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這個版反核和擁核的樓,常常會歪成互抓筆誤,或者是討論跟核安全無關的議題(如火力發電的安全性)。

以下是維基百科上有關核能安全的問題總整理及相關科技的現況,希望能提供對這議題有興趣的人比較中性的討論:

核安全


節錄:

"核電站是人類曾經設計的最複雜的能源系統[6]。不論如何設計如何測試,任何複雜系統都不能保證永不出錯。"

"關於核能發電系統的另一個有關複雜性的根本問題是,核電站的生命周期非常長。從建造一個商業用核電站開始,一直到安全回收它最後的放射性廢物,可能需要100到150年的時間[6]。"

"一位美國研究實驗室的領導者這樣說,「設計、建造、運行和維護心反應爐會面對這非常陡峭的學習曲線,先進的技術會使發生事故和錯誤的風險增加。技術可以認為無誤,但是人不會不出錯。」[18]"

"法國原子能委員會領導的一個評估活動表明,沒有任何技術創新能夠消除核電站運行中人為的錯誤"
不用擷取片斷吧

安全文化與人為錯誤

核安全討論中一個比較流行的概念是安全文化。國際核安全諮詢小組將安全文化定義為所有人在任何對核電站安全有影響的活動中所做出的個人奉獻和問責制[19]。這個目標是設計一個系統,使得這個系統能夠適當使用人的能力來保護系統不被人的弱點影響,同時保護人類不受系統的危險性的威脅[19]。同時,也有證據表明,操作習慣很難改變。工作人員幾乎從來沒有準確的按照指示和書面條例工作,在操作人員完成工作所必需的正常工作負擔和時間約束下,違反規則是非常常見的行為。大多數試圖增進核安全文化的努力都被工作人員以一種難以預料的方式調整到另一個方向去了[19] ,因此需要使用訓練模擬器。

法國原子能委員會領導的一個評估活動表明,沒有任何技術創新能夠消除核電站運行中人為的錯誤,其中,有兩類錯誤被人為是最嚴重的,在運行過程中的錯誤,如維護和測試,還有人在小的事故中犯下一系列錯誤,最終導致整個系統崩潰[18]。


新的核技術

下一個將要建造的核電站可能是第三代核反應爐,在日本已經有一些這樣的核反應爐正在運行了。第四代核反應爐將會更加安全。這些新的設計可能是被動安全的,自身也更加安全。這些安全方面的進展包括三套緊急情況下的柴油發電機和附加的緊集核心冷卻系統,而不僅僅是兩個,在反應爐堆芯的上邊有裝滿了冷卻劑的大水箱可以在需要的時候自動打開,將冷卻劑傾入堆芯,遏制建築之外另有一幢遏制建築等等。

然而,如果操作新的核電站系統的工作人員缺少經驗,那麼新的核電站的安全風險可能會更大。核工程師解釋說,幾乎所有的嚴重的核事故都發生在新技術剛剛採用的時候。他認為,新反應爐和事故之間的問題是兩面的:實際運行中可能會出現模擬中無法預計的問題,人也會犯錯誤[18]。一位美國研究實驗室的領導者這樣說,「設計、建造、運行和維護心反應爐會面對這非常陡峭的學習曲線,先進的技術會使發生事故和錯誤的風險增加。技術可以認為無誤,但是人不會不出錯。」[18]

核電站是人類曾經設計的最複雜的能源系統[6]。不論如何設計如何測試,任何複雜系統都不能保證永不出錯。史蒂芬尼·庫克報告說:


核反應爐自身是非常複雜的機器,其中可能出錯的零件更是無法計數。當1979年三哩島的核泄漏事故發生時,核世界中的錯誤鏈條也被曝光了。一個錯誤會帶來另一個錯誤,然後接連引發一系列錯誤,一直到反應爐堆芯開始熔化,而這時世界上最訓練有素的核工程師也都束手無策。這個事故暴露了系統沒有考慮到保護公眾健康和安全的不足之處


AP1000認為反應爐堆芯損毀的最大頻率是每年損毀5.09 x 10−7個反應爐。進化功率反應爐的最大堆芯損毀頻率是每年4 x 10−7個反應爐。通用電力對它生產的核反應爐的堆芯損毀頻率計算如下[23]:
BWR/4 -- 1 x 10-5 BWR/6 -- 1 x 10-6 ABWR -- 2 x 10-7 ESBWR -- 3 x 10-8

annihilator wrote:
我發現這個版反核和擁...(恕刪)


樓主
現在應該討論的是核四安不安全
核能如果是安全的
但是核四不安全的話
那還是依樣白搭
核四問題on 維基百科

要討論也是先討論核四
討論核能安全與否就太遠了
一樣來自維機百科

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人類接觸到的大多數輻射都屬於自然界的背景輻射。背景輻射之外的那一部分,絕大多數都與醫療有關。一些覆蓋了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的大規模研究沒有發現任何錶明居住在核反應爐周圍的居民癌症死亡率升高了的證據。舉例來說,1990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中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宣稱,在對16種癌症的死亡率進行了一項大規模研究後,他們認為居住在美國62座核電站周圍的居民癌症死亡率並不比其它地方高。這項研究同時發現,在新建了一座核電站後,當地兒童的白血病死亡率也沒有增長。這項研究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進行的規模最大的對癌症的研究,它一共在核電站周圍的居民中調查了900000個因癌症而死的人。

固體廢料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發電廠(如燃煤發電廠),核能發電廠產生的廢料相當少。一台大型核反應爐每年僅會產生3立方米的核廢料。[22]這些核廢料中主要包含沒有發生裂變的鈾和大量錒系元素中的超鈾元素(大部分是鈽和鋦)。3%的核廢料是裂變產物。核廢料中的長半衰期成分為錒系元素(鈾,鈽和鋦),短半衰期成分為裂變產物。

用過核燃料具有強放射性,需要特別小心地處理。核廢料的放射性會隨著時間減少。40年後,它的放射性與剛從反應爐出來時相比,已經減少了99.9%。[17]

核廢料的儲藏和處理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由於核廢料具有放射性,它必須存放在具有輻射防護的水池中(乏燃料池),在這之後它一般會被送到乾燥的地窖或防輻射的乾燥容器中進行儲藏,直到它的輻射量降低到可以進行進一步處理的程度。由於核燃料種類的不同,這個過程通常要持續幾年到幾十年的時間。美國大多數的核廢料現在都在短期的儲藏地點,人們正在討論建造永久儲藏地點。美國猶加山的地下儲藏室被提議成為永久的儲藏地點。

核廢料的數量可以通過幾種方法來減少,其中核燃料再處理效果最為顯著。即使這樣,剩餘的核廢料如果不包含錒系元素,還會持續300年保持強放射性,如果包含錒系元素,則會持續幾千年保持強放射性。即使將核廢料中的錒系元素全部除去,並使用快速增殖反應爐通過嬗變將一些半衰期長的非錒系元素也除去,核廢料還是要在一百至幾百年內與外界隔絕,所以這是個長期的問題。次臨界反應爐和核聚變反應爐也可以減少核廢料需要被儲藏的時間。[23]由於科技在飛速地發展,處理核廢料的最好方法是否為地下填埋已經出現了爭議。現在的核廢料在將來可能就是一種有用的資源。

核工業上使用的受污染的工作服、工具、淨水樹脂和一些正要關閉的核電站本身也都在產生一些低放射性的廢料。在美國,美國核管理委員會已經幾次嘗試著允許低放射性廢料被當作普通廢物一樣處理,比如進行填埋,回收等等。許多低放射性廢料的輻射量非常小,它們只因為自己的使用歷史而被當作了放射性廢物。舉例來說,根據美國核管理委員會的標準,咖啡也可以被視作低放射性廢料。

在應用了核能的國家中,整個工業產生的有毒廢料中只有不到1%是放射性廢料,但是它們是極其有害的,除非經過衰變後,它們的輻射量變得更低,或者更理想的是,輻射完全消失。[17]總體來說,核能工業產生的廢料比化石燃料工業產生的廢料要少很多。燃燒煤的工廠產生的有毒和放射性的廢料尤其多,因為煤中的有害的和放射性的物質在這裡被集中起來了。

再處理

再處理可以回收用過的核燃料中95%的鈾和鈽,並將它們轉化為新的混合氧化物燃料。這也同時減少了核廢料的長期放射性,因為經過再處理後,剩餘核廢料中主要就是半衰期短的裂變產物,並且它的體積也減少了90%。民用核燃料產生的廢料的回收已經在英國、法國和(以前)俄羅斯大規模應用,中國也即將應用這項技術,印度也可能應用,日本應用此項技術的規模也在擴展中。伊朗已經宣布成功進行了核廢料的再處理,這就完善了它的核燃料循環,但是同時也招致了美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批評。[24]與其它國家不同的是,美國在一段時間前是禁止核廢料再處理的;儘管這個政策已經被廢除,但是現在美國大部分使用後的核燃料都仍然在被當作廢料處理。[25]






evil_dick2 wrote:
一樣來自維機百科對人...(恕刪)



大家都是看太多那些恐怖片
核電廠爆炸 變種人
所以能反就反
至於反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他們都覺得 沒什麼 可以解決的~~~~

crazydiamondc wrote:
大家都是看太多那些恐怖片
核電廠爆炸 變種人
所以能反就反
至於反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他們都覺得 沒什麼 可以解決的~~~~


喔 是這樣嗎
好啊 那你可以提出核四安全的證據嗎
核四不安全 當然是要停建啊
為什麼還要繼續呢
還是說反正就是要建
至於建了之後會發生什麼事 也都覺得 沒什麼 可以解決的?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通用電力的計算 BWR 反應爐心毀損頻率是每年十萬分之一,用白話的講就是十萬年才會熔毀一次。

福島事件熔毀的兩個爐心,就是通用電力的 BWR。

版上的機率專家應該可以告訴你,熔毀一個核心的機率是十萬分之一,同時熔毀兩個爐心的機率可不是十萬分之二喔,是十萬分之一乘以十萬分之一。

但事實就是,它發生了。

所以不管核電廠事故發生機率多麼低,只要這個機率不是零,我們該關注的就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萬一發生了,台灣承受得起嗎?」

希望擁核的人也能好好的思考這個問題。
我也希望樓主好好思考你要不要搭飛機的問題,同樣都是人會犯錯,飛行器墜毀的機率相較於幾十年來世界數百座核電廠所發生的核安事故,所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也相對要高許多,不知樓主還會不會搭飛機?

enochhuang wrote:
我也希望樓主好好思考你要不要搭飛機的問題,同樣都是人會犯錯,飛行器墜毀的機率相較於幾十年來世界數百座核電廠所發生的核安事故,所造成的人員財產損失也相對要高許多,不知樓主還會不會搭飛機?


又要戰機率的問題嗎?

我就正面回答你好了:我會搭飛機。

我甚至還開車,如果你查一下資料,車禍的死亡率比飛機更高。

但這些都不影響我反核。

核安問題不是機率問題,而是能不能承受的問題。

annihilator wrote:
核安問題不是機率問題,而是能不能承受的問題。


那麼醫院安全呢?你對醫院核能防護機制安心嗎?
牙科診所安全嗎?你家附近可能就放一堆碘化銫耶。


http://en.wikipedia.org/wiki/Goi%C3%A2nia_accident
1985年,巴西戈亞尼亞一家私人放射治療診所搬遷至新的經營場所時,沒有帶走銫-137源。這個內裝輻射源的遠距離放射治療裝置未加任何保安措施,留在原地大約兩年後被兩個揀破爛的人發現。他們把這個裝置拿回家,企圖拆除源組件並拉開源的密封容器。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沾污了自己、數千其他人,以及周圍的城市和環境。四個受嚴重照射的人死亡,其他許多人嚴重受傷,應急響應和房屋、建築物和場地的清理工作持續了6個月,對10多萬人進行了輻射照射監測,其中將近300人受到不同程度的銫-137污染。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