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我們看到台鈴機車有許多新款的紅牌與黃牌重機,那麼白牌車款市場呢?台鈴機車當然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引進在全世界引起騷動的 GSX-R150 來填補這個空缺!SUZUKI GSX-R150 是一輛繼承 GSX-R 仿賽車款家族,但卻是首次配上 150 級距四行程引擎之車款,擁有 19ps 同級車最大動力與優良的多連桿後懸吊系統,GSX-R150 更是 ARRC 亞洲盃競賽中的統規指定比賽用車,台鈴引進的版本除了配有 LED 大燈、Keyless 感應鑰匙系統之外,還是全世界少數配有 ABS 防鎖死煞車的版本!
SUZUKI GSX-R150 外表上很明顯能看到與 GSX-R 家族連結的類廠車塗裝,與目前 GSX-RR 更有幾分神似,在這車殼外表覆蓋之下是一具 147.3c.c. 的單汽缸雙凸輪軸水冷引擎,最大馬力可達 19ps,最大扭力也有 14.0Nm,本次試駕的是無 ABS 版本,乾重僅 131kg,非常輕盈,儘管擁有非常帥氣的外表,針對座高方面卻很親民,785mm 座高加上非常窄的車身,大多數騎士都能雙腳著地,除了前面所敘述的配備之外,台鈴機車也引進原裝配件組讓消費者選擇,將來正式交車後相信會看到更多個人化特色的 GSX-R150,不過在正式交車之前,或者對車輛有猶豫想知道更多細節的車友們,趕快來看看我們的介紹吧!

本篇文章也將進行分章節介紹,有興趣者歡迎點選下列連結進行跳章。
一、外觀與功能
二、引擎與懸吊
三、試駕
四、結論
長x寬x高:2020mm x 700mm x 1075mm
軸距:1300mm
最低離地距:160mm
座高:785mm
乾重:131kg (無 ABS版)
引擎形式:單缸四行程水冷雙凸輪軸引擎
缸徑x行程:62.0mm x 48.8mm
總排氣量:147.3 c.c.
壓縮比:11.5 : 1
最大馬力:19.2ps @ 10500rpm
最大扭力:14.0Nm @ 9000rpm
供油方式:噴射供油
啟動方式:僅電啟動
變速系統:六速國際檔
前輪懸吊:正立潛望式前叉懸吊
後輪懸吊:多連桿單槍中置避震器
前輪煞車:單向二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290mm 固定碟盤。
後輪煞車:單向單活塞浮動卡鉗,搭配 187mm 固定碟盤。
前輪規格:90/80-17 M/C 46P
後輪規格:130/70-17 M/C 62P
油箱容量:11L
- 左側
- 右側
- 車頭
- 車尾
- 比例側面
- 比例正面

SUZUKI GSX-R150 的車輛整體設計這次總共有三色,本次借到的塗裝為 SUZUKI 新 GSX-R 車系慣用的藍色,不論是 GSX-R1000R / GSX-R600 或者是 GSX-RR 等,都是採用這個色調,而且整流罩的 SUZUKI 字樣與 GSX-R 標誌可說是本車的最大精神所在啊!
- 車頭造型
- 風鏡
- 大燈與車頭
- 大燈部分
- 大燈關閉
- 近燈
- 遠燈
- 後照鏡
- 向前收折
- 鏡面部分

騎士的視角部分,GSX-R150 的車身寬度並不寬,因此跨上車會覺得有點像在騎早期的 CBR150R 那種感覺,都是理想的 150 車身寬度配置,把手更是標準的跑車分離把,而且不像是街跑車的設定,是正統仿賽的低於上三角台配置。
- 左把手
- 離合器拉桿
- 儀錶板
- 啟動
- 歡迎詞
- 總里程
- 單趟里程A
- 平均油耗A
- 單趟里程B
- 平均油耗B

上三角台採用鏤空設計,能夠有效輕量化整體重量!
- 鎖頭設計
- 內藏鑰匙
- 鎖頭
- 感應鑰匙
- 內部晶片
- 尋車功能
09/11補充:台灣版本並不會搭載此套尋車功能,只有印尼版本才有這功能。

右邊把手部分,因為是全時點燈配置,右側開關僅有引擎運轉/熄火開關以及電啟動按鈕,前煞車拉桿配置為不可調整的款式,油門則是雙油門線設定。
- 整流罩
- GSX-R
- 方向燈
- 鯊魚鰭
- 廠徽
- 油箱造型
- 油箱蓋
- 前座
- 後座
- 置物空間
- 車尾造型
- 車尾燈
- 鋸齒狀
- 後牌照架
- 擋水板移除
- 擋水板
- 線條簡潔

配備單缸水冷雙凸輪軸引擎的 GSX-R150,在車輛的引擎與懸吊方面有不少細節存在,而這些細節也是 GSX-R150 能夠如此靈巧的關鍵,國際六檔配置的 GSX-R150 更能讓騎士充滿樂趣,最大馬力 19.2ps 更勝同級距任何競爭對手,同時在加上車輛的售價,成功讓國內好一陣子低迷的 17 吋仿賽檔車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 前輪配置
- 前輪懸吊
- 三角台
- 前輪輪框
- 前輪制動

前輪輪胎配胎為 iRC 的 EXATO NR88 系列輪胎,規格為 90/80-17 M/C 46P,胎紋可以參考右側,屬於比較偏向道路使用的胎種。

前輪後方的部分則是水冷排,大面積的水冷排能有效將引擎產生的廢熱排出,另外也可建議選配水冷排保護網,以延長水冷排的使用壽命。
- 引擎本體
- 雙凸輪軸缸頭
- 機油交換量
- 電盤外蓋
- 煞車踏板
- 後輪總泵

左腳的打檔桿部分稍嫌入門,但是打檔的踏桿很紮實,一檔二檔要回到空檔也很好拿捏,加上六檔的設計,既可熱血也可以獲得不錯的長途巡航舒適度。

全車僅有配備側柱,這點與 GSX-S150 稍有不同,GSX-S150 除了側柱之外還有中柱,停車時比較方便停放,不過若是遵守一車一格規定,管它側柱中柱都好停,拜託別再兩格三車啦!看到旁邊若是這輛美得發亮的整流罩,你還捨得壓在人家車上嗎?

後座腳踏可拆卸,使用鋼管延伸而成,腳踏需要手動扳出或收回。

後搖臂則是使用方管搖臂加上亮面烤漆,並且巧妙使用鏈條蓋塑造出類似歐搖造型。
- 後避震
- 多連桿
- 後擋泥板

後輪輪框與前輪輪框都以原廠最輕量化設計,讓避震器的簧下重量減輕許多,也能減低車輛懸吊擺動時產生的慣性,以獲取更強悍的操控反應。
- 排氣管
- 尾蓋
- 前防燙蓋

後輪制動系統則是使用 NISSIN 的單向單活塞卡鉗搭配 187mm 的固定式碟盤,制動力道表現還算足夠。

後輪的配胎與前輪使用相同系列,都是 iRC 的 EXATO NR88 系列胎種,規格為 130/70-17 M/C 62P,胎紋可以參考右側。

SUZUKI GSX-R150 是輛非常讓人關注的車款,不論是外型或者那種賽車精神,都是 GSX-R150 的特色所在,而且加上眾多配備並對應車輛的售價,無疑是市場最具話題性的白牌輕檔車,但是 GSX-R150 究竟騎起來如何呢?這就是這次試駕重點囉!GSX-R150 的車輛加速以一輛 150 的四行程車款而言是非常有感,但也要在相對應的地方才會覺得滿意,怎麼說?

GSX-R150 的加速大約要在過 6000rpm 開始慢慢湧現,超過 9000rpm 則會感到明顯的加速度,這對於市區騎乘是有點苦手的,因為想要獲得真正的加速度,得考慮要每一檔都用盡才行,而且一檔與二檔間的銜接很懸殊,一檔 10000rpm 換至二檔時應落在 8000rpm 以上才行,可是 GSX-R150 卻落在 6000rpm 左右,還得要重新將轉速提高,不過二檔換至三檔甚至四檔等都很不錯,不免讓人想到 GSX-R150 是不是真的把賽道設定完全搬來市售車上啦?

可是除了齒比以外,GSX-R150 可說是完完全全針對賽道或者山路而生的車款啊!過彎時的運動靈活性讓人驚艷,上了山路感覺完全與市區那種遲鈍感不同,每一次過彎都感到 GSX-R150 的支撐力足夠,而且入彎反應極佳,只要有點基本功,想要讓 GSX-R150 隨心所欲進出彎道是非常輕鬆的。

制動性方面,GSX-R150 的前輪制動雖然是堪用程度,但是在山路上以較高的速度進彎時,會覺得前輪的制動還可以再提升些,當然這也仰賴後續改裝市場的發揮,後輪輪懸吊系統也是讓人滿意的一個特點,過彎時後輪穩穩地走在理想路線上,出彎時補油更不會讓車尾下沉太嚴重,大手開油聽到那拉轉的聲浪以及車身迅速回正,彷彿置身賽道般爽快!

GSX-R150 的操控表現,除了一二檔的銜接稍有不妥以外,車輛的靈活度非常不錯,這應該也歸功於前後輪胎的配置,雖然 90 寬與 130 寬的前後輪配置並不是會很吸引人,可是這也是為了車輛的真正加速度以及車輛靈活性所做的犧牲,若是配上更寬的輪胎,滾動阻力提升之下加速度也會下降。

那麼說到加速表現,GSX-R150 的加速到底是快還是慢呢?以下小編直接使用 QSTARZ LT-Q6000 進行 0-100km/h 的實際加速測試,測試車手體重為 70kg,在一段一公里的安全直線上進行這段道路測試。

測試條件為測五次取三次最快作為成績,因為手動控制的離合器與換檔一定會有失誤,所以才會這樣進行測試,從最快的三次中可以看到僅需不到 12 秒就可達到 100km/h,這個數據其實追上不少 300 級距大型速可達啊!非常驚人的加速度,也能看到引擎的設定是有真本事的!

整體來說,GSX-R150 非常適合喜歡白牌仿賽車款的車友們,上下班通勤騎著 GSX-R150 在路上的帥氣度絕對完勝普通檔車,尤其又是試駕的藍色配色,更是帥氣到不行啊!除了引擎設定非常的偏向中高轉地帶,其餘車輛的各項配備與設定,都是能夠兼顧市區使用的仿賽配置,但是雖說有兼顧市區使用,市區騎乘若每一檔都是在高轉速,舒適度還是會下降的呀!GSX-R150 反而更適合來到蜿蜒的山路或者直闖中型賽道,因為這裡才能發揮出 GSX-R150 的真本事!同時 GSX-R150 那種同級車無法競爭的價格,相信接下來開始陸續交車後,就會看到路上越來越多 GSX-R150 與 GSX-S150 登場!另外,本次試駕的車款是 GSX-R150,若是喜愛街車車款的車友們,本周還會送上 GSX-S150 的車款試駕,千萬別轉台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