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台灣的輕型檔車市場上,具有全整流罩的車種,在能買得到全新車的前提下,實在是沒有幾台車可以選,除了國產光陽的酷龍 ( Quannon ) 以外,就只剩下進口車可選,而進口車市場中則較多選擇,如 HONDA CBR150R/250R,或者是 Aprilia RS4-125,以及 YAMAHA YZF-R125/R15 等車款,而今天要介紹的車子,則是小弟的國中同學 Tony 所購買的 YAMAHA YZF-R15 v2.0 2013 年款。
  而為何標題會這樣下,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疑問,在現在國產大型重型機車的售價如此親民的情況下,為何還要選擇一台售價直逼甚至超過國產黃牌大羊價格的一台白牌檔車呢?這就是這個標題的由來,如果沒有獨到的品味,以及如同小弟同學所擁有的檔車魂,而又只願意選擇新車的前提情況下,是沒有那個熱血會砸這麼大一筆錢,去買一台小 150 的,綜觀整體白牌進口車市場,新車價格上比較平易近人的,就只剩下這款車了;而這款車就是今天的主角囉!

YAMAHA YZF-R15 v2.0 2013 基本規格:
排氣量:149.8c.c.
引擎形式:四行程SOHC單凸輪軸單缸水冷引擎
缸徑行程:57.0mm x 58.7mm x 1cylinders
壓縮比:10.4 : 1
最大馬力:17ps/ 8500 rpm
最大扭力:1.5Kg-M/ 7500 rpm
變速方式:六速鏈傳動,國際檔。
啟動方式:僅電啟動
油箱容量:12L 包含 2L備用油
剎車系統:前單向雙活塞卡鉗,搭配 267mm 固定碟盤。
     後 NISSIN 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208mm 固定碟盤。
懸吊系統:前潛望式正叉,行程130mm,角度26°。
     後無掛瓶預載可調單槍中置,行程50mm,多連桿搭載。
輪胎規格:前輪:90/80-17。
     後輪:130/70-17。
長寬高、乾重:1970mm / 670mm / 1070mm / 136KG ( 油水滿載重 )。
座位高:800mm。
軸距:1345mm。
車台形式:鋁合金鑄造 "Deltabox" 車台。


眼尖的網友可能有注意到,為何標題會有一個 v2.0 呢?這台車是屬於 YMI,也就是 Yamaha-Motor-India,印度的 YAMAHA 分公司所製造,而這台車在印度早在 2008 年就已經開始發售,而在 2012 年,推出了所謂的 "Version 2.0",也就是 v2.0 ( 2.0版 ) 的 YZF-R15,在台灣的說法則就是稱做 "二代車",而差異在哪裡,可以從底下的兩張圖來比較一下: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左圖為一代車,右圖為二代車款,一二代差異點如下:
輪框:一代採用五幅五肋,二代採用五幅十肋。
側殼:一代方向燈位置較高,二代方向燈位置較低。
座墊:一代採用一體式坐墊,二代採用分離式坐墊。
後扶手:一代採用兩肋分離式扶手,二代無設計扶手。
後牌照版:一代設計較為老氣,二代設計較有現代跑車感。
排氣管防燙蓋:一代設計為圓筒狀無字樣,二代設計較有線條且有銘牌。
前後剎車卡鉗烤漆:一代烤漆為霧面金色,二代烤漆為消光黑色。
上述是比較明顯的地方,其餘一些小地方,則請網友們自行分辨差異囉!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標準三式圖-車輛右側,全整流罩車種,分離把手,小巧的車身。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輛左側,輪框的線條比較美麗些,車尾的角度也非常漂亮。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頭,採用雙燈分離點燈設計,車頭有跑車常見的短風鏡,幫助車手降低風阻。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尾,尾燈設計很有自家 YZF 車系的精神,輪組如果再寬一些會更漂亮。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手在車上的三視圖,車手身高 175cm,體重70KG。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頭與車尾,這台車的車高對於台灣普遍男性身高還算是平易近人,騎士可雙腳著地。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看到車頭的部分,雙燈設計 + 風鏡,跑車感十足啊!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燈具採用 左 H7 35W ( 遠 ),右 HS1 35W/35W ( 近遠燈 ) 設計,圖為近燈亮起。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這則是遠燈亮起,可以發現兩組燈泡都有在亮,比較少見到這樣的設計呢!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右側燈泡特寫,HS1 35W/35W,證明為雙燈絲。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看到後照鏡的部分,採用可收摺設計,有點類似自家 YZF-R1 的後照鏡。
風鏡的部分採用全透明風鏡,而頂端有做導角,在設計感上較為帥氣。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風鏡的中央底部藏有一個 YAMAHA 的三音叉標誌。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主示範如果躲進風鏡裡,大概是何種角度。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頭側,可以看到因為車體設計較小,把手也較高,所以並無法有效的完全躲進風鏡裡頭。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看到車手視野的內裝部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鏡面本身採用橢圓形的鏡面,較有凌有角的後照鏡來得不容易有死角。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接下來看到左邊開關總成的部分,從上到下分別是遠近燈切換、方向燈、喇叭。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端的紅色按鈕則是超車燈 ( PASS燈 ),在台灣別亂按,否則會被逼車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離合器拉桿,很普通的離合器拉桿。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端設有離合器線保護套管,防止正面撞雨時,雨水容易滲進去離合器線,造成壽命提早衰減的問題。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右邊開關總成,從上道下分別是引擎熄火開關、電啟動按鈕。
因為這車是全時點燈車種,所以沒有大燈的切換開關。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右側前端則完全無任何開關。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而可以發現的是,這台車也是採用雙油門線設計,比較能避免油門線斷裂造成的油門卡死爆衝。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右邊因為是前剎車,因此設有一個剎車油缸,挺小挺可愛的。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端可以看到剎車油缸的油量檢視窗口,從這張也發現到,這顆油缸應該跟其他車款有共用,因為上端設有一個後照鏡螺絲孔的位置,只是拿橡皮塞塞起來了;不過並不意外,畢竟 YAMAHA 的車子都很常見零件共用的這種事情。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把手尾端的平衡端子,裝飾用途並無重量感。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儀錶板的 POST ( 通電自我檢測 ),儀錶板採用數位時速,類比轉速的配置。
轉速表的最大上限為 12000rpm,紅線區則是10500rpm。
時速表的數位移錶區功能也算基本,下面會敘述到。
頂端的五個指示燈分別代表:空檔提示、方向燈提示、遠燈提示、引擎警示、水溫過高警示。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數位區域的底下,具有 ODO / TRIP1 / TRIP2 三種顯示方式,也就是總里程 / 旅程1 / 旅程2,其中旅程的部分是可以手動重置的,而也像 YAMAHA 其他的進口重車,並沒有搭載機油里程提示。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中央的鎖頭部分,非常基本的功能,電門開/關、龍頭鎖,沒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鑰匙比較像是無晶片版的重車鑰匙,上面僅印上 YAMAHA Logo 而已。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不過比起早期的 YAMAHA 鑰匙,這支外觀上設計的比較有用心一點就是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看到碩大的油廂部分,12L 的油箱包含備用油兩公升。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油箱側面則有一個 YAMAHA 的三音叉 Logo,晴天下的黑色油箱真的很漂亮,不過也很吸熱...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油箱蓋採用上掀式設計,免除手拿油箱蓋加油的缺點。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將鑰匙插入後,順時鐘旋轉往上拿,油箱蓋就起來囉!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警告標語,提醒說先看說明書再來騎車,不過大多數的人不會真的讀完那本說明書吧。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看到坐墊的部分,分離式前後坐墊,頗有仿賽的風格。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後座中間的鑰匙孔,就是把後座座椅拉起來的關鍵。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打開後,後座底下可以放一些小東西,如碟煞鎖 x2。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大小目視起來應該是可以放下一隻手機沒問題的。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而底下也有深度,所以手機 + 普通三折錢包是確定沒問題的。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隨手拿起我的 SONY XPERIA Z1 塞進去,左右空間還有一些些,所以約可塞到 5.5" 以下之手機。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尾的地方,也有一個三音叉標誌,雙色的車尾殼也非常的漂亮呀。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尾的側面,貼紙勾勒出的車尾線條,很漂亮呢!
上方的 LC4V,代表的是 Liquid-Cooling 4 Valve,也就是水冷四汽門引擎的簡稱。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包含牌照架的車尾線條,可以看到牌照架的支撐性還算不錯。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如果在國外,改上短牌架 + 內建方向燈,應該會更好看!
台灣的法律不允許這類型的改裝,所以只好維持原場樣式囉!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尾燈與煞車燈採用全 LED 剎車燈,與當家跑車 YZF-R6/R1 有相同的設計感。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剎車燈亮起時,可以與上圖的小燈亮起比較亮度差異。
拍照時一直感覺這車尾燈好眼熟,想了一下原來很像是 T-MAX 530 的。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連牌照架支撐的方式也很像啊,看來 YAMAHA 進口市場的產品設計感都越來越接近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而後輪輪拱內部,是小弟我看了這麼多車,唯一一台用車殼把整個副車台都藏起來的。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接下來就看看整流罩的部分,以及前後煞車組件吧!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整流罩採用兩大塊組裝,方向燈突出的設計,各有利弊。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整流罩上方出風口,有一張表示這台車採用 YAMAHA 鑽石車台設計的 Deltabox 貼紙。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方向燈則採用 1156 方向燈,缺點是整體凸出車殼,所以若倒車容易造成車殼破損。
不過 YAMAHA 進口的這部分設計的也比較好,方向燈固定完全沒有採用螺絲,用橡皮卡住而已。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中段區域一覽,可以看到小小顆的引擎,還有腳踏的部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上圖車殼的部分,採用碳纖維印的塑膠件,給予更有跑車的感覺。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車殼的 R15 字樣,R的字樣與自家 YZF-R6/R1 相同。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引擎離合器變速區,右邊則是機油濾心的外蓋。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與國產檔車相同,螺絲鬆開裡頭就是紙質機油濾心。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左側這個孔,我想當初是要做機油檢視窗的,但是被偷料偷掉的可能性很高...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在機油加油孔旁邊,有一個 1000cm^3 的字樣,告訴車主,此車機油交換量是 1000c.c.。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引擎左側,則有電盤正時蓋等蓋子而已。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看到前輪總成的部分,五幅十肋的輪框,搭配單向雙活塞卡鉗與固定碟盤。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碟盤為 267mm 固定碟,在大小上比起國產車來的還低階。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卡鉗部分,採用單向雙活塞卡鉗,卡鉗上並無代工廠標誌,但估計應該是 NISSIN 的產品。
油管則是塑膠油管,很標準的 YAMAHA 配置,預留非常多的升級空間。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輪輪胎為 印度MRF 所製造的 NYLOGRIP ZAPPER-FY1 系列,規格為 90/80-17。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輪的輪框造型個人認為還不錯,但是其中有個很可惜的缺點。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輪輪速感應組,採用數位式感應組,可免除鋼索碼表線斷裂的問題。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這就是剛剛提到的輪框缺點,上漆的品質有夠差,連國產車都比他好上太多,可惜啊!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前輪後方輪拱,左右有開進風口,水冷排配置則位於上方。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水冷排位於此處,無保護網的設計,所以非常容易被異物撞歪鰭片!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而這裡也可以看到,並不是進口車就等於料好實在,看看三角台的鏽痕,比國產車還快發生...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從車殼散熱區可以看到引擎本體的部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縫隙中可以看到這台車的引擎代號為:YI-11,具有自動內鏈調整的功能。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接著這是車身右側的後剎車機構,看起來是完全無法修改角度的,除非裝改裝品。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從擋片的細縫中可以看到 NI~~IN的字樣,換個角度確認過,這組是 NISSIN 的總泵。
挺少看到 YAMAHA 的車種搭配 NISSIN 的後總泵,又搭配 NISSIN 的後卡鉗。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避震器彈簧為黃色,線徑因為無法拆下,故無法量測,同時避震長度也無法量測...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從底盤看過去,可以看到多連桿機構,這組連桿可以有效緩衝掉小的路面震動,因而讓避震器的行程可以縮短許多。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換到車身左側,可以看到朋友會買這車的其中之一原因:漂亮的搖臂。
這台車的搖臂,是屬於 150 c.c.4T 級距裡頭數一數二好看的了,比國產車好看太多。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看到打檔桿的部分,車主表示位置與使用習慣都還算可以,但是打檔起來有點澀澀的感覺。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仔細觀察之後,發現原來又是一個偷料點,直接採用鐵條連接撥叉而已。
正常這個地方應該是採用一組萬向球頭,打檔起來才會順暢,用鐵條與鋁塊,打檔感覺會多很多阻力。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左邊的側住,朋友說踢起來有點難踢,不過久了習慣就好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後腳踏的部分,可以看到後腳踏是不可拆的,設計感上也比較廉價。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腳踏伸展開後,也是很普通的一線性腳踏,且不具自動收折做用。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底下則有排氣管的吊架鎖點,這邊也可以發現,該車的車族代碼是 1CK。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排氣管防燙蓋前段採用碳纖維壓花,後段則是平光黑。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上方則有一個 R15 的銘牌,不過設計的位置是在一個極度容易被刮傷的地方...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再來是後輪總成的部分,可以看到後輪框也是採用五幅十肋的設計,以及後卡鉗與碟盤。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後剎車總成,搖臂看起來不太有機會改成下咬式卡鉗,輪軸調整也很普通。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後卡鉗為 NISSIN 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的也是塑膠油管。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碟盤則是 208mm 的固定碟盤。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後輪輪胎則一樣是 印度MRF 製造的,型號則是 revz-s,規格是130/70-17。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後搖臂眼尖的可能發現,左右邊的設計不太相同,這在很多進口重車上很常見,而在 150 級距的 4T 車上應該比較少見了。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而後輪設有擋水版,其輪胎與旁邊距離約還有2cm有,所以140胎寬的輪胎應該是沒問題的。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後齒盤,完全找不到零件上有標記齒數,所以齒比不太清楚...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搖臂下方設有一個塑膠擋塊,本來以為是鏈條導正器,結果只是一片塑膠片。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搖臂上有輪胎的正確胎壓資訊,前輪28psi,後輪33psi。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在市區的通勤上,這台車的特性,讓車主非常滿意,加速上輕巧靈活,車身也不會過度龐大。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在山路上,彎中也不用想太多,輕輕鬆鬆的騎乘方式,就可以帶入彎角。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SOHC 4V水冷引擎,搭配比較細的輪胎,讓加速上並不會顯得趨緩,而是有種動力足夠使用的感覺。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但是也因為這顆引擎的關係,讓這種外表的車身,聽到車來的時候,會誤以為是酷龍之纇的車種出現,實在有點小可惜啊。



獨一無二的品味:YAMAHA YZF-R15 v2.0 2013

但是搭配多連桿後避震器的前提下,車台又採用 Deltabox 車台設計,讓這台車的彎中穩定性,絕對略勝於酷龍等車種,並且前後避震在原廠設定下,也給予車手足夠的彎中支撐性,出彎補油不用怕後避震軟腳。


  這台車在整體性能上,還算是突出不一般,150c.c.軸輸出有17ps的馬力值,再加上採用鏈傳動而不是速可達的 CVT,對上同行程同排氣量的車款應該具有非常大的潛能,畢竟掛上了 YAMAHA 當家仿賽車的 YZF 字樣,性能是不容小看的;而車身本身搭載多連桿懸吊系統,讓後避震以及後輪整體的做動,不會如直接避震的酷龍如此彈跳,出彎重補油也不曾出現軟腳;二代車款的前後輪寬修正加寬後,直線的穩定性也增加不少,比起一代像極單車一樣細的前後輪,二代的前後輪才有機車的感覺;只可惜這台車的引擎並沒有配置反向平衡軸,所以拉到高轉速時,引擎帶來的麻震感,較為明顯一些,但還是沒有野狼車系的引擎如此震動強烈。
  在這個價錢領域中,一片黃牌速可達當道的情況下,朋友選擇一台白牌 150c.c.做為他的通勤選擇,是對於稅金以及停車位的考量,稅金僅繳少許,停車位也可停放至一般機車格,較為方便,但是保養上可能會讓人有養重車的感覺,最大的問題就是備料方面較為不充足,這也是幾乎所有進口車的共通缺點,也希望代理商能有妥善的維修料件與服務。
  不過就整體來說,這台車還算是值得入手的一台車,用料上有許多改進空間,但是若都修正完成後,這台車應該可以非常戰鬥,而且這個外型,在台灣的整體檔車市場上,也具有獨一無二感,畢竟國產白牌新車有全整流罩的就只有剩下酷龍了,進口車方面也就那幾台各有特色,總而言之以大觀來講,還算是台還可以的進口車,但僅於此,畢竟在台灣賣到新台幣 17 萬多的售價,讓人真的無法接近啊...

新款輪胎有加寬了喔看起來也比較爽

這台要20萬了吧

舊款都要18萬了


17萬!!!

真希望Y牌能像T媽一樣賣她......

話又說回來~騎乘感跟20年前的 FZR 有接近嘛!!???
突然感覺20多年前台灣FZR150誠意十足......
9萬8配備更加優良(剎車卡鉗規格、煞車總幫等級、疊盤規格類型、後避震等級)

很想騎騎看YMI R15有沒有YMT FZR150穩重順暢的感覺
不過光從數據分析
YMI R15起中應該會稍強些
高速高轉過後YMT FZR150會強些
然後震動、轉速延伸、煞車穩定性方面應該是YMT FZR150會較好
不過YMT FZR150那個弱到爆的頭燈、還有永遠是灰黃的大燈殼......

以下是1992 YMT FZR150 二代的規格(轉自東吳機研)

———————————————————————————————————————
機型 FZR150 FZR150(with oil cooler) FZ150N(FZ2)
———————————————————————————————————————
|全長 1,960mm 1,965mm ←
尺 |全寬 → 680mm 765mm
|全高 1,060mm 1,065mm 1,070mm
|座墊高 745mm 750mm 761mm
寸 |軸間距離 → 1,345mm ←
∣最低地上高 140mm 145mm ←
———————————————————————————————————————
基本重量(含機油汽油) 144kg 148kg 141kg
最小迴轉半徑 → 2,800mm ←
———————————————————————————————————————
|型式 → 單頂上凸輪,四行程氣冷式引擎 ←
|機型編號 → 3KW 3YB
引 |汽缸排列方式 → V型,二汽缸 ←
|總排氣量 → 149cc ←
|缸徑 ×行程 → 45 ×47mm ←
|壓縮比 → 10.7:1 ←
|最高出力 → 17.4ps/11,000rpm ←
擎 |最大扭力 → 1.22kgm/8,500rpm ←
|起動方式 → 電動式 ←
|潤滑方式 → 油槽式 ←
———————————————————————————————————————
機油(原廠用油,看看就好) → YAMAHA EFERO FX機油 ←
———————————————————————————————————————
機容|定期換油量 → 1.8公升 ←
|定期換油量(含換機油濾蕊時)→ 2.0公升 ←
油量|總油量 → 2.25公升 ←
———————————————————————————————————————
空氣濾清器 → 濕式濾蕊 ←
———————————————————————————————————————
燃 |型式 → 限用無鉛汽油(推薦使用92無鉛汽油) ←
|油箱容量 → 10公升 ←
料 |備用油量(REC) → 1.9公升 ←
———————————————————————————————————————
化油器:型式/數量/製造商 → BDS26/2/MIKUNI ←
———————————————————————————————————————
火塞|型式/數量/製造廠商 → C7HSA/2/NGK ←
星 |間隙 → 0.6~0.7mm ←
———————————————————————————————————————
離合器型式 → 濕多片式 ←
———————————————————————————————————————
|一次減速機構 → 正齒輪 ←
|一次減速比 → 85/25(3.400) ←
變 |二次減速機構 → 鍊條驅動 ←
|二次減速比 50/13(3.846) 58/15(3.867) ←
|變速箱型式 → 六段常嚙合齒輪 ←
|變速操作 → 左腳操作 ←
速 |齒輪比
|一檔 → 43/16(2.688) ←
|二檔 → 38/21(1.810) ←
|三檔 → 33/24(1.375) ←
箱 |四檔 → 30/27(1.111) ←
|五檔 → 28/30(0.933) ←
|六檔 → 26/32(0.813) ←
———————————————————————————————————————
車 |車台型式 → 方管鑽石型車架 ←
|傾斜角度 → 25.5° ←
體 |導距 → 89mm ←
———————————————————————————————————————
|製造商/型號(前﹑後)→ CHENG SHIN/C-931 ←
輪 |前輪胎尺寸 90/80-17 46S 100/80-17 52S ←
|後輪胎尺寸 → 110/80-17 57S ←
|磨耗限度(前﹑後) → 1.0mm ←
|1人騎乘時冷胎壓(前)→ 1.75kg/cm^2 ←
胎 |1人騎乘時冷胎壓(後)→ 2.0kg/cm^2 ←
|2人騎乘時冷胎壓(前)→ 1.75kg/cm^2 ←
|2人騎乘時冷胎壓(後)→ 2.25kg/cm^2 ←
———————————————————————————————————————
剎 |前剎車型式 → 雙碟液壓剎車 單碟液壓剎車
|操作 → 右手操作 ←
|後剎車型式 → 單碟液壓剎車 鼓式剎車
車 |操作 → 右腳操作 ←
———————————————————————————————————————
懸方|前 → 望遠鏡式前叉 ←
吊式|後 → 搖臂式 ←
———————————————————————————————————————
緩器|前 → 圈狀彈簧及油壓減震 ←
衝 |後 → 圈狀彈簧﹑高壓氣體及油壓減震 ←
———————————————————————————————————————
緩行|前 → 140mm ←
衝程|後 → 112mm ←
———————————————————————————————————————
電 |點火型式 → C.D.I(電容放電點火) ←
|發電機型式 → C.D.I三相交流發電機 ←
裝 |蓄電池型式/容量 → GM7Z-4A-2/12V 7AH ←
———————————————————————————————————————
前燈型式 → 石英燈泡(鹵素) ←
———————————————————————————————————————
燈×|前燈 → 12V 30/30W ×2 12V 60/55W ×1
泡數|後燈/剎車燈 → 12V 5W/21W ×2 ←
W 量|方向燈 → 12V 10W ×4 ←
———————————————————————————————————————
指數|儀表指示燈 → 12V 1.7W ×4 12V 1.7W ×3
示量|空檔指示燈 → 12V 3.4W ×1 ←
燈 |方向指示燈 → 12V 3.4W ×1 ←
W |遠光指示燈 → 12V 3.4W ×1 ←
× |標示燈 12V 5W ×1 12V 5W ×2 12V 3.4W ×1
What we see or seem is but a dream within a dream

丸子得 wrote:
話又說回來~騎乘感跟20年前的 FZR 有接近嘛!!???


差多了,還是 FZR150 好騎...
不~
做出如此高調又專業的開箱文
是要我以後怎麼隨便停車
建議一下輪胎最好是不要上油以免發生危險。

夏天的涼風 wrote:
突然感覺20多年前台...(恕刪)


那時科學麵一包3塊...

現在一包都漲到十塊了
原本以為是經典重來...幸好有詳細開箱解說

許多小細節都感覺不到是經典...輪框真的太掉漆了,糟蹋了那副十肋

可能印廠對車輛的要求就這樣了,不知這台在印度的接受度如何
曾經發生的事,永遠不會消失,所以時間絕不是一定有意義;   當你了解時間沒有意義,自然會相信生命的不朽。

max8190 wrote:
建議一下輪胎最好是不要上油以免發生危險


輪胎僅有胎壁上胎蠟,胎紋面沒有上。


鴨奇馬 wrote:
許多小細節都感覺不到是經典...輪框真的太掉漆了,糟蹋了那副十肋
可能印廠對車輛的要求就這樣了,不知這台在印度的接受度如何


其實這台車在印度的售價很普通,約接近七萬新台幣而已。
所以有這樣的品質在當地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只是在台灣賣到這麼貴就...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