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同一牌子的 V2 一樣雙鏡頭行車紀錄器...

原本的其實也不錯用...但就堪用啦....行車狀況其實都拍的清楚
但有的時候就是會遇到瘋子...要不就是等紅燈還被刷卡闖過去很危險
想檢舉這種危險駕駛卻又拍不到車牌,只能保佑不要被撞到...
這種時候也只能氣在心裡...

本來是看中版上有車友介紹的,一樣是雙鏡頭防水的行車紀錄器
但看了看覺得價位有點高,且好像目前都是單檔案合併前後鏡
看了看鏡頭上下部份都被切掉...向上拍不太到紅綠燈...向下就...說也奇怪我車尾常被人家撞
奇怪了這些人..第一次被騎大B的不拉煞車就頂上來...第二次騎單車的硬要鑽又頂我屁股
第三次過地下道...等前面老婆婆先過..後面歐八尚等不急又被頂了一次...

說了一推提外話...後來就看到V2的夜視版本,問了問賣家只換夜視鏡頭回覆是畫質會好一點
但是還是差不了多少...後來看了他的V2 HD版前後檔分開都是1080p的檔案
也剛好發現就是之前買V2 的同一賣家,談了談價錢ok後就下標購買了...
來新舊比一比...



裡面有說明書,名片,保證書,反光貼紙

內容物就是主機,主機背夾,前後鏡頭,鏡頭底座,麥克風,電門線,MINI USB線,還有32G記憶卡一張(黑色是舊機V2)

鏡頭,說明書寫到鏡頭座適用GoPro的座,也就是可以支援更多的安裝方式

32G記憶卡一張

新舊主機比一比 V2黑 VS V2 HD藍

看看機身背後,有Reset孔 及 喇叭孔

左側邊,開關及MicroSD卡槽

右側邊,左至右 左1.MINI USB孔,左2.CAM1輸入,(看似MINI USB但不是線頭更多更精密)左3.CAM2輸入,左4麥克風外接孔

電源線組先上個保險絲座吧!!!

焊一下比較保險

上個套管

再來看看主機,沒有插鏡頭會直接到播放畫面

看檔案內容

暫停錄影的畫面(前後鏡頭顯示)

這是錄影的畫面(畫面左上會閃紅色標示即在錄影)

麥克風可關閉(螢幕右上方電量顯示左邊)

這是緊急鎖檔(黃色EMG圖示)錄影中按Menu即會鎖檔

可切前鏡頭

或是後鏡頭

鏡頭選項 可調鏡頭1(解析度可調 1080p 或 720p) 循環時間:1-3-5分鐘 錄音:開/關 斷電後續錄時間:15/30秒

一樣可調鏡2 解析度 錄影品質:高/中/低(當然要高囉!!) 寬動態:開/關 時間浮水印:關/日期/時間/日期時間

還有GSensor靈敏度:關/高/中/低 (依照機車的情況隨便震動,應該都會造成鎖檔,所以此功能還是關閉好,有需要就手動鎖檔)
移動偵測:關/開 (這個是停車時,如果畫面有移動就會錄影,不過不太需要也是關閉)

設定頻率 還有測光模式 及EV值

設定畫面 語言:繁中/簡中/英文/俄文


螢幕顯示模式:雙鏡/前鏡/後鏡 CAM1鏡像或正向 格式化記憶卡 恢復原廠設定 還有一個韌體版本沒拍到

來到重點要機車一台,本次是使用 Fighter 6 每天來回60km 通勤上下班
首先利用電門線來拉電 大的防水套是鎖頭電,紅色電瓶IN鎖頭黑色OUT輸出,我需要開電門後才過電所以要接黑色的
我分接兩個頭一個裝機車小U 另一個拉到車身接車箱燈及V2 HD

走左側油管旁下去

經過車身(不走右邊是因為高壓線圈在右邊)

整體側照

固定於車架旁空間(後來有重新整理過線了)

預拉到車箱長度(需要注意鏡頭較精密,線也較多所以不能以一般常用的8字綁法來整理線)

插線測試

前頭鏡挖洞還有固定鏡頭用了好久...

安全重要外觀就不用在意了

繞過龍頭(有用泡棉膠增厚保護線組)

後鏡頭出線,挖大以利安裝線組,有上防水膠以減少下雨及洗車水流到尾燈組

後鏡頭固定於後箱架下方(原本的V2鏡頭在旁未拆)

基本上就完成安裝了...在安裝測式時其實碰到不少問題
鏡頭的線組較精密,與主機聯結要是不穩,或是線有過度彎折
都容易造成無訊號或是變色,一度以為是主機問題,不過還好賣家很有耐心的解釋
在我整理線過後都沒有問題了
所以基本上如果沒有一點基礎,建議還是給有合作的車行安裝,避免不熟悉狀況而造成損壞或誤解
以下附上V2 及 V2 HD的差異影片 暫時安裝位置


V2 前鏡
V2 後鏡
V2 HD 前鏡
V2 HD 後鏡
可以看到差異當然相當的大...
夜間更是不用比...
我覺得這錢花的值得啦...

以上是這款V2 HD 行車記錄器安裝,及"簡"介給各位參考

線組的部份不能到近乎90度的彎折,還有下方要用線扣固定住
先前我就是沒有固定好,車箱內東西晃到線組造成鏡頭變色...
還好只是虛驚一場...線組固定好不會晃動就沒問題了...

經這些日子以來的測試...是電壓不穩會造成供電有問題鏡頭變色
並非沒插好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