年的酒精爐食譜,才發現自己竟然用酒精爐煮飯。當時趕論文,大概有六七天完全沒睡,晚上肚子餓就用酒精爐煮東西吃,當時會跟班,最捧場的是我家那三歲多的小孩。

--3/11 編補轉移過來--天然引火物
黃藤引火物。
黃藤引火物 影片
溼材冒泡(左下),小心燙手。

加料。

入夜火昧。

起火棒+芒草引火物。
起火棒+芒草引火物 影片
偏鄉山區雜貨店有羊肉片$50,就再加一罐紅茶,然後山中吃烤肉。
只帶三樣小裝備(起火棒、打火機和超級小刀),石板和筷子就地取材。
柴料和材料。

羊肉片+筷子。

起火棒+芒花芒草起火。

石板

一肉片洗刷刷先

邊烤

邊吃

吃光光

刀子無用,手刀折枝。

另起爐灶,打火機+細小樹枝天然起火物。一樣成功,若用起火棒應該就沒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