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個裝置,每個裝置每秒傳遞文字資料1-2次之無線網路解決方案

這沒有可比性的,

博通 300MHz 處理器,並不是什麼「防輻射」「防EMP」 ,經過多年實務驗證,絕不會當機的處理器。

好奇號

火星上移動時速:約137公尺

傳輸速度:
與地球 8Kbit/s左右,
與火星探測器2001火星奧德賽號的最理想傳輸頻寬則能達到2Mbit/s。

這樣的傳輸速度,行走時速,用 15年前的處理器速度是 OK 的。

但現代網路,這樣的傳輸速度,誰受得了。


低規格爛 AP,刷別的 ROM(非原廠 ROM) ,也許就可以突破同時 11台裝置的限制。

那原廠ROM為什麼要鎖在同時只能 11台裝置連線,為了求穩定性?

估計是怕散熱裝置太糟糕,連散熱片的成本都省了.....太操會熱當啊,所以鎖住了...

火星大氣極稀薄,氣冷是行不通的,根本沒有空氣。日夜溫差大,相差幾百度,水冷/油冷 也行不通,液體會凍結、沸騰汽化。

好奇號上的處理器,是沒有散熱裝置或冷卻系統的,甚至用很厚的鉛板包住(防輻射)。這就為何無法使用高速處理器的原因,因為高速處理器都要散熱裝置,不然會熱當。一旦當機無法重啟,地球中心失去控制,數億美金就報廢了。


************************

說到太空設備的規格,說個笑話

中國探月工程,在 2013年登陸月球的「玉兔號」,花了好幾小時,才傳回一張高清 "圖片"。


※ 中國發射了兩台登月車,所以可以互拍。

美國 在 1969年,阿波羅11號首次登月,竟然是 "電視直播" 的!

何等強大的通信能力,影像壓縮技術也太逆天了吧

有些人懷疑美國登月是世紀騙局,這個也是理由之一。

不過也有另外一種說法,登月是真的,直播是假的。在月球上發現不可告人的祕密,所以不敢公佈真相。
只看"硬體規格"就決定哪一家設備好?
這是我年輕時去光華商場買電腦會做的事情

就算比較強的硬體,碰到寫的不好的程式時
只是把性能浪費在沒效率的迴圈、死結...之類的地方

一般人不會知道程式(或硬體)設計的好不好
但是"使用經驗"多少可以反映出這些
所以這也不能說是迷信大品牌

有時候
家用等級產品,價格較低且規格看來似乎不賴
商用等級產品,價格較高且規格看來不怎麼樣
如果只看價格和規格,然後認為買商用等級產品是坑的
這等於是沒考慮"用料"、"穩定性"...之類的地方

fedora wrote:
每秒 10KB/s = 80K bps
80K bps * 30台 = 2.4M bps
WIFI 用 802.11b(11M),都錯錯有餘
這個頻寬量是非常低的,不必在意速度,重點應在穩定度上

你前面正好有算了一下
那時你是說"重點應在穩定度上"
怎麼後來就轉彎了,變成看"性能"、"規格"?
蝦米爸爸 wrote:
你前面正好有算了一下
那時你是說"重點應在穩定度上"
怎麼後來就轉彎了,變成看"性能"、"規格"?.(恕刪)


我前面是說:不用特地去買超昂貴的機種,8根以上天線那種的,號稱極速的。2~4天線的便宜機種就錯錯有餘了。

指的是: WIFI 通信上面的規格。天線、收發模組。

另外通訊協定,在設定中是可以調整的,強制指定在 802.11b 或 802.11g,會更穩定。

因為這項用途,不需要那麼大的頻寬,很簡單的數學計算。

前面不也有人說,電波 5GHz 不需要,2.4GHz 比較穩,穿透力也較強。

而 2.4GHz,協定有 b、g、n 這幾種,以穩定性為優先考量,降級強制指定 b 或 g(不要自動選擇),除了會更穩,信號更強,更不易丟封包。


************************************

而後面有人提到,家用機種 撐不了 30台裝置同時連線。

個人不以為然。

如何定義 「家用」、「商用」?

● 價錢嗎?
● 性能嗎?(CPU、RAM)
● 韌體嗎?(路由器作業系統)

當然首先是看 CPU、RAM,看性能的,不是嗎。

家用電腦 和 超級電腦,差別在哪?在於 CPU 處理速度,性能。

價錢是因為 CPU 高級,所以才昂貴。
是 "間接指標",並不是 "直接指標"。

因為有些坑爹貨,用的是爛硬體,卻賣很貴。不能忽略有這個事實。

所以從價錢去判斷一台機器好不好用,並不是一個好方法,容易出錯,準確率低。

而由 CPU、RAM 等 硬體規格,去判斷一台機器好不好用,八九不離十,準確率高。


機器可以刷 ROM = 可以選擇作業系統

當然不是每台機型都有第三方 ROM 可以刷。如果想刷一些國外比較知名的 ROM (路由器作業系統 OS),買之前就要先確認那台型號是可以刷的。

通常各品牌的 原廠ROM ,都沒什麼高評價。

除非是像 Cisco OS,或 RouterOS 那種的,才會有專業等級評價。

說 A社 或 D社 的 ROM 做的很好,很穩?
如果做的很好,為何人人買來都想要刷成第三方 ROM?
不覺的矛盾嗎。


像前面提到的 Mikrotik牌(RouterOS),就是價位親民的,被譽為平民級 Cisco。它有很多機型,產品線很廣,從 幾千元 到 好幾萬元機架式 的都有。

幾千元的機種,可能就幹掉別牌上萬元的機種。

說它是商用嘛,價位卻很親民。
說是家用嘛,韌體又非常強大。


所謂的「家用」「商用」,講白就是行銷的一種話術

像電腦,
i7 很貴,難道就是「商用」,不少人買來打電動的。
G賽羊很便宜,難道就是「家用」,不少辦公室電腦都那等級而已。

家裡打電動的電腦,一台十幾萬元的大有人在,CPU是最高級的,顯卡是一片上萬元的,還串連好幾片。

企業辦公室商用電腦,一台幾千元的也大有人在。

本身這種分類法,就是籠統模糊,很不科學的,不是嗎。

然後一台 路由器、WIFI AP,看到有「商用」字樣就高潮,即使價錢 2~3翻,裡頭什麼硬體配備都不管,這樣消費太不理智了。

到底這所謂的「商用」,是哪家公信力機構,給予的評級證明。怕是都沒有吧,就是他們自己喊的。


以樓主這應用來說,WIFI AP 買 1~2千元的就錯錯有餘了。

當然要會挑啦,如果迷信品牌,可能就要多付兩倍價錢,才能買回接近規格性能的。


要是我,我個人就會選大陸品牌的,C/P值最高,水貨沒保固也沒關係,因為這種東西幾乎不會壞。

但若是以公司採購名義去買的話,買個水貨貌似會有問題。就只能挑台灣市面有賣的,可以開統編、開發票的,有保固的。但也不是非買台灣品牌不可啦,台灣也有外國品牌代理商的。
fedora wrote:
而後面有人提到,家用機種 撐不了 30台裝置同時連線。
個人不以為然。
如何定義 「家用」、「商用」?
● 價錢嗎?
● 性能嗎?(CPU、RAM)
● 韌體嗎?(路由器作業系統)
當然首先是看 CPU、RAM,看性能的,不是嗎。
家用電腦 和 超級電腦,差別在哪?在於 CPU 處理速度,性能。

「首先是看 CPU、RAM,看性能的,不是嗎。」
答案的確"不是!"
不用拿什麼"超級電腦"來看
一般公司架設服務主機需要"伺服器"電腦
那你認為同樣是i7 CPU的電腦
家用電腦和商用伺服器差別在哪裡?
還真的不是差在CPU 處理速度,性能

我試過好幾台拿家用電腦來架伺服器
24H不關機的狀態下,通常撐個2~3年就掛
但商用伺服器,撐個10年大多沒什麼問題
(難免還是有一些短命的,但大部分是OK)

以前我也玩路由器刷機(DD-WRT、Tomato)
某些家用分享器刷了這些韌體,雖然有比原廠穩
但高負荷的狀況下,還是會頓或會當
用料等級不很好這點也很誠實的在使用壽命上反映了出來

我們辦公室以前就是用一般PC裝軟體路由器(BrazilFW、IPCop)
第一次它掛了的時候,我緊急用一台家用路由器先頂著
(那時智慧手機不普及,對WiFi需求不高,故只是純有線的IP分享器)
結果連20人的上網都撐不住
所以還是得另外趕快再用一台PC來灌軟體路由器
後來有經驗了,有準備一台備用機當正式機掛掉的時候馬上頂上
之所以沒拿退役伺服器來裝軟體路由器
是因為我們公司退役下來的伺服器風扇聲太大了
大家笑稱像飛機的引擎聲,用這種的放辦公室會被大家圍剿
後來我不想每2~3年就要處理一次掛掉的狀況
加上RouterOS也開始能見度高了,我請購了一台RB3011來用
截至目前都運作的很好

我同事處理過一個50台平板要上網的案子
客戶試過較高階的家用機種(5000台幣以上的)
還是不行,AP本身看起來是運作正常
但就是平板要更新的資料會有不完整的狀況
查程式查了很久,發現是斷線造成的
換成UniFi AP之後這狀況就沒了
fedora wrote:
我前面是說:不用特...(恕刪)



家用商用的確很難劃分

至於CPU RAM這些事情呢

優良的韌體廠商應該是會算的剛剛好

畢竟廢熱也是要控制的


RAM我所知道是關係到 SESSION連線數

根基座連線速無關


再來我"親測" (我想在這論壇上有機會測試超過五十台無線網路同時使用的人經驗跟機會不多)

商用AP有個奇特的現象

以早期我買802.11N 300M的機種 Ruckus的

竟然有辦法讓一個連線基座的無線網路速度顯示"2M"

我想這點你應該清楚 無線網路非全雙工 是共享頻寬

一台300M的機器讓一個使用者系統顯示無線網路訊號是滿格但速度卻是2M

現場超過60台的設備




您可以去觀察你手邊有的家用AP 不管多貴的 反正就是ASUS市面上販售這類的
(ASUS自己也有出商用 但不在官網上 可以問問業務)

然後您試著只開802.11N 300M/450M 這種的

接著試著一台無線基座連上去 看系統顯示的無線連接速度 應該是300M 這應該沒問題

接著你試著在開另一台電腦同樣的方式連線上去 此時妳就會發現第一台的300M不見了 變成150 或者 225M

然後第三台在無線方式連上去 就會變成 150M 或者 100M


問題就在這 AP給單一基座最低頻寬限縮在多少

這當然跟CPU有關係 但這也是韌體可以限制的


那時候當我在測試時 最終結果是AP顯示2xM 就有機器開始斷線或者新的機器連不上

大約就是1x台


為何現在沒再針對AC ARM機種測試...其實道理就是

很多場合是不能出包的 即使我想測試 客戶也不可能給我機會測試

所以回到樓主身上

有機會測試的話 當然朝向這種AC家用機種試試看 順便告知一下我結果A_A

不想冒險的話 UnifiAP是你最佳解決方案





記得在8-9年前 某次有客戶因為辦公室裝修 所以找了一個臨時辦公室

公司約有25台電腦 因為只有短期三個月 所以不想要拉固定的網路

那時候拉線費一條大概約八百上下 而300M無線網卡也差不多這價位

所以那時候就大膽嘗試無線網路

後來不穩 速度降速等問題 讓那家公司後來添購了7台AP去分流........

但速度跟穩定仍一堆問題 他們在靠NAS檔案作業

撐了兩個禮拜 最終還是用實體網路線取代了


這是我第一次出的包 那時候還沒想到過連線基座數量的問題 因為還沒碰到就產生非全雙工網路共享頻寬 速度不足的問題



經驗是堆出來的 當然人的知識是有限的 或許還有我不知道的無線方案 ...

但我還是希望有專業的人在分享的時候 能提些數據的事情

至於商用 家用 CPU RAM這種硬體差異 我是覺得真的可以免了

DDWRT 番茄 這種韌體無線我都測過 差距跟家用AP沒兩樣 (指的是連線基座)




另外 剛剛看到你文章後面講到掛"商用"就高潮這件事情

居易的AP 應該就是像你說得這樣吧 ?

硬體根本就是垃圾

但他強項是韌體

你有錢的話去買兩台AP+控制器 你就會知道他如何讓一台AP只能50人連線 透過兩台讓連線人數變100人

怎麼去透過控制器將流量高的人導到閒置AP

光這無線負載控制 就值那個錢了 家用似乎不會有這功能吧




貓老闆
只要是電腦的東西,當然是看 CPU、RAM 的,或者說看:硬體規格,UniFi AP 也不例外

硬體規格、用料,確實也不是只有 CPU、RAM。

就像一台電腦,只有 CPU強、RAM大,其餘:主機板、網卡、SSD、電源、散熱...... 都破爛,也算不上一台好電腦。


網上找的 UniFi AP 拆解圖



全機採用 高通 的芯片

主機板為6層板(防電磁干擾)



CPU 是 高通 QCA9563-AL3A (750MHz)

所以說它不注重 CPU 嗎?

這算高速 CPU 了,當然是沒有 GHz 等級 雙核、4核、8核 的那麼強,但也不是低等的 CPU 了。

比很多還在用 100~300MHz CPU 的機種強多了。

只有 750MHz,它是純 AP,若要拿來當 路由器防火牆,兼 QoS 流量管制、L7-filter 過濾....什麼的,就有點為難了。

以一台 純AP 來說,它是把 AP 做到最好,AP界的法拉利。售價也是高不可攀。

但以 ALL in one 全功能路由器來講,這性能就有點虛了。

這也表現上在它的韌體上,它就是純 AP,不做其它事的。應該沒有多餘的什麼專業防火牆功能吧。


額外用了副處理器,無線控制器,分擔主 CPU 的工作。用料確實不錯。




2.4GHz 和 5GHz 的 功率放大 芯片,各用了兩顆,總共4顆

這就是它穿牆能力好的祕密關鍵。



RAM 有 128MB(DDR2)

比很多機種強了。

很多路由器和AP,都很寒酸的,只有 4~32MB。

但今年來說,偏弱了,一些 C/P值高的機種,已經用到 256~512MB 以上了。



獨立的 WIFI 無線網卡芯片(也是高通的)

其實那顆主力CPU,內建就有 WIFI 網卡功能。但 UniFi AP 捨棄不用,額外安了一顆專門的 WIFI 網卡芯片。

類似大部分電腦,主機板上都有內建網卡,但有些人若拿來做伺服器,並不會用內建網卡,會在 BIOS 中把內建螃蟹網卡關了。另外買高級 PCI-E 網卡來插,Intel 或 博通 的高階網卡。

當然羊毛出在羊身上啦,價格也更高昂了。不過其實那些芯片,購入單價都不高的。成品賣貴了,是因為銷售對象鎖定在有錢的大公司客戶。



獨特設計的隱藏式全向性天線,有點類似 菱形天線 的改良


****************************

總的來說,撇開價格過於昂貴來講,UniFi AP 用料確實出眾,是一台用心在做的,不錯的機器,堪稱 AP界的藝術品。

這個結論,是從「拆解」得知,也就是:分析各項硬體規格後,得出的結論。

是一個科學的方法。

任何電腦產品,都是要看硬體規格的,看用料的,才知道好不好的。


硬體確實不是全部,硬體再強,軟體(作業系統)若是垃圾,那也是垃圾。

反過來也是,軟體就算再厲害,若硬體性能跟不上,也是垃圾。

然而,買一台機子的時候,硬體規格是可以查的,就算官網查不到,網路上也查的到拆解資料。

軟體好不好用,這怎麼查?
都是不客觀的心得。得自己用了,親測才能知道。再說軟體是可以安裝的,是可以刷的。原廠的軟體不滿意,還可以刷第三方的。

所以買機器,先看硬體規格,這有什麼錯?這本來就是常識。
.這兩個即可.‍‍‍‍‍
kahnmao wrote:
你要一個AP解決的...(恕刪)
Ruckus (偏貴)
UnifiAP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fedora wrote:
比方我們去買一台品牌電腦,假如 官網規格表 連 CPU 型號都不敢寫,請問有什麼感想?
肯定是很差的,所以才不敢寫明 CPU 速度頻率多少。
如果硬體規格是很好的,值得炫耀的,豈有不敢寫在規格表的道理。

既然你上一篇有研究了一下UniFi的拆解資料
也認可了它是一台很不錯的AP
那麻煩你找一下UBNT官網上的規格
看看它有沒有把CPU型號寫在規格表?
https://www.ubnt.com/products/#unifi

我找到的規格如下
(沒有CPU、RAM之類的資料)



fedora wrote:
好一點的 WIFI AP 機子,CPU 甚至都用到 GHz 等級了,還是 雙核、4核、8核的。價錢也沒比較貴。所以說不要迷信大品牌,特別坑的。
fedora wrote:
CPU 是 高通 QCA9563-AL3A (750MHz)
所以說它不注重 CPU 嗎?
這算高速 CPU 了,當然是沒有 GHz 等級 雙核、4核、8核 的那麼強,但也不是低等的 CPU 了。

以上兩段似乎有轉彎


fedora wrote:
以一台 純AP 來說,它是把 AP 做到最好,AP界的法拉利。售價也是高不可攀。

你不也常在看淘寶嗎?
下面這樣的價格(人民幣)稱不上天價吧!?
例如 UAP-AC-LITE 算起來還不到3000台幣啊


上圖中的物品描述,有"企業"之類的字樣哦
fedora wrote:
所謂的「家用」「商用」,講白就是行銷的一種話術
fedora wrote:
然後一台 路由器、WIFI AP,看到有「商用」字樣就高潮,即使價錢 2~3翻,裡頭什麼硬體配備都不管,這樣消費太不理智了。
到底這所謂的「商用」,是哪家公信力機構,給予的評級證明。怕是都沒有吧,就是他們自己喊的。

商用(企業用)到底是"話術"呢?還是也有"用料"做為後盾?
不能一概而論
但你之前的說法,似乎就是一概說成"話術"啊
要我說,UniFi AP 是用料好,額外獨立的網卡芯片、6層板、多顆功率放大芯片......等等。

但那顆 CPU 確實差強人意的,RAM 也只是勉強及格。

可以理解官網為什麼不想標明 CPU 型號、RAM 容量。以今日水準來說,如果消費者知道花 5千元以上,買到的是那種規格,會做何感想。

我說它是藝術品,但沒說它是 C/P值高的產品,且一直強調價格過於昂貴,不是嗎。要是我,我是不會買的。

好比 DAC 音效裝置中,有一種用真空管的,整個看起來就是藝術品,聲音也有獨特的韻味,但價格也很高昂,且耗電。那種藝術品,有人會收藏,但不是面向普遍消費者C/P值高的選擇。


規格不能透明化,廠商不敢在官網規格表標明規格,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

很多安卓電視盒、雜牌平板,也有同樣的情況,通常那種的九成不會是好貨。一定是用料很差,所以不敢標明。

我是不清楚,你為何要將這種事情合理化,大多數人應該都會認同廠商規格表不寫明,是很討厭的事情。

台灣品牌的,早期的機種也是不敢標明,但近年來比較新款的,用了較現代的處理器,也是會標明的,是一個賣點,好東西就不怕人比較。只有爛東西才怕人比較。

說明鬼島也是會進步的。整個大環境是這樣子,不進步就只能等著被淘汰。

我應該也不是很特別思想的人,一般對 3C 有興趣的人,都會去注意產品規格的。縱使可以給我洗腦,但像我這樣對 3C 有興趣的人,比比皆是啊,怎可能有辦法給每個人都洗腦。

而對 3C 沒興趣的人,哪有興趣看這一大篇的討論,恐怕掃一眼,就把分頁關了吧。

市場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控制的,做好產品才是正途。

討論區也就發表一下意見而已,並沒有擋人財路的意思。發表意見那當下,只是就自己所知,說一下意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討論區的用途不就是這樣。經過別人各種爭鋒相對,明示暗示,意識到好像擋到人財路,難道就要認錯,從頭到尾也沒錯,這樣很莫名其妙的不是嗎。
fedora wrote:
討論區也就發表一下意見而已,並沒有擋人財路的意思。發表意見那當下,只是就自己所知,說一下意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討論區的用途不就是這樣。經過別人各種爭鋒相對,明示暗示,意識到好像擋到人財路,難道就要認錯,從頭到尾也沒錯,這樣很莫名其妙的不是嗎。

你還真會"意識"啊
話說,有一次我去長庚醫院探病
打開WiFi分析儀掃一下看看醫院提供的WiFi
發現長庚是用Cisco的設備
你可以去查查看Cisco WiFi AP的價格
如果UniFi AP (518~915人民幣)你稱為天價的話
那Cisco可以說是超越天價了
那你有沒有"意識"到你有方法發財了?
你可以去進貨那些你認為很"超值"的WiFi AP,刷你認為的優良韌體
然後告訴長庚醫院(或其它大型企業)你可以提供更便宜的產品和服務
如果你的方式是可行的,那你就賺翻了

雖然我的文章有提到我在處理我們公司網路的事
(例如公司軟體路由器PC掛點了,是我在處理)
不過那是以前公司的網管離職了,公司叫我先"暫代"
後來公司看我暫代的還OK,就沒再找新的網管進來補缺
但我原本的主要工作也還是要做,也就是開發及維護軟體

我前面提過的:
蝦米爸爸 wrote:
我同事處理過一個50台平板要上網的案子
客戶試過較高階的家用機種(5000台幣以上的)
還是不行,AP本身看起來是運作正常
但就是平板要更新的資料會有不完整的狀況
查程式查了很久,發現是斷線造成的
換成UniFi AP之後這狀況就沒了

我同事是PM,不碰程式這一塊
你知道這狀況下程式很難查嗎?
檢查程式碼及測試反覆做了很多遍,邏輯看來都是對的
我們公司用的設備和客戶用的不一樣
在我們公司內追查時,並未"重現"客戶那邊的狀況
但客戶已經上線營業要用,無法讓我們在那邊做大量測試
且客戶認為我們應該就要在我們公司查出來,不應該打擾他們
所以我們只好運用了一些方法
例如在程式中設定多個記錄點,把相關資訊都記錄下來
然後根據這些記錄下來又多又雜的資料進行分析
發現是網路連線中斷所造成的
追查網路連線中斷的原因是客戶所用的高階家用型AP
(外觀很多根天線,台幣5000以上的機種)
但AP似乎看來又正常(因AP只中斷了部分"超量"的裝置連線!?)
故我同事一開始認為AP應該是沒問題的
那時我還沒用過UniFi AP,我只根據追查結果告訴我同事原因是斷線
是我同事自己去找來的解決方案(改用UniFi AP)

對我而言,不當的做法(拿家用AP代替商用AP)
根本是一種災難,花了一堆時間查程式,結果問題在WiFi

不知道你有沒有"意識"到這種情況?

你另外一篇有關小米WiFi放大器一代的實測,真是神奇
是黑科技嗎?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10&t=5250079&p=2#65611236
fedora wrote:
我實測是沒有那麼糟糕
AP 源頭在 2樓,放大器在 1樓、3樓
使用的是 小米放大器1代(150M)
掉一半,手機開 speedtest 測速,仍有 60~70M左右
(外網是 VDSL 100M/40M)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