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新聞NCC公布通過WiMAX執照申請初審的業者名單,總共有大同電信、創一投資、大眾電信、中華電信、遠傳電信與威達有線電視、台信聯合數位 (台哥大)、威邁思電信等8家業者上榜。

當初WiMAX出現後被視為突破中華電信,惡意控制寬頻網路最後一哩的殺手,有了WiMAX的技術
其他的電信業者可以不需要被中華電信綁住線路費用的問題,可以提供更便宜的寬頻服務給大眾
怎麼中華電信可以去競標呢,以中華電信的財力跟技術背景根本就是囊中取物!!
會不會因為中華電信以雄厚的資金,橫掃其他業者造成以後WiMAX的服務費用
也像現在的ADSL一樣昂貴,我們小老百姓辛辛苦苦血汗錢,通通給中華電信這支吸血鬼給吸走了
文章關鍵字
這支吸血鬼貢獻國庫不少稅金

而且他挺捨得花錢建設的

跟其他業者比
今天聽到廣播新聞

NCC有保留一張執照

給新的公司優先搶標

不過總共有六張,還是五張?

中華應該是確定 一張到手吧

誰得標我覺得都OK~
要好好做~
不要又像固網依樣~沒啥進展~
ADSL還是慢吞吞~
3G 3.5G的行動無線 基地台還是不多~

還有費用不要太貴~不然有沒幾個用的起!
咕咕雞~~愛發呆的傢伙!
怎麼不說其他業者拿了固網執照不建設,佔著毛坑不拉屎?

台固老闆前陣子有句名言"沒有用戶哪來的建設"...................

別以為其他業者都是開善堂啊!
目前的WIMAX 三雄取得了執照也是一樣會不積極建設,或只有小區域,
理由是

(1)3G都還沒回本,HSDPA才剛要推
(2)WIMAX 要重新建設基台,以現況來說阻力太大,而HSDPA可使用現有的WCDMA基地台來昇級
(3)真的的行動式高頻寬需求量小,缺乏殺手級應用(以現在的3G來說影音服務使用量不多)
大同電信 它的財力也是不容小看的喔

應該是最有希望得標的
看到新聞說,三雄錯估形勢,以為會有下一回合的喊價,現在不到10家只有一次的出價機會,
哈哈 看來電信市場會有新面孔了
電信三雄的想法是等WiMAX環境成熟後,再砸錢來搶兩年後政府要釋出的全區執照,其他業者實力經驗不足,只能先搶分區執照,免得第一回合就被淘汰,不管如何,形勢對中華電信都很有利,因為中華電信等於是台灣網路的骨幹,商用客戶都集中在中華電信這邊,WiMAX再多技術優勢都不能取代中華電信的骨幹優勢,將來不管那一家WiMAX業者,想要立足就必須跟中華電信合作。
這次wimax 釋照真是霧煞煞-- 基本上能投標的13家廠商來頭都不小,不然以國內數百家一,二類電信豈不擠爆NCC ...
但令人最感疑慮的是入圍理由似乎像是在比誰銀彈較多 ~ 但有些廠商根本從無Wimax 相關技術的佈建經驗 , 只要對通訊市場稍有概念的人都可看出,有財力沒能力倒是真的 ...

Wimax 並非無前(錢)景,但其本身成本及技術仍有問題尚待克服 ~ 首先 Wimax 終端設備晶片價格過高 ( 80 美元上下),這還好--量產後自然會下跌 , 但高耗電與散熱問題仍無解 , 這代表你我將來內建Wimax晶片的手持設備( NB,PDA 手機) 時效會大打折扣 ...

在基地台方面 , Wimax 雖然頻寬速率較佳但也並非毫無限制 , 一旦為提供較佳速率品質勢必提高基地台密度 , 屆時民眾抗爭不談 , 佈建成本將大幅攀升 , 況且此次Wimax 是屬商務端執照 ( 基地台至用戶端 ) , 承glavinec.tw大所說 ~ WiMAX再多技術優勢都不能取代中華電信的骨幹優勢 , Wimax 再怎麼好也擺脫不了對骨幹的依賴 , 這也是中華電信要花數百億佈建光纖用意 , 由上述因素看來 , 成本高的嚇人 , 但回收獲利時間點卻有一段漫漫長路要走...

其實電訊產業應從技術應用本質觀察 -- 業者佈建Wimax應用為何 ? 我想是要藉 Wimax 較大頻寬速率開啟影音等數位內容服務 , 但如此根本不必 Wimax , 目前DVB-T 與日前剛核發試播執照的 DVB-H , 都足以挑戰 Wimax , 尤其是 DVB-H手機具有低耗電 , 基地台低成本 , 高覆蓋率 , 高移動性 ( 在高鐵測試也沒問題 ) , 且無頻寬限制 ( 類似廣播系統 ) , 目前已推出手機產品 , 很快進入商業應用 , 屆時Wimax 在這區塊可能難與 DVB-H 競爭 , 由這次新加坡國際多媒體通訊大展各國都把影音服務焦點放在 DVB-H 上而非 Wimax 就可看出 ...

當然 Wimax 也非一無是處 , 如依 WiFi 模式發展 , 最起碼能為台灣代工產業帶來龐大訂單 , 這也是政府的初衷 , 如電信業者願不惜成本不計回收時間全力發展 Wimax 那身為消費者的我們倒也樂觀其成 , 哈 , 以上淺見純屬小弟有感而發 , 還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