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
我很好奇!
市售這些塑膠冰桶/冰箱,提起來輕輕的,壁面敲起來空空的感覺。
那它的壁面真的是空心的嗎?真空的?還是有填充其它的材質?例:保麗龍。
謝謝!

ysc623 wrote:
請問一下:我很好奇!...(恕刪)


大部分是空氣

真空隔熱的價格很高喔
最近也想採購 20~25L小型冰箱 這回主要是往釣魚冰箱那方面去找

發現 越重的越貴 越重的壁面越難壓凹它

價格低的 越輕 壁面輕輕鬆鬆就能壓凹 所以裡面幾乎是空心的...

有趣的事~ 標示就不是 幾日鮮了 而是幾倍

用慣了幾日鮮後 一時還真找不到公式可以換算 搞不懂幾倍是可以保鮮多久...
保冷箱~大部份都只有保麗龍做中間.主要用途就是隔熱.保冷盡量讓熱氣進不來.冷氣出不去

ysc623 wrote:
請問一下:我很好奇!...(恕刪)


要保冷,簡單說就要讓熱量不能傳遞.

而任何物質都會傳遞熱量,空氣也不例外,只是空氣傳遞效率不高而以.

最好的隔熱物質就是"真空"因為沒東西可以傳遞熱量.

所以你總該聽過真空杯或罐了吧(只有金屬壁部分可以傳遞熱量).
非動力的物理性[冰箱](溫度保持箱)原理很簡單

外殼:防撞、要不要給人座、重量與抗炸等
中間夾層:主要隔絕熱傳導的媒介,真空:沒有空氣分子傳導。保麗龍傳導差等。
內殼:跟要保持溫度的對象有關。吃香的喝辣的食物不要壞或者蔬果保持細胞存活率(新鮮)等應該是露營主要對象。

目前我們看得到的溫度保持箱(保鮮)最高等級的應該是醫學用的[器官移植攜帶箱]或者實驗物質絕對低溫攜帶箱吧??

我們家一開始露營就選用磯釣用軟冰箱用到現在快十年了。攜帶與裝載都OK的。如果經常性露營且可能會很多年從事這項休閒活動建議買釣魚用的高檔的軟冰箱(裝載時可以擠壓)或硬冰箱(裝載要注意無法擠壓)。

溫度保持策略:
要攜帶的飲料、當天要吃的肉品等用保鮮盒冷凍後裝入軟冰箱內當[冷媒]。
要保溫比較久的用不鏽鋼真空保溫瓶裝置後放入軟冰箱內。真的要保溫到某種程度的,不鏽鋼真空保溫瓶內再放一顆不鏽鋼真空保溫瓶(都是日本國境內製造的,不是日本品牌中國製造的)(你也可以仿實驗時裝入液態氮)

洋蔥式保溫是個好方法,但要注意食物種類,比如說活餌給魚吃的的生魚片要同時打空氣與保溫。

非動力式冰箱找釣魚用的冰箱用在露營上強烈推薦....

也可以自製:各位購買冰棒、冷凍食物快遞大都會有保麗龍箱就是[保溫箱]了,內外在加鋁箔睡墊相同材質的鋁箔膜,接下怎麼幫她穿上外衣可以攜帶,就是不錯用的露營用保溫箱。可以多次使用或者單次使用。

chin11072002 wrote:
非動力的物理性[冰箱...(恕刪)


一定要給個讚

魚蝦肉類要高保冰的一定要前一天先丟冷凍庫,隔天可當冷媒用保冰
我試過當天採買魚蝦肉然後丟Waeco壓縮機冰箱冷藏約設定10度,到了營地用50AH電池續航,結果零晨就用光電瓶電了
戶外冰箱能力還是差些……

GC_幾米 wrote:
魚蝦肉類要高保冰的一定要前一天先丟冷凍庫,隔天可當冷媒用保冰
我試過當天採買魚蝦肉然後丟Waeco壓縮機冰箱冷藏約設定10度,到了營地用50AH電池續航,結果零晨就用光電瓶電了
戶外冰箱能力還是差些……


不是冰箱能力差的問題~~~而是電池(力)續航的問題

偶車上電瓶100AH*2~~~~3天2夜就沒有這個困擾

唯有過年長程旅行,路上就必須找有充電的地方,補充電力

不然就買冰塊來補充

個人經驗,請參考
謝謝大家的回覆!
小弟還是選擇了加厚型保冷袋式的軟冰袋!(從美國順手帶回的)
因目前小弟的露營也只是二天一夜,食材差不多只用到第二天的中午,隨後保冷的功能就不需要了!
不像出門釣魚的活動,要把魚獲帶回家,強調回程時仍要有一定的冷度!
故,選擇袋式的,回程時也可以收起來,不太佔空間!



就結構面來說~~
最便宜的軟式保冷袋 裡面是鋁箔+絕緣棉 優點:便宜 重量輕
再來就是一般ps材質 就是所謂保麗龍 熱導性低 可是結構易裂
中級釣魚冰箱 聚丙烯包覆絕原棉或是保麗龍
再來就像是我們公司之前進來賣給餐飲飯店通路跟醫療通路的保溫箱保溫車(CAMBRO這個牌子)
聚丙烯內包覆高密度聚氨酯 它的密度跟橡木一樣 包溫且堅固 指是有點重
這個月 我們公司又代理另一個品牌 有拿去推賓士 當休旅車的交車禮 但還在談
它整個是高壓高密度的發泡性聚丙烯 德國的牌子(THERMO FUTURE BOX) 保溫跟重量都在聚氨指之上
等這幾天世貿的酒店用品展結束 再來簡單得開箱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