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想換輕量化鋁圈,可是我想到一個問題是如果輕量化鋁圈那麼好,可以達到省油,操控性變好為什麼原廠不用成標準配備?同樣是鍛造18吋鋁圈,國外有些輪圈廠賣的是12kg,有的是8kg多那賣12kg的輪圈廠不是應該沒生意了?難到原廠不用成標準配備只是因為成本考量嗎?
cantel1211 wrote:難到原廠不用成標準配備只是因為成本考量嗎? +1cantel1211 wrote:同樣是鍛造18吋鋁圈,國外有些輪圈廠賣的是12kg,有的是8kg多那賣12kg的輪圈廠不是應該沒生意了? 假設18" 8Kg 賣 3W/個那18" 12Kg 賣 1.5W /個 會不會有生意?
cantel1211 wrote:最近想換輕量化鋁圈,...(恕刪) 輕量化的鍛造鋼圈當然會比較省油所謂簧下1公斤,簧上15公斤就是在說只要4顆鋼圈總減輕20公斤,可以達到車體減輕300公斤的效果原廠只願意配備鑄造鋼圈當然是因為成本考量例如IS250原廠18吋的鋼圈,單顆重達13公斤,很多人新車時就換下來了,整組賤賣只要2萬而進口的鍛造鋼圈,如WORK, BBS, RAYS等大廠一組18吋的報價都在9~10萬以上,單顆重量約8~9公斤
原因當然是「貴」如果只顧減輕重量那還不簡單!材料盡量掏空、肉厚盡量削薄就好了。但是如果要輕,而且強度還要不減,甚至更高,那就很困難了。除了材料選用外,事前的理論基礎、3D建模、然後軟體模擬(模擬結果準或不準差異也很大,有時候也沒人知道結果到底可信度有多少)、反覆模擬、設計變更、還有加工製程成本也很高.........最後試做還要再做各種測試.........原廠鋁圈就沒要求那麼多了,重量當然不是優先考量。主要能夠通過相關的規範,就算最低標的合格,但至少是合格品。而普通的品牌鋁圈,有沒有通過什麼標準認證,這我們就不能得知了。
就我個人從16原廠框+防爆胎換到18吋BBS RS-GT+PS2胎的感覺,1.因為胎變薄了比原本跳。2.有些許重拖...3.後續輪胎價格變高4.抓地力在山路明顯變好後來想想真的是因為帥,那提升的操控性用到的時間真的是不多,錢花得有點後悔,現在七折賣都拖不了手,還要忍受車子舒適度降低,一想到這些就覺得簧下重量減輕似乎也沒這麼重要了
是會比較好 但省油的主因是在看你右腳什麼踩省下的油錢 不大可能超過買框的錢操控會比較好 但一般也用不到那個差異你說想快多少 說真的也不差那不到一秒的時間 除非你是靠賽車贏錢來吃飯的路面上永遠有比妳更快的車框最大的誘惑 就真的只是好看和比較屌@@當然錢夠多 就殺吧! 因為一個字 "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