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從外部還無法得出紫米首款10000mAh移動電源的性能做工,除了開箱、拆解剖析外,此次我們加入了熱成像溫度測試和紋波測試,從內到外還原這款充電寶的真面目。

開箱後的全貌,一個電源主體,一條長22釐米的充電線,一本使用說明。整個包裝由內到外都以簡潔的白色為主,包裝上沒有過多的圖案裝飾,均以體現ZMI的品牌LOGO為主。這裡不免有個疑問,紫米中文品牌LOGO還從未出現過,希望小米已經將第9大類的“ZMI”和“紫米”商標註冊到手,不要再走“真假愛國者移動電源品牌之爭”的老路。

三星Galaxy Note2手機與ZMI PB810的俯視體積對比,兩者在視覺上的大小基本一致,厚度也相差不大。

電源機身的一側標註了產品的詳細信息,額定容量最大10000mAh(37Wh),最小9880mAh(36.55Wh);典型的5.1V 1A輸出6600mAh,轉換率大於90%;輸入5V 2A,輸出5.1V 2.1A,帶了輕微的線補。此前由於沒有移動電源行業的統一國標,每個省市質檢總局抽查檢測,小米總會躺著中槍;在行業的聯合呼籲下千呼萬喚始出來,移動電源(充電寶)的強制性標準 GB31241-2014,將於2015年8月1日正式執行。屆時消費者就能一目瞭然手中充電寶的各項指標。

電源的頂部提供了所有的接口,受限於體積,ZMI PB810提供了一個USB輸入和輸出接口;4盞LED電量指示燈一字排開,按一下右側的開關鍵可查看到25%-50%-75%-100%階梯電量。在充電頭交流群裡經常有網友諮詢充電寶的充電時長問題,這裡如果想要提升小米和ZMI移動電源的充電速度,推薦使用帶線補的5.3V 2A充電器,這樣速度會提升不少。

ZMI PB810的內部全景,由左邊的藍色PCBA電路板和右邊的電池組兩部分組成。

通過熱成像我們能一目瞭然的知道移動電源電路板上的熱量分佈。模擬3.7V電池電壓,以5V 1A和2A負載輸出,在室溫20攝氏度的開放環境下,經過20分鐘後得出ZMI PB810電路板的熱量分佈:左圖熱量的焦點位於TI BQ24159主控芯片上,5V 1A輸出負載溫度僅35攝氏度,大家可以通過感受自己的體溫進行對比;右側為5V 2A輸出負載,TI BQ24159主控芯片上的溫度進一步提升,穩定到了61.1攝氏度。

增加了一個輸出紋波測試,ZMI PB810的輸出紋波為14.4mV。對紋波沒有概念的小夥伴們,可以參考國家通訊行業的YDT 1591-2009標準《 移動通信終端電源適配器及充電數據接口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對於5V輸出的適配器在0到額定輸出電流的條件下輸出紋波的峰峰值(Vp-p)應該≤200mV。

經常有小夥伴在使用移動電源時,同時給手機和平板充電,發現移動電源自動關閉,拔下一個孔又好了。這是因為輸出超過了移動電源預設的最大電流,為防止拉壞移動電源啟動了過流保護。這裡我們以0.2A為步進,從5V 0.2A到2.6A進行了13檔輸出負載測試,最終得到ZMI PB810的過流保護點為:2.6A。不超過過流保護點,充電設備均能正常工作。
【轉貼自】充電頭論壇,裡面有更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