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浮力良好。但是過彎時後容易發出哀鳴聲。
在k7報銷後,選擇輪距軸距差不多的八代CIVIC。
原廠的B牌輪胎,相當吵。
是幸或是不幸,遭到釘子插破一胎後,小弟就聽從友人的建議,
將輪胎更換成PE2。歐洲胎有信心,寧靜度佳,操控性更是一級棒。
那已經是將近5年前的事。
5年後,隨著年紀增加,也不在容易於山道上劇烈操控。
而5年後,PE2也逐漸磨耗,里程數也超過5.5萬公里。
PE2在5.5萬公里後,拿一個10元硬幣檢查輪胎溝槽,已經可以看到衣領了。
而5年後,輪胎周圍也逐漸發硬,出現細紋,顯示橡膠變質到一個程度。
還有,就是小弟怕吵。最近,PE2在高速公路上的噪音真的非常嚇人,
隨手用手機的db計測量,時速105km左右,噪音值可到75db,
真是見鬼。
因為對PE2的印象太好,所以仍舊對米其林相當有信心。
話雖如此,但是米其林那麼多種輪胎,究竟該如何是好?
下一個目標,是PRIMACY HP。
但是就在這時候,米公司推出了PRIMACY 3 ST。
HP是歐洲廠,PRIMACY 3 ST是泰國廠。
這一點讓小弟非常掙扎。
但是,米公司發表未來3 ST將取代HP時,
小弟一廂情願的認為,既然PRIMACY 3ST是為了亞太市場設計的輪胎,
那也不用再比較歐洲與日本胎。
因為,輪胎再怎麼好,歐洲與日本的道路狀況就是比亞太地區的路況好。
PE2那時候剛換上,就有一個問題,太硬。
經過坑洞或是路上的減速帶,只要有一定的速度,內裝都會震動。
PE2真得是個好胎,論操控,剎車,寧靜度都很好,但就是在經過這種起伏的時候,
每每都會感覺自己的車快散了。這點非常遺憾。
究竟是HP還是3 ST?
經過仔細考量後,小弟決定更換成3 ST。
這是3 ST上輪框時候的樣子。

這是3 ST上輪框後,輪胎平衡的樣子。

3 ST上輪框裝車上的樣子。

3 ST的胎紋

HP的胎紋

證明,當時HP和3 ST在小弟面前,讓小弟痛苦掙扎與選擇。

四輪都換上3 ST後,進行定位的情形。

兩週後的感想:
市區:
和5萬里程的PE2相較,換上後的感想就是柔軟彈性好。
從硬床躺上硬式獨立筒彈簧床的感覺。
他並非整個軟到一個不行。非常舒適。
經過市區坑洞,似乎避震器只要負責搖晃就好,振動似乎直接被輪胎吸收。很妙。
市區過彎,就是一個聽話的轉彎。不會很立馬的,像PE2那樣的神經質。
像是一位脾氣溫和按部就班好秘書,完成老闆的交辦事項。
在巷弄中,幾乎感覺不到輪胎的滾動聲,車室寧靜度驚人。
不像是以往C8的車室,好似高級車的寧靜。(小弟有DIY汽車隔音,相得益彰)
2013/6/21更新
今日在松山機場前,敦化北路南往北左轉民權東路,右轉小路之往復興北路民族東路,
那個右轉,速度約45km的一個小轉,3ST發出了小哀嚎聲。雞雞...
市區大馬路:
時速40~50km,經過捷運等施工地段,路面凹凸吸收得相當好,室內組件不再發出雜音。
這時候會有回到牽新車時候的組裝品質感,但那時候也沒有這種寧靜度與舒適度。
有趣的是,40~50km,輪胎會發出嗡嗡的週波數聲音。
這部分不太能夠習慣。安靜的時候,會有一種嗡嗡聲。
小弟相當確定這是輪胎在地面上滾動造成的聲音。來自於輪胎胎紋特殊設計的花紋所造成的聲音。
高速公路:
加速,非常的順暢,輪胎確實的貼著地面,恰到好處。
因為3 ST的橡膠特性,從過收費站後開始加速非常順暢。
(PE2則會清楚感覺到引擎與傳動器透過壓路後所回饋的震動)
時速100km左右,相同會發生嗡嗡聲,但是在115km左右,嗡嗡聲會消失。
70~80km時候,嗡嗡聲也比較不明顯。
有一個重點,就是在100km左右時候,雖有嗡嗡聲,但是用手機的db計測量,
噪音值僅有50db前後。這代表使用5年的PE2,在相同速度下70db,而3 ST卻只有50db,
整整少了20db。天啊!!汽車隔音要少20db,相當不容易。
小弟非常欣慰。
2013/6/21 更新
這幾天來,台北新竹來回,經過中山高+五楊高架的經驗,
那個50db已經測不到了。
例如今日測得的最佳數據是58db(速度約97km)。
路況較好的高速路段,平均約為64~67db。
再來,就是高速公路變換車道時候會經過貓眼,PE2壓過貓眼,透過輪胎,輪框,
駕駛人會明顯感覺到貓眼傳來的振動,這是看到的貓眼高度與身體感覺到的跳動很類似。
PE2就是這麼的精確傳導道路上的資訊。就像是個有話直說的助理,報告老闆所見所聞。
而3 ST就很妙,壓過貓眼,居然沒有感覺..........
這就像是小事不報的助理,告訴老闆沒事情,不需要擔憂。
這種舒適度,小弟非常驚訝。沒錯,高級車的感覺就是路過坑洞沒有感覺!!
但,如果不小心經過較大的直角坑洞(這種動也不多),
3 ST小助理的包容度就沒有PE 2來的鋼毅。
3 ST會因為負擔不了,讓輪框與避震器發出會嚇人的聲音。
駕駛人還會擔心3 ST是不是扁了(駕駛中感覺到輪胎變形後恢復。PE2你不會感覺輪胎變形)。
剎車,PE2的煞車非常傳神。傳神到點煞,乘客也會跟著晃頭。
3 ST,抓地的時機感覺較慢。
習慣PE2的踩剎車時機後,相同條件踩下3 ST,有時候會感覺應該更用力踩下剎車踏板。
因為3 ST在處理較有彈性,所以如果駕駛人的踩剎車力道不夠時,制動效果沒有PE2強。
但是,這並非3 ST的剎車性能不好,而是,感覺起來踩下剎車後,
輪胎與避震器之間會有一股力道,在消弭剎車所帶來的衝擊。
所以乘客不會點頭,只會感到稍稍的前傾力道。
雨天:
經過大水坑,PE2會讓方向盤搖晃,
但是3 ST只會直直走,只聞水花聲,方向盤並不會回饋到輪胎與地面產生的激烈拉鋸。
這一點差異非常大。3 ST真的讓駕駛人太無感。哈。
整體,3 ST就是舒適度高的輪胎。
會對許多細節上的事物無感,會讓駕駛人自我感覺良好的輪胎。
但是操控上,只要駕駛人準確不要太激烈的動作,他不太會讓駕駛人失望。
最值得稱讚的就是噪音計的db值。低於50db。這讓小弟超暗爽。
山路過彎只要在合理的速度下,其實也不難操控,非常平穩。
問題就是那個嗡嗡聲,可能有人不會習慣吧。
不然,就是小弟仍然需要加強汽車輪弧部分的隔音...。
如果問我,會不會後悔沒裝HP,答案是,沒用過HP,不曉得。
但是PE2和3 ST,對於沒有改懸吊避震,現在也不再劇烈操控的我而言,
選擇3 ST,會感覺自己的車子是...高級車。因為真的非常舒適。
PE2與3 ST,可以讓CIVIC有這麼大的差異,在在顯示米其林實在很會做輪胎。
就像女人穿著文靜的公主裝或是辣裝,會有不同的呈現。
而CIVC八代的本質,應該也相當良好,才能讓不同款的輪胎有表現的機會。
現在,小弟車子開了五年,開始要煩惱是否沿用原廠或是改用更優秀的避震器了.....
2013/6/23
今日台北下午大雷雨,迅速積水的路面,對於操控是一大考驗。
這款3 ST,在雨天的表現也相當令人驚艷。
在豪雨以及積水的路面,市區馬路上以時速45~55km進行180度迴轉,
雖在U形的最彎點飄了一下,但是非常迅速的回覆抓地力。
並且車身晃動也不大。
急煞車也不至於煞不住而滑行,或是偏移。
積水路面上的行進,寧靜度也相當高。
這是一款非常適合時常下雨的北部地區使用的輪胎。
這款輪胎,在雨天會展現另外一種風情,讓駕駛者感到一種雨天駕車的歡愉與信心。
這也是前所未見的駕駛體驗。
2013/6/29
今天路邊停車,想說稍微把輪胎跨上人行道安全島停著,以免擋到左方來車的寬度空間,
以往,PE2都能輕鬆達陣,感覺就像忍者一樣,輕易的騎乘上去,
但是3ST,因為太柔軟,上不去。
那時發現上不去,又很快的聽到輪胎的哀嚎聲,心裡怕了一下,
深怕這昂貴的胎就這樣從側胎壁炸裂。
把車停好後,下車查看,胎壁果然有和人行道安全島強烈摩擦的痕跡,
很大一片。但願不要傷到輪胎內的鋼絲,以免哪天行車中爆胎,那就不妙了。
另外,今天在誠品地下室停車場找車位時,別人的愛車的車輪在地下室轉彎時都會發出摩擦的雞雞聲,但是3ST不會。好沉默。沒聲音就是沒聲音。
2014/07/25
小弟的八代CIVIC,才跑8萬km,感覺前輪噪音越來越大聲,
經過前輪弧隔音,更換輪胎,室內隔音加強,
今年上半年只要時速在50km/hr以上,
以及在高速公路上90km/hr以上奔馳時,方向盤碎震明顯,
於是送廠檢查,結果發現前輪軸承已經不太妙,左右兩的軸承都換下後,
碎震消失,那種惱人的轟轟噪音也消失。
把這款車胎打到36後,非常好。在某些路段滑行時,幾乎沒有輪胎的噪音。
反倒是齒輪箱的聲音變得明顯。
在五楊高架上測試,噪音值約在54~59db。滿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