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車環境

16年前購買了LIVINA這台車,當時透過機油認證等方式與網友討論過合理的保養週期。 以當時手冊標註的萬公里(或半年)保養為規範,至今已過16年。 我的這台LIVINA在這段期間內都遵循每萬公里保養的原則,16...
更多

想一想其實台灣是個很適合PHEV的國家,不用去煩惱電動車在使用上邏輯的不同,還可以體驗電動車帶來的好處,光是塞車時不用忍受純汽油車引擎持續的震動,這點就已經幫PHEV車加很多分。中南部很多人家門口就可以設充電樁...
更多

近期歐盟安全法規再出新招,強制新車配備「ISA智慧速度輔助系統」https://auto.ltn.com.tw/news/20690/?fbclid=IwAR2od7x6BpIK9I2Y1J1cjqwqh0HT...
更多



最近看到馬路上不斷有各種違規跟事故忍不住想分享一下以前在美國看到的用車環境跟台灣可以借鏡的地方路人最大,只要人在路上走車一定不會搶道,在台灣就常見到大小車都愛鑽人縫搶快路權概念不分大小快慢車,摩托車也不會亂鑽,...
更多

每到夏天看國外溫度動輒就破個40度相比台灣 全年濕度溫度變化算小路況除了一堆坑洞以外也是沒有什麼好挑惕的國外大多地很大 很多地方不開車基本上都到不了短途用車機會也是蠻多的問題來了 國內普遍保養廠多建議5000公...
更多

台灣的用車環境有多特殊?常常在媒體上看到, 車廠只要有什麼出問題, 千篇一律就是"因為台灣的XX特殊"(氣候, 路況, 溼度, 環境,...可自由代換), 這幾天的密封膠事件又見到某原廠廠長...
更多

相信這幾年有買車的人都有的經驗,營業所的業務員都會跟你說:現在的車只要每萬公里保養就可以,保養費用會比舊車低。原廠保養手冊也是這樣寫:每10000公里保養。買車後保養廠的人會跟你說:在台灣的用車環境還是要每50...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