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現在主機板內建的螃蟹卡都已經可以到達1000M了
而且不是近年Core i之後喔,遠在Core 2和AMD K8的時代,主機板的螃蟹都已經可以支援1000M了
但是市面上還是到處充斥著100M的Switch,明明Giga的已經出那麼久了
甚至找IP分享器,要找1000M的選擇還不多咧(難怪RT-N16可以玩這麼久,其他Giga的產品貴得要死)
USB1.1 2.0 3.0還有主機板的SATA1.2.3發展的速度遠超過網路的速度
100M這種上古時代的網速,居然到現在還一堆產品
不要跟我說台灣網路也才這樣,難到區網傳輸沒需求嗎?
拿隨身碟去copy,目前市面上的隨身碟大部分也才2.0,真正拿3.0的也不多
就算有,3.0隨身碟通常也只快在讀取速度,寫入速度快的還真的很少(你以為每支都是CZ80嗎?)
反觀Giga網路不論上下傳都至少有個100MB/S的水準吧,再爛7~80MB/S也有,隨便都比隨身碟Copy資料快
而且又是已經存在那麼久的東西
那為什麼目前主流產品仍停留在100M?Giga的Switch Hub還好,IP分享器根本選擇少到可憐
而且大部分是光纖,用銅纜的方案只看過 Intel 有賣相關產品。

























































































