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3C店的櫃前,我是掙扎了好久才花錢抱這一台回家。店員一直跟我說N現在是主流。雖然進去之前,心理已經有個底,大概是要花兩三張小朋友。花了20分鐘比較了幾款後,終於決定把它帶回家。理由如下:
1.沒有超過我的預算。
2.有提供1000Mbps和802.11n兩種現階段最高的規格
3.高session 數,我問了店員,他說一般人不會強調這個「斯貝克」。不過據盒子上的解釋,是提高P2P下載的穩定度。
4.不起眼的右下角有MADE IN TAIWAN,算是加分
5.節能省電功能,這是愛地球一定要的~
廢話不多說,就來開箱吧~

彩盒正面印象,前所未有如雲奔馳~是誰想的啊?

背面有很多大圈圈小圈圈。多重式SSID用途是什麼?沒唸書真的不知道。

MIT 字樣,眼尖的還可以看到RoHS 和 Soy Ink 大豆油墨。(謎之音:眼睛更尖的可以看到地板很髒)

搭拉~原來是素面書生。

把上層取下,原來裡面還有神秘禮物:四用原子筆一隻。

把重點拿出來排排站就好,順便清點一下有沒有少東西。

這是天線合體之後的樣子。

從後面看是這樣
前看後看,總是要把它安裝進去。距離上次裝無線網路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的事了,只好乖乖把安裝快速指南找出來看XD。

原來把光碟丟進去就可以了:-)
搞了半天,原來彩盒正面的「影音版COREGO」是這個。他可以幫助不熟悉網路的人完成安裝(不就是說我嗎)。
哇,居然還有動畫,哈哈。現在的廠商真是用心。雖然說教人家怎麼裝天線,好像有點幼稚園老師的感覺。不過那個背景女聲聽起來還蠻甜美的 (我承認一開始有被嚇到Orz)。

應該有版權不能把聲音放到網路上吧,呵呵。
就這樣順利地完成安裝和加密了。太陽也下山了,結束了辛勤工作的一天(逃)
我在網路上查了一下店員也不太知道的session 數,發現並不只可瑞加有強調。有些其他牌子也會有,不過18000是蠻威的,難怪要寫這麼大。簡單說 (要複雜說我也不會),P2P會連到很多點去作上傳下載,session數不夠強的話,基地台就會容易當機,也就是網路突然不通。如果人在電腦旁,還可以馬上重開。假如放著機器下載,人跑去睡覺,醒來之後發現網路以經當很久了,心情難免xx。我以前都以為這是熱當機的現象,原來這個也有關係。
相關連結:
P2P的管控
Dlink DGL-4300 session數有沒有人知道?
先分享開箱篇,測個幾天之後,再來看看是不是真的有給他穩定。謝謝各位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