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跡巡禮

鳳山縣新城建於1788年,在林爽文事變平定後,在台官員認為舊城依山而築,易攻難守。因此,福康安將軍把縣治遷移至埤頭街,植莿竹為城。在接續的一百年間,埤頭街日益繁榮,因為防禦上的需要,6座城門、6座砲台及土城陸續... 更多
東便門是鳳山縣新城僅存的唯一一座城門,也是臺灣現存城門中,少數還保有通行功能的城門。按照現場說明牌所云,鳳山縣新城的六座城門興建於1804年,從網路上找的資訊,得知這座城門可能並沒有城樓,目前的外觀是依據大東門... 更多
訓風砲台是鳳山縣新城原有六座砲台中的1座,建於1837年,由知縣曹謹,就是後人所尊稱之曹公所建。而鳳山縣新城存在的位置,約略是目前鳳山鬧區,始建於1788年。在林爽文事變平定後,在台官員認為舊城依山而築,易攻難... 更多
澄瀾砲台是鳳山縣新城原有六座砲台中的1座,建於1837年,由知縣曹謹,就是後人所尊稱之曹公所建。而鳳山縣新城存在的位置,約略是目前鳳山鬧區,始建於1788年。在林爽文事變平定後,在台官員認為舊城依山而築,易攻難... 更多
平成砲台是鳳山縣新城原有六座砲台中的1座,建於1837年,由知縣曹謹,就是後人所尊稱之曹公所建。而鳳山縣新城存在的位置,約略是目前鳳山鬧區,始建於1788年。在林爽文事變平定後,在台官員認為舊城依山而築,易攻難... 更多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