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車頂架,風切聲,可能會變大,油粍增加,驗車可能要把車頂行李廂拆下來也是可能要面對的問題之一另一個方式就是換裝備,用更小的收納體積達到更大的使用效益及功能性,不過再花一筆,免不了。最大條的花費就是換大車或是再拖一台車(toyota的車沒有這個選項),就能輕松裝載各式裝備。
安裝通過認證的車頂架可以自己去監理單位伸請變更通過後會在行照上加註行李架....購買時需注意跟店家詢問產品是否有認證還得索取必要的發票文件等等....至於車頂架上裝載的行李箱什麼的基本上是被視為貨物就跟一般貨車的貨斗上裝載的貨物一樣的意思只要綑紮固定牢靠...別超高超長超寬超重....都算是合法的.....這部份不需要認證此外經過變更的車輛.....驗車時務必要裝著車頂架去驗....至於風切跟油耗理論上來說一定會有影響但實際上就像一隻鴿子停在一條船上...應該沒有人會因為一隻鴿子就覺得船的吃水變深...這方面可以不用過度神經質....合法的車頂架產品一般拆裝都很方便...拆下來要收納也不怎佔空間但露營拖車之類的....除非是住鄉下地方很大...不然基本上對住都會區的人是天方夜譚....當然家裡有錢沒地方花的不在此限基本上我個人認為車頂架是一項使用彈性很高又划算的投資...
裝有ARTC認証的車頂架(進口或國產都可) 不需要去變更行照再買個車頂箱 很方便出遊時 再裝上 不用時拆掉 兼顧小車的省油及大車的空間 這樣行李就不用塞滿車了裝箱的油耗 個人是覺得 差不了多少 因為載了裝備本來就比較耗油了, 風切音 也還好,沒裝箱比較吵,裝了 就沒什麼感覺.小弟是開VIOS的意見給你參考
flek wrote:裝箱的油耗 個人是覺得 差不了多少 因為載了裝備本來就比較耗油了, 風切音 也還好,沒裝箱比較吵,裝了 就沒什麼感覺. ) 上述的使用感受相同另外,如果車頂沒有固定桿,而是要用KIT組固定的話,KIT組鎖的地方,有機會變形,但我的車沒有因此會漏水,所以防水沒問題,但是四個門固定處,鈑金都有固定的痕跡留下。對了,車頂架上面要固定貨物時,建議用棘輪貨物固定帶,可能不要用彈性繩,彈性網固定。車頂架的橫桿,建議選鐵桿,不要選鋁製橫桿。如果是用行李置物架(盤)的話,可以訂製帆布包,把整個包成流線型,一方面降低風阻及風切聲另一方面,防雨。
元旦去北部三峽皇后鎮露了四天三夜..交通工具是中華三菱1.6 十一年的車..車頂架是合格可上路..免驗照的=>手動可裝拆車頂架上放了..巨匠椅*4 客廳帳*1 六人帳*1 大蛋捲桌*1用彈性繩綁好後..因為怕下雨..找了個安全的地方..又用帳蓬的地墊把車頂架的裝備包起來..外層再用彈性繩緊緊的再綁一次..車頂/車箱/車內二大二小..裝了那麼多裝備..實在是不適合開快..所以我就捨棄了高速公路..改開濱海快速公路..從台南的北門上交流道..接快速道路/平面道路..一直北上..直到竹南..接三號國道..下三峽..北上南下..都是跑同樣的路段..四天三夜的時間..共開了645公里..用掉約40公升的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