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美軍在歐陸和太平洋戰場上的壓倒性優勢,
讓同時期的列強都被美軍突飛猛進的軍工產業徹底顛覆,可謂戰史上的奇蹟。
然而,美軍在十九世紀初到二戰前期,軍工產業並不會特別發達。
論陸軍,美軍當時遠不如德國與蘇聯,鐵血革命紀律、金字塔式的以黨領軍、
坦克與砲兵的質與量也比美軍來得雄厚許多。
論海空軍,美軍當時也遠不如英國與日本,英國與日本的造艦工藝也是巔峰造極的,
包含主力艦、巡洋艦與航空母艦,加上英日兩國永不停歇的殖民侵略擴張,
海陸空協同登陸戰力也令各國刮目相看。
在美國P-38閃電式與P-51野馬式戰鬥機,以及B-17空中堡壘與B-29超級堡壘問世前,
英國的噴火式、颶風式戰鬥機,斯特林、蘭開斯特轟炸機,
以及日本的零式、九九式艦載機、川西二式飛艇、吞龍轟炸機,
都比捲入二戰前的美軍各型戰鬥機與轟炸機先進許多;
後來美國有了F4U海盜式、F6F潑婦式、TBF復仇者等艦載機,
才顛覆了日本既有的海空優勢。
日本和蘇聯之間的諾門罕戰役,讓日本人領悟到戰鬥民族的兇殘,方才向蘇聯求和,
並轉向矛頭挑釁當時海空軍皆薄弱的美國。
直到二戰戰後,美國成功試爆了原子彈並實際轟炸長崎、廣島,迫使日本投降。
對日本而言,真正讓日本輸得心服口服的無非是美俄兩國......
為何美國在短短不到五年之內,就發展了比英國日本還先進的海空軍,
以及比德國蘇聯還壯盛的陸軍呢?其中有什麼原因呢?
到後期.... 因為德日的戰略資源/工廠都被美軍轟炸掉/封鎖/凍結.... 生產力趕不上耗損率.
1941年日軍發起太平洋戰爭(不是大東亞戰爭). 日軍空母約10多艘.戰艦加重輕巡洋艦約30艘.驅逐艦約100多艘.而美軍放在太羊洋的船艦不多也舊,那時的船隻都放在大西洋上.
等珍珠港事件後..美軍看到空母的戰力後..一年間空母數量增加到10倍多.平均3個月3-5艘輕型空母就下水上陣,潛艦也是大量製造. 美軍那時打消耗戰,因工廠設在美國本土,戰線在歐亞洲.. 所以美軍的思維是要人不要設備... 台日是要人也要設備....所以打消耗戰時阿兵哥是最寶貴的資源. 只要人不死,東西再造就有. 人一旦死了,訓練是有難度的. 看德日軍後期的阿兵哥戰力就知.
另一點就是...希特勒的種族政策...造成猶太人大量往美國/英國去. 工業革命後的科技,猶太人是佔滿多頁.
所以原子彈的試爆美軍就是比希特勒早幾個月.
大型戰爭...基本上都是在打消耗戰. 就連戰爭型態的online也強調這點. 與其正面對決,倒不如先打下工廠.然後再正面對決.
那現在....因當年的人材/資訊在戰後被美蘇瓜分, 成就美蘇強國的基礎.但後蘇垮台後...就剩這流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