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原因都是因為想追求簡潔的關係,
我們家的露營習慣,和別人家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家不習慣,都是待在營區活動,
下了一堆裝備,再組裝一堆裝備,再拆了一堆裝備,再上車一堆裝備,
那樣子的露營方式,真的不太適合我們家,
因為喜歡到處走走看看,所以露營的裝備,
我們家的要求就只有"簡單快捷",
如何用最簡單的方式,下好裝備,組好裝備,開始吃喝拉撒。
如何用最快捷的方式,拆好裝備,裝備上車,開始遊山玩水。
這些上下的動作,是因應我們家的旅遊習慣,而發展出來的模式。
會有這些想法和動作,都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使然,
我無法像別人家一樣,周休二日,就是周休二日,
可以事先決定要去那裏露營。
因為常常星期六要加班送貨,而且大多時候,
都是星期五下午才被通知,隔天要加班。
以至於,我們家無法預訂營位。
因為這層因素,才造就我們家一開始的露營,就是從野營開始,
星期六不用加班,星期五才把裝備上車,
看氣象報告,那裏天氣好,就往那裏出發去露營。
也因為一開始,就是野營模式出遊,
一切都要低調,晚開帳,早收帳,
無形中,也就養成了,我們家不在同一個地方賴太久,
早早收好裝備,出發欣賞當地的美麗風景人文去。
習慣一旦養成,是很難回得去,
去營地露營,我想我可能回不去了,因為中了野營的毒太深了。
未來應該也都是會以野營為主,
這也讓我的心中思考起,是不是要換另一種搭帳的方式,
一開始是想到車頂帳,這東西真好,不用特別選營地,
開到那,就露到那,真方便。
不用像帳篷,還要找比較OK的營位?!
可是一頂車頂帳真的有點貴,買不下手,
在網路上爬文時,發現有人,都是睡車上,
不過,大多是兩人為主。
能睡四人的車中床,少之又少,不過還是有的,
認真的研究別人開發的成果,
終於,適合我們家,使用習慣的四人車中床,也開發成功,
這樣就省了一筆車頂帳的費用了。



這是平常時的車內模樣,車中床還沒打開的樣子

那就開始介紹了






1號板子,是放在副駕駛座的支撐板,雖然目測看起來很斜,
不過,真正躺下去,卻很舒適。
收納就用魔鬼粘,黏在鐵架上,
1號木板是用,3分的三夾板,黏上3公分厚的PE軟墊,外層是用咖啡色人造PU皮
,用釘槍把PU皮,釘在3分板所組合而成,車中床的床板,也都是相同的方式組合而成。
題外話,我發覺用釘槍釘東西,會有一種無法言語的快感........




2號木板,也是裁切之後,用釘槍組合而成,
這個板子,是特別設計的,為了未來有入手炊事帳,做預留空間,
炊事帳無論那個牌子,收納的最小長度,都有110公分以上,
實在是很頭大,想了老半天,只有這個位子最合適,
不會影響拿東西時的動線,也不會影響車中床組裝時的礙手,
這是在後座的坐椅,並沒有做任何位移的狀況下,所放置的。



3號鐵桿後端,插入4號倒L型孔洞的構造圖,這是整個車中床的關鍵


3號鐵桿,是用來支撐車中床,前片木板的,
選擇用角鋼,而不用免螺絲角鋼,是因為角鋼的可變性,
和角鋼的彎度可改性,都比免螺絲角鋼來的靈活,
而單一厚度的工程用角鋼,因為重量太重,
才選擇用多角鋼方式組合支撐桿。
前端就掛在安全帶,用這個不知名的裝置鎖上,
收納時,用S掛鈎掛起,完全不占空間,開車時,因為S掛鈎是用斜角度掛,
所以,會把3號鐵桿,勞勞的掛在鐵架上,而不會發任何聲響。
而鐵桿和前片木板,用魔鬼粘相黏,就可以使前片木板,勞勞的固定在支撐桿上,
而不會亂滑動。

先跳號介紹一下五號木桿,這是支撐前片木板的大功臣,
沒有它,前片木板,只靠3號鐵桿和安全帶位置的繩索,
感覺有點不勞靠,雖然實際上還是支撐得了,
但心中就是有些不踏實

這是前片木板,前端位置的構造圖

這是5號木桿上端的構造圖

這是5號木桿下方構造圖

5號木桿和前片木板相接圖

5號木桿和下方車底座相接圖,因為Zinger下方全是魔鬼粘布,
所以,5號木桿的下方,是會和Zinger的底座,緊緊相連,不用怕會滑掉


4號倒L型孔洞,這個裝置,是讓我想破頭,組了又拆,拆了又組,
耗費了好幾個小時,才搞定的小傢伙,
它是全車中床結構中,最關鍵的構造,沒有4號倒L型孔洞,就沒有車中床,
因為有它,3號鐵桿,才能勞勞的支撐起前片木板
而上圖中的6號小木桿,它的功用,是做為2號木板的中央支撐,
不釘死,是為了收納多變性




車中床全開的樣子,長度有165公分,
連我上去躺,都覺得OK,不會感覺到床太短,
車內空間,睡我們一家四口,綽綽有餘,
全開全收,做了測試,不用3分鐘
而做這樣的設計,還有個最重要的功能,
可以在不收車中床的情況下,駕駛座椅背拉起,
就可以很快的把車移動,為什麼,有這樣的考量,
我也不知道,總覺得這樣的設計,有它的可用性。
所有車中床的設備,都可快拆搬下車,
因為,不能露營的日子裡,
我也想帶著家人,去戶外騎騎腳踏車



介紹一下,後門支撐裝置,個人感覺用鐵鍊就可以了,
要長要短隨心所欲,
前端再鎖上鎖頭,外人從外面,還沒辨法隨便打開,
因為鎖頭是家裡不用的,鐵鍊去五金行剪一小段,
花不到50元,網路上販賣的延長拉桿,一支好像要價1500元






再來是車上通風,用網紗裁一裁縫一縫,用磁鐵固定一下,蚊蟲就跑不進來了,
後方網紗裁一大片,用美妝店一個5元的鯊魚夾,夾一夾,就很OK了
收納時,在大創39元店,有賣收納袋,便宜又好用。


後方置物空間容量,我覺得這樣的空間,已經超級夠用了





下午跑去大潤發買了特價的大黑收納盒,55*39*30,一個才99元,超便宜的,
買3個太少了,應該再追加一個的,而冰箱上方的空間和紅色盒子上方,都還有空間,
再找適合的收納盒,補上空間。
圖中的中間支撐鐵桿,要向右位移4公分,這樣冰箱的動線才OK!
有試裝了一下,露營裝備,鍋碗瓢盆,
迷你卡式爐,睡袋到收納盒內,通通沒問題,
只要在箱子上標示,箱子的內容物,
這樣子出遊,不用再挖東挖西,整潔又舒適,真是深得我心呀!
這次的改裝用了四天休假日,花了36小時的工時,鐵了心,三個星期沒有去遊玩,
也要把這件事搞定,終於讓我完成了!

PS 版主這篇我想發在露營版,如果你覺得不合適,麻煩你再幫我移到汽車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